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5.1.1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5.1.1 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學案(典例剖析+課練對接+課練全解)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第1節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1課時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內的消化
【學習目標】
了解消化系統的器官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
了解消化系統中各消化腺的種類、分布及主要功能
了解口腔內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消化系統的各器官的位置
2、消化腺種類、分布和主要功能
3、口腔的結構和唾液對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教學難點
1、消化腺種類、分布和主要功能
2、口腔的結構和唾液對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1. 食物中的成分,只有水、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夠被人體直接吸收,而淀粉、_________和_____等大分子物質,必須在消化道中經過消化,分解成__________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__________內分解成__________的營養物質的過程,稱為消化。
2.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組成人體的消化系統。
(1) “人體食品加工廠”是一條迂回曲折的管道,從上到下有_____、咽、_____、胃、_____、大腸和肛門。其中,_____、_____和_____是“人體食品加工廠”的主要“車間”。
(2)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_____、_____、胃腺和_____。消化腺能__________,起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 食物在經牙齒的切割、研磨和舌頭的攪拌,被磨碎,并與唾液混合,變成濕潤的食物團塊的過程中,食物主要發生大小的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產生,這種加工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在口腔中,食物與唾液混合一定時間后,便會有小分子物質產生。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__,它能把食物中結構復雜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這類加工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1: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 javascript:void(0)" \o "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
(2021春 東莞市期末)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部分組成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能產生并儲存膽汁
B.③能徹底消化蛋白質
C.④分泌的消化液可消化分解脂肪
D.⑥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2021春 莒南縣期末)若把一個成年人的小腸絨毛都展開,它的面積接近半個籃球場大小。如圖示意一段小腸、皺襞及小腸絨毛結構圖。小腸與其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不包括(  )【版權所有:21教育】
A.小腸很長,長5~6米
B.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C.小腸絨毛壁和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層細胞構成
D.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顯著增大了面積
知識點2:胃和腸的結構和功能 ( javascript:void(0)" \o "胃和腸的結構和功能 )
(2021春 秦都區期末)2021年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本次全國愛肝日的主題是“愛肝護肝,防治結合”。下列關于消化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肝臟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消化酶
B.肝臟分泌的膽汁能消化脂肪
C.胰腺分泌的胰液不含消化酶
D.胰腺分泌的胰液經導管流入小腸
(2020 密云區一模)構成小腸的細胞種類多樣,圖1表示小腸上皮的主要細胞及其分布,圖2表示小腸上皮細胞中的某一種類型的細胞。
(1)圖1中的腺細胞能夠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消化   的多種消化酶。
(2)圖2表示的圖1中的   細胞,你推測的原因是   。
(3)散布在小腸上皮中的杯狀細胞、潘氏細胞能分泌粘液、溶菌酶,可阻止   (一種或多種)病原體的入侵,這種免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
(4)小腸上皮細胞的壽命只有幾天,為維持小腸正常功能并修復損傷,需要小腸干細胞通過   形成小腸上皮各種細胞。
(5)小腸是由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群構成的,屬于人體結構層次中的   。
1.下列物質中不需要經過消化過程就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 B.蛋白質 C.無機鹽 D.脂肪
2.以下結構屬于人體消化道的是(  )
①口腔 ②唾液腺 ③咽 ④食道 ⑤小腸 ⑥肝臟 ⑦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3.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果如下表,分析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 加入的物質 溫度 檢測 結果
1號 2毫升唾液,饅頭碎屑 37℃ 2滴碘液 不變藍
2號 0℃ 變藍
A.兩支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后應充分攪拌
B.該實驗的變量是唾液
C.1號不變藍是因為淀粉已被分解為葡萄糖
D.該實驗結果說明低溫促進淀粉的消化
4.下列關于“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實驗(如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淀粉液與清水或唾液應充分混合
B.兩試管置于37℃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
C.充分反應后滴加碘液,乙試管中液體變藍
D.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5.人體消化道的組成不包括(  )
A.口腔 B.唾液腺 C.胃 D.大腸
6.如圖為唾液淀粉酶活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為麥芽糖
B.唾液淀粉酶在b溫度時活性最強
C.溫度a和c時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溫度由a到c過程中酶活性逐漸增強
7.消化系統是由   _____和     組成的。饅頭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能感覺到甜味,是因為淀粉在   的作用下初步分解成具有甜味的    。2·1·c·n·j·y
8.如圖所示為消化系統的組成。據圖回答。
(1)人體消化系統包括   和消化腺兩部分。
(2)請寫出圖中③和④代表的器官名稱:   、   。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   。
(4)奶和豆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最先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填序號)。
(5)幾乎沒有吸收養分的功能,只是食物的通道的器官是   (填序號)。
9.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時,會感覺到有甜味。某同學猜測,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饅頭變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實驗:
Ⅰ:取適量新鮮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分成2等份:將口漱凈,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燒杯中。
Ⅱ:取2只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1、2,實驗過程如圖:
(1)該同學將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這是為了模擬    。
(2)實驗過程D中,滴加碘液后1號試管內液體的顏色將    ,原因是    。
(3)實驗過程B中,2號試管中加入4毫升唾液,則1號試管中應加入    ,設置1號試管的作用是    。
(4)該實驗的變量是    。
10.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對運動成績有一定的影響。為更好地備戰2022年冬奧會,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為檢測指標,探究心理壓力對運動員的影響。
(1)人體消化道內,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   。如圖中曲線    是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過程。曲線甲是    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
(2)分別在施加心理壓力前、后取受試者的唾液,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處理 1號試管 2號試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壓力后受試者的唾液2毫升
溫度條件 37℃ ?
