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考點訓練考點6 描述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一、選擇題(2021·浙江柯橋·九年級月考) 讀沿106.5°E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完成問題。1.下列生產生活場景最有可能出現在①地形區的是( )A.天府美自古堰來,茶館小憩看變臉 B.千溝萬壑黃土厚,秦腔腰鼓話輪回C.河湖眾多魚米豐,黃酒越劇名天下 D.草原遼闊牦牛肥,那達慕上顯身手2.讀下邊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圖中海拔單位為米),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A.a、c兩點相對高度為1300米 B.b處地形比d處更為平坦開闊C.圖示區域的地勢為東南高西北低 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3.(2021·浙江九年級一模)下圖是我國四大城市的氣候資料,這四大城市最有可能都位于A.南方地區 B.東部沿海 C.西北內陸 D.東北地區(2021·浙江寧波·九年級模擬預測)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徐霞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游歷祖國大好河山,并著《徐霞客游記》對后世影響深遠。讀“徐霞客游歷足跡圖”,完成下面小題。4.徐霞客的足跡多在A.地勢的一、二級階梯 B.季風氣候顯著的地區C.少數民族集中的地區 D.大江、大河的發源地5.關于圖中①省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處長江上游,水能豐富 B.簡稱為湘,省會城市長沙C.交通便利,“九省通衢” D.季風氣候顯著,地處北方地區6.(2020·浙江天臺·七年級期末)2020年春節(1月25日),海口的白天穿衣指數推薦為長袖襯衫等輕薄舒適衣服,而同天哈爾濱的穿衣指數則推薦為羽絨服等厚重保暖衣服(穿衣指數是貼近人們生活的氣象指標,指不同季節人們根據不同的天氣條件而選擇穿衣薄厚),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季風影響 B.經度位置差異 C.海拔高度不同 D.緯度位置差異7.(2021·浙江七年級期中)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是( )A.歷史沿革 B.民族構成 C.人口多少 D.區域特征(2020·浙江臺州·九年級模擬預測) 下圖為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8.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 )A.黑、吉、遼、寧 B.吉、遼、內蒙古、新C.寧、新、隴、晉 D.新、吉、內蒙古、黑9.下列四幅圖,最能反映甘蔗主要產區農業生產方式的是( )A. B.C. D.10.(2020·浙江臺州·九年級模擬預測)海南瓜農選擇讓西瓜在春季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 )A.海南冬半年氣溫比夏半年高 B.海南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多C.有利于外省西瓜在海南銷售 D.希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2020·浙江余杭·七年級期中) 蓮藕習性喜暖,低于5℃易受凍,整個生長期不可缺水,適宜種植在平原的低洼地區。據此,完成以下小題。11.湖北某地政府鼓勵農民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蓮藕。這體現了不同區域的( )A.物產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術交流12.如果要了解某區域是否適合種植蓮藕,需要查找該區域的( )①主要氣候類型圖②人口密度圖③地形圖④主要礦產分布圖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020·浙江衢州·七年級期末) 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下面問題。13.與①②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A.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C.外流區與內流區分界線 D.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14.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表述,正確的是( )A.①②地區相比,①地區煤炭、水能資源更為豐富B.②地區降水季節變化大,農業適于發展旱作農業C.③地區嚴重缺水,適于發展河谷農業D.④地區因特殊的自然環境發展畜牧業(2020·越城·浙江邵外七年級月考) 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制約西部基金發展最重要的社會因素是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C.水土流失嚴重 D.自然資源不足16.下列既能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耗,又能使東部地區的環境有所改善的工程是A.南水北調 B.北煤南運 C.西氣東輸 D.修建青藏鐵路(2020·臺州市書生中學七年級期中) 中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已正式運營。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17.京滬高速鐵路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兩大區域,其分界線是( )A.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B.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C.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18.該鐵路的運行對以下哪兩個地區經濟的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①珠江三角洲 ②長江三角洲 ③環渤海地區 ④四川盆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19.(2021·臺州市書生中學八年級開學考試)閱讀下圖,回答問題。(1)圖1所顯示的第一、二、三級階梯的地形分別是什么地形區?圖1體現了我國地勢的什么特點?(2)填寫圖2中的山脈名稱:A.________;D___________;(3)圖2中①—②—③降水量的趨勢是怎樣的?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甲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怔是什么?20.(2021·浙江九年級課時練習)填寫遼寧艦航母跨海訓練路線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1)我國政治中心、首都 :________(2)海洋:A________ B:________我國第二大島:C________、海峽:D________(3)地形區:E________ 地理區域:F ________、山脈:H________。(4)綜合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因素分析它們對長江口G城市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參考答案1.A 2.D【解析】1、根據剖面圖可知,①地形區是四川盆地,“天府美自古堰來,茶館小憩看變臉”符合該地生活場景,“天府”是指四川有天府之國之稱,“古堰”指的是都江堰,“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A正確;“千溝萬壑黃土厚,秦腔腰鼓話輪回”應該在秦嶺以北的黃土高原,“河湖眾多魚米豐,黃酒越劇名天下”應該在長江中下游平原,“草原遼闊牦牛肥,那達慕上顯身手”應該在內蒙古高原,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根據給出的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D正確;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等高距是300米,a的海拔高度是1700米,c的海拔高度是100米,a、c兩點相對高度為1600米,A排除;d處位于河流沿岸,b處地形比d處更為平坦開闊,B排除;根據河流的流向可知,圖示區域的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C排除。故答案為D。3.B【解析】在氣溫和降水量變化示意圖中,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四大城市的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反映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氣溫年較差從南向北逐漸增大,B正確,ACD排除。故選B。4.B 5.C【解析】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脈構成了地形的骨架,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鑲嵌其中;我國北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陸熱力差異顯著,使得我國東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風氣候區。我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4.