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四年級上冊復習題(部分重點,根據已發單元復習題整理)四年級 班 姓名: 第一單元《動物王國》(部分重點,原題號未變)一、學識淵博的我會填1.像螞蟻、蜜蜂、蝴蝶這樣的動物,它們的身體都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 ,胸部有三對足,凡是具有這些特點的動物都是昆蟲。蜘蛛、蝎子長著8條腿,蜈蚣、蚰蜒的腿就更多了,所以不是昆蟲。2.魚水生,一般身體表面有 鱗片 ,用 鰭 運動,用 鰓 呼吸。3.雞、鴨、鵝等家禽和鴿子、喜鵲、鴕鳥、企鵝都屬于鳥。鳥一般身體表面有 羽毛,有喙 ,卵生。鳥不一定會飛,企鵝生活在南極,是不會飛但是會游泳的鳥。4.馬、牛、羊、貓、狗等家畜及兔、虎、狼、豹、猴子、鯨、海豚、海獅、海象、蝙蝠都屬于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一般身體表面有毛, 胎生、哺乳 。二、聰明智慧的我是小法官5.蝸牛、蝗蟲和螞蟻是同一類動物。(×)6.鴕鳥雖然不會飛,但它有羽毛有喙用卵繁殖后代,所也是鳥。(√)7.蝙蝠有翅膀、會飛是鳥。(×)8.所有的鳥都能在空中飛翔,企鵝不會飛,所以不是鳥。(×)9.鳥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10.娃娃魚、鱷魚都屬于魚。(×)11.鯨、鯊魚都是魚。(×)12.生存環境變化和繁殖力下降、適應力減退是珍稀動物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13.我國保護珍稀動物的主要措施有建立自然保護區和人工繁育。(√)第二單元《物體的運動》(部分重點)一、學識淵博的我知道1.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需要選擇另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 參照物 。參照物就是假定為 靜止的物體。事實上,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宇宙中不存在絕對靜止的東西,只有相對靜止的物體。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飛行員2000米空中伸手抓住臉旁的子彈,以 地面 為參照物,子彈速度很快,但是以飛機為參照物,子彈就幾乎是靜止不動的,所以順手可以抓住。 3.我們所說的物體的運動,是指這一物體相對于另一物體來說,它的 發生了變化。4.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方向和距離 來描述。5.運動快慢可以用速度大小來表示。速度實際上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 距離 。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千米/小時、米/秒。兩個同學賽跑,距離相同比時間,時間少 的快;時間相同比距離,距離長的快;時間和距離均不相同時通過計算速度(距離除以時間)來比較快慢。6.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由運動變為靜止,或者運動快慢發生改變等現象,都是物體 運動狀態的變化。7.改變物體運動的快慢,使物體啟動或停止,需要給物體施加 力 。8.依據運動的球能把瓶子擊倒、運動的錘子能把核桃砸開等事實,推出 運動 的物體具有 能量的結論,就是在推理。9.物體的運動形式有 平動 、 振動(產生聲音)、 轉動等。10.鋸木頭的運動按照運動路線屬于直線運動,按照運動形式是平動 。11.各種運動形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簡單運動有一種運動形式,而復雜的運動往往包含多種運動形式。我觀察到運動的自行車包含的運動形式有平動 (自行車作為一個整體的運動形式)、振動(車座)、 轉動(車輪)、 擺動(車把)。二、聰明智慧的我是小法官12.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1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或靜止的狀態是不一樣的。(√)14.紙風車不再用力吹時會停止轉動,所以運動狀態改變可以不施加力。(×)15.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主要是看他動不動。(×)三、明德樂學的我能正確選擇16.夜晚,我們可以欣賞到月亮在云中穿行的美景,這時的參照物是(A)。A云B月亮C人17.坐在汽車上看到兩邊的樹木(B),說明汽車在前行。A向前移動B向后移動C靜止不動1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中,是以(A)為參照物判斷出“山在走”的。A竹排B青山 C江水19.選擇不同的參照物,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結論(A)。A不同B相同C不知道 第三單元《電的本領》(部分重點)1.在電路中,開關的作用是控制電路的通斷 ,用電器是小燈泡時也可以說是控制燈泡的亮滅。電路是斷路時燈泡是不會發光的。2.電是現代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能源。發電廠發電的方式很多,有太陽能發電、風力 發電、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能發電 等。3. 容易 的物體叫做導體,如:銅、鋁、鐵、大地、人體、不純凈的水、濕木頭等; 不容易 的物體叫做絕緣體,如:紙、塑料、玻璃、橡膠、毛線、干木頭、干燥的空氣等。空氣在常溫下不容易導電也是絕緣體。。