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第4節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3課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二氧化碳能夠使農作物增產。2.舉例說出溫度和氧氣影響農作物生長和果蔬保鮮。3.舉例說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21世紀教育網【教學重點】1.舉例說二氧化碳能使農業增產。2.舉例說出溫度和氧氣影響農作物生產和果蔬保鮮。【教學難點】1.說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2.溫度、氧化和植物器官含水量影響呼吸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完成下表)。比較項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_____(儲存能量)+氧氣 有機物(葡萄糖)+氧氣→__________+水+能量進行場所 只在含有__________的細胞中進行 在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進行條件 在光下才能進行 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都能進行化學過程 吸收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吸收_____,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變化 無機物→有機物 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 _____能量 _____能量意 義 為一些生物提供有機物和能量 為__________提供能量聯 系 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_____和有機物;呼吸作用又為光合作用的進行提供了__________知識點1: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葡萄含糖量高。經調查,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溫度條件差別較大(如下表)。請根據上述資料分析推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平均溫度/℃ 甲地 乙地白天 33 33夜晚 12 25A.晝夜溫差對甲乙兩地葡萄的光合作用沒有影響B.晝夜溫差對甲乙兩地葡萄的呼吸作用有影響C.甲地的光合效率高,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多D.夜晚乙地葡萄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比甲地的多(2020 浙江自主招生)甲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變化的關系,乙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制造有機物的質量,通常用氧氣的釋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來表示。請回答:(1)甲圖中曲線上B點的含義為 。(2)分析乙圖可知,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該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達到最大的溫度是 ℃,溫度會影響光合作用速率是因為 。【出處:21教育名師】(3)植物可通過改變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來適應弱光環境。選取某植物A、B兩個品種,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進行實驗,部分實驗內容與結果見表。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耐蔭性較高的品種是 。品種 光照處理 葉綠素a含量(mg/cm2) 葉綠素b含量(mg/cm2) 光合作用速率相對值A 正常光照 1.81 0.42 4.59A 弱光照 0.99 0.25 2.60B 正常光照 1.39 0.27 3.97B 弱光照 3.80 3.04 2.97(4)若將某一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黑暗時,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增加8毫克;光照充足時,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減少36毫克,同時通過光合作用每小時能產生30毫克葡萄糖。通過計算比較黑暗時和光照時呼吸作用強度的大小。1.(2021春 萊山區期末)甜瓜是葫蘆科黃瓜屬中的栽培種,品種繁多,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在甜瓜生長期,甲、乙兩地的氣溫如表,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原因是( )平均氣溫(℃) 甲地 乙地白天 33 33夜間 12 22A.甲地白天呼吸作用比乙地弱B.甲地夜間呼吸作用比乙地弱C.甲、乙兩地呼吸作用時間不同D.甲、乙兩地光合作用時間不同2.(2021 鄆城縣模擬)如圖表示玉米的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種植密度為m2時,即為玉米的合理密植B.種植密度為m4時,玉米的產量最高C.種植密度越大,玉米有機物的積累越多D.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強3.(2020秋 平邑縣期末)如圖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綠色植物體內進行的兩項生理活動,a、b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都在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C.①所需的a物質和水都由生理活動②提供D.②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4.(2020秋 淮南期末)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B.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晚上進行C.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D.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5.如圖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則( )A.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糖類和氧氣,Ⅰ是呼吸作用C.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糖類和氧氣,Ⅰ是光合作用6.(2020秋 印江縣期末)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1)圖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處一晝夜;(2)圖③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加熱,使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 ;(4)圖⑥觀察葉片的變化:見光處A 變 (變藍/不變藍),遮光處B (變藍/不變藍);(5)此實驗可以說明 是光合作用的產物。