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總結提升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總結提升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與能量的轉化
1.直根系:有明顯發達的     和     之分的根系。
須根系:沒有明顯的     和    之分的根系,主要由    組成。
2.根的功能:植物的根具有    植物體及吸收    和    的功能;許多植物的根還有     和    的功能。
3.根尖是植物體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之一,它由    、    、    和
    組成。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
根尖的結構:
(1)    :細胞排列不整齊,主要起保護作用,使根在向前生長時,不被土壤顆粒損傷。
(2)    :細胞質的密度較大,沒有   。能不斷    ,產生新的細胞。
(3)    :細胞的液泡較小(通過吸收水分而形成),      較薄。細胞能迅速生長,把    推向土層。 2·1·c·n·j·y
(4)    :細胞有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細胞壁較    ,內有輸導組織(導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證了植物能吸收足夠的水分。    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5.根的不斷伸長主要是因為    細胞的    和    細胞的    。
6.植物的莖由    發育而來。莖的生長主要是通過莖尖     的細胞不斷     、    和    ,使莖不斷伸長。 2-1-c-n-j-y
7.雙子葉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    、    、      和    。單子葉植物的莖中有木質部和韌皮部,大多數單子葉植物莖中沒有       。
8.葉在莖上的著生順序為葉序,葉序有     、對生和    三種。
9.葉由    、    和    組成;葉片通常由    、    和    三部分組成。葉柄:是莖將    和    運輸到葉的通道。上下表皮:含有      、
       和       。
表皮細胞:無色透明,呈正方形或長方形。
保衛細胞:呈    形,有    、內壁較厚、成對形成    。
氣孔:由兩個      圍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     ;保衛細胞失水縮小,則氣孔    。氣孔是水分蒸騰的窗口,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葉片的門戶。
10.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原理: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    ;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    。
11.蒸騰作用是    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通過    )以    狀態散發到體外的過程。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過       散失,只有1%~5%的水分用于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      、      等。
12.蒸騰作用的意義
(1)有效降低葉片    ,使植物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2)是根部吸水的主要    ,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     ,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在植物體內的    。 21·cn·jy·com
13.植物生長需要    ,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含    和含    的無機鹽,主要通過    從土壤溶液中吸收。
14.植物除了根系以外,    和    也能吸收少量無機鹽。在農業生產上,常把速效性無機鹽肥料溶解在水中,然后噴灑于葉面上供植物吸收,這種施肥方法稱為     。
15.“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這個實驗中,實驗原理:    。
實驗過程:
(1)實驗前應對植株進行      ,目的是消耗葉片中原有的      ;
(2)實驗過程中應對同一    的不同   進行    實驗;
(3)驗證時應先將葉放入盛有     的燒杯中    加熱以溶解葉片中含有的     ;
(4)用    漂洗后放入培養皿中滴加  ;
(5)用清水沖掉多余碘液,觀察、記錄、分析得出結論。
(6)若葉片呈    色,則產生了    。
16.光合作用就是綠色植物通過     ,利用   能,把     和   合成為儲存著能量的    ,并且釋放出    的過程。 www-2-1-cnjy-com
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場所:      (廠房)。
條件:      (動力)。
原料:       、    。
產物:    (淀粉)、    。
物質轉化:    轉化為    ,并釋放氧氣。
能量轉化:    轉化為    。
意義:(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的物質來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的能量來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獲得氧氣的來源。
17.在農業生產中,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需增強農作物的     ,適當抑制農作物的     。在種植農作物時要      和      ;在大棚內可采取的相關措施是        、            等。
18.綠色植物利用   提供的能量,在    中合成了    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     ,儲存在    中。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的    、    、    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來源。
19.樹木在冬天長得慢,甚至停止生長,主要原因是  。
20.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    ,由    進入細胞;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主要來自    ,由   吸收,由    輸送到其他器官,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由    輸送到全身各處。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1.和人一樣,植物也要進行      ,吸收    ,排出     。
22.細胞利用    ,將有機物分解成    和    ,并且將儲存在     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     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反應式:有機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2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與聯系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實質 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物質轉化 將    轉化成    
新陳代謝 屬于同化作用
發生條件 在有光照的條件下進行
發生場所 只在有葉綠體的細胞內進行
(2)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反應式 有機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物質轉化 將    轉化成    
新陳代謝 屬于異化作用
發生條件 有光、無光都進行
發生場所 所有活細胞內都可進行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系
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因此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基礎。21教育網
②光合作用對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對產物的運輸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呼吸作用的產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來源:21cnj*y.co*m】
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  的關系
