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課題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識別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說出這些結構的主要功能。 2.進一步嘗試制作臨時玻片標本。 3.通過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和觀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過程與方法 1.熟練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通過對植物細胞各結構功能的學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和分析問題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2.通過積極思考植物細胞各結構的功能,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 1.進一步嘗試制作臨時玻片標本。 2.識別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其主要功能。教學難點 植物細胞各部分基本結構的主要功能。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你認識他嗎 他在17世紀干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你們知道嗎 這臺顯微鏡打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羅伯特·胡克用它觀察植物材料時,發現了“細胞”,于是很多科學家紛紛效仿,其中一位比較有名的是施萊登,你知道他為什么有名嗎 他用顯微鏡觀察各種植物的表皮時,看到了像我們興趣小組看到的蜂窩狀結構,這使他興趣倍增,于是他將植物的根、莖、葉直接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們猜他看到了什么 施萊登百思不得其解,你們能根據所學知識幫助他嗎 施萊登跟大家想到一起了,他將植物的根、莖、葉制成薄薄的切片,終于看到了蜂窩狀結構,于是他通過大量的觀察,經過認真的分析對比,得出了一個結論——細胞是構成植物體的基本單位。今天我們就追尋科學家的足跡,以洋蔥為例,在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聆聽科學史,聯系舊知識思考并回答: 羅伯特·胡克;自制了顯微鏡;發現了細胞;施萊登是細胞學說的創始人之一;烏黑一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材料要薄而透明。 利用科學史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制作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 課前同學們已經觀看了顯微鏡的使用以及臨時玻片標本制作的微課,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單并拍照上傳,現在我們來一起看看幾位同學的任務單(白板推送,分析、訂正)。 通過微課學習,你還有疑問嗎 強調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動作要領: 擦→滴→取→展→蓋→染→吸。 活動一:學生在實物展臺下示范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 活動二:學生進行實驗(兩人一組,一人調節顯微鏡,對光,另一人制作臨時玻片標本,共同觀察)。 老師巡視,引導、幫助,并提供指導性意見。 平板拍照小組的實驗結果(細胞)。 實驗結束,引導學生復原顯微鏡、清洗玻片、整理桌面。 回顧微課內容,觀看任務單。 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步驟較多,怎樣更好地掌握呢 概括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動作要領: 擦→滴→取→展→蓋→染→吸。 觀看同學示范,思考正確與否。 兩人一組,一人調節顯微鏡,對光,另一人制作臨時玻片標本,共同觀察,并利用平板拍照上傳。 小組分工合作快速清潔桌面,整理好顯微鏡。 復習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明確重、難點。 生生評價,強調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要點。 鍛煉動手能力、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熟悉顯微鏡的使用及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探究二、植物細胞的結構 課件呈現學生照片(進行實驗拍下的),挑出典型細胞辨別植物細胞結構。 補充細胞膜。 出示圖片:線粒體、不同植物的葉綠體。 引導學生關注線粒體(活動旺盛的細胞中數量較多)、綠色結構——葉綠體(植物見光部分一般都有葉綠體,數量、大小、形態隨不同植物、不同細胞而異)。 出示圖片:洋蔥鱗片葉內、外表皮細胞。 引導學生關注液泡(中央大液泡)。 小結植物細胞結構。 觀看上傳的照片。 辨認植物細胞基本結構。 認識植物細胞結構:葉綠體、液泡。 小結植物細胞結構。 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及時做出激勵評價。 初步構建細胞基本結構的概念。 幫助學生建立植物細胞結構的重要概念。探究三、植物細胞各結構的功能 植物細胞有著這些復雜的結構,對于植物細胞的生命活動而言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呢 它們分別具有什么功能呢 活動三: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及課本相關內容自學,思考植物細胞各結構的功能,組內交流、討論。 互動:小組PK、搶答。 細胞壁的功能有哪些(分析原因,即細胞壁位于細胞最外層) 細胞膜的功能有哪些 細胞質的功能有哪些 細胞核的功能有哪些 我們先了解細胞質中線粒體、葉綠體、液泡及細胞核的功能。 觀看課件,聆聽并思考問題。 自學、思考、交流討論。 1.細胞壁維持細胞正常形態。 2.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線粒體與呼吸作用有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5.細胞核與遺傳有關,是細胞的控制中心。 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 為以后的學習埋下伏筆。 由生活體驗了解液泡的作用,將感性知識上升到理論知識。液泡的功能有哪些 液泡中細胞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補充解釋液泡的作用:萎蔫的黃瓜放在水中會變得硬挺,液泡與細胞的吸水有關,在以后的學習中會詳細探討。 切洋蔥時,眼睛被刺激到有時會流眼淚,這些刺激物質就存在于液泡中。 西瓜汁又紅又甜,葡萄又酸又甜,西瓜汁中的色素、葡萄中又酸又甜的物質就存在于液泡中。 葉綠體、液泡、線粒體、細胞核對細胞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它們存在的場所是細胞質,所以可以說細胞質具有什么功能 (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細胞的生命活動依靠細胞中各種結構的分工與合作,而植物體的生命活動又是以細胞的各種生命活動為基礎的,因此,細胞是植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6.液泡與細胞吸水、失水有關。 思考液泡的作用。 回憶切洋蔥時的體驗。 聆聽、思考液泡的作用:含有細胞液,里面含有糖類、色素等物質。 細胞質的功能是生命活動的重要場所。 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構建結構與功能觀,首尾呼應。三、課堂小結 學生自主回顧本節所學所得。 使本節課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網。四、當堂演練 1.下列關于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C ) A.植物細胞是植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B.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C.植物細胞都具有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壁 D.植物細胞的細胞核中含有遺傳物質 2.繪生物圖時,對圖中較暗部分的繪制要求是 ( B ) A.用直線涂黑它 B.點上細小的圓點 C.用橫線條涂黑它 D.隨意涂黑它 3.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不易觀察到的結構是 ( D )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細胞壁 D.細胞膜 4.請將細胞各部分的結構名稱與其相應的功能連接起來。【課堂反思】 在本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對植物細胞結構生命觀念的掌握,重視動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合作學習的體驗,建構結構與功能觀。同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利用感性知識,通過引導上升到理性知識。由于時間關系安排了分組實驗,可以通過學生進行顯微鏡的使用及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臨時玻片標本的制作,進而了解每個學生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