①1號試管“?”處應加入    受試者的唾液。設置1號試管在本實驗中起到  對照 作用。
②2號試管“?”處的溫度條件應該是    ℃。
③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檢測    的消化程度,觀察,記錄并比較兩個試管藍色褪去時間,若結果2號試管藍色褪去時間比1號時間少,則說明施加心理壓力使受試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    (增加/減少)。
1.(2021春 惠州期末)不需要被消化就能直接被人體吸收的有(  )
A.淀粉、蛋白質、脂肪 B.淀粉、水、無機鹽
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無機鹽、蛋白質、淀粉
2.下列關于消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能被細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的過程
B.將食物切斷、磨碎、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
C.口腔中的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唾液的分泌能讓饅頭變甜,這也是消化
D.消化和吸收是兩個相同的生理過程,消化就是吸收
3.細嚼米飯,慢慢地你能感覺到有甜味,這是由于(  )
A.舌的攪拌作用
B.唾液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
C.牙的咀嚼作用
D.與A、B、C三項都有關
4.(2020春 射洪市校級期中)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中牙齒、唾液及舌頭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
試管編號 1 2 3 4
饅頭碎屑或塊 饅頭碎屑0.5g 饅頭碎屑0.5g 饅頭碎屑0.5g 饅頭塊0.5g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充分攪拌
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 2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
(2)分別向1號和2號試管滴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2號試管變藍,說明   。
(3)為探究舌頭的攪拌對淀粉消化的促進作用,應該選擇   這兩只試管進行對照。
(4)為了進一步了解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又取了兩支試管編號為5.6,然后按照試管1的處理方法向5號和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5g饅頭屑,2mL唾液,并充分攪拌,之后他將5號試管放在0℃的冰水中,將6號試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溫。10分鐘后再分別滴入2滴碘液,發現兩支試管中都出現藍色,這說明   。
5.根據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丁丁小朋友吃蘋果時,不小心將一粒蘋果的種子咽了下去,這粒蘋果種子在丁丁的消化道內經歷了一天的歷險:它先遇到像軋鋼機似的上下尖硬的堅物,差點將它壓得粉身碎骨;剛躲過一劫,又遇到“酸雨”后來它鉆進了一條又窄又長的迷宮,它在這里走了很久,身邊的許多物質都神秘的消失了,走出迷宮,它又差點兒鉆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變方向,后來它與一些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們在丁丁上廁所時,一起離開了丁丁的身體。【來源:21cnj*y.co*m】
請你幫助這粒蘋果種子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軋鋼機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了“酸雨”?
