資源簡介 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含馬克思主義哲學)最新考綱 1.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2.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3.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4.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本課概覽一、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______和______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1)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二、唯物主義及其形態1.根本觀點:______是本原的,______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2.基本形態:古代______唯物主義、近代__________唯物主義、________________和歷史唯物主義。三、唯心主義及其形態1.根本觀點:______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______,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2.基本形態:______唯心主義和______唯心主義。四、馬克思主義哲學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1)階級基礎:__________的產生和發展。(2)自然科學基礎: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3)直接理論來源:____________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________和費爾巴哈的__________。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實現了__________與________的有機統一。(2)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________與唯物辯證的________的有機統一。(3)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統一。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__________。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______。(2)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什么是______________,怎樣建設__________”。(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4)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__________________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高頻考點一 哲學的基本問題核心突破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1)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最重要的方面。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注意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不是圍繞哲學的基本問題展開的,而是圍繞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個方面展開的。(2)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它是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二個方面,對這個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學上的可知論與不可知論。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1)首先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人類所從事的活動主要包括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無論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說到底都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哲學要從總體上探討人與世界的關系,就必須首先弄清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并對此作出明確的回答。(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不等于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包括思維和存在誰是本原、誰決定誰及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兩個方面的內容。而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屬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范疇,它的基本內容是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對存在具有能動作用。它是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科學的回答。命題探究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2010山東文綜·252007江蘇單科·12 對本考點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對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識記和理解。 命題點1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訓練1 (2007·江蘇單科)哲學基本問題在人們的現實活動中表現為 ( )A.人與人的關系 B.社會與自然的關系C.人與世界的關系 D.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命題點2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訓練2 (2010·山東文綜)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 ( )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別 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誤區警示易錯點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提醒 哲學的基本問題不能表述為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作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一切哲學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而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科學的回答,既明確指出物質決定意識,又看到意識的能動性,我們稱之為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訓練3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運用所學知識,恩格斯的上述論斷指出了 ( )A.一切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B.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和唯心主義的荒謬性C.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D.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高頻考點二 哲學的基本派別核心突破1.哲學的基本派別兩大陣營 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基本觀點 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派別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主要區別 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 認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不僅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而且承認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把人的主觀精神(人的感覺、經驗、觀念、目的、意志、心靈等)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絕對觀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基本評價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可惜只是一種猜測 豐富、發展了唯物主義;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 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 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局部范圍而言,對人們認識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夸大了客觀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圍而言,對人們認識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根本分歧 是否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提示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典觀點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2)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經典觀點狄德羅:自然界由數目無窮、性質不同的異質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3)主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孟子:萬物皆備于我。