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第二課 鄉村與城市人教版|人文地理(上冊)第一單元 人在社會中生活了解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概念、特點及形成條件;理解影響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能夠運用實例說出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的景觀差異及居民生活內容的差異;從現實生活出發,感受區域差異的存在,理解區域聯系的必要性。學習目標01課堂導入視頻導入:中國最美鄉村——山東臨沂沂南視頻導入:航拍中國香港02新知講授鄉村聚落1、概念也叫村落,是鄉村地區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2、特點(1)分布鄉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如為避免洪澇威脅,許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區,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2)形態規模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大,房屋密集且較集中,呈團塊狀分布。山區的村落規模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呈條帶狀分布。(3)民居房屋建筑往往體現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云南傣族地區氣候特點為高溫多雨、較濕潤,所以建高腳屋,屋頂設計成斜頂,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島上的鄉村民居,為適應那里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往往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4)生產活動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導致鄉村聚落的人們從事的生產主要有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思考:聚落形成的條件城市聚落1、形成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鄉村聚落里逐漸出現了商業,成為所在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許多從事農業以外職業的人。這樣,城市聚落就出現了。2、景觀特征規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樓群,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人群熙攘的商業中心,錯落有致的園林綠地等。3、特色與功能(1)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為國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如上海。③有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如巴黎。(2)功能不同①高科技園區:如北京中關村。②商業區:如北京王府井,從事商業活動為主。③生活區:如我們居住的小區,居住為主。4、生產與生活方式(1)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2)在休閑時間里,人們除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外,還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往來在區域之間1、區域聯系的必要性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不同,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不盡相同。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2、區域聯系的表現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人才等各個方面。我們要清楚認識自己家鄉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并與其他地域優勢互補,從而實現繁榮發展。人才交流如城市優秀教師支持西部偏遠地區教育。技術交流如醫學技術指導、農業技術指導。經濟交流如到農村賣彩電、冰箱、汽車、電腦。信息交流如網上查找就業信息。3、區域聯系的作用滿足各個區域的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03課堂小結04鞏固練習1.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稱為聚落B.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手工業和服務業等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和林業等2.鄉村聚落的人們主要從事的工作是A.紡織業 B.耕作業 C.飲食服務業 D.郵電業3.青藏鐵路通車以后,不少武漢人坐火車到拉薩開辦小商品市場。這反映了不同區域之間的( )A.文化聯系 B.技術聯系C.人才聯系 D.經濟聯系4.不同的聚落呈現出較大地區差異的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數量不同 B.聚落所處的地形不同C.氣候的差異 D.勞動生產方式的差異5.一個城市的發展要考慮到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其中自然條件包括( )①地形情況 ②經濟生活水平 ③氣候條件 ④水資源特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試分析一下形成這兩個鄉村聚落的條件。6.下圖中A、B為兩個鄉村聚落,它們都位于河沿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答案】(1)地形平坦,海拔較低,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哪個聚落更容易發展成城市聚落?為什么?6.下圖中A、B為兩個鄉村聚落,它們都位于河沿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答案】(2)B 因為B位于河流交匯處,地形平坦開闊,發展空間大,水運(交通)便利。(3)請你列舉鄉村聚落與城市聚落的差異。(至少3方面)6.下圖中A、B為兩個鄉村聚落,它們都位于河沿岸。讀圖回答下列問題。【答案】(3)可以從自然景觀、建筑物、公共設施、人口、職業等方面進行描述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文地理(上冊)知識清單1.2 鄉村與城市一、鄉村聚落1、概念也叫村落,是鄉村地區人們的居住場所,也是人們進行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2、特點(1)分布鄉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如為避免洪澇威脅,許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區,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點撥】聚落形成的條件:(2)形態規模平原地區的村落規模大,房屋密集且較集中,呈團塊狀分布;山區的村落規模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呈條帶狀分布。(3)民居房屋建筑往往體現當地自然環境的特點。云南傣族地區氣候特點為高溫多雨、較濕潤,所以建高腳屋,屋頂設計成斜頂,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島上的鄉村民居,為適應那里白天炎熱、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往往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4)生產活動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導致鄉村聚落的人們從事的生產主要有農業(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二、城市聚落1、形成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鄉村聚落里逐漸出現了商業,成為所在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許多從事農業以外職業的人。這樣,城市聚落就出現了。2、景觀特征規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樓群,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人群熙攘的商業中心,錯落有致的園林綠地等。3、特色與功能(1)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為國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動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業發達,偏重于經濟活動,如上海;③有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文化藝術方面富有特色,如巴黎。(2)功能不同①高科技園區:如北京中關村;②商業區:如北京王府井,從事商業活動為主;③生活區:如我們居住的小區,居住為主。實際上,各個城市的特色與功能各異,但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單一的,而是集多種功能于一體。4、生產與生活方式(1)城市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2)在休閑時間里,人們除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外,還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二、往來在區域之間1、區域聯系的必要性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不同,對社會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不盡相同。由于各地區的自然條件不同,物產也有所不同。為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各區域之間就會發生聯系,實現優勢互補。2、區域聯系的表現不同區域之間的聯系,不僅限于物產方面,還包括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和人才等各個方面。(1)人才交流:如城市優秀教師支持西部偏遠地區教育。(2)技術交流:如醫學技術指導、農業技術指導。(3)經濟交流:如到農村賣彩電、冰箱、汽車、電腦。(4)信息交流:如網上查找就業信息。我們要清楚認識自己家鄉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并與其他地域優勢互補,從而實現繁榮發展。3、區域聯系的作用滿足各個區域的人們物質生活多樣化的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鄉村與城市 同步精品課件.pptx 1.2 鄉村與城市 知識清單.docx 中國最美鄉村:山東臨沂沂南.mp4 航拍中國香港.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