知識點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在植物根尖的結構中,根毛細胞能夠吸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液泡小,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 B.根毛細胞數量多
C.液泡大,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 D.根毛細胞表面積大
(2021 寧波模擬)將若干生理狀況基本相同、長度為3cm的鮮蘿卜條分為四組,分別置于三種濃度相同的溶液(實驗組)和清水(對照組)中,測量每組蘿卜條的平均長度,結果如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出處:21教育名師】
A.實驗說明蘿卜細胞膜上運載甘油的載體比葡萄糖載體數量多
B.對照組中蘿卜條長度增加較少的原因是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
C.蔗糖溶液中的蘿卜條不能恢復原長度是因為細胞不吸收蔗糖
D.實驗結束后,實驗組中的蘿卜條的細胞液濃度都比實驗前大
知識點二、蒸騰作用
下列關于蒸騰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
B.水分是以氣態的形式通過植物體蒸發散失的
C.蒸騰作用有利于降低葉片的溫度
D.蒸騰作用能促進根對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2021 樂清市一模)我市城市道路建設,需移栽桂花樹。在移栽時,采取如圖所示的搭棚措施,提高存活率。其主要目的是(  )21*cnjy*com
A.減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預防蟲害侵襲 D.降低蒸騰作用
知識點三、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植物生活所需要的無機鹽是(   )
A.根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 B.葉從大氣中吸收的
C.根從土壤顆粒內部吸收的 D.植物體自身產生的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并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途徑正確的是(  )
A.根毛細胞→成熟區導管→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B.伸長區細胞→成熟區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C.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D.成熟區導管→成熟區細胞→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知識點四、植物對無機鹽的利用及合理施肥
新疆的哈密瓜以味甜、質優而聞名國內外。在哈密瓜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應適當多施加(   )
A.含鈣無機鹽 B.含鉀無機鹽
C.含磷無機鹽 D.含氮無機鹽
(2021春 東平縣期中)下列有關施肥的觀點,不科學的是(  )
A.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為植物生長提供無機鹽
B.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
C.農家肥具有來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優點
D.為提高農作物產量,過度施用化肥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土壤板結
知識點五、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而在夜間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是因為(   )
A.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白天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間進行,光合作用在夜間停止
D.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2021 長清區二模)某同學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從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長勢、質量相同的三個葉片,編號為1、2、3,1號直接烘干稱重為a克,2、3號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并分別置于適宜光照和黑暗處(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向水中通入空氣,5小時后取出,烘干稱重分別為b克、c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21cnjy.com
A.b+c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
B.a+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
C.b﹣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
D.b﹣a是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的質量
1.受西南氣流和冷空氣的影響,自5月7日夜開始,我省出現了今年以來的強降雨過程.此番強降雨對我省農作物生產和緩解旱情十分有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所以降雨越多越好
B.水是影響植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C.降落下來的雨水全部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2020春 新泰市期中)楊樹、柳樹的莖能夠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木質部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B.分生區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C.形成層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D.韌皮部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3.如圖所示,將絲瓜莖靠近基部處切斷,可發現“水”會從切面處不斷緩緩地向外冒,并可持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  )www.21-cn-jy.com
A.植物的根細胞已經喪失呼吸作用
B.“水”主要從切面的篩管處冒出
C.“水”中已經沒有無機鹽了
D.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
4.如圖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動過程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可用于檢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B.裝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
C.若裝置丙不遮光,從裝置丁出來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裝置丙中的植物換成萌發的種子,裝置丁中也會出現渾濁現象
5.科學家為了檢測有機物運輸的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此實驗證明運輸有機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21·世紀*教育網
A.韌皮部的導管、由上向下
B.韌皮部的篩管、由上向下
C.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
D.木質部的篩管、由下向上
6.植物根毛都具有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1)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根屬于   .
(2)從根的頂端到生長根毛的部位稱為根尖,根尖   區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這一部位吸收的   進入   (填“導管”或“篩管”)中,被運輸至植物體的莖、葉等其他部位.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3)一株黑麥約有150億條根毛,總表面積與兩個網球場大小相近,這一特點與根的  功能相適應.
7.如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實驗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實驗前,蘿卜條①、②的大小   (填“相同”或“不相同”).
(2)A、B兩個燒杯,A燒杯中裝有   (填“清水”或“濃鹽水”),蘿卜條在此液體中   (填“吸”或“失”)水.
