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考點訓練考點5 概述中國地形、氣候和主要河流(長江、黃河)的特征一、選擇題1.(2021·浙江九年級一模)長江與黃河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它們的共同點有①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務都在于治沙②都發源于我國的青藏高原③青海和四川是它們共同流經的省份④下游都有“黃金水道”之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0·浙江省龍游華茂外國語學校七年級期中)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我國地形分布的是( )A. B.C. D.3.(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下列屬于季風氣候對我國影響的是( )A.提供了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優越條件B.使全國終年高溫多雨C.減弱了我國北方的嚴寒D.使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4.(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下列的信息資料中,關于黃河的有( )①源地巴顏喀拉山 ②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③“塞上江南”④虎跳峽 ⑤地上河 ⑥壺口瀑布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5.(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下列屬黃河中游支流的是( )A.洮河、湟水 B.汾河、渭河 C.湟水、涇河 D.洮河、渭河6.(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今年入春以來,我國南方降水偏多,北方旱情發展迅速。我國常常此旱彼澇,主要原因是( )A.海陸位置不同 B.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C.地形復雜多樣 D.夏秋季節臺風影響顯著(2020·浙江天臺·七年級期末) 讀30°N的地形剖面圖,回答下面小題。7.圖中①所示的區域是( )A.華北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C.珠江三角洲 D.東北平原8.下列地理現象中,受圖所示地勢特點影響的有( )①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 ②南方降水多于北方③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 ④階梯交接處水能資源豐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21·浙江七年級期末)下列關于小興安嶺林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 B.以西為華北平原C.有亞洲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 D.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10.(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烏魯木齊的北面是( )A.柴達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準噶爾盆地11.(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萬里長江,壯麗富饒;黃河驚濤,滾滾東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們贊譽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國”B.黃河流域的寧夏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C.長江是中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是“黃金水道”D.長江、黃河的上游水能資源豐富,水電站集中,如長江三峽、三門峽、小浪底工程等。12.(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下列我國地勢示意圖,表示最確切的是( )A. B.C. D.13.(2020·浙江臺州·九年級模擬預測)中國地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A.秦嶺—淮河一線 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C.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14.(2020·浙江七年級課時練習)我國著名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在A.鄱陽湖流域 B.洞庭湖流域 C.洪澤湖流域 D.太湖流域15.(2020·浙江椒江·九年級學業考試)讀《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路線圖》,下列對該路線敘述正確的是( )①途經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②所經地區的河流冬季均有結冰期③所經地區會受熱帶季風氣候影響④途經我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2020·湖南祁陽·九年級三模)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符合該地敘述的是A.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河湖眾多,水草豐茂C.地高天寒,雪山連綿 D.海拔較低,日照充足17.(2020·越城·浙江邵外七年級月考)有關我國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西北地區均為內流河 B.東部地區河流深受夏季風影響C.東部地區河流冬季普遍有結冰現象 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二、非選擇題18.(2021·浙江柯橋·八年級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近年來,黃河流域又出現缺水斷流等新的問題。黃河斷流 1972 年開始,在距今40 多年的變化過程中,其斷流次數、歷時和河道長度均不斷增加。根據專家預測,黃河斷流的情況還將進一步惡化。(1)黃河起源于________ 山脈,于_____(省的簡稱)注入渤海,其干流呈“_____”字狀。(2)上述二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母親河”主要存在的哪些問題或現象 (3)材料一的現象發生在黃河的哪段流域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4)根據所學知識談談如何治理黃河 19.