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考點訓練考點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氣候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分布情況,列舉自然條件對人類社會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一、選擇題(2021·浙江九年級一模) 讀美國本土簡圖,回答下面小題。1.美國中部平原總體的地勢特征A.東北高西南低 B.南高北低 C.四周高中間低 D.北高南低2.美國小麥、玉米種植區分布于此的自然原因有①地形平坦②作物光照時間長③水源充足④機械化耕作便利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2021·浙江七年級期末) 讀圖1印度半島區域圖和圖2印度半島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面小題。3.關于印度半島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東南部瀕臨太平洋②大部分位于低緯度帶③全年降水分布均勻④地勢中間低,南北高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印度糧食作物分布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這種區域分布的主要依據是A.生產過程中形成特色農耕文化 B.對氣候、地形等條件合理利用C.當地居民不同的飲食生活習慣 D.機械化、產業化道路發展需求5.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A.位于熱帶,氣溫高 B.地勢低平,不易泄洪C.當地農民圍湖造田 D.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2021·浙江七年級期末) 讀世界某區域示意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的運河所構成的大洲分界線是A.亞洲和非洲 B.歐洲和非洲 C.亞洲和歐洲 D.亞洲和美洲7.下列對圖中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地勢平坦、河湖眾多C.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 D.瀕臨孟加拉灣、地中海8.圖中區域的人文特征與西歐類似的是A.民居以干欄式為主 B.發達國家分布比較多C.居民多信仰基督教 D.人種以白色人種為主(2020·浙江溫州·九年級模擬預測) 讀圖,回答下面小題。9.下列對埃及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確的有①地跨亞非兩大洲②全部位于北溫帶③北部瀕臨地中海④主要位于東半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0.圖中信息表明,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沿岸A.水源充足 B.地廣人稀 C.高溫多雨 D.礦產豐富11.(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如下圖是“亞歐大陸地區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示意圖”,產生這種變的原因是( )A.氣溫的差異 B.降水的差異 C.經濟的差異 D.宗教信仰的差異12.(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讀下列圖表,城市②的氣候特征是城市 氣候要素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① 氣溫(℃) 17.0 25.7 34.7 28.9 32降水(毫米) 13.2 8.7 0.0 1.1 75.2② 氣溫(℃) -3.4 11.8 24.6 14.3 11.8降水(毫米) 21.6 77.0 327.9 49.3 1344③ 氣溫(℃) 3.5 14 28 18 15.7降水(毫米) 44 106 134 50.1 1123④ 氣溫(℃) 13.3 21.9 28.5 24 21.8降水(毫米) 43 182 228 79 1683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冷夏熱,全年降水稀少 D.終年高溫,明顯旱雨兩季13.(2021·浙江蕭山·七年級期末)讀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國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氣溫與降水圖,據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種植水稻的氣候原因有①氣溫高,熱量充足 ②地勢平,土壤肥沃③人口多,勞動力足 ④降水大,水源充沛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021·浙江九年級一模)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下列關于該區域的描述,說法正確的是A.位于北美洲 B.東臨太平洋 C.屬于西半球 D.地處高緯度15.下列氣候圖,符合甲地的是A.B.C.D.(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 中巴鐵路,為連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公路和鐵路,起點在中國新疆的喀什,終點則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讀圖1和表1,完成下面小題。16.海峽被譽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它溝通了A.波斯灣與阿拉伯海 B.地中海和紅海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太平洋17.關于喀什和瓜達爾兩城市氣候特征的共同點的描述,正確的一項是A.雨熱同期 B.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C.夏季高溫 D.冬寒夏熱,干旱少雨18.據圖1可知中巴石油管道修建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戰是A.深處內陸,沙漠連綿不斷 B.土質疏松,地表千溝萬壑C.水網密布,河流泛濫成災 D.橫穿山脈,地形起伏較大二、非選擇題19.