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課題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課型 新授課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芽的種類以及枝芽的結構和發育情況。 2.知道木本植物莖各部分的結構。 3.理解并說明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及功能。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愛護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教學重點 1.木本植物莖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的功能。 2.莖的輸導功能的實驗,探究莖的各部分作用。教學難點 1.枝芽和莖的關系。 2.導管和篩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1)一棵小樹由小長大,它需要什么 (2)水和無機鹽從哪里來 (3)根進行生命活動時需要的營養物質從哪里來 葉制造的有機物是怎樣到達根的 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又是怎樣到達葉的呢 引出課題——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和學過的內容回答。 學生認真觀察,互相修正、補充,得出結論。 導入新課從學生的生活感知入手,層層深入,引出本節課題!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枝芽是怎樣發育成莖的 教師出示一株植物,學生看標本,說出哪是植物的莖。 結論:莖包括主干和側枝。 1.芽分幾種 (芽的分類) 播放一小段動畫,展示芽的種類。 提出:為什么叫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概念) 2.枝芽的結構及發育情況 出示枝芽結構圖: 學生思考: (1)幼葉將來發育成什么 (2)芽軸將來發育成什么 (3)芽原基將來發育成什么 鞏固練習: 結構名稱將來發育成芽軸芽原基幼葉莖在植物中起著重要的輸導作用,這是為什么呢 這跟莖的結構有關。 觀看動畫后,對芽進行分類。 學生觀察討論,說出三種芽的不同。 結合枝芽結構圖,解剖楊樹的頂芽,用解剖針挑動,用放大鏡觀察,得出探索結果,說出各個部分的名稱并探討將來發育成什么。 做完后,學生相互修正。 形象直觀的動畫,解決了因季節帶來的實物短缺困難。使學生對芽的種類有了直觀的認識,并且考查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結合圖示,借助解剖工具,對枝芽進行解剖,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直觀感受。 枝芽與莖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練習使知識得以鞏固,并且采用圖連線的方式突破了難點。在學中練效果好!探究二、莖的結構和功能 (1)莖的外面是什么結構 有什么作用 除此以外,樹皮還有什么作用 學生觀察兩幅圖片之間的變化(出示莖的圖片和木本植物莖被環剝樹皮長出節瘤的圖片)。 將木本植物莖剝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后會長出節瘤,這是為什么 (2)什么樣的植物能逐年加粗 小麥、玉米能逐年加粗嗎 為什么 引出形成層,課件展示(形成層的位置和作用)。 形成層薄如蟬翼,只有幾層細胞,但是它們的作用不小,能使木本植物逐年加粗。 (3)大自然中的大樹,經過風吹雨打,依然屹立于天地之間,大風有時候把大樹連根拔起,也不會使大樹折斷,這是為什么 是樹皮的原因嗎 是形成層的原因嗎 引出莖的又一結構——木質部。 木質部除了具有很強的支持作用以外,還有什么功能 實物展示莖的輸導作用的實驗操作。 (4)莖中輸導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跟輸導有機物的結構分別叫什么 在什么位置 輸導的方向是怎樣的 鞏固練習: 位置運輸方向功能導管篩管木質部的中央是否被染紅了,用解剖針試試它的硬度,引出莖的又一結構——髓。 髓的作用是什么 觀察楊樹莖的橫切面。 用顯微鏡觀察木本植物莖的標本。 教師出示自制木本植物莖的模型,以鞏固莖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結構功能樹皮形成層木質部髓對應探究:觀察圖片,小組討論、分析回答:樹皮折斷,其中的輸導組織被破壞,有機物不能向下運輸而大量積累形成的。 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經驗回答。 學生討論、生生相互釋疑。 學生思考后回答,看誰回答得又快又好! 填好表格后,學生相互修正。 學生剝開樹皮,手摸光滑的形成層,生生質疑,對照實物說出結構。 學生回答莖的結構和功能。 填好表格后,同學之間交換糾正。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小組討論,派一名代表回答,然后其他小組修正補充。 學生觀察兩幅圖,找出不同點,培養了觀察能力。 根據學生生活中的經驗,提問逐步深入,使學生的興趣大增、思維集中。 一段形成層的活動錄像,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對形成層有了一個動態的認識。 教師通過層層設疑,引導學生步步深入。 通過現場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探究欲望,且現象明顯,增強教學效果。 導管和篩管是學生易混的知識點。該練習通過比較,使學生不容易混淆。 學生通過利用顯微鏡觀察莖的橫切面標本、觀察教師自制莖的結構模型,從多角度來認識莖的結構,突破了重點。三、課堂小結 學生自主回顧本節所學所得。 使本節課所學知識形成知識網。四、當堂演練 1.在“莖的輸導功能”實驗中,被染成紅色的結構是 ( B ) A.韌皮部 B.木質部 C.韌皮部和木質部 D.篩管 2.當桑樹等植物的莖被折斷時,從莖的斷面上會滲出白色的汁液,流出該汁液的結構是 ( A ) A.篩管 B.導管 C.髓 D.形成層 3.如圖所示,是一個枝芽的縱剖面圖,其中位于頂端的分生組織和芽原基分別是 ( B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課堂反思】 通過探究性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實物標本、小故事、小圖片、縱剖枝芽的小實驗、顯微鏡下觀察莖的橫切玻片標本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探索求知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觀察、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并用,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深對知識的鞏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