(3)總之,當外界溶液濃度   (填“大”或“小”)于細胞內溶液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8.隨著科技的進步,農場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某智慧農場中種植了大量的果樹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和自動控制。
(1)經農場智能系統檢測后,自動為農場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楊梅移栽到農場時要前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減弱    ,提高成活率。
9.(2020 浙江模擬)小歡在研究某植物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目)時,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來源相同、具有等量葉片的該植物嫩枝,依圖甲所示方法處理。
方法2:用顯微鏡觀察該植物同一葉片的上、下表皮裝片并統計氣孔的數目。
請回答問題:
(1)在方法1中,實驗開始時,先將各裝置的質量調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時測一次各裝置質量,直至實驗結束。
①該實驗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該實驗結束時,A、B、C裝置的總質量分別為mA、mB、mC.若該植物葉片的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則mC﹣mB   (填“>”“<”或“=”)mB﹣mA。
(2)在方法2中,若要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則圖乙中關于顯微鏡的部分操作,正確的順序是   (填寫圖乙中的序號)。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保衛細胞比葉片表皮細胞多了   (填細胞內結構的名稱),故能進行光合作用。
10.(2020秋 惠州期中)如圖①②③代表生物的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通過[   ]   被固定在植物體內,結果形成了儲存能量的   。
(2)植物體內被固定的二氧化碳通過[   ]   被釋放出來,同時產生了   ,并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需要。
(3)動植物遺體被細菌和真菌通過①作用被分解成了   等物質。
(4)圖中所示的過程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哪一作用?   。
1、“芳草萋萋,踏之何忍”.提醒人們要愛護草坪,因為踩踏草坪會導致土壤板結,影響小草生長.原因是土壤板結會導致(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小草氣孔關閉,影響光合作用
B.小草缺水,影響蒸騰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氣,影響小草根的呼吸作用
D.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小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2、(2021 嶗山區二模)現代農業基地利用溫室進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產量的是(  )
A.適當增加光照時間
B.盡量保持溫室內溫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熱
C.適時除草、松土、施肥
D.向溫室內定期釋放二氧化碳
3、(2020秋 印江縣期末)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
(1)圖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處一晝夜;
(2)圖③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加熱,使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   ;
(4)圖⑥觀察葉片的變化:見光處A   (變藍/不變藍),遮光處B   (變藍/不變藍);
(5)此實驗可以說明   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4.在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中,為使一些大型苗木成活,園林工人采用了一種新型園林處理技術,給大樹輸液,為苗木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水分,同時液體內還有殺菌物質,又可為大樹治病,回答下列問題:21*cnjy*com
(1)圖中輸入吊液的部位屬于大樹的莖,莖的主要特征是有節和   
(2)給大樹輸液能促進幼根根尖   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從而促進根的生長.
(3)液體能使大樹葉片表皮的氣孔關閉,降低   ,提高成活率.
(4)大樹葉片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進行   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氣、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5.如圖乙為研究光合作用相關問題的實驗裝置,用打孔器在某綠色植物的葉片上打出多個圓片,再用氣泵抽出氣體直至葉片沉入水底,然后將等量的葉圓片轉至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NaHCO3可分解能產生CO2氣體),給予一定的光照,測量每個培養器皿中葉圓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時間(見圖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與NaHCO3溶液濃度的關系。【版權所有:21教育】
(1)如果要在曲線ab段對應的NaHCO3濃度范圍內縮短葉圓片上浮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2)試分析解釋在c點以后葉圓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時間會隨濃度增大而變長的可能原因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章 植物的物質與能量的轉化
1.直根系:有明顯發達的 主根  和 側根  之分的根系。
須根系:沒有明顯的  主根 和  側根  之分的根系,主要由  不定根  組成。
2.根的功能:植物的根具有  固定  植物體及吸收  水分  和  無機鹽  的功能;許多植物的根還有  貯藏   和  支持  的功能。
3.根尖是植物體生命活動最活躍的部分之一,它由  根冠 、 分生區 、 伸長區   
 根毛區  組成。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    。
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尖    。
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根毛區     。
根尖的結構:
(1) 根冠 :細胞排列不整齊,主要起保護作用,使根在向前生長時,不被土壤顆粒損傷。
(2) 分生區 :細胞質的密度較大,沒有 液泡 。能不斷 分裂 ,產生新的細胞。
(3) 伸長區 :細胞的液泡較小(通過吸收水分而形成), 細胞壁 較薄。細胞能迅速生長,把   根尖 推向土層。
(4)根毛區:細胞有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細胞壁較厚,內有輸導組織(導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證了植物能吸收足夠的水分。根毛區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5.根的不斷伸長主要是因為 分生區 細胞的 分裂 和 伸長區 細胞的 伸長 。
6.植物的莖由 芽 發育而來。莖的生長主要是通過莖尖 分生區 的細胞不斷 分裂 、 生長 和 分化 ,使莖不斷伸長。
