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名師導航【考點訓練】考點22 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含答案及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名師導航【考點訓練】考點22 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含答案及解析)

資源簡介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考點訓練
考點22 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一、選擇題
1.(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鄧小平曾經說過:“中國是帶著首都被敵人攻占的恥辱進入到20世紀的。”中國的首都曾在下列哪兩次戰爭中被“攻占”?( )
①鴉片戰爭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 ③甲午中日戰爭 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寫道:“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鴉片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的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這場戰爭”是中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的主要依據是( )
A.中國的市場大門被打開 B.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C.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D.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3.(2021·浙江·仙居縣白塔中學八年級月考)“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材料應出自(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4.(2021·浙江·義烏市賓王中學九年級月考)我國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了歷史。”站在南京城墻的廢墟上,我們可以“讀到”的歷史包括( )
①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②中華民國成立 ③臺兒莊戰役 ④淞滬會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5.(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陳旭麓在評價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兩廣總督葉名琛“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傳統英雄主義觀時說道:“葉名琛的悲劇是一種時代的悲劇。”關于“時代的悲劇”的成因,下列說法最恰當的是( )
A.根深蒂固的夷狄觀念 B.陳舊破落的武器裝備
C.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D.戰和不定的戰術策略
6.(2021·浙江·仙居縣白塔中學八年級月考)2019年4月15日傍晚,法國巴黎圣母院發生大火,其標志性尖頂在烈焰下轟然倒塌。一位網友作詩:“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猶能圣,圓明不復園。”造成“圓明不復園”的罪魁禍首是( )
A.英國軍隊 B.八國聯軍 C.英法聯軍 D.英俄聯軍
7.(2021·浙江·臺州市書生中學八年級開學考試)太平天國運動中,洋槍隊與清政府共同鎮壓太平軍。這說明( )
A.太平軍已攻陷北京城 B.清軍已喪失抵抗能力
C.外國勢力已侵華 D.中外反動勢力已勾結起來
8.(2021·浙江·九年級課時練習)博物館近代展館前,導游向同學們解說關于近代列強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國,不斷地侵占中國權益時是這么說的:“起初①允許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接下來②開放廣州、廈門等為通商口岸;后來③各國派兵保護東交民巷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最后④還趁機割占我國北方領土達150萬平方千米。’,顯然導游把史實的順序弄錯了,那么正確的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9.(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甲午中日戰爭后,英國政治家赫德評論說:“日本根本是沒有什么正義可言的,正義完全在中國方面。我不相信單靠正義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單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飯那樣。我們必須要有第二只筷子——實力。但是,中國人卻認為自己有充分的正義,并且期望用它來制服日本的鐵拳。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赫德主要想表達的是( )
A.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的必然性 B.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而言是正義的
C.實力是決定國家戰爭成敗的唯一因素 D.日本靠“鐵拳”獲得甲午中日戰爭的勝利
10.(2021·浙江仙居·八年級期末)在近代中國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馬關條約》具有新的特點,符合新特點描述的是( )
A.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B.損害中國領土主權
C.強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
D.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11.(2021·浙江·臺州市書生中學八年級開學考試)《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該條約中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的條款是 ( )
A.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 B.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C.增辟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D.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
12.(2021·浙江·九年級課時練習)在山東的劉公島有一座甲午戰爭的紀念館,如果你是一位講解員,你可以向參觀人員介紹的內容是
①甲午中日戰爭是近代日本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
②關天培帶軍抵抗英軍壯烈犧牲
③鄧世昌率致遠艦直沖敵艦,為國捐軀
④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
⑤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3.(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導致中國“國將不國”的條約是( )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14.(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給德皇威廉二世的報告中說:“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由此可知,義和團運動的偉大功績是( )
A.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B.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向最高峰
C.推翻了清朝封建專制統治 D.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
15.(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下圖為近代愛國者謝纘泰所作的《時局圖》,它生動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敗和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瓜分。這說明( )
A.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掠奪進一步升級 B.中國地主階級開始近代化的探索
C.中國結束了2 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D.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16.(2018·浙江·溫嶺市新河鎮中學八年級期末)《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A.允許列強在華投資設廠 B.賠款2億兩白銀
C.開設新的通商口岸 D.清政府禁止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17.(2021·浙江·八年級課時練習)下面文字為李明同學關于《辛丑條約》影響所做的課堂筆記。如對其進一步充實,最合適的應是
A.中國完全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開始遭到破壞