7.請根據所學生物知識,分析下列常見的生物現象:(1)栽培玉米時,合理密植的原因是 。(2)炎熱的夏天,漫步于樹林會感覺到清新、涼爽,原因是 。(3)雨后農田積水,要及時排澇的原因是 。(4)與表皮完整的蘋果相比,表皮破損的蘋果更容易腐爛變質,其原因是 。8.(2021 黃岡模擬)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興趣小組把等量天竺葵分別放在3個封閉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強度相同的不同顏色的光照射一段時間后,分別比較容器中的氧氣變化量,結果如表所示。容器 植物 光的顏色 溫度(℃) 氧氣變化量1號 天竺葵 紅 25 +++2號 天竺葵 黃 ? +3號 天竺葵 綠 25 ﹣(注:氧氣變化量=實驗后含量﹣實驗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減少)(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問題是 ?(2)根據實驗原則,2號容器內的溫度應該設置為 ℃。(3)實驗結果表明,在 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強度最大。除檢測氧氣變化量外,該實驗還可以檢測有機物的變化量來表示光合作用強度。檢測時,分別從三個容器中各摘下一個葉片將它們進行 、漂洗、滴加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的不同。(4)增設4號容器,黑暗處理(其它實驗條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氣變化量是“﹣﹣”,則可判斷3號容器中的天竺葵 (選填“有”或“沒有”)進行光合作用,3號容器中的氧氣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強度 呼吸作用強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綠色植物在光下能釋放氧氣,對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9.(2020秋 山亭區期末)2020年是我國全面脫貧的收官之年,為了幫助農戶提高塑料大棚中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科技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如圖甲、乙、丙表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探究實驗時可能使用的裝置;圖丁中a、b、c分別表示草莓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示意圖;圖戊為草莓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草莓植株在晴朗的白天所進行的生理活動有 (填序號)。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騰作用 ④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甲裝置中,若A為黑色塑料袋,且C處閥門關閉。這樣密封植物一晝夜后,將玻璃導管的B端插入裝置丙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再將閥門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甲裝置使用A的目的是 ,由此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3)甲裝置中,若A為無色透明且干燥的塑料袋,將裝置甲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的內壁附有許多小水珠。小水珠主要是葉的 (結構)散失的水分凝結而成。此時植物進行了 作用。(4)若將乙裝置放在陽光下,興趣小組的同學看到試管中會出現小氣泡,當試管內氣體體積超過試管二分之一時,取出試管進行實驗。若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可以得出 的結論。(5)丁圖中,發生A生理過程的主要場所是 ;發生C生理過程的場所是 。(6)丁圖中,C過程進行的必要條件是 ,寫出該過程的表達式: 。(7)圖戊中曲線Ⅱ表示植物一天24小時內 呼吸作用 強度的變化曲線。(8)圖戊中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量大于0的時間段是 。10.小亮同學在做“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時,看到的菠菜葉片橫切面如圖甲所示;圖乙表示發生在菠菜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其中A、B、C表示三項生理活動,E、F表示兩種物質;圖丙為菠菜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作答:(1)小亮在制作菠菜葉片的臨時切片時,一是把新鮮的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二是右手捏緊 的兩片刀片,迅速切割;三是將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四是用毛筆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2)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葉片結構如圖甲所示,圖中屬于營養組織的是 (填標號).(3)植物進行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圖乙中過程[ ] 所釋放的能量,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 ] .(4)農業生產中的間作套種是為了提高圖乙中過程[ ] 的效率,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 ] ,該結構主要分布在圖甲中的 中(填標號).(5)當 時,植物體內的物質得以積累,并使植物體表現出生長現象.(6)該植物體夜晚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用圖中字母表示).1.如圖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某生理活動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白天光照條件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b為氧氣,則a為二氧化碳,c為有機物B.若a代表氧氣,b代表二氧化碳,則此圖可表示植物體的呼吸作用過程C.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陽光D.很吸收的水分向上運輸到葉的主要動力是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在此過程中,b為水,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版權所有:21教育】2.(2021 昆明模擬)在農業生產中,經常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達到增產目的。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可減少有機物消耗B.適當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可提高產量C.