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知識點歸納》一年級上冊精簡版第一單元 植物第一課《我們知道的植物》1.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比如(桂花樹、狗尾草、青菜、蘿卜)等。2.塑料花(不是)植物。第二課《觀察一棵植物》1.植物具有(根、莖、葉)等結(jié)構。2.觀察植物時可以(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3.植物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植物。第三課《觀察葉》1.植物的葉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葉在(形狀、大小、顏色)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植物的葉是有生命的,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3.銀杏葉像一把(小扇子),槭樹葉像(手掌)。第四課《這是誰的葉》1.葉是多種多樣的。2.辨別植物的葉可以從(形狀、顏色、大小)等特征觀察,其中最主要是從(形狀)進行辨別。第五課《植物是“活”的嗎》1.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2.植物是(有生命的),會長大。第六課《校園里的植物》1.在觀察植物時,想要了解葉的氣味可以用(鼻子)觀察。2.在校園里觀察植物,可以帶上(放大鏡、記錄夾、筆)等工具。3.在校園里觀察時,我們不拔起和不采摘植物,做到(不傷害)植物。第二單元 比較與測量第一課《在觀察中比較》1.觀察物體的相同處和不同點就是在進行(比較)。2.我們從(長短、高矮、寬窄)等方面觀察和比較物體。3.不同的觀察和比較方法,可能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第二課《起點和終點》1.青蛙跳遠比賽,可以用(起點到終點)的距離來表示和比較。2.兩只小青蛙,誰離起點線(更遠),就說明誰跳得更遠。3.(比較和測量)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本方法。第三課《用手來測量》1.一拃是張開的(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可以用來進行測量。2.不同人一拃的長度往往是(不同)的,同一個人拃的長度也會有(變化)。3.用拃測量物體長度時,一拃一拃要(相連)。第四課《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1.(固定長度)的物體可以作為標準單位,比如橡皮、小棒、回形針等。2.測量同一物體,標準單位的測量結(jié)果比非標準單位的測量結(jié)果(更準確)。第五課《用相同的物體來測量》1.用小方塊測量物體長度,要注意(首尾相連)。2.小立方體可以組合成(長條),測量長的物體時又快又準確。第六課《做一個測量紙帶》1.使用小立方體測量(圓桶)邊沿長度不方便。2.和小立方體比較,測量紙帶具有(方便攜帶、測量和計數(shù))等特點。3.可使用紙帶測量一些物體的(周長)。第七課《比較測量紙帶和尺子》1.(尺子)是一種常用的測量工具。2.常見的尺子有(卷尺、軟尺、直尺、折疊尺)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