(2020·浙江七年級期中)讀圖甲和圖乙,回答問題。(1)請填出圖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是________山脈; B是________山脈; C是________盆地。(2)河流①是________,當它流經________(填地形區名稱)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________”,極易形成________災害。(3)河流②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________雪峰,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________”之稱,入海口附近是地勢低平、水網密布的三角洲,是著名的“________”。(4)圖乙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此氣候分布在B、E、③三地中的________。20.(2021·舟山市第一初級中學九年級課時練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山地之國”瑞士多樣的地形,奇特的景觀使其成為旅游勝地,夏季眾多的山峰吸引著大批登山愛好者,冬季滑雪愛好者云集,旅游業成為瑞士的支柱產業之一。人們對生態環境厚愛有加,修建了阿爾卑斯山區的自然保護區,為瀕危動物提供了安全的生存地。(1)根據材料一,概括浙江省的地形特點和海陸位置。(2)結合材料一,分析哪些自然條件影響浙江省經濟發展?(3)依據材料二,談談瑞士經濟發展模式對我省經濟發展有哪些借鑒意義?參考答案1.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黃河治理的首要任務都在于治沙,故①錯誤;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故②正確;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區是青海省和四川省,故③正確;長江下游水量豐沛,河道寬闊有黃金水道 之稱,但是黃河下游泥沙淤積嚴重,有的河段甚至成為了地上河,不適合通航,故④錯誤。綜上,②③正確,選擇C,排除ABD。2.B【解析】據所學知識,天山是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山脈,天山以北是準噶爾盆地,以南是塔里木盆地,故B選項正確;秦嶺的北部是黃土高原,以南是四川盆地,A選項錯誤;橫斷山脈西部是青藏高原,東部是四川盆地,C選項錯誤;太行山西部是黃土高原,東部是華北平原,D選項錯誤。3.A【解析】季風氣候雨熱同期,為我國東部帶來充沛的降水有利于生產生活,A選項正確;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或溫和少雨),B選項錯誤;北方地區距西北季風的源地近,加劇了嚴寒,C選項錯誤;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不是季風氣候的影響,D選項錯誤。4.B【解析】三峽水利樞紐是長江上的水利工程,虎跳峽位于長江支流金沙江上,所以①③⑤⑥符合題意,②④不符合題意,故選B,排除ACD。5.B【解析】據所學知識,黃河以河口和桃花峪為界分為上、中、下游,汾河、涇河、渭河屬于黃河中游的支流,洮河、湟水位于黃河上游,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6.B【解析】由于夏季風的強弱不穩定,進退失常,導致容易出現旱澇災害,如果夏季風勢力強,前進速度快,到達北方時間較早、徘徊時間長,就會導致北方地區降水偏多,出現北澇南旱;如果夏季風弱時,則前進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時間較長,導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現南澇北旱。因此我國常常此旱彼澇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風與雨帶進退的“失常”,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7.B 8.C【解析】7.據題干緯度位置及圖中“橫斷山脈”、“四川盆地”等信息可知,區域①為長江中下游平原,B選項正確;華北平原、東北平原位于30°N以北,珠江三角洲位于30°N以南,故排除ACD選項。8.據圖分析可知,30°N地勢特點為西高東低,受此影響,長江自西向東流入東海;有利于東部海洋濕潤氣流進入內地;階梯交接處落差巨大,水能資源豐富。南方降水多于北方主要受夏季風進退影響,與地勢特點無關。①③④正確,②錯誤,故C選項正確,排除ABD選項。9.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小興安嶺位于中國黑龍江省中北部,屬于低山丘陵,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有亞洲最大的紅松原始森林,C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A項表述不準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小興安嶺林區以西為東北平原,而不是華北平原,B項錯誤;小興安嶺位于中國黑龍江省中北部,屬于低山丘陵,溫帶季風氣候為主,而不是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D項錯誤。10.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四大盆地中緯度最高的是準噶爾盆地,位于烏魯木齊的北面,其他都在烏魯木齊南面或者東南面,因此烏魯木齊的北面是準噶爾盆地,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柴達木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部,而不是處在烏魯木齊北面,A項錯誤;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內紫色盆地,而不是處在烏魯木齊北面,B項錯誤;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國新疆南部,而不是北部,C項錯誤。11.D【解析】據所學知識,三門峽水利工程位于黃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連接河南、山西兩省。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陽市以北、濟源市以南的黃河中游,故D選項符合題意;成都平原憑借優越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同時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農業發達,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A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寧夏平原上,黃河與眾多引水渠道縱橫交錯,廣大的農田得以灌溉,加上光照條件好,水稻、小麥、玉米、胡麻等農作物都很適合在這里生長,所以有塞上江南之稱,B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航運發達,宜賓以下,四季通航,自古以來就有“黃金水道”的美譽,C選項不符合題意,排除。