農作物光下只進行光合作用,增強光照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D.合理密植可提高產量3、(2020秋 義馬市期末)小李同學為了探究植物體的呼吸作用,依照課本中的三個演示實驗,也操作了一遍,并認真觀察了實驗現象(如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會 ,這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 。(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甲瓶中蠟燭熄滅,因為種子萌發時消耗了瓶內的 。圖乙在此實驗中起的作用是 。21*cnjy*com(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甲瓶比乙瓶中溫度高,這說明萌發的種子 。(4)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主要在細胞中的 進行(5)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是 。4.(2020 紹興模擬)課外科學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四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繪制成甲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1)請寫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 (2)分析數據可知:葉在28℃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是 mg。(3)圖乙是29℃時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是 。(4)若溫度由29℃改為27℃,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 方(填“上”或“下”)。5.(2021 市中區一模)圖一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實驗步驟,圖二的A、B、C分別表示某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三是探究植物某些生理活動的裝置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過程,正確順序是: (按序號排列)。圖一③步驟的目的是讓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在酒精中,直到葉片變 色。分析步驟②滴加碘液后的現象,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圖二中該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A (填字母),B過程能夠促進植物將 從根部運輸到莖、葉等器官。(3)圖三中在一株植物上選取長勢、大小相似的兩片葉A和B,如圖三裝置連接好,閥門①和閥門②都關閉,然后放在充足的陽光下1小時。若要驗證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打開哪個閥門? (填①/②),實驗現象是 ,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第4節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3課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二氧化碳能夠使農作物增產。2.舉例說出溫度和氧氣影響農作物生長和果蔬保鮮。3.舉例說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21世紀教育網【教學重點】1.舉例說二氧化碳能使農業增產。2.舉例說出溫度和氧氣影響農作物生產和果蔬保鮮。【教學難點】1.說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2.溫度、氧化和植物器官含水量影響呼吸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相互關系(完成下表)。比較項目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有機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進行場所 只在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 在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進行條件 在光下才能進行 在有光和無光的條件下都能進行化學過程 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機物和氧氣 吸收氧氣,生成二氧化碳+水物質變化 無機物→有機物 有機物→無機物能量變化 儲存能量 釋放能量意 義 為一些生物提供有機物和能量 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聯 系 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了氧氣和有機物;呼吸作用又為光合作用的進行提供了能量知識點1: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甲、乙兩地出產同一種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葡萄含糖量高。經調查,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溫度條件差別較大(如下表)。請根據上述資料分析推理,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平均溫度/℃ 甲地 乙地白天 33 33夜晚 12 25A.晝夜溫差對甲乙兩地葡萄的光合作用沒有影響B.晝夜溫差對甲乙兩地葡萄的呼吸作用有影響C.甲地的光合效率高,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多D.夜晚乙地葡萄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量比甲地的多:通過對資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因為既是同一種葡萄,甲乙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溫度也相同,所以兩地的葡萄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應該是基本相同的。在夜間,乙地的溫度高,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多,甲地的溫度低,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因此甲地的葡萄積累的有機物比乙地的葡萄多,含糖量就高,吃起來就甜。www.21-cn-jy.com故選:C。(2020 浙江自主招生)甲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光照強度變化的關系,乙圖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與溫度變化的關系,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在單位時間內制造有機物的質量,通常用氧氣的釋放量或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來表示。請回答:(1)甲圖中曲線上B點的含義為 。