C.中國喪失了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D.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18.(2021·浙江嘉興·八年級期末)很多詩詞中有濃縮的歷史。下列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 ②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③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 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① D.④②③①
二、非選擇題
19.(2021·浙江·高照實驗學校八年級月考)近代中國的歷史是一部遭受侵略的歷史,列強發動的一次次侵略戰爭使中國喪失了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材料一第二條自今以后大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第三條因大莢商船遠路涉洋,……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近代某不平等條約節選
材料二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近代某不平等條約節選
材料三殖民大國的軍隊開入北京,其中也發生了一些針對平民的野蠻報復行動,之后他們分區占領了北京城,然后繼續與分散在中國北部的義和團作戰。經過曠日持久的談判,1901年9月7日所謂《辛丑條約》簽訂。
——《中國近代史綱要》
材料四鴉片戰爭結束不到十年,一場席卷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爆發了。它建立起與清廷對峙的政權,前后持續14年之久,達到了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高峰。——摘自中華書局《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材料五戊戌變法的帷幕落下沒多久,中國又掀起了一場以農民為主體的反帝風暴——義和團運動。英國人赫德評價道:“這是一個純粹愛國主義的自發自愿的運動……”
——摘自中華書局《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1)材料一出自哪一條約?材料二的條約中哪一內容嚴重阻礙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指出1840—1901年兩次派軍隊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國。《辛丑條約》對中國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3)材料四中“這場農民起義”指什么運動?根據材料五概述義和團運動的性質。
20.(2021·浙江·杭州市保俶塔實驗學校八年級期中)近代列強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讀圖識史
(1)將上述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進行排序。(按序號即可)
材料二:讀表填空
主要不平等條約的內容(節選) 對中國的危害
自今以后,大皇帝(道光皇帝)恩準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廈門、福建、上海、___①___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___②___》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第四款中國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于日本,作為賠償軍費。——《___③___》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清國國家應允將保證禁止中國人民的一切反帝斗爭。——《辛丑條約》 ④
(2)這些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危害。請你補全上表中①②③④對應的信息。
材料三:在談判中,日本拿出預先擬定好的條款擺在李鴻章面前,只準李鴻章說“允”或“不允”。日本限定在一個月內辦理割讓臺灣手續,李鴻章請求寬限時日,說:“臺灣已是貴國口中之物,何必著急。”伊藤博文回答:“還沒有咽下去,餓的厲害!”
——摘自八年級下冊《歷史與社會》教材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造成材料三中日本談判態度如此強硬的主要原因。這一談判結果,又使以后的中國面臨了怎樣的國際局勢?
參考答案
1.B
【解析】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燒圓明園。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并在北京城內燒殺搶掠。由此可見,②④符合題意;鴉片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時期,列強并未“攻占”北京,排除①③。故選B項。
2.B
【解析】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性質發生改變,中國人民承擔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故B項正確;由材料“中國的市場大門被打開”,不能推斷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排除A項;1935年的華北事變是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標志,排除C項。故選B項。
3.A
【解析】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把香港島給英國,故A項正確;《北京條約》割讓的是九龍司地區,《天津條約》沒有涉及割地,《辛丑條約》也沒有涉及割地,排除BCD。故選A項。
4.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南京條約》,簽訂地點是南京,①符合題意;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于南京,②符合題意;臺兒莊戰役與南京無關,③不符合題意;淞滬會戰與上海有關,④不符合題意。①②符合題意,D項正確;排除含有③或④的ABC項。故選D項。
5.C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傳統英雄主義觀可知,由于我國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存在,導致官員存在傳統英雄主義觀,C符合題意;傳統英雄主義觀是由于封建制度造成的,根深蒂固的夷狄觀念、 陳舊破落的武器裝備、戰和不定的戰術策略均不符合題干主旨,排除ABD;故選C。
6.C
【解析】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闖入皇家園林圓明園,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燒了圓明園,故“圓明不復園”的罪魁禍首是英法聯軍,C符合題意;綜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項不符,排除ABD;故選C。
7.D
【解析】根據材料“洋槍隊與清政府共同鎮壓太平軍”可知,在太平天國運動中,中外反動勢力勾結起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D項正確;太平軍沒有攻陷北京,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清軍喪失抵抗能力,排除B項;外國勢力早鴉片戰爭的時候開始侵華,排除C項。故選D項。
8.C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①出自《馬關條約》,簽訂時間是1895年;②出自《南京條約》,簽訂時間是1840年;③出自《辛丑條約》,簽訂時間是1901年;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的史實,時間是1856-1860年;故順序應是②④①③,C項正確;AB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
9.A
【解析】材料“我不相信單靠正義可以成事,就像我相信單拿一根筷子不能吃飯那樣”反映出英國政治家赫德認為中國依靠正義來取得戰爭的勝利這一想法太天真。雖然正義在中國這一邊,但清政府缺乏實力。所以,作者要表達的是中國在戰爭過程中由于實力不夠而失敗的必然性,故A項正確;B、C、D選項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故選A項。
10.A
【解析】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中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的通商口岸投資設廠,這標志著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方式,由原來的以商品輸出為主轉為以資本輸出為主,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發展,刺激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外國資本主義侵略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允許列強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符合新特點,A項正確;BC兩項早在《南京條約》中就已經出現,排除B和C項;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是在《辛丑條約》簽訂之后,排除D項。故選A項。
11.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規定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這一規定有利于外國人直接利用中國廉價勞動力和原料,剝削中國人民,D項正確;A項皮懷了中國領土完整,排除A項;B項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排除B項;C項便利了日本打開中國市場,排除C項。故選D項。
12.D
【解析】依據題干“甲午戰爭的紀念館”,可知與甲午中日戰爭有關,結合所學,1894年日本發動的甲午中日戰爭是近代日本發動的第一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①正確;在甲午中日戰爭的黃海海戰中,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為國捐軀,③正確;在甲午中日戰爭的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戰爭以清政府的戰敗而告終,④正確;甲午戰敗后,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⑤正確;關天培帶軍抵抗英軍壯烈犧牲是在鴉片戰爭期間,②排除。故D項正確,ABC項排除。故選D項。