7.雙子葉植物莖的結構:從外到內依次是 表皮 、 皮層 、 維管組織 和 髓 。單子葉植物的莖中有木質部和韌皮部,大多數單子葉植物莖中沒有 維管形成層 。
8.葉在莖上的著生順序為葉序,葉序有 互生 、對生和 輪生 三種。
9.葉由 葉片 、 葉柄 和 托葉 組成;葉片通常由 表皮 、 葉肉 和 葉脈 三部分組成。葉柄:是莖將 水 和 無機鹽 運輸到葉的通道。上下表皮:含有 表皮細胞 、  保衛細胞 和 氣孔 。
表皮細胞:無色透明,呈正方形或長方形。
保衛細胞:呈 腎 形,有 葉綠體 、內壁較厚、成對形成 氣孔 。
氣孔:由兩個 保衛細胞 圍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 張開 ;保衛細胞失水縮小,則氣孔 閉合 。氣孔是水分蒸騰的窗口,是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進出葉片的門戶。
10.植物細胞吸水或失水原理: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液的濃度時,植物細胞 吸水 。
11.蒸騰作用是 水分 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通過 葉 )以 氣體 狀態散發到體外的過程。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分通過 蒸騰作用 散失,只有1%~5%的水分用于植物的各種生命活動。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光照 、 溫度 、 濕度 等。
12.蒸騰作用的意義
(1)有效降低葉片  溫度  ,使植物在強光下進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2)是根部吸水的主要  動力  ,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   運輸  ,也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無機鹽   在植物體內的  運輸  。
13.植物生長需要  無機鹽  ,需要量最多的是含  氮   、含  磷  和含 鉀    的無機鹽,主要通過  根系 從土壤溶液中吸收。
14.植物除了根系以外,  莖  和  葉  也能吸收少量無機鹽。在農業生產上,常把速效性無機鹽肥料溶解在水中,然后噴灑于葉面上供植物吸收,這種施肥方法稱為   根外施肥  。
15.“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這個實驗中,實驗原理: 淀粉遇碘變藍   。
實驗過程:
(1)實驗前應對植株進行 暗處理(饑餓處理),目的是消耗葉片中原有的 有機物(淀粉)  ;
(2)實驗過程中應對同一  葉片  的不同 部位  進行  對照  實驗;
(3)驗證時應先將葉放入盛有 酒精 的燒杯中 隔水 加熱以溶解葉片中含有的   葉綠素  ;
(4)用  清水  漂洗后放入培養皿中滴加  碘液 ;  
(5)用清水沖掉多余碘液,觀察、記錄、分析得出結論。
(6)若葉片呈  藍  色,則產生了 淀粉   。  
16.光合作用就是綠色植物通過  葉綠體   ,利用 光  能,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合成為儲存著能量的  有機物  ,并且釋放出  氧氣  的過程。
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場所:  葉綠體    (廠房)。
條件:   光   (動力)。
原料:   二氧化碳    、 水   。
產物:  有機物  (淀粉)、 氧氣   。
物質轉化:  無機物  轉化為 有機物   ,并釋放氧氣。
能量轉化:  光能  轉化為  化學能  。
意義:(1)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的物質來源。
(2)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的能量來源。
(3)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獲得氧氣的來源。
17.在農業生產中,要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需增強農作物的  光合作用  ,適當抑制農作物的 吸作用呼 。在種植農作物時要 合理密植  和 間作套種  ;在大棚內可采取的相關措施是  施用二氧化碳氣肥 、  適當增強光照(延長光照時間)  等。
18.綠色植物利用 光  提供的能量,在  葉綠體  中合成了  淀粉  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  化學能   ,儲存在 有機物   中。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的 生長 、 發育 、   繁殖 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   食物  來源。
19.樹木在冬天長得慢,甚至停止生長,主要原因是  有機物的合成減少或停止 。
20.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 空氣   ,由  氣孔  進入細胞;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主要來自  土壤  ,由 根  吸收,由  導管  輸送到其他器官,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物由  篩管  輸送到全身各處。
21.和人一樣,植物也要進行  呼吸作用  ,吸收 氧氣 ,排出 二氧化碳 。
22.細胞利用  氧氣  ,將有機物分解成  二氧化碳  和  水  ,并且將儲存在   有機物  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  生命活動   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細胞中都能進行。
反應式:有機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2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區別與聯系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實質 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反應式 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物質轉化 將  無機物  轉化成  有機物  
新陳代謝 屬于同化作用
發生條件 在有光照的條件下進行
發生場所 只在有葉綠體的細胞內進行
(2)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實質 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反應式 有機物(葡萄糖)+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物質轉化 將  有機物 轉化成  無機物  
新陳代謝 屬于異化作用
發生條件 有光、無光都進行
發生場所 所有活細胞內都可進行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聯系
①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呼吸作用所釋放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因此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基礎。
②光合作用對原料的吸收、利用和對產物的運輸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釋放出來的,呼吸作用的產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  相互依存 的關系。
知識點1: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在植物根尖的結構中,根毛細胞能夠吸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液泡小,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 B.根毛細胞數量多
C.液泡大,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 D.根毛細胞表面積大