(2)分析乙圖可知,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該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達到最大的溫度是 ℃,溫度會影響光合作用速率是因為 。【出處:21教育名師】(3)植物可通過改變色素的含量和比例來適應弱光環境。選取某植物A、B兩個品種,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進行實驗,部分實驗內容與結果見表。分析表中數據可知,耐蔭性較高的品種是 。品種 光照處理 葉綠素a含量(mg/cm2) 葉綠素b含量(mg/cm2) 光合作用速率相對值A 正常光照 1.81 0.42 4.59A 弱光照 0.99 0.25 2.60B 正常光照 1.39 0.27 3.97B 弱光照 3.80 3.04 2.97(4)若將某一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黑暗時,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增加8毫克;光照充足時,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減少36毫克,同時通過光合作用每小時能產生30毫克葡萄糖。通過計算比較黑暗時和光照時呼吸作用強度的大小。:(1)甲圖中,B點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相等,表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因此甲圖中曲線上B點代表的含義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21cnjy.com(2)由乙圖分析可知,溫度25℃時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的差最大,表明體內有機物的積累最多,因此該植物體在其它環境因素適宜時,體內有機物積累速率要達到最大的溫度要求應該是25℃.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需要酶參與,所以都會受到溫度的影響。2·1·c·n·j·y(3)表中信息顯示:弱光照時品種A的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總量均低于正常光照,而品種B卻與之相反,這一結果表明:經弱光照處理,該植物可通過改變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比例來適應弱光環境,品種B的耐蔭性較高。2-1-c-n-j-y(4)在光照下,容器內二氧化碳的含量每小時減少36mg,此值表示凈光合速率,光照下制造了葡萄糖30mg,根據1葡萄糖一6C02,每小時光合作用總消耗二氧化碳的量為=44mg,代表真光合速率,根據凈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呼吸速率為44﹣36=8.放在黑暗條件下,容器內二氧化碳含量每小時增加8mg,此值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因此兩種條件下的呼吸作用強度相同。故答案為:(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同(2)25;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需要酶參與(3)B(4)黑暗時和光照時呼吸作用強度相同1.(2021春 萊山區期末)甜瓜是葫蘆科黃瓜屬中的栽培種,品種繁多,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在甜瓜生長期,甲、乙兩地的氣溫如表,兩地的光照條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但甲地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原因是( )平均氣溫(℃) 甲地 乙地白天 33 33夜間 12 22A.甲地白天呼吸作用比乙地弱B.甲地夜間呼吸作用比乙地弱C.甲、乙兩地呼吸作用時間不同D.甲、乙兩地光合作用時間不同【解答】解:甲乙兩地白天的氣溫一樣,兩地甜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差不多。到了夜間,甲地氣溫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積累的多;而乙地氣溫高,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多,積累的少。因此,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要高。可見B正確。故選:B。2.(2021 鄆城縣模擬)如圖表示玉米的種植密度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強度的關系,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種植密度為m2時,即為玉米的合理密植B.種植密度為m4時,玉米的產量最高C.種植密度越大,玉米有機物的積累越多D.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強度越強【解答】解:A、由圖可知種植密度為m2時,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的強度差最大,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最多,此時光合作用效率最高,能充分地利用太陽能,即為玉米的合理密植,A正確;B、種植密度為m2時,積累的有機物最多,玉米的產量最高,種植密度為m4時,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植物不能生長,B錯誤;21·cn·jy·comC、從圖示可看出,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呼吸作用強度增加,消耗玉米的有機物越多,C錯誤;D、隨種植密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強度是先增強后不變,D錯誤。故選:A。3.(2020秋 平邑縣期末)如圖的式子中,①②表示綠色植物體內進行的兩項生理活動,a、b代表兩種不同的物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都在細胞的葉綠體中進行B.①②不能在同一細胞中進行C.①所需的a物質和水都由生理活動②提供D.②所釋放的能量是b物質中儲存的能量【解答】解:A、①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②呼吸作用有光無光都能進行,A錯誤;B、植物的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能發生在同一個細胞,如葉肉細胞在有光的條件下回同時進行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B錯誤;www-2-1-cnjy-comC、光合作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由②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錯誤;D、②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是把b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D正確。故選:D。4.(2020秋 淮南期末)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B.光合作用在白天進行,呼吸作用在晚上進行C.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D.