4.人體是 導體,人體觸及帶電體時,電流通過人體達到一定程度時引起傷害,這就是觸電。觸電造成人員傷害程度與電流大小、觸電時間長短、電流通過人體的部位等因素有關。5.發生觸電事故時,應先切斷電源 或用絕緣體將電線挑開!在保證救護者自身安全的同時,必須首先設法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然后進行搶救工作。二、當好小法官6.用導線把電池的正、負極和燈泡連接起來成為一個閉合的電路時,燈泡才會發光。(√)7.所有的電池都有兩個極,正極和負極。(√)8.干電池外面包的紙和塑料膜具有防潮和保護作用。(√)9.干電池的外皮、外面的包裝紙塑料膜都是絕緣體。(√)10.干電池的電可以一直用下去,永遠用不完。(×)11.電的來源有兩種:來源于電池,來源于發電廠(√)。12.生活中的用電,大多來自發電廠。 (√)13.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空氣都是導體。(√)14.絕緣體是絕對不會導電的。(×)15.因為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所以絕緣體沒有什么用處。(×)16.生活中的水是純凈的,因此是絕緣體。(×)17.鉗子的把手上安裝橡膠套,是為了隔熱防滑。(×) 18.燈泡上有灰塵,小華用濕布擦燈泡。(×) 19.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層破損時,應該自己修理。(×)20.不管高壓電還是低壓電,不直接碰到是絕不會觸電的。(×)21.安全用電要防范本來不應該帶電的物體帶了電,本來絕緣的,由于絕緣破損而導了電。(√)22.使用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一定要接地,這樣即使漏電造成金屬外殼有電,電流也會流入地面不致人體觸電。(√)23.雷雨天時,絕對不能在樹下、電線桿下避雨。(√)27發現有人觸電時,應先關掉電源,然后用干木棍把電線挑開。(√)24.觸電的急救方法有切斷電源、用干燥的木棒撥開電線、進行人工呼吸等。(√)三、火眼金睛選一選25.下列事情中哪一項用不到電?(D)A.用電飯鍋做飯 B.打電話C.上網發郵件 D.用煤氣做飯26.以下不是利用電工作的是(D)A.冰箱 B.電燈 C.電話 D.拖拉機27.以下是用電讓物體運動的是(A)A.電梯 B.電燈 C.電話D.拖拉機28.下面哪些電器用的電不是發電廠來的?(A)A.手電筒發光 B.電視 C.洗衣機 D.電腦29.接到電路中,能使小燈泡發光的是(B)A.紙條 B.鐵釘 C.橡皮D.塑料直尺30.下列是絕緣體的是(C)A.碳棒 B.鐵釘C.玻璃D.銅片31.發現有人觸電時,首先應該(C)。A.趕緊去拉他B.趕快撥打110 C.拉開電閘,斷開電源32.電氣著火了,首先應該(B)A.趕緊用水滅火B.拉開電閘,斷開電源 C.用滅火器滅火第四單元《消化與呼吸》(部分重點)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2、檢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脂肪白紙上會留下(油漬);淀粉有遇到(碘)變藍色的特性;蛋白質在(燃燒)時,會發出類似(頭發燒焦)的氣味。3、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為什么把試管放入37℃左右的溫水中?(模擬人的體溫是37度)。滴入碘酒后無唾液的試管中顏色變(藍),有唾液的試管中顏色(不變)。原因是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4、食物的消化一是靠(牙齒)的咀嚼和胃的(蠕動),將食物研碎;二是靠(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幫助,把食物變成可以被吸收的成分。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肪、(淀粉)等營養成分在人體內不斷地被消化、吸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和代謝廢物通過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徑被排出體外。5、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可以幫助消化。胃可以研磨和分解食物,吸收食物中的水和無機鹽等。絕大部分營養成分在(小腸)內被消化、吸收了。大腸主要吸收多余的水、無機鹽等。6、用注射器通過長導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注入空氣,石灰水(不)變顏色。用嘴通過長導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氣,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增多7、人體吸進空氣后,在體內消耗了部分氧氣,呼出的氣體中( 二氧化碳)增多。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與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反應后釋放出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第五單元《聲音的秘密》(部分重點)1、音叉不發出聲音時(不振動),敲擊后發出聲音,發出聲音時音叉(振動),放入水中會激起水花。實驗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2、如何讓發聲的物體停止發聲?( 讓物體停止振動 )3、敲擊鼓面,蠟燭的火焰會( 隨之跳動 );聲音太大了,震得耳朵疼;這些現象都說明聲音具有( 能量 )。