植物細胞之所以能從外界吸收水分,是因為細胞內液泡比較發達,里面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土壤溶液濃度。根尖豐富的根毛,增大了根與土壤的接觸面積,只是加快植物對水分的吸收,不是根本原因,即當土壤溶液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豐富的根毛只會導致植物更快地失水,而非吸水。
(2021 寧波模擬)將若干生理狀況基本相同、長度為3cm的鮮蘿卜條分為四組,分別置于三種濃度相同的溶液(實驗組)和清水(對照組)中,測量每組蘿卜條的平均長度,結果如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說明蘿卜細胞膜上運載甘油的載體比葡萄糖載體數量多
B.對照組中蘿卜條長度增加較少的原因是細胞壁的伸縮性較小
C.蔗糖溶液中的蘿卜條不能恢復原長度是因為細胞不吸收蔗糖
D.實驗結束后,實驗組中的蘿卜條的細胞液濃度都比實驗前大
:A、甘油為脂溶性小分子,進入細胞為自由擴散,所以細胞膜上沒有運輸甘油的載體蛋白,錯誤;
B、對照組中細胞吸水,但由于細胞壁的伸縮性相對較小,所以細胞體積增大較少,正確;
C、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發生質壁分離,但由于蔗糖不能進入細胞,蔗糖溶液的濃度仍然大于或等于細胞液濃度,因此蘿卜條不能恢復原長度,正確;
D、蔗糖組失去了水分,所以細胞液濃度變大,甘油組和葡萄糖組由于都吸收了溶質進入細胞,所以細胞液濃度也變大了,正確。
故選:A。
知識點二、蒸騰作用
下列關于蒸騰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植物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
B.水分是以氣態的形式通過植物體蒸發散失的
C.蒸騰作用有利于降低葉片的溫度
D.蒸騰作用能促進根對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蒸騰作用是指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植物體而蒸發散失的過程,其主要器官是葉。蒸騰作用對植物生長發育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它能降低葉片的溫度,促進水分的吸收和運輸,同時對無機鹽的運輸也起著促進作用。但是蒸騰作用的強弱并不影響根對無機鹽的吸收。
(2021 樂清市一模)我市城市道路建設,需移栽桂花樹。在移栽時,采取如圖所示的搭棚措施,提高存活率。其主要目的是(  )
A.減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預防蟲害侵襲 D.降低蒸騰作用
:在移栽植物時,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應盡量的降低植物的蒸騰作用,可采取如下措施來提高成活率:由于葉是植物體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時去掉部分枝和葉;盡量在傍晚或是陰天移栽;移栽的幼苗還需進行遮蔭(如題中搭棚措施);帶土移栽等。
故選:D。
知識點三、植物對無機鹽的吸收和運輸
植物生活所需要的無機鹽是(   )
A.根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 B.葉從大氣中吸收的
C.根從土壤顆粒內部吸收的 D.植物體自身產生的

植物需要的無機鹽主要是通過根系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
水分進入植物體內并在植物體內運輸的途徑正確的是(  )
A.根毛細胞→成熟區導管→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B.伸長區細胞→成熟區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C.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D.成熟區導管→成熟區細胞→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分進入植物體內并在體內運輸的途徑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成熟區表皮以內的各層細胞→根毛區導管→根導管→莖導管→葉導管。
故選:A。
知識點四、植物對無機鹽的利用及合理施肥
新疆的哈密瓜以味甜、質優而聞名國內外。在哈密瓜開花結果的過程中,應適當多施加(   )
A.含鈣無機鹽 B.含鉀無機鹽
C.含磷無機鹽 D.含氮無機鹽

植物的生長發育不僅需要水分,還需要多種無機鹽。同種農作物在不同時期所需的無機鹽的種類與數量是不一樣的。氮肥能促進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磷肥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促進農作物開花結果、籽粒飽滿;鉀肥能促使農作物生長旺盛、莖稈粗壯等。
(2021春 東平縣期中)下列有關施肥的觀點,不科學的是(  )
A.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為植物生長提供無機鹽
B.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
C.農家肥具有來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優點
D.為提高農作物產量,過度施用化肥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土壤板結
:A、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為植物生長提供無機鹽,正確;
B、施肥應以農家肥為主,配合施用化肥,正確;
C、農家肥具有來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優點,正確;
D、為提高農作物產量,過度施用化肥會造成環境污染和土壤板結,錯誤;
故選:D。
知識點五、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區別和聯系
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而在夜間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是因為(   )
A.日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白天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間進行,光合作用在夜間停止
D.葉片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時刻都進行,綠色植物每時每刻都要吸入一定量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但在白天陽光充足時,光合作用強于呼吸作用,植物只消耗少量的氧,大量的氧氣被釋放到空氣中,呼吸作用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遠不夠光合作用所需要,所以還要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到了夜間,光合作用完全停止,此時才表現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的現象。
(2021 長清區二模)某同學為了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植物體內有機物含量的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從同一水生植物上摘取長勢、質量相同的三個葉片,編號為1、2、3,1號直接烘干稱重為a克,2、3號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并分別置于適宜光照和黑暗處(其他條件均相同且適宜),向水中通入空氣,5小時后取出,烘干稱重分別為b克、c克。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b+c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質量
B.a+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
C.b﹣c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物的質量
D.b﹣a是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的質量