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解答】解:A、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不需要光,正確;B、白天不僅進行光合作用,還進行呼吸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錯誤;C、光合作用儲存能量,呼吸作用釋放能量,正確;D、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正確。故選:B。5.如圖中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則( )A.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呼吸作用B.Ⅱ是光合作用,乙是糖類和氧氣,Ⅰ是呼吸作用C.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Ⅰ是光合作用D.Ⅱ是呼吸作用,乙是糖類和氧氣,Ⅰ是光合作用【解答】解: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貯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細胞中的有機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區別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部位 在含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 在所有活細胞條件 在光下進行 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機物、氧產物 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水能量變化 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中 將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若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Ⅰ釋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代表呼吸作用,乙是有機物和氧氣,Ⅱ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有機物和氧氣,所以Ⅱ代表的是光合作用。綜上所述A、C、D選項錯誤,只有選項B正確。【來源:21cnj*y.co*m】故選:B。6.(2020秋 印江縣期末)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1)圖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處一晝夜;(2)圖③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加熱,使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 ;(4)圖⑥觀察葉片的變化:見光處A 變 (變藍/不變藍),遮光處B (變藍/不變藍);(5)此實驗可以說明 是光合作用的產物。【解答】解:(1)步驟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有機物消耗掉,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21教育網(2)在步驟③中,目的是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檢驗是否有淀粉產生。(4)此實驗中,B遮光的部分葉片由于沒有見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制造淀粉,所以不變藍;A不遮光的部分由于見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葉片變藍色。(5)這個實驗說明了:綠葉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故答案為:(1)黑暗處;(2)隔水;葉綠素;(3)碘液;(4)變藍;不變藍;(5)淀粉。7.請根據所學生物知識,分析下列常見的生物現象:(1)栽培玉米時,合理密植的原因是 。(2)炎熱的夏天,漫步于樹林會感覺到清新、涼爽,原因是 。(3)雨后農田積水,要及時排澇的原因是 。(4)與表皮完整的蘋果相比,表皮破損的蘋果更容易腐爛變質,其原因是 。【解答】解:(1)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間距和株距科學合理,使植物的葉片互不遮擋,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這片土地上的光能,來提高產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產量的措施。(2)炎熱的夏天,漫步于樹林會感覺到清新、涼爽,原因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使空氣清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水分,降低周圍環境溫度,使空氣涼爽。(3)雨后農田積水,要及時排澇的原因是促進根的呼吸作用。(4)完整的蘋果可以保藏很長時間,而破損的蘋果會很快腐爛,這說明蘋果果實的表皮,屬于保護組織,起著保護作用。故答案為:(1)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2)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3)促進根的呼吸作用(4)保護組織具有保護作用。8.(2021 黃岡模擬)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興趣小組把等量天竺葵分別放在3個封閉的容器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強度相同的不同顏色的光照射一段時間后,分別比較容器中的氧氣變化量,結果如表所示。容器 植物 光的顏色 溫度(℃) 氧氣變化量1號 天竺葵 紅 25 +++2號 天竺葵 黃 ? +3號 天竺葵 綠 25 ﹣(注:氧氣變化量=實驗后含量﹣實驗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減少)(1)該探究實驗提出的問題是 ?(2)根據實驗原則,2號容器內的溫度應該設置為 ℃。(3)實驗結果表明,在 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強度最大。除檢測氧氣變化量外,該實驗還可以檢測有機物的變化量來表示光合作用強度。檢測時,分別從三個容器中各摘下一個葉片將它們進行 、漂洗、滴加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的不同。(4)增設4號容器,黑暗處理(其它實驗條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氣變化量是“﹣﹣”,則可判斷3號容器中的天竺葵 (選填“有”或“沒有”)進行光合作用,3號容器中的氧氣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強度 呼吸作用強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綠色植物在光下能釋放氧氣,對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解答】解:(1)分析題目可知,該實驗是“為了探究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可提出如下問題: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影響?(2)根據題干中的圖表可知容器1、2和3唯一不同的變量是“不同顏色的光(或者光)”,主要是探究光的顏色對光合作用的影響。