4、聲音可以在( 氣)體、( 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5、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用的力大,聲音就( 強 );用的力小,聲音就( 弱 );物體振動快,聲音( 高 ),物體振動( 慢 ),聲音低。第六單元《太陽地球月球》(部分重點,)1.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觀察月食時,發現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圓弧形的,由此推斷出大地是圓形的。亞里士多德是地球概念的奠基者。2.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平均半徑6371米,最大周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3.像太陽這樣能自己發光發熱的天體屬于恒星。像地球這樣圍繞恒星運行、不能自己發光的天體屬于行星。像月亮這樣圍繞行星運行、不能自己發光的天體屬于衛星。4.太陽很大,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萬千米。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5.太陽與地球相比太大了!但是太陽距地球1.5億千米,太遠了,光也要走8分多鐘(1.5億千米除以光速30萬千米每秒)才照射到地球表面,所以看上去并不大,甚至看上去太陽和月亮差不多大。因為月亮距地球只有38.4萬千米,太陽距地球1.5億千米,這就是我們在看東西時“遠小近大”的道理。我可以拿一個圓盤子在不同遠近距離上去觀察一下,就會發現看東西時確實存在“遠小近大”現象。6.太陽是一個巨大而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約為6000℃,內部溫度更是高達1500萬℃。太陽結構可分內三區外三層,從內向外依次是核心區、輻射區、對流區、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7.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沒有天氣的變化,登月的宇航員只有通過無線電才能通話。8.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陰暗的部分是平原。月球上的環形山多是隕石撞擊而成。月球上沒有生物。9.1969年7月,美國的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成功的在月球上著陸,阿姆斯特朗留下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個足跡。10.2004年,中國啟動嫦娥探月工程,計劃分“繞、落、回”三步走,2020年12月已經初步完成三步走任務。2013年嫦娥三號攜帶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登月。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成功發射。12月17日1:59分,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采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后,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1731克月壤樣品,成功返回地面,降落在我國內蒙古。11.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看上去月亮有時圓,有時缺。12.月相規律:農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右側,面積越來越大;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左側,面積越來越小。13.“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農歷每月的九月初三月相形狀是一樣的。每天晚上月相形狀是不變的,變動的只是位置,月亮越來越向西移動。14.從初一到月底,月亮每天升起的越來越晚。比如天剛黑下來時我們就觀察月亮位置,看到初五初六時在夜空的西邊,十一十二時在夜空的東邊,十五十六時正好從東方升起,十九二十需要等到快睡覺了才看到剛剛升起來。第七單元《技術與生活》復習題1.科學技術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2.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明確問題、確定方案、設計制作、改進完善等。3.小臺燈的五個部分是燈泡、燈罩、支架、底座、開關,其設計科學依據是:一個完整電路包括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四部分。4.建筑技術產品中的木拱廊橋是一種古老且結構獨特的橋梁。木拱廊橋是用一根根木棍搭建而成,整座橋不用釘鉚,完全利用自身的強度、摩擦力和直徑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離等巧妙搭建起來。雖然結構簡單,卻堅固異常。5.我國國家體育場(鳥巢)采用了全鋼網立體編織結構,大大節省了鋼材。6.手機、電腦、馬路上的紅綠燈及監控設備都是通信技術產品。7.汽車、飛機、輪船、高鐵、輸油輸氣管道都是運輸技術產品。8.技術產品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