:A、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質量是b﹣c,A錯誤;
B、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質量是a﹣c,B錯誤;
C、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的質量是a﹣c,C錯誤;
D、葉片在5小時內通過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的質量b﹣a,D正確。
故選:D。
1.受西南氣流和冷空氣的影響,自5月7日夜開始,我省出現了今年以來的強降雨過程.此番強降雨對我省農作物生產和緩解旱情十分有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因為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所以降雨越多越好
B.水是影響植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C.降落下來的雨水全部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答】解:A、植物的生活雖然需要水,但也不是降雨越多越好,雨水過多會影響根的呼吸作用,出現澇情。A錯誤;
B、水是影響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而不是生物因素。B錯誤;
C、降落下來的雨水來自于多個方面,而不是全部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如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呼吸作用也釋放水蒸氣。C錯誤;
D、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在葉綠體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水。D正確。
故選:D。
2.(2020春 新泰市期中)楊樹、柳樹的莖能夠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木質部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B.分生區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C.形成層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D.韌皮部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
【解答】解:木本植物莖包括樹皮、木質部和髓,其中維管束由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組成,形成層是位于木質部赫爾韌皮部之間的一種分生組織。能不斷的進行細胞分裂,可以不斷向內產生新的木質部與向外產生新的韌皮部,使植物的莖不斷長粗,楊樹、柳樹是木本植物莖內有形成層,莖能夠逐年加粗。
故選:C。
3.如圖所示,將絲瓜莖靠近基部處切斷,可發現“水”會從切面處不斷緩緩地向外冒,并可持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內(  )
A.植物的根細胞已經喪失呼吸作用
B.“水”主要從切面的篩管處冒出
C.“水”中已經沒有無機鹽了
D.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
【解答】解:A、植物細胞還能存活很長時間,植物的根細胞還具有呼吸作用,A錯誤;
B、水主要從導管中冒出,導管主要是從土壤中向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的,而篩管主要是從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有機物的,B錯誤;
C、無機鹽溶解在水中,所以冒出的“水”中含有無機鹽,C錯誤;
D、根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濃度形成滲透壓,因為水從低濃度溶液流向高濃度溶液,所以有利于植物吸水,D正確。
故選:D。
4.如圖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動過程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實驗可用于檢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B.裝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對實驗造成干擾
C.若裝置丙不遮光,從裝置丁出來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裝置丙中的植物換成萌發的種子,裝置丁中也會出現渾濁現象
【解答】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該實驗可用于檢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CO2,A正確;
B、氫氧化鈉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裝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氣中的CO2,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實驗造成干擾,B正確;
C、裝置甲已經把鼓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丙不遮光,植物因為缺乏二氧化碳也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釋放氧氣,因此從裝置丁出來的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錯誤;
D、裝置丙中萌發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裝置丁中也會出現渾濁現象。D正確。
故選:C。
5.科學家為了檢測有機物運輸的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此實驗證明運輸有機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A.韌皮部的導管、由上向下
B.韌皮部的篩管、由上向下
C.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
D.木質部的篩管、由下向上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1、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在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可得篩管位于植物韌皮部(樹皮)
2、“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現了含此標記碳的葡萄糖。”說明葡萄糖運輸的方向:葉片→莖→根,也說明有機物是由上向下運輸的。
故選:B。
6.植物根毛都具有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1)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根屬于   .
(2)從根的頂端到生長根毛的部位稱為根尖,根尖   區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這一部位吸收的   進入   (填“導管”或“篩管”)中,被運輸至植物體的莖、葉等其他部位.
(3)一株黑麥約有150億條根毛,總表面積與兩個網球場大小相近,這一特點與根的  功能相適應.
【解答】解:(1)在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根屬于器官.
(2)從根的頂端到生長根毛的部位稱為根尖,根尖 成熟區的表皮細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無機鹽進入導管中,被運輸至植物體的莖、葉等其他部位.
(3)一株黑麥約有150億條根毛,總表面積與兩個網球場大小相近,這一特點與根的吸收功能相適應.
故答案為:(1)器官
(2)成熟;水和無機鹽;導管
(3)吸收
7.如圖是植物吸收水分的實驗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實驗前,蘿卜條①、②的大小   (填“相同”或“不相同”).
