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案主備:黃紅梅第4課 人格不可辱我們的姓名和名譽(1)【學習目標】:1、知道姓名權、名譽權是一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法律對姓名權和名譽權的有關規定。2、學會一些正確對待同學之間起綽號問題的辦法。3、學會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名譽。【學習重點】:如何珍惜名譽【學習難點】:如何珍惜名譽【課前預習】:1、姓名權是公民享有的 、 和依照規定 的權利。2、故意給別人取不雅的綽號,不分場合隨意喊別人的綽號,其實質是 ,是一種 的表現,侵犯了別人的 。3、一個人要求尊重自己的榮譽,首先自己要 ,還要。【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教材P31“生活在線”討論:有人認為喊綽號表明彼此關系親近。這一觀點是否正確 為什么 (見教材P31)新課講授一、說說我們的姓名活動內容:說說自己姓氏的由來;介紹自己的名字及其含義過渡活動:討論:有人認為:“姓名不過是一個符號,叫什么都無所謂。”對此,你有何看法?教師小結:我國公民享有姓名權,我國公民享有的姓名權受法律保護。“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四條規定,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二、喊姓名還是喊綽號討論:(1)《水滸》中的英雄人物,幾乎人人都有綽號。請同學們來說一說,看誰說得多。(2)我們熟悉的明星也有綽號。問題提示:足球明星如:“外星人”羅納爾多、“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瘋子”伊基塔、“戰神”巴蒂斯圖塔。籃球明星如:“大鯊魚”奧尼爾、“飛人”喬丹、“魔術師”馬吉克·約翰遜。(3)城市、國家也有綽號。 常州—龍城,霧都—重慶,花城—廣州,春城—昆明,石城—南京,江城—吉林等。 “山姆大叔”是美國的綽號,為世人所熟知。(4)這些綽號不但無損其形象,反而膾炙人口,留傳于世。這是為什么 喊綽號會侮辱他人人格嗎 (5)怎樣對待同學之間的起綽號問題 教師小結:綽號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給別人取不雅的綽號,不分場合隨意喊別人的綽號,其實質是取笑別人,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起綽號不僅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和倫理道德等問題。給人起綽號,應慎之又慎。坦露心跡:當別人給你起了綽號,你將如何面對?教你幾招:如何面對綽號?微笑面對、勇敢面對、樂觀對待、友善相處和其他方法此外如果有些綽號傷害了自尊,讓你沒面子,就坦誠地告訴對方:我不喜歡這個綽號,我有自己的名字;如果你想讓別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別人,請你不要再這么叫我;如果帶有侮辱性的,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容忍和退讓,要勇敢地說“不”;再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解決,不妨請老師幫忙,開一個主題班會,討論綽號給同學們帶來的傷害,訴說你的苦惱,得到同學們的理解。三、如何珍惜名譽案例分析1:教材P33-34“CD風波”討論:(1)在這場CD風波中,你對小吳和小白的言行有什么看法?(2)如果你是小吳,會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要回自己的CD機?(3)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名譽?教師小結:珍惜名譽,首先自己要愛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譽,還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名譽。案例分析2:三鹿毒奶粉事件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小結:名譽不僅對個人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企業和組織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珍惜名譽,要講誠信。誠信不僅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也是經商的道德基礎,還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體現,一個人有了信譽才能獲得良好的名譽。【課堂反饋】:1、有些同學經常以他人的缺陷給人起綽號。這種做法實際上已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權 B、人身自由權 C、名譽權 D、榮譽權2、給人起綽號一定要慎重,是因為起綽號可能具有( )A、侮辱性 B、趣味性 C、實用性 D、可記性3、下列對于尊重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②尊重是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③尊重是一種對別人的平等態度④尊重是一種對別人的要求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一個人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榮譽,就必須做到( )A、首先自己要珍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譽 B、學會尊重他人的名譽C、以自我為中心,事事為自己考慮 D、為人處事,講究信譽5、下列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A、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公民姓名的使用 B、公民姓名一旦由父母決定,就不得更改C、夫妻雙方都有各自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D、公民享有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本課小結】: 說說我們的姓名我們的姓名和名譽 喊姓名還是喊綽號如何珍惜名譽【教學反思】: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案主備:黃紅梅第4課 人格不可辱維護人格尊嚴(2)【學習目標】:1、懂得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正確方法,培養提高依法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能力。