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內容 無土栽培實驗 授課時間 12.21 授課類型 新授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探究無土栽培的基本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探究無土栽培實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動手制作過程中受到藝術熏陶,享受創造的愉悅。教學重點 在動手制作過程中,探究無土栽培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 對植物生長情況做好觀察和記錄。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法,講授法,演示法。 教學準備 無土栽培花卉盆缽,文竹,清水或營養液。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一看:看圖,了解無土栽培是一種不用土壤的栽培方法。用水、沙子、蛭石等當基質,使植物固定位置,施用無機肥料供給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二、新授 1.準備無土栽培花卉盆缽。 2.準備栽培的花卉。 3.栽種。將花苗分別栽于盛有基質的盆中,倒入 清水或營養液。 三、無土栽培的實驗步驟分為以下七點: 配制營養液:將市場上銷售的無土栽培營養液用水按規定倍數稀釋,具體要根據所栽培的植物而定。 脫盆:用手指從盆底孔把根系連土頂出。 洗根:把帶土的根系放在和環境溫度接近的水中浸泡,將根際泥土洗凈。 浸液:將洗凈的根放在配好的營養液中浸10分鐘,讓其充分吸收養分。 裝盆和灌液:將花盆洗凈,盆底孔放置瓦片或填塞塑料紗,然后在盆里放入少許珍珠巖、蛭石,接著將植株置入盆中扶正,在根系周圍裝滿珍珠巖、蛭石等輕質礦石。輕搖花盆,使礦石與根系密接。隨即澆灌配好的營養液,直到盆底孔有液流出為止。 加固根系:用英石、斧劈石等碎塊放在根系上面,加固根系,避免倒伏。同時在葉面噴些清水。 日常管理:無土栽培的花卉盆景,對光照、溫度等條件的要求與有土栽培無異,植株生長期每周澆1次營養液,用量根據植株大小而定,葉面生長慢的花卉用量酌減;冬天或休眠期15-30天澆1次。室內觀葉植物可在弱光條件下生存,應減少營養液用量,營養液也可用于葉面噴施。平時要注意適時澆水。 四、拓展練習 記錄植物栽培的實驗周期。 五、評一評 組織學生對所有的作品進行評議,比一比,看哪個作品制作得最精美。 六、作業 想一想、塑料棚栽培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呢? 七、板書設計 第十六課 無土栽培實驗 1.準備無土栽培花卉盆缽。 2.準備栽培的花卉。 3.栽種。將花苗分別栽于盛有基質的盆中, 倒 入 清水或營養液。 課堂反饋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