根據實驗設計單一變量的原則,2號容器內的溫度應與其它容器相同,即設置為25℃。21·世紀*教育網(3)實驗結果表明:植物對于紅色光質最容易吸收,而對于綠光,植物基本不吸收。實驗除檢測氧氣變化量外,該實驗還可以檢測有機物或二氧化碳的變化量來表示光合作用強度。《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選葉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因此檢測時,分別從三個容器中各摘下一個葉片,將摘下的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用酒精脫去葉綠素便于觀察,酒精脫色時應隔水加熱,因為酒精易燃、易揮發,直接加熱容易引起燃燒,使用水對酒精進行加熱,起到控溫作用,以免酒精燃燒發生危險。酒精脫色時葉片逐漸由綠色變為黃白色,然后用清水漂洗,最后滴加碘液染色,檢測有無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遇碘變藍色。(4)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如果增設4號容器,進行黑暗處理,其它實驗條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氣變化量呈逐漸減少狀態(“﹣﹣”),而3號容器氧氣變化量也是減少狀態(“﹣”),則可判斷3號容器中的天竺葵有進行光合作用,3號容器中的氧氣含量不增反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強度弱于呼吸作用強度,或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少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5)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故答案為:(1)不同顏色的光對植物光合作用有影響嗎(2)25(3)紅;酒精脫色(4)有;小于(5)碳﹣﹣氧9.(2020秋 山亭區期末)2020年是我國全面脫貧的收官之年,為了幫助農戶提高塑料大棚中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科技人員進行了相關研究。如圖甲、乙、丙表示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的探究實驗時可能使用的裝置;圖丁中a、b、c分別表示草莓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示意圖;圖戊為草莓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時內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草莓植株在晴朗的白天所進行的生理活動有 (填序號)。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騰作用 ④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甲裝置中,若A為黑色塑料袋,且C處閥門關閉。這樣密封植物一晝夜后,將玻璃導管的B端插入裝置丙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再將閥門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甲裝置使用A的目的是 ,由此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3)甲裝置中,若A為無色透明且干燥的塑料袋,將裝置甲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的內壁附有許多小水珠。小水珠主要是葉的 (結構)散失的水分凝結而成。此時植物進行了 作用。(4)若將乙裝置放在陽光下,興趣小組的同學看到試管中會出現小氣泡,當試管內氣體體積超過試管二分之一時,取出試管進行實驗。若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可以得出 的結論。(5)丁圖中,發生A生理過程的主要場所是 ;發生C生理過程的場所是 。(6)丁圖中,C過程進行的必要條件是 ,寫出該過程的表達式: 。(7)圖戊中曲線Ⅱ表示植物一天24小時內 呼吸作用 強度的變化曲線。(8)圖戊中植物體內有機物積累量大于0的時間段是 。【解答】解:(1)白天因為有光所以草莓能進行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白天黑夜都要進行;白天③蒸騰作用比晚上要旺盛;草莓的根白天和黑夜都需要從土壤中④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故草莓植株在晴朗的白天所進行的生理活動有:①②③④。(2)甲裝置中,若A為黑色塑料袋,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起到遮光的作用,目的是防止裝置內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黑塑料袋內植物在無光的條件下進行呼吸作用,將玻璃導管的B端插入裝置丙中的澄清石灰水中,再將閥門打開,用手擠壓塑料袋,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出了二氧化碳。(3)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騰作用。甲裝置中,若A為無色透明且干燥的塑料袋,將裝置甲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后,塑料袋的內壁附有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蒸騰的水分主要是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4)能使余燼重新復燃的氣體是氧氣。若將乙裝置放在陽光下,興趣小組的同學看到試管中會出現小氣泡,當試管內氣體體積超過試管二分之一時,取出試管進行實驗。若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可以得出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的結論。(5)丁圖中,發生A呼吸作用生理過程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發生C光合作用生理過程的場所是葉綠體。(6)丁圖中,C光合作用過程進行的必要條件是有光照,光合作用作用的表達式為: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7)分析圖戊可知,曲線Ⅰ代表光合作用的活動強度,因為此生理活動受光的影響,Ⅱ代表呼吸作用的活動強度,此生理活動不受光的影響。(8)在6~18點之間,從圖戊曲線圖看,光合作用的強度始終大于呼吸作用的強度,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有機物在這一時間段內能夠得到積累。故答案為:(1)①②③④;(2)遮光;植物進行呼吸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3)氣孔;蒸騰;(4)植物光合作用釋放氧氣;(5)線粒體;葉綠體;(6)光照;二氧化碳+水有機物(貯存能量)+氧氣;(7)呼吸作用;(8)6~18點。10.小亮同學在做“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時,看到的菠菜葉片橫切面如圖甲所示;圖乙表示發生在菠菜體內的某些生理過程,其中A、B、C表示三項生理活動,E、F表示兩種物質;圖丙為菠菜葉肉細胞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分析作答:(1)小亮在制作菠菜葉片的臨時切片時,一是把新鮮的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二是右手捏緊 的兩片刀片,迅速切割;三是將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四是用毛筆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2)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葉片結構如圖甲所示,圖中屬于營養組織的是 (填標號).