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19課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人教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凡爾賽宮鏡廳凡爾賽宮鏡廳,又稱鏡廊,被視為法國路易十四國王王宮中的一件“鎮宮之寶”,以17面由483塊鏡片組成的落地鏡得名,廳長76米,寬10米,高13米,這些鏡子由483塊鏡片組成,它是法國的凡爾賽宮最奢華、最輝煌的部分。新知導入1、舊制度:法國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沒落路易十四(1638年-1715年)自號太陽王,在位長達72年110天,把國王的權力發展到了頂峰,宣揚“朕即國家”、“君權神授”。路易十五(1710—1774年)太陽王路易十四曾孫,宮廷生活糜爛,加重稅收,稱“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路易十六(1754—1793年)路易十五之孫,法國專制制度陷入嚴重危機,國庫空虛,債臺高筑。瑪麗·安托瓦內特(1755-1793年)路易十六王后,生于維也納,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一 舊制度的危機探究新知2、革命原因(1)根本原因: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經濟原因:資本主義發展+財政危機;(3)政治原因:社會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級受壓迫剝削;(4)思想基礎:(5)外部因素:材料:因為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加上路易十六夫婦揮金如土,政府財政常常入不敷出,1788年政府收入有503億,但是支出卻需要629億。僧侶-“以禱告為國王服務”貴族-“以寶劍為國王服務”新興資產階級、農民、工人、貧民-以財產為國王服務”2、革命原因(1)根本原因: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經濟原因:資本主義發展+財政危機;(3)政治原因:社會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級受壓迫剝削;(4)思想基礎: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5)外部因素:材料:因為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加上路易十六夫婦揮金如土,政府財政常常入不敷出,1788年政府收入有503億,但是支出卻需要629億。啟蒙運動①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②內容:宣傳自由、平等、民主,反對專制理性主義③核心:④意義: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法國大革命重要理論準備。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反對君主專制,抨擊天主教會,贊成開明專制,偏向君主立憲制。提出三權分立,強調制約與平衡,贊成君主立憲制。反對君主專制和教權;主張主權在民與暴力革命,贊成民主共和。2、革命原因(1)根本原因:法國的封建專制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經濟原因:資本主義發展+財政危機;(3)政治原因:社會分為三個等級,第三等級受壓迫剝削;(4)思想基礎: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5)外部因素:英國和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鼓舞。材料:因為支持美國獨立戰爭,加上路易十六夫婦揮金如土,政府財政常常入不敷出,1788年政府收入有503億,但是支出卻需要629億。1、時間:1789-1793年3、導火線:1789年,國王路易十六召開三級會議,討論征稅的問題。2、領導階級:資產階級三級會議會場1789年,由于嚴重財政危機,國王路易十六重新召開法國已經有長達175年時間沒有召開過的三級會議,討論征稅問題,第三等級要求增加政治權利,矛盾凸顯。二 法國大革命探究新知4、過程:(1)開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占巴士底獄;網球場宣誓:第三等級代表聚集于凡爾賽宮室內網球場,主張等級合并、一人一票、制定憲法等。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場景路易十六表面讓步,暗中集結軍隊,企圖武力控制……視頻:攻占巴士底獄(2)制憲:1789年8月,制憲議會通過《人權宣言》;1791年,制定了憲法,廢除了舊制度,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條:任何政治結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動搖的權利。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一條 自由傳達思想和意見是人類最寶貴的權利之一;因此,各個公民都有言論、著述和出版的自由…第十七條: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 —《人權宣言》→《人權宣言》宣告了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憲法倡導建立君主立憲。(3)發展:①1792年廢除君主制,第一共和國;②1793年,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義自由平等博愛路易十六被處死刑(4)高潮:1793年,羅伯斯庇爾平息叛亂,打退反法聯軍;(5)結束:1794年,政變結束雅各賓派的統治,大革命結束。羅伯斯庇爾1794年巴黎人民起義推翻雅各賓派統治打擊面過寬,人人自危!5、影響:(1)性質:(2)影響:①國內: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君主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統治;一次徹底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②國際:沉重打擊歐洲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推動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1、帝國時間:1804—1815年三 拿破侖帝國探究新知雅各賓派時期1793年6月拿破侖統兵擊敗保王黨勢力和英軍獲得土倫戰役的勝利2、歷程:(1)奪權:1799年,拿破侖發動政變,組成新的政府;霧月政變拿破侖擔任第一執政(2)發展:①經濟上:改善財政和發展經濟,大力發展工商業和農業;②法律上:主持制定民法典,名為《拿破侖法典》;③軍事上:多次打敗反法聯盟的進攻。《拿破侖 法典》節選第8條: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537條:除法律規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處分屬于其所有的財產第1134條: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1898年 遠征埃及金字塔戰役1800年 馬倫哥戰役 打敗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侖翻越阿爾卑斯山(3)帝國建立:1804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加冕稱帝場景(4)對外征戰:多次大敗反法聯盟,拿破侖大軍幾乎橫掃歐洲大陸,在廢除各地封建特權的同時,也對當地人民進行壓榨和掠奪;1805年 奧斯特里茨戰役:法蘭西帝國皇帝、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俄羅斯帝國皇帝“三皇會戰”,這一戰成就了拿破侖的人生巔峰,使第三次反法聯盟再度瓦解。拿破侖接收維也納的鑰匙占領柏林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擊敗第五次反法聯盟,拿破侖幾乎占領和控制了除英國、俄國以外的整個歐洲。視頻: 拿破侖戰爭場景(5)衰落:1812年,遠征俄國,大敗而歸;拿破侖進攻俄國拿破侖遠征失敗1814.4月拿破侖的第一次退位,被放逐厄爾巴島。1815.2.26日,失敗者創造了奇跡。拿破侖逃出放逐地,不放一槍,在群眾的一路歡呼聲中回到巴黎,演出了驚心動魄的最后一幕。(6)滅亡:1815年,滑鐵盧戰敗,法蘭西第一帝國覆滅。滑鐵盧戰役拿破侖被流放前同自己的近衛軍告別流放至大西洋的拿破侖5、影響:(1)性質:(2)積極:積極:捍衛了法國大革命的革命成果,傳播了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等思想,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帝國代表大資產階級、大地主階級利益的政權(3)消極:后期戰爭具有侵略性,對被侵略地區人民的壓榨和掠奪,激起了普遍的不滿和反抗。人物掃描:拿破侖評價:(1)資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法國資產階級利益的捍衛者;(2)他發動的對外戰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傳播了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具有進步性,但后期損害了別國人民的利益,具有侵略性;(3)他主持制定的《拿破侖法典》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很多國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侖法典》為參照藍本。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拿破侖戰爭場景.mp4 攻占巴士底獄.mp4 第19課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課件(共36張PPT).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