(2021·浙江麗水·七年級期末)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巴西自然條件得天獨厚,首都巴西利亞是最年輕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國情小卡片巴西幅員遼闊,可耕的土地占全國國土的80%以上。巴西的咖啡、橡膠、煙草等作物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巴西農業的重要特色。但是巴西地多人少,生產模式粗放原始,很多作物都是廣種薄收。為此巴西政府成立了巴西農牧業研究中心,積極應對農業發展問題。(1)依據圖一描述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2)依據圖一、二描述巴西利亞的氣候特點,并說明影響該氣候的地形原因。(3)綜合上述信息,分析巴西成為農業大國的有利自然條件,并為巴西農業的后續發展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20.(2021·臺州市書生中學七年級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600年前,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一座水上都市興起了,它成為東西方商品的集散地和貿易中心。詩人拜倫在1817年來到這里時,驚艷于這座水都的脫俗之美,忍不住送給了它“亞得里亞海的明珠”的封號。以下是它的地理位置、氣溫和降水量狀況。(1)“亞得里亞海的明珠”指的是 (填城市名稱),它是圖1中的 (填甲、乙、丙、?。?,根據圖2描述該地的氣候特點 。材料二:近年來,這座水上都市每年遭受100多次海水倒灌。因大量開采地下水,致使整個城市在20年內下降了30厘米。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為此帶來的生活垃圾也令它不堪承受。(2)材料二反映出這座水上都市的發展存在哪些隱患?(3)綜合材料一、二,請概括“亞得里亞海的明珠”與“水”之間的聯系。參考答案1.C 2.A【解析】1.從圖中可以出河流大多流向中部地區,故中部地區地勢低,四周地勢高因此 C 選項正確;西南分布有高大山脈,故 A 選項錯誤;中部平原南北地勢差異較小,故排除 BD 。2.機械化耕作便利不是自然因素,故④錯誤;當地為平原地區,地形平坦,故①正確;中部平原位于內陸地區,降水較少,水資源較缺乏,光照充足,故③錯誤,②正確;因此①②正確,故本題答案為 A ,排除BCD。3.C 4.B 5.D【解析】3.根據圖示中印度的緯度位置可知,印度大部分地區位于北緯10-30度低緯度帶;根據圖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半島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部是西高止山脈和德干高原,中部為恒河平原,地勢呈中間低、南北高的特點;所以②④正確,故選C;印度東南部瀕臨印度洋,所以①錯誤;印度半島受季風和地形影響,降水空間分布很不均衡,所以③錯誤;故排除ABD。4.根據圖示可知,印度的西北部以種植小麥為主,東北部以種植水稻為主,結合所學可知,受地形和季風影響,西北部降水較少、而東北部降水較多,兩地適合不同種類作物生長,因此印度農作物區域性分布的主要依據是充分利用各地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故選B;其他三個選項均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CD。5.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大部分地區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由于受夏季風影響很大,降水量也很不穩定;當夏季風強時,降水就多,容易出現洪澇;當夏季風弱時,降水少,容易出現干旱。所以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故選D;印度大部分地區位于亞熱帶和熱帶,故排除A;印度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故排除B;圍湖造田是主觀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C。6.A 7.C 8.D【解析】6.根據材料信息及所學知識,埃及蘇伊士運河 的經緯度為:39'58'36.01N、 32'32'28.78E,由地圖可知,該運河正是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本題選A。7.根據所學知識,蘇伊士運河周邊地區該地區位于北緯28度以北,屬于北半球,東經32度以東,屬于東半球,A排除;圖中多數地區位于500米等高線左右,地勢平坦不符合題意,B排除;該區域位于北回歸線到北緯30度的大陸西岸,氣候類型屬于熱帶沙漠氣候,C符合題意;孟加拉灣位于印度洋北部,該區域不瀕臨孟加拉灣,D排除;故本題選C。8.根據所學知識,該區域屬于西亞-北非地區,屬于白色人種,和西歐國家相似,D符合題意;該區域氣候干旱,居民不是以干欄式為主,A排除;該區域國家發展速度較慢,以發展中國家為主,B排除;該區域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而不是基督教,C排除;故本題選D。9.C 10.A【解析】(1)根據圖片信息可知,埃及地跨亞、非兩大洲,絕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北回歸線穿過埃及南部,其大部分領土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埃及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埃及領土大部分在26°E—34°E,位于東半球。故①③④正確,選C項,排除ABD選項;圖中灌溉農業集中在尼羅河沿岸,表明尼羅河沿岸水源充足,故A選項正確;根據圖中城市的分布位置可知,埃及人口主要集中在尼羅河沿岸,故B選項錯誤;埃及大部分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干旱,故C選項錯誤;根據圖中石油資源分布位置可知,D選項表述錯誤,故排除。11.A【解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圖中所示民居的墻壁厚度自西向東越來越厚,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亞歐大陸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較大,歐洲西部主要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署,受海陸因素的影響,越往內陸,大陸性越強,因此其傳統民居的墻壁厚度越來越厚,有利于御寒,A項正確,BCD項排除。