(3)植物進行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圖乙中過程[ ] 所釋放的能量,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 ] .(4)農業生產中的間作套種是為了提高圖乙中過程[ ] 的效率,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 ] ,該結構主要分布在圖甲中的 中(填標號).(5)當 時,植物體內的物質得以積累,并使植物體表現出生長現象.(6)該植物體夜晚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用圖中字母表示).【解答】解:(1)“小亮在制作菠菜葉片的臨時切片時,一是把新鮮的葉片平放在小木板上”;二是右手捏緊并排的兩片刀片,迅速切割;“三是將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養皿中;四是用毛筆蘸取最薄的一片,制成臨時切片”.【來源:21·世紀·教育·網】(2)“在低倍鏡下觀察到的葉片結構如圖甲所示”,圖中屬于營養組織的是②、④(填標號).(3)植物進行細胞分裂等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來自于圖乙中過程[A]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7]線粒體.(4)農業生產中的間作套種是為了提高圖乙中過程[C]光合作用的效率,該過程進行的場所是圖丙中的[2]葉綠體,該結構主要分布在圖甲中的②、④中(填標號).(5)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植物體內的物質得以積累,并使植物體表現出生長現象”.(6)該植物體夜晚進行的生理活動是A、B(用圖中字母表示).故答案為:(1)并排(2)②、④(3)A;呼吸作用;7;線粒體(4)C;光合作用;2;葉綠體;②、④(5)光合作用答案與呼吸作用(6)A、B1.如圖為綠色植物的葉片進行某生理活動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在白天光照條件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b為氧氣,則a為二氧化碳,c為有機物B.若a代表氧氣,b代表二氧化碳,則此圖可表示植物體的呼吸作用過程C.綠色植物是生產者,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陽光D.很吸收的水分向上運輸到葉的主要動力是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在此過程中,b為水,參與了生物圈的水循環【版權所有:21教育】【解答】解:A、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在白天光照條件下,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時,b為氧氣,則a為二氧化碳,c為有機物,A正確;21*cnjy*comB、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氣,分解有機物,呼出二氧化碳的過程。若a代表氧氣,b代表二氧化碳,則此圖可表示植物體的呼吸作用過程,此過程是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進行的,B正確;C、光合作用是指在葉綠體里利用陽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據此可知,綠色植物能制造有機物,相當于生產者,有機物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陽光。C正確;D、植物的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如圖外出的b是水,植物的蒸騰作用是一種泵的原理,為根向上吸水提供了動力,促進了水循環,D錯誤。故選:D。2.(2021 昆明模擬)在農業生產中,經常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達到增產目的。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夜間適當降低大棚內溫度,可減少有機物消耗B.適當增加大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可提高產量C.農作物光下只進行光合作用,增強光照有利于有機物的積累D.合理密植可提高產量【解答】解:A、在一定范圍內,環境溫度越高,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強,環境溫度越低,呼吸作用就越弱;因此夜間適當降低溫度可以使呼吸作用減弱,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有機物的積累,A正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B、向溫室中沖入適量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機物多,使有機物得到更多地積累,提高產量,B正確;C、農作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也進行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等,C錯誤;D、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可達到提高產量的目的,D正確。故選:C。3、(2020秋 義馬市期末)小李同學為了探究植物體的呼吸作用,依照課本中的三個演示實驗,也操作了一遍,并認真觀察了實驗現象(如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會 ,這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 。(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甲瓶中蠟燭熄滅,因為種子萌發時消耗了瓶內的 。圖乙在此實驗中起的作用是 。21*cnjy*com(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甲瓶比乙瓶中溫度高,這說明萌發的種子 。(4)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主要在細胞中的 進行(5)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是 。【解答】解:(1)圖(一)所示的實驗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往瓶子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種子萌發時,分解有機物放出了二氧化碳。(2)圖(二)中甲瓶裝有萌發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這樣甲乙兩瓶形成對照實驗。甲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因此里面的氧氣比甲的多,因此甲瓶中蠟燭會燃燒通過這個實驗驗證了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時吸收(消耗)氧氣。(3)圖(三)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一段時間后,由于甲瓶中的種子在呼吸時,除了產生二氧化碳外,還釋放大量的熱量,因此甲瓶中溫度明顯高于乙瓶。