王守仁:心外無物。慧能: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貝克萊: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休謨:我們的知覺是我們的唯一對象。費希特:世界是自我創造的非我。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叔本華:萬物是我們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觀念,我的活動,我的經驗。(4)客觀唯心主義的經典觀點中外“神創論”(盤古開天辟地、上帝創世記)。柏拉圖:理念論。黑格爾:絕對觀念論。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朱熹:理在事先。2.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是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兩個對子”既有區別,又有聯系。(1)區別: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兩者的分歧是圍繞著物質和意識誰是世界的本原問題展開的。而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回答的則是世界是“怎么樣”以及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把握世界的問題。(2)聯系: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要正確揭示世界的本原,不僅要堅持唯物主義的觀點,還要堅持辯證法的觀點。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注意 從思想觀點上看,哲學上存在“兩個對子”,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從哲學派別上看,哲學上只存在“兩大陣營”,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命題探究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2011廣東文綜·322011上海單科·192010四川文綜·292010江蘇單科·25 本考點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通過列舉著名的哲學觀點,讓學生判斷屬于哪個哲學派別,著重考查對兩個哲學派別基本觀點的理解。命題點1 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訓練4 (2011·廣東文綜) “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與此哲學觀點相通的是 ( )A.自然從來不飛躍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D.動之端乃天地之心也命題點2 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訓練5 (2010·四川文綜)從哲學角度看,與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呂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C.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D.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誤區警示易錯點1 凡是屬于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凡是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提醒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正確,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義根本觀點錯誤,但從局部范圍看有一定借鑒意義。訓練6 古代中國人認為天地最大,它包容萬物;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認為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認為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上述觀點 ( )①否認世界是由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②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③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 ④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易錯點2 混淆哲學基本派別提醒 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決定物質。訓練7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曾提出172個“天問”。下列說法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 ( )①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④存在即被感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高頻考點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核心突破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闡釋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它的唯物主義是辯證的唯物主義,它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的辯證法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 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原理,從而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到社會歷史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科學的實踐觀點,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提示 這三個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于以往一切舊哲學的基本特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哲學史上所實現的偉大變革。三個統一的關鍵在于實踐的觀點。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2.馬克思主義哲學與哲學的關系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區別 內涵 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對具體科學進行新的概括和升華,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整個世界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有力的工具科學性 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發展階段 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 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認識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聯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對歷史上優秀哲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沒有哲學就沒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正因為哲學發展到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新階段,才使其成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才使哲學重新煥發了生機,有了強大的生命力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命題探究動態發布 命題特點2011海南單科·182011大綱全國卷·39(6)2010江蘇單科·262009江蘇單科·24 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考查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屬于新增內容,近幾年測試頻率較高。命題點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訓練8 (2011·海南單科)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反對把自己的哲學視為“純粹思辨的觀念”和“書齋里的學問”,強調“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從而實現了哲學的變革。