由圖可以看出,徐霞客的足跡主要分布在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故A錯誤,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季風顯著的地區,故B正確;是漢族集中分布的地區,我國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故C錯誤,基本上位于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區,故D錯誤,故選:B。5.據圖可知,①省區是湖北省,該省的宜昌是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點,主要位于長江中游,西部的宜昌附近水能資源豐富,故A錯誤;湖北省簡稱鄂,省會是武漢,故B錯誤;交通十分便利,有“九省通衢”的稱號,故C正確;季風氣候顯著,地處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我國地勢、氣候民族河流的分布及長江概況、省級行政區域的位置有關知識。6.D【解析】據題分析可知,海口位于低緯度地區,冬季太陽高度角大,獲得的光熱多,氣溫高,人們可以穿長袖襯衫;哈爾濱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屬于中緯度地區,冬季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熱量少,氣溫低,只能穿厚重保暖的衣服來御寒。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的差異,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7.D【解析】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小河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做一定的調整,即根據區域特征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區域。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8.D 9.B【解析】8.據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可知,我國甜菜主要分布的省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四省區的簡稱分別是新、吉、內蒙古、黑,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9.據我國主要糖料作物基地分布示意圖可知,南方地區是甘蔗的主要產區。聯系所學知識,我國南方大部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降水豐沛,以種植水稻為主。故B選項正確,排除ACD選項。10.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海南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熱量充足,全年均可農業生產。春節前后,市場需求量大,別的地方西瓜還沒有成熟,供小于求,價格較高。海南瓜農選擇讓西瓜在春節前后集中成熟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故D選項正確,排除ABC選項。11.A 12.C【解析】11.根據題意,政府鼓勵農民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蓮藕,這是在通過物產交流的方式推動當地農產品的銷售,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本題選A。12.根據題干材料信息,蓮藕習性喜暖,低于5℃易受凍,整個生長期不可缺水,適宜種植在平原的低洼地區,題干涉及了當地的氣候和地形信息,所以要了解某區域是否適合種植蓮藕需要查找該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圖和地形圖,①③符合題意,②④排除。故本題選C。13.D 14.D【解析】13.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區域是我國北方地區,②區域是我國南方地區,南、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線,該線以南為亞熱帶,以北為暖溫帶,秦嶺——淮河線還與我國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800mm年降水量線大致吻合,故D選項正確;秦嶺——淮河線與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并不吻合,A選項錯誤;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mm年降水量線大致吻合,B選項錯誤;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界線北段大致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C選項錯誤。14.讀圖可知④地區是青藏地區,青藏地區受高寒氣候影響形成天然高山草場,適宜發展畜牧業,D選項正確;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相比,北方地區煤炭資源更為豐富,南方地區水能資源更為豐富,A選項錯誤;南方地區降水較豐富,適于發展水田農業,B選項錯誤;西北地區嚴重缺水,適宜發展節水(灌溉)農業,C選項錯誤。15.A 16.C【解析】15.我國東西部地區由于自然環境及社會經濟條件差異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東部地區經濟發達,而西部地區經濟欠發達,制約西部經濟發展的社會因素是資金、技術和人才不足,故選A。16.我國的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我國通過各種措施解決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如西氣東輸工程既能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不足問題,又能使東部地區的環境有所改善,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我國東西部之間差異。17.A 18.B【解析】17.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該鐵路線經過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這兩大區域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秦嶺—淮河一線是1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故A正確;秦嶺—淮河一線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故B錯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故C錯誤;秦嶺—淮河一線大致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吻合,故D錯誤,故選A。18.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不經過珠江三角洲,故①錯誤;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連接了長江三角洲,故②正確;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連接了環渤海地區,故③正確;讀圖,京滬高鐵的起訖點是北京——上海,不經過四川盆地,故④錯誤;故B②③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的是京滬高鐵經過的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19.(1)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大興安嶺,祁連山。(3)降水越來越少;海陸位置;干旱。【解析】(1)由圖可知,圖1是沿北緯36°我國地形剖面圖,第一、二、三級階梯分別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圖1體現了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2)由圖可知,A是大興安嶺,B是陰山,C是賀蘭山,D是祁連山,E是昆侖山。故A、D分別填大興安嶺、祁連山。(3)由圖可知,由①-②-③降水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距海越來越遠,甲是塔里木盆地,顯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20.(1)北京(2) 黃海 太平洋 海南島 臺灣海峽(3) 四川盆地 南方地區 大興安嶺(4)a、地處東海之濱,位于長江入海口,既沿江又臨海,地理位置優越。b、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解析】(1)本題考查的是北京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政治中心、首都是北京。(2)本題考查的是我國海域和海島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A為黃海,B為太平洋,C為海南島,D為臺灣海峽。(3)本題考查的是重要地理單元分布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E為四川盆地,E為南方地區,H為大興安嶺。(4)本題考查的是上海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G為上海,地處東海之濱,位于長江入海口,既沿江又臨海,地理位置優越;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交通便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