(4)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線粒體。(5)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這一過程可用反應式表示如下: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故答案為:(1)渾濁; 二氧化碳(2)氧氣;對照(3)釋放大量的熱量(4)線粒體(5)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2020 紹興模擬)課外科學小組進行光合作用實驗,選取生長狀況相同的同種植物葉,分成四等份,分別在不同溫度下暗處理1小時,接著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時,測定每份葉中有機物質量的變化,繪制成甲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1)請寫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達式 。 (2)分析數據可知:葉在28℃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是 mg。(3)圖乙是29℃時該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是 。(4)若溫度由29℃改為27℃,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 方(填“上”或“下”)。【解答】解:(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光合作用反應式為: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2)從甲圖中看出,葉在28℃時,暗處理1小時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2毫克;葉在28℃時光照1小時后與暗處理前的有機物增加量是3毫克。葉在28℃光照1小時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時候還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2毫克。因此實驗中,葉在28℃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量═2+2+3═7(毫克)。(3)圖乙是29℃時,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釋放)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曲線,則b點的含義是29℃時,此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4)從甲圖中看出,葉在29℃時,暗處理1小時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3毫克,葉在27℃時,暗處理1小時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1毫克,表明29℃時的呼吸作用比27℃時的呼吸作用強,產生的二氧化碳多,因此若溫度由29℃改為27℃,圖乙中相應的a點在原位置上方。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2)7(3)29℃時,此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4)上5.(2021 市中區一模)圖一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部分實驗步驟,圖二的A、B、C分別表示某植物葉片所進行的某些生理活動,圖三是探究植物某些生理活動的裝置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一為“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過程,正確順序是: (按序號排列)。圖一③步驟的目的是讓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在酒精中,直到葉片變 色。分析步驟②滴加碘液后的現象,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圖二中該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A (填字母),B過程能夠促進植物將 從根部運輸到莖、葉等器官。(3)圖三中在一株植物上選取長勢、大小相似的兩片葉A和B,如圖三裝置連接好,閥門①和閥門②都關閉,然后放在充足的陽光下1小時。若要驗證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打開哪個閥門? (填①/②),實驗現象是 ,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解答】解:(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操作步驟是⑤黑罩遮光、①葉片部分遮光進行光照、取下葉片,去掉黑紙片、③酒精脫色、清水漂洗、②滴加碘液、④顯色觀察.所以圖一表示“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過程,該實驗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⑤①③②④.酒精能溶解葉綠素.把葉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葉片變成黃白色.葉片見光部分能進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變藍;遮光部分缺乏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所以從酒精中取出葉片,清洗干凈,向葉片滴加碘液后的現象是見光部分變藍,遮光部分不變藍.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是淀粉。(2)圖二中植物在黑暗環境中吸收的氣體主要是氧氣,在光照充足時,植物體光合作用旺盛,掩蓋了呼吸作用,因此,圖甲中植物葉片吸收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C光合作用只能白天進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過程能夠促進植物將水分從根部運輸到莖、葉等器官。(3)二氧化碳的特點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打開閥門②,將黑色塑料袋中的氣體通入乙試管,結果發現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該氣體是二氧化碳,來自植物的呼吸作用,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答案:(1)⑤①③②④;葉綠素;黃白;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是淀粉(2)A;水分(3)②;澄清的石灰石變渾濁;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第4節 第3課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原卷版).doc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第4節 第3課時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相互關系(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