這表明( )①是否研究時代的迫切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舊哲學的本質區別 ②關注與無產階級利益相關的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要求 ③哲學社會功能的缺失是以往舊哲學區別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顯著標志 ④為無產階級提供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使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命題點2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訓練9 (2011·大綱全國卷)20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從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間,延安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整風運動、中共七大等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中國實際,克服了“左”右傾機會主義的影響,確立了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從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出發,推動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敵后抗日斗爭,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奠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勝利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取得這些偉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結合材料和所學哲學知識,說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和現實意義。誤區警示易錯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發展的巔峰提醒 世界是永恒發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和發展。訓練1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推進,它也會不斷豐富和發展。這體現了 ( )①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實踐性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頂峰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近年來,封建迷信在我國很多地方死灰復燃,甚至有愈燃愈烈之勢。以重慶萬州區為例,該區的繁華街道上,有多家高掛“命相預測中心”、“福緣易學命理咨詢策劃中心”、“命相信息探索服務中心”等招牌的店鋪,從事看相算命、取名改名、開業測期等封建迷信活動。2010年僅電報路、白巖路和新城路這3條街道,就新開5家看相算命店鋪,電報路上的兩家店相距不足百米。種種現象再次提醒我們,必須反對封建迷信活動,在全體公民中加強唯物主義思想教育。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公共建筑中越來越多地被融入了風水因素,“風水樓”不斷涌現。在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建筑工程中,風水建筑幾乎成了個別官員求官運、消災禍的寄托所在。曾幾何時,各地地標式建筑的“風水故事”早已經成為民眾津津樂道的段子。隨著風水建筑向公共建筑、政府工程滲透,譬如湖南懷化的“鎮妖塔”、山西的“糧神殿”、山東泰安的“升官橋”、河南桐柏的“風水廣場”等等陸續面世,對此,民眾樂不起來了,反倒是一種劇烈的痛感油然而生。于是,要求清查“風水腐敗”的輿論聲浪日漸高漲,而各類“風水官員”也在其間轟然倒下。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我們應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2.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有兩種基本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態度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絕對觀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封建迷信相信超自然的神靈的存在,是唯心主義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必須反對封建迷信,在全體公民中加強唯物主義思想教育。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據報道,國家級貧困縣河南桐柏縣,耗費數千萬元建造豪華辦公“風水樓”,“風水樓”附近建有“聚寶盆”、“牌坊”、“龍眼”、“怪獸”等與辦公環境無關的風水建筑,其不遠處建有一排排大理石石柱,上面刻著許多神話故事或人物,石柱緊對著淮河,當地市民說:“這是政府官員震懾河怪用的”。據此回答1~2題。1.桐柏縣政府官員的思想屬于 (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B.主觀唯心主義C.客觀唯心主義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2.上述材料中的現象 ( )①是錯誤世界觀支配的結果 ②違背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③要求我們必須注意加強對領導干部的世界觀教育 ④夸大了物質對意識的制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從哲學的角度看,下列說法與漫畫寓意最一致的是 ( )①事物是感覺的集合 ②心外無物,天下無一物非吾度內者③“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④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4.某村遭受特大水災,面對災情人們議論紛紛。村民甲說:“這是天意呀,老天爺要懲罰咱們,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說:“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費了,荒年已成定局,我們只有自認倒霉啦!”村民丙說:“災害已經發生,這是事實,但人還是有辦法的,夏季損失秋季補,農業損失副業補,要生產自救戰勝災害。”(1)請指出上述三個村民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世界觀。(2)簡要評析他們對災害的態度。1.關于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一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 )A.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B.辯證法、相對主義、形而上學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D.辯證法、形而上學、相對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統一體。它不僅回答了世界的本質問題,而且回答了世界存在狀態的問題。據此回答2~3題。2.從辯證法角度講,下列選項中正確揭示世界存在狀態的是 ( )①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 ②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普遍聯系的 ③物質世界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變化發展的 ④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下列選項體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統一的是 ( )A.整體和部分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B.原因和結果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C.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物質運動的規律具有客觀性D.認識和利用規律必須與時俱進、解放思想4.在現實生活中,裁縫師深信“量體裁衣”;有經驗的農民都懂得“因地制宜”;醫生看病開藥,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奏效……材料中涉及的共同哲學問題是 ( )A.天與人的關系問題B.名與實的關系問題C.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D.理與氣的關系問題5.中醫是我國獨有的傳統醫學,它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用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等人體五臟,認為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體,它們通過經絡相互連結在一起,通過相生相克而相互調節,維持整體水平的協調和平衡。結合辯證唯物主義的原理,說明中醫五行說的合理性與局限性。課時規范訓練一、選擇題(每小題6分,共72分)恩格斯總結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據此回答1~4題。1.在人類追索智慧的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哲學派別。它們在相互辯論中發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進。不同哲學派別辯論的焦點在于 (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B.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C.思維和存在誰為世界的本原D.是否辯證地認識世界2.“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識,才有了地球。”“沒有地球哪有我們的意識呢?”這兩種觀點 ( )①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討論 ②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③是對思維與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辯論④根本分歧在于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會面對處理工作計劃與工作實際的關系,這在哲學上就是處理(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系B.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C.個人與社會的關系D.可知與不可知的關系問題4.觀點一:美學中的“移情”說法——人們高興的時候,就仿佛覺得太陽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兒在點頭;悲傷的時候,又覺得雨如淚,風如煙。觀點二:“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兩種觀點 ( )①同屬唯心主義觀點 ②都回答了思維和存在何者為世界的本原 ③同屬唯物主義觀點 ④都無法回避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是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據此回答5~8題。