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近代中國兩次探索的回眸------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1.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2.對比分析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異同點。3.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理解兩次探索的影響。4.掌握學習歷史事件的方法八下社會p98-104復習目標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背景 _______________,清朝內外交困。 19世紀末,中國面臨____________的危機。時間代表人物 奕 、曾國藩、______、左宗棠 ______、______、嚴復、譚嗣同口號/主張內容 軍事:創辦_____________(如江南制造總局),訓練___________,建成_________等近代海軍。經濟:興辦_______________(如輪船招商局)。文化:創辦_________(如 ),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 政治: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軍事:訓練新式海陸軍,裁減舊軍隊等。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文化教育:廢除 ;創辦 (新式學堂)。結果影響【梳理知識,鞏固基礎】自主復習,完成表格。19世紀60--90年代1898年(19世紀末)李鴻章康有為 梁啟超自強、求富主張君主立憲制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列強瓜分新式軍事工業新式海陸軍北洋水師新式民用企業新式學校甲午戰爭慘敗宣告破產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八股文京師大學堂京師同文館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背景 _______________,清朝內外交困。 19世紀末,中國面臨____________的危機。時間代表人物 奕 、曾國藩、______、左宗棠 ______、______、嚴復、譚嗣同口號/主張內容 軍事:創辦_____________(如江南制造總局),訓練___________,建成_________等近代海軍。經濟:興辦_______________(如輪船招商局)。文化:創辦_________(如 ),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 政治: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軍事:訓練新式海陸軍,裁減舊軍隊等。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文化教育:廢除 ;創辦 (新式學堂)。結果影響19世紀60--90年代1898年李鴻章康有為 梁啟超自強、求富主張君主立憲制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列強瓜分新式軍事工業新式海陸軍北洋水師新式民用企業新式學校甲午戰爭慘敗宣告破產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八股文京師大學堂京師同文館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方法指導,拋磚引玉】結合表格,尋找異同。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材料一:洋務運動中的代表人物都是位高權重的高官或地方實力派,以及封建政府中的一些中上級官員。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都是在統治集團中沒有實權和地位,對于官場也缺乏經驗的知識分子。領導力量不同資產階級維新派地主階級洋務派深層目的不同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家……具有了比較明確的國家主權觀念,反對外國侵略和維護民族獨立……——《中國全史》材料二:從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務運動是一場自救運動。——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向西方學習,維護清政府的統治變法圖強,愛國救亡探索的道路不同材料三:“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以制器為先。”——奕沂“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變法:指對國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變革)——康有為《救亡決論》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制你認同這幅漫畫嗎?你覺得慈禧太后應否負上兩次改革失敗的最大責任?材料一:19世紀下半葉,中國派人去歐洲學習。到歐洲的中國人只問某廠的船炮造得如何,價值如何,買回去就算了。材料二: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李鴻章:“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材料三:洋務派創辦的民用企業,其經營決策權控制在政府及其官僚手中。此外,官督商辦企業中常常產生結黨營私、經營舞弊的現象。材料四:改革之初,康有為等人不但沒有時時提醒光緒帝注意爭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時時鼓勵光緒帝學習俄國彼得大帝“乾綱獨斷”……必然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材料五:維新運動只是少數人的運動。他們不僅不接近廣大的勞動群眾,而且與廣大勞動群眾對立。……維新運動只依靠載湉(光緒)這樣一個無權無力的皇帝下命令,其失敗是必然的。請你結合以上材料說說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不學習西方的政治體制,其目的是鞏固封建制度,維護清朝統治;地主階級頑固派的阻撓。戊戌變法: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和妥協性;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脫離群眾;保守勢力過于強大。【拓展提升,加深理解】“洋務運動是戊戌變法的先導。”——梁啟超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壯大(早期維新派)洋務運動是失敗了,但它替戊戌運動開辟了道路。——呂振羽(歷史學家)思考:觀察上圖,描述A—B段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4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19世紀60年代得以產生并在19世紀末初步發展(參考課文P100-101)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曲線圖時間水平洋務運動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民族資產階級的誕生與壯大。