12.B【解析】據所學知識,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13.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地形第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故C選項正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A選項錯誤;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是我國第一、二級階梯的分界線,B選項錯誤;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是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D選項錯誤。14.D【解析】著名的大運河和太湖,水網密布,灌溉條件便利,水運便利,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水鄉,D符合題意;ABC項不是我國的水鄉主要集中分布地,排除。故選擇D。15.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四大地理分區和主要地形區的分布、季風氣候的影響。【解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該路線途經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①符合題意;所經過的地區,北方地區河流冬季有結冰期,南方地區沒有,②排除;所經過地區均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北方地區是溫帶季風氣候,南方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③排除;該路線經過了我國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ABD排除。故選C。16.C【解析】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反映的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氣溫低,形成獨特的高寒氣候,地高天寒,雪山連綿,C符合題意;ABD項表述與青藏高原不符,排除。故選擇C。17.B【解析】我國的河流大部分屬于外流河,內流河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但西北地區也有外流河,如額爾齊斯河,故A錯誤。東部地區的河流深受夏季風影響,汛期集中在夏季,故B正確。東部地區的河流,南方地區河流無結冰現象,北方地區有結冰現象,故C錯誤。越往北汛河流汛其有短有長,東北平原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長,流量越大,故D錯誤。故選B。18.(1)巴顏喀拉;魯;幾。(2)黃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黃河缺水斷流日趨嚴重。(3)黃河下游;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下游開地形開闊低平;為防止洪水災害人們不斷加高河堤。(4)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等。【解析】(1)據所學知識,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流,最終在山東省流入渤海;山東省的簡稱是“魯”;黃河干流呈“幾”字形。(2)據材料一可知,反映的是黃河下游的“地上河”問題;據材料二“黃河流域又出現缺水斷流等新的問題”可知反映了黃河缺水斷流的問題。(3)黃河下游。原因主要從黃河中游流經地區、下游的地形以及人類活動等角度分析。黃河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了大量泥沙,這是“地上河”形成的物質基礎;下游開闊低平的地形為“地上河”的形成提供了必需的空間;再有,為了防止洪水災害人們不斷加高河堤,最終導致了“地上河”的出現。(4)治理黃河的措施主要依據上述黃河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如:通過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疏浚河道,恢復黃河中游生態,減少泥沙淤積,從而達到治理“地上河”的目的;通過加固堤壩,確保下游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19.喜馬拉雅 天山 塔里木 黃河 黃土高原 地上河 水患/洪水 各拉丹冬 黃金水道 魚米之鄉 溫帶季風氣候 ③【解析】長江發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于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是橫貫我國東西的水運大動脈,素有“黃金水道”之稱。【解析】(1)據圖分析可知,A是喜馬拉雅山脈; B是天山山脈; C是塔里木盆地。(2)據圖分析可知,河流①是黃河,當它流經黃土高原(填地形區名稱)后,攜帶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極易形成洪水災害。(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河流②發源于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東雪峰,是我國最重要的內河航運大動脈,有“黃金水道”之稱,入海口附近是地勢低平、水網密布的三角洲,是著名的“魚米之鄉”。(4)圖乙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此氣候分布在B、E、③三地中的③。B地是溫帶大陸性氣候,E地是高山高原氣候。20.(1)以丘陵為主;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2)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3)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解析】(1)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地形以丘陵為主;海陸位置特點:三面連接陸地,東面臨海。(2)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陸地面積狹小,耕地資源少,制約浙江經濟發展;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長,島嶼多,有利于發展海洋經濟。(3)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浙江省經濟發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要注意保護環境,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