5.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提出“水是萬物的始基”。中國春秋時代《管子》一書中也指出“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他們的觀點屬于 ( )A.唯心主義的觀點 B.科學的物質觀C.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D.樸素唯物主義物質觀6.孔子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孟子認為:“萬物皆備于我。”兩種觀點的主要區別在于 ( )A.前者強調客觀條件,后者強調主觀條件B.前者是客觀唯心主義,后者是主觀唯心主義C.前者屬于唯物主義的觀點,后者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強調意識反映物質7.下列哲學思想與漫畫中公雞的觀點相一致的是 ( )A.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B.謀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不變,道亦不變8.近代學者王國維把詩歌的意境分為“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有我之境也。“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據此,下列詩句中屬于“有我之境”的是 ( )A.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B.片云于共遠,永夜月同孤C.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D.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據此回答9~12題。9.恩格斯說:“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提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這主要告訴我們 ( )A.馬克思主義是方法論,不是世界觀B.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發點C.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在于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D.馬克思主義能夠為我們提供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10.十九世紀歐洲工人運動的發展需要一個科學的理論指導,從1845年開始,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運動的基礎上,撰寫了《共產黨宣言》等光輝著作。材料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B.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C.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法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D.堅持群眾路線11.科學發展觀極大地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了重大理論創新。這表明科學發展觀 ( )①是對馬克思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的豐富和發展 ②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③是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④是哲學發展的巔峰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推進,它還會不斷豐富和發展。這體現了( )①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是實踐性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發展到頂峰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題組分類及練后反思題組 題號 錯題 錯因哲學的基本問題 1、2、3、4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5、6、7、8馬克思主義哲學 9、10、11、12二、非選擇題(共28分)13.材料一 英國哲學家貝克萊認為,“物是觀念的集合”,事物是由人的各種感覺構成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整個世界是“絕對觀念”的“外化”和產物。材料二 我國北宋哲學家張載提出了以“氣”為核心的宇宙結構說。他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1)材料一兩位哲學家的說法分別屬于什么觀點?二者有什么共同點?(6分)(2)材料二集中體現了什么觀點?這一觀點有何局限性?(6分)14.制定學習計劃必須考慮學習實際,是學生能夠自覺學習、成功學習的前提;企業經營者制定經營策略必須全面考察市場的狀況及其變動趨勢和企業內部的人、財、物、供、產、銷情況,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人們想問題辦事情經常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學問題是什么?(8分)(2)結合自身學習狀況談談正確處理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關系的重要性。(8分)答案復習講義知識整合·有序識記一、1.思維 存在二、1.物質 意識2.樸素 形而上學 辯證唯物主義三、1.意識 意識2.主觀 客觀四、1.(1)無產階級 (3)德國古典 辯證法 唯物主義2.(1)唯物主義 辯證法 (2)自然觀 歷史觀(3)科學性 革命性3.(1)實事求是 靈魂 (2)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3)立黨為公 執政為民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科學發展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考點突破·深度剖析訓練1 D 訓練2 A 訓練3 C 訓練4 C 訓練5 B 訓練6 D 訓練7 A 訓練8 C 訓練9 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基本國情,深刻認識和把握中國革命的規律,找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今天,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訓練10 B 熱點聚焦·視野拓寬命題視角1.C 2.A 3.C4.(1)村民甲屬于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認為神靈主宰一切;村民乙屬于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表現,形而上學地對待災害,自認倒霉;村民丙屬于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2)①唯心主義世界觀從根本上顛倒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錯誤的世界觀。農業發展、農村工作要反對迷信、提倡科學,故甲的態度不正確。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堅持了物質決定意識,但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等局限,使人們在客觀世界面前消極被動,不利于人們積極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態度也不積極主動。③辯證唯物主義正確處理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既從客觀事實、條件出發,又有意識、有目的、創造性地認識和改造世界,故村民丙的態度是一種正確態度。效果檢測·學以致用1.B 2.B 3.C 4.C5.(1)中醫五行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是正確的。(2)它看到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3)中醫五行說的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課時規范訓練1.C 2.D 3.B 4.C 5.D 6.B 7.C 8.B 9.C 10.B 11.D 12.B 13.(1)貝克萊把人的主觀精神當成第一性的東西,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觀點;黑格爾把客觀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說法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二者都顛倒了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把意識當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觀點認為“氣”是萬物之源,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這一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14.(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學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學習計劃、企業的經營策略、人們的“心”和“意”都屬于思維的問題,而學習實際、企業的“人、財、物、供、產、銷”情況、市場的狀況以及“花不開”、“柳成蔭”則屬于存在的問題。(2)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十分重要。制定學習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學習的盲目性、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從而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習計劃都能真正地發揮其積極作用。因為學習計劃的制定必須從自身的學習實際出發,目標太高超出了實際則不能完成而形成失落感,而目標過低則不利于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因此,一個好的學習計劃應該能夠如實地反映自身學習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學習事半功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