13.D
【解析】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中國戰敗,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導致中國“國將不國”,D項符合題意;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國簽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排除A項;1842年的《南京條約》的簽訂,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B項;1895年的《馬關條約》的簽訂,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項。故選D項。
14.D
【解析】格局材料信息可知,這反映的是八國聯軍侵華后的歷史,結合“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可知,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的八國聯軍受到義和團的抵抗,義和團運動的偉大功績是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D符合題意;“扶清滅洋”的口號不屬于義和團運動的功績,太平天國運動把中國農民戰爭推向最高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專制統治,排除ABC;故選D。
15.A
【解析】甲午中日戰爭后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時局圖》中,英國的勢力范圍在長江流域;法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廣東、廣西和云南;德國的勢力范圍在山東;日本的勢力范圍在福建省等。生動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敗和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瓜分,A項符合題意;中國地主階級開始近代化的探索事件是洋務運動,排除B項;辛亥革命結束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排除C項;《辛丑條約》的簽訂,清政府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排除D項。故選A項。
16.D
【解析】據所學可知,《辛丑條約》中規定,清政府保證禁止人民參加反帝活動,這表明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控制中國的工具,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正確;AB項是《馬關條約》的內容,排除AB項;《辛丑條約》沒有涉及開設新的通商口岸,排除C項。故選D項。
17.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也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A項正確;B項與《南京條約》的簽訂有關,排除;C項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政府同俄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關,排除;D是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排除。故選A。
18.B
【解析】①辛丑條約庚子恨,落日秋風哭寶劍反映的是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②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反映的是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③圓明園中盡烈火,太和殿里無君顏反映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斷鴻聲中夷艦現反映的是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④③②①。所以B項正確,排除ACD項。故選B。
19.(1)《南京條約》;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2)英國;法國;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太平天國運動;一場反帝愛國的農民運動。
【解析】(1)依據材料一“……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可知反映的是《南京條約》。結合課本所學,鴉片戰爭中國戰敗,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由材料二“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可知反映的是《馬關條約》。據所學,《馬關條約》的內容,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始工廠,使外國資本在中國奢侈合法化,便利了列強的資本輸出,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2)依據課本所學可知,鴉片站周,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1856年,英法聯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國聯軍攻占北京,對圓明園大肆搶劫,之后又火燒圓明園;為鎮壓義和團運動,英、法、美、俄、德、意、日、奧八國組織聯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后,在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由此可知,1840—1901年兩次派軍隊侵入北京的殖民大國有英國和法國;《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依據材料四“鴉片戰爭結束不到十年,一場席卷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爆發了。它建立起與清廷對峙的政權,前后持續14年之久,達到了中國舊式農民戰爭的高峰。”可知“這場農民起義”指太平天國運動。結合課本所學,鴉片戰爭失敗后,進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隨著剝削的加重,統治階級與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農民反抗斗爭不斷發生,1851年洪秀全領導了天平運動。1853年太平天國運動攻占南京,將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都城,正式建立起與清政府對立的政權。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這是一個純粹愛國主義的自發自愿的運動……”太平天國是一場群眾性自發掀起的反帝愛國的農民運動。
20.(1)①②④③。
(2)①寧波,②南京條約,③馬關條約,④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主要原因: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國際局勢: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解析】(1)依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火燒圓明園發生在1860年。義和團運動的時間是19世紀末,1900年8月14日,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西逃,途中請求八國聯軍“助剿”。在中外反對勢力的鎮壓下義和團運動失敗。旅順大屠殺發生在1894年。材料一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進行排序,正確的順序是①②④③。
(2)依據材料二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南京條約》規定: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故①填寧波,②填南京條約。依據材料二信息“中國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于日本,作為賠償軍費。”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鴻章往日本馬關議和,雙方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等。故③填馬關條約。依據材料二的信息“《辛丑條約》”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且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④填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3)結合所學知識,造成材料三中日本談判態度如此強硬的主要原因是: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戰敗。李鴻章和伊藤博文的談判結果是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的簽訂后,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海县| 镇雄县| 宜川县| 龙岩市| 岳阳县| 平阳县| 双城市| 阜新| 凤阳县| 宁城县| 东城区| 宽甸| 泰和县| 黄陵县| 延庆县| 雅安市| 临桂县| 中西区| 东兴市| 西盟| 金门县| 杭州市| 息烽县| 砀山县| 东城区| 富平县| 获嘉县| 房产| 成安县| 永川市| 鲁甸县| 门头沟区| 长寿区| 五家渠市| 商水县| 高州市| 沾化县| 修水县| 天峨县| 九江市|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