(3)又長又窄的“迷宮”是什么部位?為什么許多物質在這里會神秘的消失?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5)它在什么地方與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體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
第1節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第1課時 消化道 消化腺 口腔內的消化
【學習目標】
了解消化系統的器官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
了解消化系統中各消化腺的種類、分布及主要功能
了解口腔內牙、舌和唾液腺的形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消化系統的各器官的位置
2、消化腺種類、分布和主要功能
3、口腔的結構和唾液對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教學難點
1、消化腺種類、分布和主要功能
2、口腔的結構和唾液對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
1. 食物中的成分,只有水、礦物質和維生素能夠被人體直接吸收,而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質,必須在消化道中經過消化,分解成溶解于水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_消化道_內分解成_可吸收__的營養物質的過程,稱為消化。
2. __消化道和_消化腺_組成人體的消化系統。
(1) “人體食品加工廠”是一條迂回曲折的管道,從上到下有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其中,口腔、胃和_小腸_是“人體食品加工廠”的主要“車間”。
(2)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臟、胰腺、胃腺和腸腺。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起著__對食物進行精細加工的作用。
3. 食物在經牙齒的切割、研磨和舌頭的攪拌,被磨碎,并與唾液混合,變成濕潤的食物團塊的過程中,食物主要發生大小的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產生,這種加工方式叫做物理性消化。在口腔中,食物與唾液混合一定時間后,便會有小分子物質產生。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把食物中結構復雜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這類加工方式叫做化學性消化。
知識點1: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 javascript:void(0)" \o "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
(2021春 東莞市期末)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部分組成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能產生并儲存膽汁
B.③能徹底消化蛋白質
C.④分泌的消化液可消化分解脂肪
D.⑥是人體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
:A、①是肝臟,能夠分泌膽汁,②膽囊儲存膽汁。A錯誤;
B、③是胃,胃中的胃腺能夠分泌胃液,胃液能夠初步消化蛋白質。B錯誤;
C、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類、脂肪和蛋白質的酶,能夠將脂肪徹底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C正確;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D、⑤是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D錯誤。
故選:C。
(2021春 莒南縣期末)若把一個成年人的小腸絨毛都展開,它的面積接近半個籃球場大小。如圖示意一段小腸、皺襞及小腸絨毛結構圖。小腸與其消化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不包括(  )【版權所有:21教育】
A.小腸很長,長5~6米
B.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C.小腸絨毛壁和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層細胞構成
D.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顯著增大了面積
:A、小腸長約5﹣6米,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大,A不符合題意。
B、小腸內的多種消化液含有多種消化酶,有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B不符合題意。
C、小腸絨毛壁和絨毛內的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層細胞構成,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吸收,與消化無關,C符合題意。21·世紀*教育網
D、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加了小腸消化和吸收面積,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知識點2:胃和腸的結構和功能 ( javascript:void(0)" \o "胃和腸的結構和功能 )
(2021春 秦都區期末)2021年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本次全國愛肝日的主題是“愛肝護肝,防治結合”。下列關于消化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肝臟分泌的膽汁中不含消化酶
B.肝臟分泌的膽汁能消化脂肪
C.胰腺分泌的胰液不含消化酶
D.胰腺分泌的胰液經導管流入小腸
:AB、膽汁是肝臟分泌的消化液,膽汁中不含消化酶,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用脂肪的消化,AB正確;2-1-c-n-j-y
C、胰腺分泌的胰液含脂肪、蛋白質、糖類的各種消化酶,C錯誤;
D、胰腺分泌的胰液經胰管進入十二指腸,D正確。
故選:C。
(2020 密云區一模)構成小腸的細胞種類多樣,圖1表示小腸上皮的主要細胞及其分布,圖2表示小腸上皮細胞中的某一種類型的細胞。
(1)圖1中的腺細胞能夠分泌腸液,腸液中含有消化   的多種消化酶。
(2)圖2表示的圖1中的   細胞,你推測的原因是   。
(3)散布在小腸上皮中的杯狀細胞、潘氏細胞能分泌粘液、溶菌酶,可阻止   (一種或多種)病原體的入侵,這種免疫稱為非特異性免疫。
(4)小腸上皮細胞的壽命只有幾天,為維持小腸正常功能并修復損傷,需要小腸干細胞通過   形成小腸上皮各種細胞。
(5)小腸是由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群構成的,屬于人體結構層次中的   。
:(1)腸腺分泌腸液,腸液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等多種食物。
