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單細胞生物課題 單細胞生物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以草履蟲、變形蟲為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以草履蟲為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草履蟲和變形蟲的形態結構圖,提高觀察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提高分析、探究和團結合作的綜合能力。 3.通過課前搜集有關單細胞生物和人類關系的資料,提高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分析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過程中認同“結構和功能相適應” 的觀點。 2.通過介紹赤潮、藍藻水華現象,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教學重點 1.以草履蟲為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以草履蟲為例說出單細胞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教學難點 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情景】白居易——《憶江南》 思考:為什么到了春天,江水會出現綠色呢 【過渡】大自然中除了我們用肉眼可以看到的各種生物,還有不易見到的生物,在每一滴河水、海水里,可能都有它們的蹤影,它們就是單細胞生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單細胞生物。 學生推測原因。 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 【活動一】自主學習: 閱讀課本P51,思考: (1)單細胞生物的分布是怎樣的 (2)單細胞生物具有哪些特征 (3)你知道哪些常見的單細胞生物 這些單細胞生物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個體都很微小,那它們能不能完成營養、運動、呼吸等各項生命活動呢 我們今天就以草履蟲為例來分析一下單細胞生物的生命活動。 自主學習,找到答案:廣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能獨立地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自主學習,通過閱讀、觀察解決問題。【活動二】合作學習: 結合視頻以及P51內容,小組討論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1)草履蟲分布在什么地方 (2)草履蟲的大小、形態是怎樣的 (3)草履蟲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 (4)草履蟲攝食、消化、排泄與哪些結構有關 (5)草履蟲的生殖方式是什么 (6)嘗試總結草履蟲的結構和功能。 師生交流總結: (1)草履蟲體長150~300 μm、像倒轉的草鞋底,全身布滿纖毛。 (2)草履蟲生活在有機質豐富、水流平緩的池塘或水溝中。 (3)旋轉前進。 (4)食物泡:消化和吸收。 伸縮泡:排泄廢物和多余水分。 胞肛:排出食物殘渣。 表膜:呼吸和排泄。 (5)分裂生殖。 (6)草履蟲如圖所示: 合作學習:看圖4-1,閱讀課本P51第二段和P52第一段,完成相關的學習要求。 小組討論。 匯報交流。 學生模擬草履蟲的運動。 在觀察體驗中收獲知識,在質疑中產生興趣,在交流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探究二、單細胞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 除了草履蟲之外,變形蟲也是一種常見的單細胞生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在結構上跟草履蟲有哪些異同點 【活動三】變形蟲的形態結構和功能: 變形蟲是通過什么特殊結構進行運動和攝食的呢 【總結】這些單細胞生物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是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像草履蟲這樣的單細胞生物也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嗎 學生積極思考。 回憶并說出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 設疑,激發探究欲望。又是如何對外界刺激作出適當反應的呢 【活動四】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 實驗器材:草履蟲培養液、滴管、載玻片、顯微鏡、食鹽、蔗糖等。 【回憶】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 提出問題:草履蟲會對刺激作出反應嗎 作出假設:草履蟲會對刺激作出反應( 趨向或避開)。 本實驗為對照實驗,應遵循單一變量原則。 思考:為什么要在載玻片上滴兩滴培養液,目的是什么 實驗的變量是什么 如何控制變量 怎樣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小組合作探究】 請各小組選取一種外界刺激(食鹽、蔗糖、光)探究草履蟲對其作出的反應。 【交流評價】小組互評,教師對各小組的方案進行評價總結。 【實驗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視頻】草履蟲應激性的觀察。 【匯總、得出結論】草履蟲等單細胞生物同樣可以趨利避害,適應環境。 各小組選取一種外界刺激,參考教材提出探究問題,作出假設、設計探究實驗,畫出實驗裝置簡圖,推測實驗現象。 選小組代表進行展示,其他組進行評價。 在交流評價的基礎上完善本組的探究方案。 各小組進行實驗操作,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溫故而知新,雖然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已經學過,但是偏重于理論,還沒有實際操作的體會,因此有必要再復習一下,尤其是要強調進行對照實驗,設置單一變量原則,引導學生如何進行本次實驗方案的設計。 在探究過程中,給學生自主討論的時間和空間,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 通過展示、交流鍛煉了表達能力,體驗分享知識的快樂。 在完善的過程中,培養嚴謹的科學探究精神。 提高動手操作能力,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收獲成果的喜悅。探究三、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單細胞生物雖然結構相對簡單,但與人類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活動五】匯報交流: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的關系。 案例一:太湖藍藻暴發事件 案例二:細菌治污 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總結】單細胞生物既有對人類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與人類關系密切。 分析案例,說說對人類有利和有害的單細胞生物。 通過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來歸納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進而進行情感教育。三、課堂小結 1.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 (1)分布:廣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潮濕的土壤中。 (2)生命活動的特點:僅由一個細胞構成,但能獨立地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各種生命活動。 (3)舉例:草履蟲。 2.單細胞生物對環境變化的反應 趨利避害,適應環境。 學生自主回顧本節所學所得。 使本節課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網。四、當堂演練 1.草履蟲的生殖方式是 ( C )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2.草履蟲在水中是怎樣運動的 ( B ) A.利用鞭毛擺動做旋轉運動 B.利用纖毛擺動做旋轉運動 C.利用鞭毛擺動做直線運動 D.利用纖毛擺動做直線運動 3.觀察草履蟲時,用吸管從草履蟲培養液中吸取草履蟲的最好部位是 ( C ) A.培養液的中層 B.培養液的任意部分 C.培養液的表層 D.培養液的下層 4.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C ) A.整個身體由一個細胞構成 B.能夠完成呼吸、排泄和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等各項生命運動 C.都是對人類有害的 D.大多數生活在水域環境中【課堂反思】 本節主要通過介紹草履蟲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特點以及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在學生學習了動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單細胞生物,使學生對細胞這一生物概念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了解由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也能獨立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本節內容為學生學習多細胞生物的組成做好鋪墊,還將為后面學習生物體的各種結構與功能,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等知識打下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