(2)A、B兩個燒杯,A燒杯中裝有   (填“清水”或“濃鹽水”),蘿卜條在此液體中   (填“吸”或“失”)水.
(3)總之,當外界溶液濃度   (填“大”或“小”)于細胞內溶液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解答】解:(1)實驗前,蘿卜條①、②的大小應相同.
(2)由實驗現象可知,A燒杯中的蘿卜條變軟了,B燒杯中的蘿卜條變硬挺了,說明A燒杯中放的是鹽水,鹽水的濃度大于蘿卜細胞液的濃度,蘿卜體內的水流到鹽水里,因此蘿卜細胞失水;B杯中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濃度小于蘿卜細胞液的濃度,因此蘿卜細胞吸水.
(3)由實驗可知,當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吸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失水.
故答案為:(1)相同 (2)濃鹽水 失 (3)小
8.隨著科技的進步,農場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某智慧農場中種植了大量的果樹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實現遠程控制和自動控制。
(1)經農場智能系統檢測后,自動為農場中的大白菜施加一定量的化肥﹣﹣尿素[CO(NH2)2],即為大白菜施加了  肥。
(2)把楊梅移栽到農場時要前去部分枝葉,主要是為了減弱    ,提高成活率。
【解答】解:(1)尿素中只含有營養元素氮元素,屬于氮肥。
(2)植物在移栽過程中總會損傷一些幼根和根毛,導致吸水能力下降。因此為了減少葉片大量蒸騰掉水分,要剪去一部分枝葉,從而保證水分吸收和消耗間的平衡,防止植物萎焉。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這也是人們常常在陰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以及對移栽的植物進行遮光的原因。
故答案為:(1)N 或氮(2)蒸騰作用
9.(2020 浙江模擬)小歡在研究某植物葉片上、下表皮氣孔密度(單位面積氣孔數目)時,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取3株大小、來源相同、具有等量葉片的該植物嫩枝,依圖甲所示方法處理。
方法2:用顯微鏡觀察該植物同一葉片的上、下表皮裝片并統計氣孔的數目。
請回答問題:
(1)在方法1中,實驗開始時,先將各裝置的質量調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時測一次各裝置質量,直至實驗結束。
①該實驗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   。
②該實驗結束時,A、B、C裝置的總質量分別為mA、mB、mC.若該植物葉片的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則mC﹣mB   (填“>”“<”或“=”)mB﹣mA。
(2)在方法2中,若要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則圖乙中關于顯微鏡的部分操作,正確的順序是   (填寫圖乙中的序號)。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保衛細胞比葉片表皮細胞多了   (填細胞內結構的名稱),故能進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1)①該實驗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發
②A葉片不處理蒸騰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葉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氣孔少的上表面進行蒸騰作用,因此mB大于mA,C葉片兩面涂上凡士林,不進行蒸騰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該實驗結束時,A、B、C裝置的總質量分別為mA、mB、mc.若該植物葉片的下表皮氣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則mc﹣mB<mB﹣mA(選填“>”、“<”或“=”)。
(2)“在方法1中,若要觀察到清晰的物像,則圖乙中關于顯微鏡的部分操作步驟是”②對光、放置玻片標本、①鏡筒下降,注視物鏡、③鏡筒上升尋找物像,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②①③(填寫圖乙中的序號)。保衛細胞有葉綠體,表皮細胞沒有葉綠體,因此“在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保衛細胞比葉片表皮細胞多了葉綠體(填細胞內結構的名稱),故能進行光合作用。
故答案為:(1)①防止水分蒸發;②<(2)②①③;葉綠體
10.(2020秋 惠州期中)如圖①②③代表生物的生理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無機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通過[   ]   被固定在植物體內,結果形成了儲存能量的   。
(2)植物體內被固定的二氧化碳通過[   ]   被釋放出來,同時產生了   ,并釋放能量供給生命活動需要。
(3)動植物遺體被細菌和真菌通過①作用被分解成了   等物質。
(4)圖中所示的過程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哪一作用?   。
【解答】解:(1)該圖示是生物圈中的碳循環,生態系統的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環中的作用,綠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光合作用。則該圖②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其反應式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能量)+氧氣。
(2)該圖③表示的生理過程是呼吸作用,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這一過程可用反應式表示如下: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3)③代表了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腐生性細菌和真菌)、腐生細菌和真菌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是呼吸,腐生細菌和真把動植物等殘體含有的有機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無機鹽,歸還到環境中。
(4)動物通過呼吸作用將體內的一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這體現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物質循環的作用。
答案:(1)②光合作用;有機物;(2)③呼吸作用;水;
(3)水、二氧化碳和無機鹽;(4)促進物質循環。
1、“芳草萋萋,踏之何忍”.提醒人們要愛護草坪,因為踩踏草坪會導致土壤板結,影響小草生長.原因是土壤板結會導致(  )
A.小草氣孔關閉,影響光合作用
B.小草缺水,影響蒸騰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氣,影響小草根的呼吸作用
D.破壞土壤結構,影響小草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解答】解:踩踏草坪會導致土壤板結,導致土壤中氧氣含量減少,影響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根部的生長和對無機鹽等養料的吸收,從而影響小草生長。
故選:C。
2、(2021 嶗山區二模)現代農業基地利用溫室進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產量的是(  )
