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課九上2.5物質的轉化學案一、知識點1.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1)非金屬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相應的化合物。如:S + O2點燃______;C + O2點燃______。(2)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可以跟水反應生成相應的酸。如:CO2+H2O = ______; SO2+H2O =__________; SO3+H2O =______。(3)不穩定的酸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非金屬氧化物。如:H2CO3 =____________2.金屬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1)金屬和非金屬反應生成鹽或金屬氧化物。如:3Fe + 2O2點燃______ ;2Cu + O2加熱______;Fe + S △ ______。(2)某些金屬氧化物和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堿。如:CaO + H2O =______; Na2O + H2O =______。(3)難溶性堿受熱分解后生成相應的金屬氧化物。如:Cu(OH)2 △ ____________3.金屬冶煉就是要把金屬從______態變成______態。在金屬氧化物中加入________,奪取金屬氧化物中的______,從而使其還原成全屬______。4.用作還原劑的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化學方程式為:H2 + CuO加熱___________;C + 2CuO高溫 ___________;CO + CuO加熱___________。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我們發現__________粉末逐漸變成______色,試管口出現______。操作注意事項:實驗開始時需先____________,再______氧化銅,防止氫氣與空氣混合加熱時試管______;實驗停止后,要繼續__________,直到試管______為止,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取的反應,叫做____________;能從氧化物中奪取氧的能力叫做__________,具有還原性的物質可作______。如碳、一氧化碳和氫氣等。重要提示:(1)試管口應______于試管底,以防止反應生成的水______。(2)試管口不能加膠塞,否則氣體排不出,容易造成試管____________。(3)導管應使導管貼試管上壁伸入試管____________。6.雞蛋殼與稀鹽酸的反應或實驗室制作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CaCO3 + 2HCl =__________________7. 鹽跟金屬的反應,要求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___________的,由于鹽跟金屬的反應一般都在水溶液中進行,因此一些非常活潑能夠跟水發生反應的金屬(如____________等)也不符合要求。二、學一學例1: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BaCl2→NaCl B. NaNO3→Na2CO3 C. Na2CO3→NaOH D. HCl→HNO3解析:根據各選項中所給物質的性質分析,結合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進行判斷。A.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可生成氯化鈉,不符合題意;B.硝酸鈉不能一步形成碳酸鈉,符合題意;C.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鈉,不符合題意;D.鹽酸與硝酸銀反應可生成硝酸,不符合題意;故選B。例2:“勝哥”將一定量的銅鋅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過濾。向得到的濾渣和濾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結果均無現象。那么濾渣中一定有 , 一定沒有 。 解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和酸的性質分析解答。由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是:鋅>銅>銀,將一定量的銅鋅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銀溶液的燒杯中,不斷攪拌,鋅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鋅和銀,當鋅反應完后,銅再與硝酸銀反應生成了硝酸銅和銀。向濾渣和濾液中分別滴加稀鹽酸均無明顯現象產生,說明濾渣不含能與稀鹽酸反應的金屬,濾液中不含硝酸銀溶液。所以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一定沒有鋅。故答案為:銀;鋅。三、練一練1.能一次性將K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和稀硫酸鑒別出來的試劑是---( )A. CuCl2溶液 B. KOH溶液 C. Ba(OH)2溶液 D. Na2CO3溶液2.某廠的廢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幫他們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勝哥”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無沉淀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 B.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有鐵 C. 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 D. 濾液中一定含有有硝酸亞鐵,可能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銅3.下列物質的轉變,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 CO2→CO B. H2O2→H2 C. CaCO3→CO2 D. S→SO24.