戊戌變法時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我們在道光年間雖受到了重大打擊,但仍舊不覺悟,直至受了英法聯軍及太平天國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 、曾國藩等人領導的自強運動。甲午戰爭后,康有為領導的變法運動,要變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憲……這無疑比自強運動更加西洋化近代化。——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說說材料中“變法運動……無疑比自強運動更加西洋化近代化”的表現。(4分)(1)由地主階級洋務派領導到由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2)由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層面到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層面(3)由維護封建統治到發展資本主義(4)由客觀上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到進一步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洋務運動 戊戌變法背景 _______________,清朝內外交困。 19世紀末,中國面臨____________的危機。時間代表人物 奕 、曾國藩、______、左宗棠 ______、______、嚴復、譚嗣同口號/主張內容 軍事:創辦_____________(如江南制造總局),訓練___________,建成_________等近代海軍。經濟:興辦_______________(如輪船招商局)。文化:創辦_________(如 ),派遣留學生,培養洋務人才。 政治: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軍事:訓練新式海陸軍,裁減舊軍隊等。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文化教育:廢除 ;創辦 (新式學堂)。結果影響19世紀60--90年代1898年李鴻章康有為 梁啟超自強、求富主張君主立憲制第二次鴉片戰爭被列強瓜分新式軍事工業新式海陸軍北洋水師新式民用企業新式學校甲午戰爭慘敗宣告破產慈禧太后發動政變,變法失敗八股文京師大學堂京師同文館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方法指導,拋磚引玉】結合表格,尋找異同。【鏈接試題,學以致用】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B.第二次鴉片戰爭——戊戌變法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2.某小組確定的學習主題是“洋務運動”。下列選項與該主題直接相關的有①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②廢除科舉制創辦京師大學堂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④建成了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鏈接試題,學以致用】3.1882年,李鴻章準備派人“在上海購買機器,設局訪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見A.洋務運動注重學習西方技術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C.維新變法運動正式拉開序幕D.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4.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轉向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這里的“政治制度”應理解為A.宣傳馬克思主義B.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C.在思想領域里開展新文化運動D.建立無產階級政權5.近代化是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中國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表(單位:萬兩)(1)概括晚晴財政收入結構的變化特點(3分)(2)指出與晚清政府財政收入結構變化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并說明該歷史事件對中國近代化起到的作用。(3分)年代 農業稅收入 工商雜稅收入 其他收入 總收入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 數額 比重(%)18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鏈接試題,學以致用】農業稅收入逐年減少,工商業收入不斷增加,且超過農業稅收比重。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與康有為對話節選(3)材料二反映出康有為的“變法”主張是什么?與材料一反映的歷史事件相比,該主張是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4分)強調從政治制度方面去變革(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從技術層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層面推動中國近代化。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無日。皇帝:今日誠非變法不可。康:所謂變法者,須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謂之變法。今所言變者,是變事耳,非變法也。皇帝同意其建議。——摘編自茅海建《從甲午到戊戌:康有為<我史>鑒注》備課教案課 題 近代中國兩次探索的回眸教學目標 能夠概述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基本情況能夠對比分析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內容上的異同點。能夠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理解兩次運動的影響教學重點 能夠通過對比分析兩場改革的異同點。教學難點 能夠通過對比分析兩場改革的內容,理解其影響。教學方法 講練結合法、自主學習法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課本、復習用書教學過程 師:今天我們來上一節歷史復習課,先來看一句話。說這句話的人是梁啟超,梁啟超這個人物還記得嗎?(戊戌變法)梁啟超這句話中提到了變者,變者是什么意思?生:改變,或者說是變革,改革。那么說到改革,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重要的改革?生: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回眸中國近代史上的這兩次重大改革。師:展示學習目標1.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影響。2.對比分析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內容上的異同點。3.通過對內容的分析,理解兩次運動的影響。