(2)圖表示圖1中的吸收細胞,判斷依據:吸收細胞朝向腸腔的一面有大量的微絨毛。
(3)溶菌酶能抵御多種病原體的攻擊,此過程屬于非特異免疫。
(4)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組織。所以小腸干細胞通過細胞分化形成小腸上皮各種細胞。
(5)小腸屬于消化器官。
故答案為:(1)糖類、蛋白質、脂肪(2)吸收;朝向腸腔的一面有大量的微絨毛(3)多種(4)細胞分化(5)器官
1.下列物質中不需要經過消化過程就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是(  )
A.淀粉 B.蛋白質 C.無機鹽 D.脂肪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中,水、無機鹽、維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質能夠直接被人體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質、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質需經過消化后分別變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21cnjy.com
故選:C。
2.以下結構屬于人體消化道的是(  )
①口腔 ②唾液腺 ③咽 ④食道 ⑤小腸 ⑥肝臟 ⑦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解答】解:消化系統的組成如圖: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等器官,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臟、腸腺和胰腺,可見D正確。www.21-cn-jy.com
故選:D。
3.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結果如下表,分析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 加入的物質 溫度 檢測 結果
1號 2毫升唾液,饅頭碎屑 37℃ 2滴碘液 不變藍
2號 0℃ 變藍
A.兩支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后應充分攪拌
B.該實驗的變量是唾液
C.1號不變藍是因為淀粉已被分解為葡萄糖
D.該實驗結果說明低溫促進淀粉的消化
【解答】解:A、兩支試管加入饅頭碎屑后應充分攪拌,使唾液與饅頭碎屑充分混合,A正確;
B、據表中信息可見:該實驗的變量是溫度,B錯誤;
C、1號試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遇碘液不會變藍,不是葡萄糖,C錯誤;
D、實驗現象:1號不變藍,因為淀粉己被分解為麥芽糖;2號變藍,說明低溫抑制淀粉的消化,D錯誤。
故選:A。
4.下列關于“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實驗(如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淀粉液與清水或唾液應充分混合
B.兩試管置于37℃條件下反應一段時間
C.充分反應后滴加碘液,乙試管中液體變藍
D.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
【解答】解:A、淀粉與唾液充分混合均勻,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才能充分發揮作用,A正確;
B、“為了模擬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環境”,應將兩支試管放在37℃的水中反應一段時間,使淀粉能夠充分的被唾液淀粉酶分解,B正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C、乙號試管遇碘沒變藍,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對淀粉有消化作用的唾液淀粉酶,將淀粉完全分解成了麥芽糖,C錯誤;www-2-1-cnjy-com
D、口腔內有唾液腺,其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食物中部分淀粉,D正確;
故選:C。
5.人體消化道的組成不包括(  )
A.口腔 B.唾液腺 C.胃 D.大腸
【解答】解:A、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A錯誤;
B、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不屬于消化道,B正確;
C、胃是消化道的組成部分,C錯誤;
D、大腸是消化道的組成部分。D錯誤。
故選:B。
6.如圖為唾液淀粉酶活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能分解淀粉為麥芽糖
B.唾液淀粉酶在b溫度時活性最強
C.溫度a和c時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溫度由a到c過程中酶活性逐漸增強
【解答】解:A、由唾液淀粉酶活性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可知,唾液淀粉酶對淀粉具有消化分解作用。A正確;
B、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由曲線可知唾液淀粉酶在b溫度時活性最強。B正確;
C、通過曲線比較可知,在溫度a和c時的酶活性基本相同。C正確;
D、溫度由a到b的過程中酶活性逐漸增強,由b到c的過程中酶活性逐漸減弱。D錯誤。
故選:D。
7.消化系統是由     和     組成的。饅頭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能感覺到甜味,是因為淀粉在   的作用下初步分解成具有甜味的    。2·1·c·n·j·y
【解答】解: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體,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臟和胰腺;小腺體包括位于消化道內,包括胃腺和腸腺。21*cnjy*com
口腔中的唾液內含有唾液淀粉酶。細嚼饅頭,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將饅頭內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所以感覺有甜味。【出處:21教育名師】
故答案為:消化道;消化腺;唾液淀粉酶;麥芽糖
8.如圖所示為消化系統的組成。據圖回答。
(1)人體消化系統包括   和消化腺兩部分。
(2)請寫出圖中③和④代表的器官名稱:   、   。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   。
(4)奶和豆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最先對蛋白質進行初步消化的器官是   (填序號)。
(5)幾乎沒有吸收養分的功能,只是食物的通道的器官是   (填序號)。
【解答】解:(1)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肝門.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體,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臟和胰腺;小腺體包括位于消化道內,包括胃腺和腸腺.
(2)由圖可知:3是肝臟,4是胃.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胰腺.