如圖為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在給試管內藥品加熱前,需先通氫氣排盡試管內空氣 B. 裝置中試管口需略向下傾斜,主要是為了利于通入氫氣 C. 待藥品完全反應后,需同時撤去酒精燈和通氫氣的導管 D. 該實驗裝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5.某黑色固體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學按照下圖所示流程進行了實驗。關于該實驗有以下說法:①若溶液甲呈淺綠色,則原黑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Fe;②若步驟II中無明顯現象,則固體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種物質;③若步驟Ⅱ中有氣泡產生,則原固體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④若步驟Ⅱ中有紅色固體析出,則固體乙中一定無CuO;⑤若固體乙呈紅色。則原固體中一定含有Fe和CuO。以上說法中正確的個數是---(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6.有一物質 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別加入到足量的 NaOH 溶液、氯化鋇溶液、HCl 溶液中,產生的現象如表。則該物質X 是下列各項中的---( )加入物質 NaOH 溶液 氯化鋇 HCl 溶液現象 產生藍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無明顯現象A. CuO 固體 B. (NH4)2CO3 粉末 C. 稀硫酸 D. CuSO4 溶液7.下列是小科同學設計的一些實驗操作,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 用氫氣還原氧化銅 B. 用紅色石蕊試紙測定氫氧化鈉溶液的酸堿度 C. 不可以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D.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的發生裝置8.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他試劑不能鑒別出來的是---( )A. Na2CO3、稀H2SO4、稀HCl、KNO3 B. 稀HCl、Na2CO3、BaCl2、Na2SO4C. NaOH、Na2CO3、酚酞、CaCl2 D. CuSO4、NaOH、BaCl2、NaCl選項 物質甲 乙 丙 丁A CO2 CaCO3 H2O O2B NaOH NaCl CO2 Na2CO3C H2O2 H2O O2 MgOD CaO Ca(OH)2 H2O CaCl29.下表所列各組物質中,物質之間按箭頭所示方向的轉化通過一步反應就能實現的是---( )10.下列各組溶液,只用酚酞試液無法鑒別的一組是---( )A. NaCl、Ba(OH)2、H2SO4 B. NaOH、H2SO4、NaClC. HCl、Na2CO3、NaOH D. NaOH、NaCl、NaNO311.下列各組的溶液,不用其它試劑就可以鑒別的是---( )A. KCl NaCl NH4Cl NH3H2O B. CuSO4 NaCl KOH ZnCl2C. Na2SO4 HCl NaCl AgNO3 D. FeCl3 NaNO3 K2SO4 NaCl12.某同學設計了四種實驗方案,其中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的是---( )A. CuO CuCl2溶液 Cu B. Fe Fe2O3 Fe2(SO4)3溶液C. Zn H2 Cu D. CaCO3(塊狀 CO2 Na2CO3溶液13.有一包固體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銅、碳酸鈣、碳酸鈉、氯化鋇、硫酸銨、氯化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勝哥”現取該混合物進行如下實驗:①將固體混合物溶于水中,攪拌后完全溶解得到藍色溶液和白色沉淀。②過濾后,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③另取少量固體混合物,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據此推斷:該固體混合物中一定有 ;可能含有 。14.小科通過圖示裝置驗證CO2能與NaOH發生化學反應。向充滿CO2的集氣瓶中注入過量的20% NaOH溶液,振蕩集氣瓶后打開止水夾。(1)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象是 。(2)反應后將左邊集氣瓶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有 。15.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上滴加稀硫酸時有氣泡產生。則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有 ;反應后溶液的質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質量 (填“大”或“小”);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為 (寫出一個即可)。16.已知某金屬X有下列相關信息:①它的主要礦物的化學成分是X2O3;②它主要通過加熱還原法冶煉而成;③它的年產量在所有金屬中居首位。(1)據此推斷X是_____。A. 鈦 B. 鐵 C. 鋁 D. 銅(2)高爐是煉制金屬X的主要裝置。原材料按比例由高爐頂端加入,從下方的進風口鼓入熱空氣,使焦炭燃燒產生CO并放出大量的熱。礦石中的X2O3與CO反應生成鐵,請寫出上述兩個化學方程式中的任一個 。17.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硫酸鉀、氫氧化鉀、碳酸鈣、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為探究該白色固體的組成,某小組取適量樣品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白色沉淀Ⅰ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白色沉淀Ⅱ的化學式 。(3)原白色固體中含有的物質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