故選A。12.B【解析】讀圖可知,②一月最低溫在零下,七月最高溫不超過30°,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明顯少雨,所以②的氣候特征就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概率為溫帶季風氣候。故選擇B,排除ACD。13.C【解析】湄公河平原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為水稻生長提供水熱條件,湄公河為水稻生長提供灌溉水源,故①④符合題意;地勢平,土壤肥沃是土壤條件,②不符合題意;人口多,勞動力足是社會經濟條件,③不符合題意。故選①④組合,排除ABD,C符合題意。故選C。14.C 15.A【解析】1.讀圖可知,該區域位于西經40°到60°,屬于西半球,故C正確;該區域位于南美洲,故排除A;讀圖可知南美洲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故B錯誤;該區域地處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而高緯度是60°到90°,所以該區域位于低緯度,故排除D。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該區域為巴西高原,由于地勢較高,所以是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終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季節,故選擇A;B選項6、7和8三個月高溫 ,所以是位于北半球,同時全年高溫,降水豐沛,有明顯的干濕季節,所以應當是北半球熱帶季風氣候,故排除B;C選項全年高溫,但是降水很少,所以應當是熱帶沙漠氣候,故排除C;D選項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較均勻,所以應當是溫帶海洋氣候,故排除D。16.A 17.C 18.D【解析】1.據圖可知,直布羅陀海峽溝通了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故選A.2.喀什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溫差大降水少;瓜達爾夏季炎熱干燥、 冬季溫和多雨,屬地中海氣候,降水量差異較大,但明顯看出雨熱不同期;所以兩地氣候共同點是夏季高溫,選C項。3.巴基斯坦全境五分之三為山區和丘陵,如西北部的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因此,地形起伏較大的山脈是中巴石油管道修建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戰,故選D項。19.(1)地處南半球、西半球、熱帶、低緯度地區,位于西經約47度、南緯約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遠離海洋、深居內陸等(2)氣候溫和宜人,分千濕兩季地處巴西高原,受海拔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3)地形多樣,國土遼闊,可耕的土地資源豐富,發展的空間與潛力大:氣候多樣,降水充沛,適合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生長: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建議: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科技興農,轉變生產模式;因地制宜,擴大高附加值作物的種植面積:因地制宜,繼續發展特色農業生產。【解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巴西利亞是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地處南半球、西半球、熱帶、低緯度地區,位于西經約47度、南緯約15度;位于巴西中部的巴西高原上,遠離海洋、深居內陸等。(2)依據圖一、二描述,巴西利亞年平均氣溫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的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宜人,分千濕兩季,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影響該氣候的地形原因是地處巴西高原,受海拔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3)綜合上述信息,巴西成為農業大國的有利自然條件:從土地來看,地形多樣,國土遼闊,土地資源豐富:從氣候來看,巴西氣候多樣,降水充沛,適合不同類型的農作物生長:從河流來看,巴西以亞馬遜河流域著稱,河流較多,灌溉水源充足。關于“建議”,言之成理即可,可從科技投入、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生產等角度作答。20.(1)威尼斯;乙;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2)海水倒灌、地面下沉、環境污染。(任選2點)(3)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憂。(任選2點)【解析】(1) 威尼斯是意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游與港口城市,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位于圖中乙處。圖2反映的是地中海氣候,特點是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2)根據“這座水上都市每年遭受100多次海水倒灌”可歸納出海水倒灌;根據“因大量開采地下水,致使整個城市在20年內下降了30厘米”可歸納出地面下沉;根據“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為此帶來的生活垃圾也令它不堪承受?!笨蓺w納出環境污染。(3)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威尼斯被稱為“亞得里亞海的明珠”,與“水”之間的聯系是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因水而憂。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