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政治導學案《政治生活》學案第七課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課前自主預習】完成練習冊知識梳理,自主構建知識體系二、【情境導入】三、【目標展示】學習目標 知識技能 識記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明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了解自治機關和自治權。過程方法 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探究;歷史比較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育學生理解并擁護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而承擔起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的歷史責任。重 點 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難 點 自治機關和自治權四、【課堂預習展示】1、你來試著完成本節課的知識體系.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含義(2)地位3、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4、自治機關(1)是什么?(2)雙重地位 (3)雙重職權:4、自治權(1)地位、(2)含義(3)內容5、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要性和意義)五、【課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1100多個民族鄉,這些民族鄉也是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嗎?【合作探究2】材料一:據統計,自1965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規和單行條例。 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管理條例》《西藏自治區環境管理條例》《西藏自治區對外國人來藏登山管理條例》《西藏自治區信訪條例》《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決定》《關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活動的決議》《關于嚴厲打擊“賠命金”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定》等。材料二:在執行全國性法定節假日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還將“藏歷新年”、“雪頓節”等藏民族的傳統節日列入自治區的節假日。1981年,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從西藏少數民族歷史婚俗等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了《西藏自治區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將《婚姻法》規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年齡分別降低兩歲,并規定對執行變通條例之前已經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關系,凡不主動提出解除婚姻關系者,準以維持。材料三: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實行比全國低兩個百分點的優惠貸款利率和低保險費率政策。材料四:西藏地區的學校除了教授漢語外,還要開設民族語言課。農牧民子女上學實行免費吃住。對農牧民實行免費醫療等政策思考:上述材料分別體現了自治機關的什么自治權?【合作探究3】材料一:我國有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區域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64%。材料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會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都由實行區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擔任。材料三: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地處四川省西北部。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我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在抗震救災中各族人民,親密團結、和睦相處,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深厚情誼。材料四:近幾年,在國家和其他兄弟省份的大力幫助和支援下,全國民族自治地方結合本民族、本地區的特點和優勢,加快了經濟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全國平均增長率。思考:以上材料如何體現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六、【易混易錯】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權的統一領導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4、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有權制定民族區域自治法,有立法權。5、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使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6、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7、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和民族鄉四級.七、【提出疑惑】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 八、【鞏固練習】1.2011年7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書。白皮書展示了西藏人民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下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生動實踐,為人們了解西藏提供了權威的文件。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是( )。A.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 B.保障民族自治權C.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 D.堅持民族平等原則2.根據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設立的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 )①人民法院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檢察院 ④人民代表大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國務院公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四條規定: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由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人民政府,按照當地民族的風俗習慣規定放假日期。從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 )。①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最高權力機關 ②享有民族自治權 ③有權根據國務院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 ④其享有的自治權為立法和文化自治權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西藏自治區歷任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擔任。目前,在自治區四級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區各級國家機關組成人員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77.97%。這說明( )。①我國少數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安全③我國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④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② 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區域自治。③ 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的國情④ 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我國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6.2011年7月2日,四川省人大常委會正式啟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執法檢查。此次執法檢查的重點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四川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若干規定》的規定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實情況。這表明( )。①民族地區享有民族自治權 ②地方人大積極行使法律賦予的監督權 ③人大常委會具有執法和檢查職能 ④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11年2月21日利比亞發生動亂,有關動亂的原因,一般認為是總統卡扎菲的專制統治,近來席卷中東地區的抗議浪潮的影響。但事實上,這個國家正在陷入的分裂還有著深刻的根源。其中之一是卡扎菲一定程度上利用部族之爭來維持自己的統治,并將自己的部族提拔到關鍵的安全崗位和決策崗位。以致于在利比亞的政治忠誠遭受嚴峻考驗之時,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壓迫的部族都開始反對他。這給我們國家處理民族關系的警示是( )。①應消除民族差別和民族矛盾 ②應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③作為中國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應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8.建國以來,根據我國民族自身特點,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有關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全國依法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時,國家采取一系列舉措,加大支持力度,促進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材料表明,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①決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②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 ③體現了各少數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④鞏固和發展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九、【高考鏈接】1.(2011·重慶文綜)2011年,中央決定大幅度減免新疆困難地區企業所得稅,免除新疆困難地區公益性項目的配套資金,同時,全國19個省市對口援助新疆資金將超過100億元。這些舉措體現了 ( )。①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②國家富強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 ③民族地區的發展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④國家方針政策和民族地區具體特點的結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2011·大綱全國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為西藏與全國一起實現共同進步與發展創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異常轟轟烈烈的群眾性民主改革運動,廢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解放了百萬農奴和奴隸,開創了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1986年,西藏自治區成立,標志著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確立。昔日的農奴和奴隸有了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自主管理本地區和本民族事務的政治權利。西藏自治區不僅享有一般省級國家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而且享有廣泛的自治權。1965年以來,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規和具有法規性質的決議、決定,有效地維護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權益,促進了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結合材料,說明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根據,并分析民族區域自治對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十、【總結反思】十一、【釋疑點撥拓展】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二者聯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制定和實行我國民族政策的基礎和理論依據,我國民族政策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是對基本原則的具體落實。為了實現各民族的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從而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國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則有利于維護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2.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與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權異同項目 民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不同點 目的 穩定社會,解決民族問題 祖國和平統一 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權限 一定的自治權 擁有除外交、國防外的高度自治權 范圍 5個民族自治區 港、澳、臺 相同點 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行政區域是中央和地方關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統一領導十二、【作業布置】:1、復習本框所學知識,做檢測題。2、預習下一框教材;導學案思考“互動探究”中的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