A.適當增加光照時間
B.盡量保持溫室內溫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熱
C.適時除草、松土、施肥
D.向溫室內定期釋放二氧化碳
【解答】解:A、適當增加光照時間,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就大,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能增產。A錯誤。
B、在一定范圍內,低溫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減少植物體內有機物的消耗;因此菜農在種植溫室大棚蔬菜時白天適當增強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強,夜間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以減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增加了有機物的積累,提高了蔬菜的產量。故此題說法錯誤,B正確。
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經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適時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能增產。C錯誤。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機物就越多,所以向溫室內定期釋放二氧化碳能增產。D錯誤。
故選:B。
3、(2020秋 印江縣期末)如圖是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
(1)圖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   處一晝夜;
(2)圖③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   加熱,使葉片中含有的   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   ;
(4)圖⑥觀察葉片的變化:見光處A   (變藍/不變藍),遮光處B   (變藍/不變藍);
(5)此實驗可以說明   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解答】解:(1)步驟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有機物消耗掉,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2)在步驟③中,目的是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于觀察到淀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3)圖④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檢驗是否有淀粉產生。
(4)此實驗中,B遮光的部分葉片由于沒有見光,沒有進行光合作用故不能制造淀粉,所以不變藍;A不遮光的部分由于見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葉片變藍色。
(5)這個實驗說明了:綠葉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答案:(1)黑暗處;(2)隔水;葉綠素;(3)碘液;(4)變藍;不變藍;(5)淀粉。
4.在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中,為使一些大型苗木成活,園林工人采用了一種新型園林處理技術,給大樹輸液,為苗木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水分,同時液體內還有殺菌物質,又可為大樹治病,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輸入吊液的部位屬于大樹的莖,莖的主要特征是有節和   
(2)給大樹輸液能促進幼根根尖   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從而促進根的生長.
(3)液體能使大樹葉片表皮的氣孔關閉,降低   ,提高成活率.
(4)大樹葉片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進行   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氣、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解答】(1)莖的主要特征是有節和節間.
(2)根尖的結構包括成熟區、伸長區、分生區和根冠,其中分生區的細胞具有很強的分裂增生能力,給大樹輸液能促進幼根根尖分生區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從而促進根的生長.
(3)(4)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片,因為葉片的表皮上有氣孔,氣孔是由保衛細胞控制的.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水蒸氣散失到植物體外;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蒸騰作用減弱.樹的木質部中有導管,能夠自下而上輸導水分和無機鹽.大樹葉片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水進行 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同時釋放出氧氣、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
故答案為:(1)節間;
(2)分生區;
(3)蒸騰作用;
(4)光合作用;
5.如圖乙為研究光合作用相關問題的實驗裝置,用打孔器在某綠色植物的葉片上打出多個圓片,再用氣泵抽出氣體直至葉片沉入水底,然后將等量的葉圓片轉至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NaHCO3可分解能產生CO2氣體),給予一定的光照,測量每個培養器皿中葉圓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時間(見圖甲),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與NaHCO3溶液濃度的關系。
(1)如果要在曲線ab段對應的NaHCO3濃度范圍內縮短葉圓片上浮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2)試分析解釋在c點以后葉圓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時間會隨濃度增大而變長的可能原因   。
【解答】解:(1)促進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時間、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等。如果要在曲線ab段對應的NaHCO3濃度范圍內縮短葉圓片上浮的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適當增加光照。
(2)因為NaHCO3溶液濃度過高,使葉肉細胞失水而導致代謝水平下降,所以在c點以后葉圓片上浮所用的平均時間變長。
故答案為:(1)增強光照(2)碳酸氫鈉溶液可能使葉片脫水,光合作用受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嫩江县| 汝城县| 郴州市| 永川市| 长海县| 雅江县| 萝北县| 增城市| 聂拉木县| 田林县| 伊金霍洛旗| 大洼县| 上饶县| 临高县| 会理县| 雅安市| 封丘县| 政和县| 衡东县| 修水县| 清河县| 乌什县| 马龙县| 汾阳市| 旅游| 胶州市| 隆德县| 望江县| 壤塘县| 景东| 浦东新区| 申扎县| 永登县| 明水县| 丹阳市| 肃宁县| 时尚| 蓝山县| 双城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