(4)蛋白質的消化是從胃開始的,當食物中的蛋白質進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初步消化后進入小腸,小腸里的胰液和腸液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在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徹底消化為氨基酸。
(5)②食道既不能消化食物,也幾乎沒有吸收養分的功能。
故答案為:(1)消化管;(2)肝臟;胃;(3)胰腺;(4)④;(5)②。
9.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時,會感覺到有甜味。某同學猜測,在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饅頭變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實驗:
Ⅰ:取適量新鮮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分成2等份:將口漱凈,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燒杯中。
Ⅱ:取2只潔凈試管,分別編號為1、2,實驗過程如圖:
(1)該同學將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這是為了模擬    。
(2)實驗過程D中,滴加碘液后1號試管內液體的顏色將    ,原因是    。
(3)實驗過程B中,2號試管中加入4毫升唾液,則1號試管中應加入    ,設置1號試管的作用是    。
(4)該實驗的變量是    。
【解答】解:(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學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促進了化學性消化的進行;口腔中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就屬于物理性消化,實驗中將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就是模擬口腔中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
(2)淀粉遇碘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該組實驗中,1號試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對淀粉無消化作用,淀粉沒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變藍色,2號試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變藍。
(3)實驗過程B中,2號試管中加入4毫升唾液,則1號試管中應加入4毫升清水,“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設置對照實驗。該實驗中,設置1號試管的作用是形成對照。
(4)在1號試管中加入4毫升清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4毫升唾液,唯一的變量是唾液,目的探究“唾液對淀粉具有化學性消化的作用。
故答案為:(1)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2)變藍;清水無法分解淀粉(3)4毫升清水;作對照(4)唾液
10.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對運動成績有一定的影響。為更好地備戰2022年冬奧會,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為檢測指標,探究心理壓力對運動員的影響。
(1)人體消化道內,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   。如圖中曲線    是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過程。曲線甲是    在消化道內的消化過程。
(2)分別在施加心理壓力前、后取受試者的唾液,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處理 1號試管 2號試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壓力后受試者的唾液2毫升
溫度條件 37℃ ?
①1號試管“?”處應加入    受試者的唾液。設置1號試管在本實驗中起到  對照 作用。
②2號試管“?”處的溫度條件應該是    ℃。
③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檢測    的消化程度,觀察,記錄并比較兩個試管藍色褪去時間,若結果2號試管藍色褪去時間比1號時間少,則說明施加心理壓力使受試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    (增加/減少)。
【解答】解:(1)人體消化道內,淀粉的分解起始于口腔,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淀粉的消化開始于口腔、蛋白質的消化始自胃、脂肪從小腸開始消化,分析圖示可知:曲線乙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線丙表示蛋白質的消化、曲線甲表示脂肪的消化。
(2)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要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要以唾液為變量設置①對照實驗,因此,在1號試管里“?”處應加施加心理壓力前受試者的唾液2ml,這樣就與2號試管形成了一組以施加心理壓力前、后取受試者的唾液為變量的對照實驗,設置1號試管在本實驗中起到對照作用。
②2號試管“?”處的溫度條件應該是37℃,因為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受溫度的影響,37℃接近人的體溫,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力最強。21教育網
③觀察,記錄并比較1號和2號試管藍色褪去時間,若結果為2號試管顏色褪去時間少于1號試管,則說明施加心理壓力使受試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故答案為:(1)唾液淀粉酶;乙;脂肪
(2)①施加壓力前受試者的唾液2毫升;對照;②37; ③淀粉;增加
1.(2021春 惠州期末)不需要被消化就能直接被人體吸收的有(  )
A.淀粉、蛋白質、脂肪 B.淀粉、水、無機鹽
C.水、無機鹽、維生素 D.無機鹽、蛋白質、淀粉
【解答】解: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故選:C。
2.下列關于消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能被細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機物的過程
B.將食物切斷、磨碎、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
C.口腔中的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唾液的分泌能讓饅頭變甜,這也是消化
D.消化和吸收是兩個相同的生理過程,消化就是吸收
【解答】解:A、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大分子物質,在消化酶作用下轉變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A正確。21*cnjy*com
