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天氣1、天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著),它影響著我們的(活動),也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是天氣的重要特征,是天氣觀察的重要數據。3、(天氣日歷)是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云量和降水量)(風向和風速)。4、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測量氣溫。通常情況下,一天中(午后2點)的氣溫最高。5、風向是指風(風吹來)的方向。旗煙飄的反方向。6、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風吹來的方向。東南風就是從東南吹向西北的風。如風向標的箭頭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風。7、我們可以用(8)個方位來描述風向,8、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從0級到12級。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降水是要從天上降下來的10、(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氣象學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確定下雨等級。一天(24小時)降水量(毫米)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0.1-9.9 10-24.9 25-49.9 50-99.9 100-249.9 250以上11、云實際上是由千千萬萬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通常把云從低到高分成(層云)、(積云)、(卷云)三類。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狀云是(層云),層云通常是(灰色)的。 與陰天或雨天(雪天)有關 ,位置(低)高于層云,看上去像棉花堆或城堡狀一樣的云叫(積云),(積云)通常與晴好天氣相聯系,能發展成(積雨云),形成雷陣雨天氣,位置(較低)。纖細的羽狀云是(卷云),位置(高)。有關云或天氣的諺語:①云下山,地不干。②云絞云,雨淋淋。③黑云接駕,不陰就下。這些全是層云。④ 天有城堡云 地上雷雨臨 (城堡云指的是 積云)12、在天氣日歷中,我們已經使用了(晴天)、(多云)、(陰天)等來描述和記錄云量的觀察。晴 < <多云< 陰>13、動植物也能預報天氣,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鱗片會打開,相反,如果松果的鱗片緊閉,則表示即將下雨。(2)蜻蜓要下雨時會低飛。(3)螞蟻要下雨時會搬家。(4)泥鰍跳,雨來 ( https: / / www. / s wd=%E9%9B%A8%E6%9D%A5&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Lrjw9mHRdP1Tsuym4PAfL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n3nWbLnjmLP1fdrj6LnWmvn0" \t "https: / / zhidao. / question / _blank )到。泥鰍靜,天氣晴。 (5)蜘蛛張網天氣好,蜘蛛收網天落雨 (6)木棉樹開花,雨季要提前。14、獲取天氣預報的途徑有:看電視 ,上網查,天氣短信,聽廣播,觀天象,觀察動植物等。各種測量工具:風速儀:測量風速,有3-4個風杯。 風向標:測量風向,像個飛鏢或箭頭。溫度計:測量溫度,使用時注意等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讀數。雨量器:測量降水量,注意單位是毫米(mm),雨量器要放在空曠無遮擋的地方。要直筒透明的杯子。1、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2、過濾的過程: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沿著一條邊打開,放入漏斗中。讓漏斗頸的底端緊貼燒杯內壁。過濾時倒入液體時,要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內,玻璃棒對著(三)層濾紙處,漏斗里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的邊緣。3、溶解指物質(均勻地)、(穩定的)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分離出來。4、高錳酸鉀投入水中時:會像小蝌蚪一樣出現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點點的向水中擴散。攪拌后:高錳酸鉀均勻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顆粒。因為它有顏色,能讓我們看得更加明顯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會(浮在水面上),說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但食用油可以用洗潔精溶解。6、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7、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之外,還能少量的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水中的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8、①攪拌②加熱③切碎能加快溶解的速度,但不能加大溶解的數量。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體顆粒大小)、(水的溫度)、(是否被攪動)有關。對比實驗: 只改變(一)個條件,其他條件保持不變,上面的三個因素做對比實驗時,只能選擇其中一個進行研究。圖表如下:研究的問題 攪拌能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嗎?改變的條件 一個攪拌,一個不攪拌不變的條件 水溫,水量,同樣的糖,同時放入實驗現象 攪拌的那杯溶解的快。實驗結論 攪拌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研究的問題 加熱能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嗎?改變的條件 一杯熱水,一杯冷水不變的條件 水量,同樣的糖,同時放入,攪拌實驗現象 攪拌的那杯溶解的快。實驗結論 攪拌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研究的問題 切碎能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嗎?改變的條件 一個切碎,一個不切碎不變的條件 水溫,水量,同樣大小的糖,同時放入,攪拌實驗現象 攪拌的那杯溶解的快。實驗結論 攪拌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生活實例:用熱水沖感冒沖劑比用冷水沖溶解快。水果糖在口腔中:舌頭攪拌,牙齒用來切碎,人體的溫度加熱進行溶解。9、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10、水能溶解(固體)、(液體),還能少量的溶解(氣體)。水中的動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11、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約能溶解(36)克食鹽。大約溶解(10)克小蘇打。12、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可以用(蒸發)或(加熱)的方法進行分離。人們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將海水引進鹽田,利用太陽的熱量,從海水中析出鹽的結晶。1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內焰)、(外焰)、(焰芯)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焰心)的溫度最低,我們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14、濃鹽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鹽,可以用(加清水)的方法讓它溶解。15、食鹽溶解與水的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16、酒精燈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項:(1)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酒精燈。(2)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3)用完要熄滅時,應該用燈帽將其蓋滅,蓋滅后需要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17、酒精燈中的究竟萬一灑出后燃燒,不要驚慌,可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18、青少年應該飲用的水是(生態水)。實驗一:制定一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研究計劃。