2、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增強權利義務相統一的觀念,尊重他人人格。【學習重點】:維護人格尊嚴【學習難點】:維護人格尊嚴【課前預習】:1、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 、不受非法 的權利。2、個人尊嚴權包括 、 、 、 、 、等。3、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侵犯人格尊嚴權的,受害人有權要求 或請求責令侵權人 、 、 、 ,并可以要求【教學過程】:信息點擊:(1)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和內容:人格尊嚴權,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權利。人格尊嚴權包括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榮譽權、名譽權等。(2)法律如何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侵犯人格尊嚴權的,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過渡:在日常生活中,侵害人格尊嚴的案件時有發生,請同學們看書上的案例。一、勞動者的尊嚴案例分析:教材P35“勞動者的尊嚴”討論:(1)該公交公司《員工守則》中的規定合理嗎?請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交流,教師小結:二、消費者的人格案例分析1:教材P36-37“野蠻的保安”(1)該商場的做法是否妥當?為什么?(2)如果你遇到類似情況,應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教師小結:《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搜查消費者的身體及其攜帶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因此,作為消費者,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要依法維權。案例分析2:某顧客購買家用電器后因使用不當造成電器損壞,要求商店退賠。在商店營業員不同意退賠的情況下,顧客對營業員進行了辱罵,并動手打了營業員一個耳光。(1)結合這一案例談談你對“顧客永遠是上帝”這一經營理念的認識。(2)通過案例分析1和案例分析2的討論,兩則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在商品和服務市場上,經營者和消費者是平等的,作為經營者,應尊重消費者,而作為消費者也應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做有損于人格的事,不能因為自己是“上帝”而割裂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因此,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首先要不做有損于人格的事。拓展天地一:外企工人張文、消費者王某,如不依法維權,可能會有哪些做法?這些做法會造成什么后果?學生交流,教師小結:可能的做法,一是忍氣吞聲,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會縱容侵權行為,有可能使自己的合法行為受到進一步的侵害;二是以暴制暴,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會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正確方法是運用法律武器。拓展天地二:教材P38“被同學、朋友、老師、家長誤會或遭到故意羞辱時”☆有個同學經常在背后說你壞話,不少同學信以為真。我的辦法是☆教師把你的作文當作范文在班上宣讀,有人卻說你是抄襲的。我的辦法是☆上體育課,因為你跑步姿勢不對,某同學當著全班同學大聲說你的樣子像鴨子。我的辦法是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我們應當學會用包括法律武器在內的正確方法,消除誤會,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課堂反饋】: 1、劉德華狀告某洗發水公司擅自采用他的照片作產品宣傳而獲得巨額賠償,這家公司侵犯了劉德華本人的( )A、肖像權 B、名譽權 C、榮譽權 D、姓名權2、在商場和服務市場上,“顧客是上帝”成為許多經營者的理念。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經營者非常注重尊重和維護顧客的權利。B、消費者的人格尊嚴受到法律的保護C、顧客與經營者之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顧客的任何需求都應該得到滿足3、來城市打工的農民小強,因為一次與老板的爭吵而被炒了魷魚,但工廠堅決不肯支付他兩個月的工資,為此小強把工廠告上了法庭。你認為小強( )A、勞民傷財,自找麻煩B、完全沒有必要上法庭,可以找幾個朋友去找老板“私了”C、這樣會損壞他以后的信譽D、值得肯定,體現了勞動者的人格尊嚴4、“誠信天下客,譽從信中來。”誠信( )①是經商的道德基礎②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③是一個民族綜合素質的體現④是容易造成自己吃虧上當的行為。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保護勞動者和消費者權益的基本法律分別是( )A、《勞動法》《產品質量法》 B、《食品衛生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C、《憲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D、《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本課小結】:勞動者的尊嚴維護人格尊嚴 消費者的人格被別人誤會時面對施辱者【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