B、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可以將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這是物理性消化,B正確。
C\、口腔中的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唾液的分泌能讓饅頭變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轉化為麥芽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學性消化,C正確;
D、在消化道內將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吸收是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消化是消化,吸收是吸收,兩者不能等同,D錯誤。
故選:D。
3.細嚼米飯,慢慢地你能感覺到有甜味,這是由于(  )
A.舌的攪拌作用
B.唾液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
C.牙的咀嚼作用
D.與A、B、C三項都有關
【解答】解:口腔中的牙齒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的攪拌能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口腔里有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麥芽糖有甜味。
故選:D。
4.(2020春 射洪市校級期中)某中學生物科技活動興趣小組,在探究“口腔中牙齒、唾液及舌頭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進行了以下實驗:
試管編號 1 2 3 4
饅頭碎屑或塊 饅頭碎屑0.5g 饅頭碎屑0.5g 饅頭碎屑0.5g 饅頭塊0.5g
唾液有無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攪拌 充分攪拌 充分攪拌 不攪拌 充分攪拌
保溫 37℃水浴保溫10分鐘
加入碘液 2滴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   。
(2)分別向1號和2號試管滴入碘液后,1號試管不變藍,2號試管變藍,說明   。
(3)為探究舌頭的攪拌對淀粉消化的促進作用,應該選擇   這兩只試管進行對照。
(4)為了進一步了解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又取了兩支試管編號為5.6,然后按照試管1的處理方法向5號和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0.5g饅頭屑,2mL唾液,并充分攪拌,之后他將5號試管放在0℃的冰水中,將6號試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溫。10分鐘后再分別滴入2滴碘液,發現兩支試管中都出現藍色,這說明   。
【解答】解:(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唯一的變量是唾液,除有無唾液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因此在2號試管的A處應加入2mL清水,“與1號試管起對照作用”.【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1號試管中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麥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變藍;2號試管中清水對淀粉沒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變藍;3號試管中唾液淀粉酶未與饅頭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唾液淀粉酶沒有將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變藍.所以實驗結果是1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唾液能將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3)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變量是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因此應選用1和3兩只試管進行對照實驗.21·cn·jy·com
(4)將5號試管放在0℃的冰水中,將6號試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溫。10分鐘后再分別滴入2滴碘液,發現兩支試管中都出現藍色,這說明唾液對淀粉的消化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會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故答案為:
(1)2mL清水
(2)唾液可以消化淀粉(唾液對淀粉有消化作用)
(3)1與3
(4)唾液對淀粉的消化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會影響唾液對淀粉的消化)
5.根據以下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丁丁小朋友吃蘋果時,不小心將一粒蘋果的種子咽了下去,這粒蘋果種子在丁丁的消化道內經歷了一天的歷險:它先遇到像軋鋼機似的上下尖硬的堅物,差點將它壓得粉身碎骨;剛躲過一劫,又遇到“酸雨”后來它鉆進了一條又窄又長的迷宮,它在這里走了很久,身邊的許多物質都神秘的消失了,走出迷宮,它又差點兒鉆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變方向,后來它與一些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們在丁丁上廁所時,一起離開了丁丁的身體。【來源:21cnj*y.co*m】
請你幫助這粒蘋果種子分析一下:
(1)它在哪里遇到像軋鋼機似的怪物?
(2)它在哪里遇到了“酸雨”?
(3)又長又窄的“迷宮”是什么部位?為什么許多物質在這里會神秘的消失?
(4)“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5)它在什么地方與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
【解答】解:(1)口腔內的牙齒對食物有咀嚼作用,蘋果種子遇到的像軋鋼機似的怪物是口腔中的牙齒。
(2)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鹽酸,因此蘋果種子遇到的“酸雨”的地方是胃。
(3)又長又窄的“迷宮”是小腸,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這是與小腸的結構特點相適應的:小腸長約5~6 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進入血液。因此許多物質在這里會神秘地消失。
(4)“死胡同”是闌尾;
(5)大腸是形成糞便的場所,蘋果種子是在大腸處與很臭的東西混在一起的。
故答案為:(1)牙齒(2)胃(3)小腸;被消化和吸收(4)闌尾;(5)大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靖安县| 洛宁县| 定日县| 哈尔滨市| 鄂托克旗| 西城区| 定襄县| 邵东县| 衡水市| 榆树市| 东丰县| 香港| 三台县| 昌吉市| 宽甸| 石河子市| 长海县| 岗巴县| 新营市| 如东县| 佛坪县| 新民市| 鹰潭市| 攀枝花市| 和林格尔县| 买车| 称多县| 肃北| 湖州市| 调兵山市| 高青县| 英超| 华亭县| 积石山| 榕江县| 平定县| 永胜县| 敦化市| 新龙县| 绩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