4.掌握學習歷史事件的方法(注意戊戌二字的寫法)【梳理知識,鞏固基礎】師:首先我們先通過一張表格來快速地梳理一下知識點。請同學們復習課文和《練習精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學習單上的填空。請A層學生回答任務單上的填空請B、C層學生回答追問,并要求做、好筆記1.“清朝內外交困”是指哪些事情?2.“自強”“求富”口號所對應的內容是哪些?3.北洋水師的最終結局是什么?說明了什么?4.甲午戰爭與維新變法有何聯系?5.嚴復的主要事跡有哪些 【方法指導,拋磚引玉】師:接下來我們聚焦剛才所填寫的表格,請你來找一找這兩次改革有什么共同之處?(寫板書)生:都主張向西方學習;結果都失敗;都是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從背景的角度來看,實際上所有的改革都是在新舊勢力激烈沖突和斗爭的背景下展開的,這就像《周易》所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所以說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背景是極其相似的。師:剛才我們探討的是相同之處,那么不同之處呢?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表格內容及復習單上的補充材料,同桌之間相互合作,找一找兩次改革的不同點。先給大家2分鐘時間閱讀材料,看完之后再進行討論。(改革的力量,深層目的,探索的道路,教育的對象)師:剛才的探究我們都是圍繞這張表格,那么同學們在以后的復習過程中,我們同樣可以通過表格比較的方法。通過剛才的探究我們發現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存在著許多的異同點,戊戌變法在洋務運動失敗后馬上拉開了序幕,那么兩者之間是否也存在著聯系呢?【展示】漫畫出示漫畫師:我們來看一幅漫畫。你認同這幅漫畫嗎?你覺得慈禧太后應否負上兩次改革失敗的最大責任?【展示】材料一到五師:請你結合以上材料說說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師:兩次改革最終都走向了失敗,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拓展提升,加深理解】師:我們來看看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梁啟超是怎么說的。洋務運動是戊戌變法的先導。你如何理解這句話?生:洋務運動失敗使當時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學習西方的器物救不了中國,轉而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師:再來看一句話,洋務運動是失敗了,但它替戊戌運動開辟了道路。——呂振羽(歷史學家)你又是如何理解的?【展示】變化圖師:洋務運動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促進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這些民族資產階級在實力強大起來后,想要謀求政治上的權力,從而開展了戊戌變法,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師: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在不同的時間,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推動中國向前進,但是最后卻都以失敗告終,可以說是殊途同歸,那么兩次改革為什么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一樣嗎?我們從中又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呢?思考:觀察上圖,描述A—B段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種狀況出現的原因。生:民族資本主義從無到有,并得到迅速發展。因為洋務運動的開展。【鏈接試題,學以致用】1.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B.第二次鴉片戰爭——戊戌變法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2.某小組確定的學習主題是“洋務運動”。下列選項與該主題直接相關的有①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②廢除科舉制創辦京師大學堂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④建成了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1882年,李鴻章準備派人“在上海購買機器,設局訪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見A.洋務運動注重學習西方技術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C.維新變法運動正式拉開序幕D.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4.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轉向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這里的“政治制度”應理解為A.宣傳馬克思主義B.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C.在思想領域里開展新文化運動D.建立無產階級政權作業設計 【自助作業,練習鞏固】1.背練習精編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P118、122)2.完成第八單元試卷22、23題,選做24題板書設計 年代尺(略)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分層目標要求教學必須采取與學生學習可能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方法進行分層教學。這實質上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學習可能性制定相應的分層教學目標,根據分層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區別實施。在本節課的教學實施中我對目標進行了三個層次的劃分。第一層次是概述相關知識,要求A等級的學生能夠掌握。第二層次是分析異同點,要求B等級的學生能夠掌握。第三層次是理解歷史事件的影響,要求C等級的學生能夠掌握。而對于學習歷史事件方法的指導,要求A等級的學生能夠知道,B、C等級的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運用。最后在教學中呈現出來的是C等級學生并沒有達成預定目標,對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還是有困難。這點就是涉及到兩場運動的影響這一相關知識點,在教學中所給出的材料還不夠豐富,和教材聯系的還不夠緊密,才導致的學習預定目標沒能達成。另外,可以通過年代尺來幫助梳理歷史脈絡,清晰展示近代中國屈辱史和抗爭史是交替進行的,幫助學生更好的探尋歷史事件的因果聯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近代中國兩次探索的回眸.ppt 近代中國兩次探索的回眸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