要研究的問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研究地準備(實驗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攪拌棒、食鹽、記錄單,水,燒杯。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鹽分成兩克一份。3.把食鹽放入水中,并用攪拌棒進行攪拌,食鹽完全溶解后,再放入第二份,重復以上步驟,直到加入的食鹽不能再溶解為止。4.統計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鹽,并填寫記錄單。1、聲音有自然界的聲音和人類活動的聲音兩類,同時聲音有(強弱)、(高低) 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2、音叉是一種 (發聲儀器) ,用來 (調試樂器 )和( 測試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數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調),數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鐘振動的次數,就是頻率)。3、用同樣的力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叉,小音叉發出的聲音(高),大音叉發出的聲音(低)。用不同的力敲擊同一支音叉,音叉的高低不變,強弱改變。重擊時聲音強,輕敲時聲音弱。4、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 。5、聲音是由 (物體振動 )產生的。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如流水聲就是水振動,風聲就是空氣振動;人說話是聲帶振動,蜜蜂的“嗡嗡”聲是翅膀振動。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如果停止振動聲音就會馬上停止。所以沒有振動就不會有聲音。6、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 (產生波紋) ,這說明音叉振動了。7、聲音的強弱可以用( 音量 )來描述。音量的單位是(分貝),用(DB)表示。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 幅度 )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90分貝是聽力 的最高限度 。8、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來描述。音量的單位是(赫茲),用(HZ)表示。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決定的。振動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9、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管,(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嘴吹水量不同的玻璃管,(空氣越少聲音越高),(空氣越多聲音越低)所以我們要仔細觀察振動的物體究竟是哪一個 。10、一般短的、小的、緊的、少的、細的、薄的等物體,發出的聲音高。11、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振動時發出的(音高)也會改變,因為尺子振動的快慢改變了。尺子伸出桌面的距離越短,振動的速度快,發出的聲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的距離越長,振動的速度慢,發出的聲音越(低) 。12、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 (物體產生振動) ,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13、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四種材料傳聲效果從低到高依次是(尼龍繩、棉線、鋁箔、木尺)。14、聲音在空氣當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每秒。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液體其次,空氣最慢。“隔墻有耳”就是墻在傳播聲音。“土電話”是棉線在傳播聲音。(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的環境中(不能傳播)聲音。15、地震時,當人被埋在下面,可以怎么辦?為什么?答:如果附近有金屬類物體,我們可以敲擊金屬物,因為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好,特別是金屬。16、為什么人們在月球上通話要使用無線電設備?答:在月球上,由于(沒有空氣 ),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 ,必須要使用無線電設備。17、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 )。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 ,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18.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產生振動) 。所以不能很近的大聲的對著我們耳朵喊叫。當遇到過高過強的聲音時,我們可以捂住耳朵,張大嘴巴。19.耳朵是我們的 (聽覺器官) ,兒童和成年人的耳朵都可以會出現問題。減少有害的聲音,對于保護我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要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20.污水、廢氣、噪音是環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們周圍的噪音有(汽車鳴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場所大聲說話,如課堂、圖書館、醫院、公交車等。21、聲帶越緊,聲音(越高)。成年女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1毫米,成年男子的聲帶長大約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聲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聲音低。22、耳聾有神經性耳聾(不可醫治)和非神經性耳聾(可用人造耳蝸)。我們要關愛殘疾人。23.當聲音強弱相同時,距離近的聲音振動明顯;當距離相同時,敲擊重(聲音強)的振動明顯。2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答: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生振動,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動。耳中的聽小骨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刺激 聽覺神經 ——產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振動物體—周圍空氣振動---外耳—鼓膜振動—聽小骨—內耳---聽覺神經---大腦)25、為什么繃得松緊不同的皮筋,撥動它們發出的聲音不同?答:因為它們振動的快慢不同,松的皮筋振動慢,聲音低,緊的皮筋振動快,聲音高。26、日常生活中,人們是如何減少噪音的?答:聲音過強捂耳朵或戴保護裝置,減小喇叭的聲音,多植樹,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等。27、讓發聲罐的聲音變輕的方法有哪些 答:1、控制聲源:輕輕的搖,慢慢的搖,把發聲罐裝滿等2、阻礙傳播途徑:用手捂住,用棉花包住,用毛巾包住等。把發生罐里面的物體包住。28、填出耳的結構示意圖中各部分的名稱及作用。29、玻璃罩里的鬧鐘聲是怎樣傳播的,當里面的空氣沒有時,你還能不能聽到聲音?1、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頭)、(頸)、(軀干)、(四肢)四個部分。2、我們的身體了有一個支架,這就是(骨骼),它(支撐)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3、人體大約有206塊骨頭。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骨頭之間連接的地方稱為關節,關節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人體約有600塊肌肉,肌肉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與(關節)、(肌肉)協調工作,我們才能運動。4、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5、(經常鍛煉身體)會增大我們的(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但不可運動過量。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等。7、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全身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8、(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們的健康。心臟在兩次跳動的間隙都有短暫的休息。心臟在0.2秒完成跳動,0.8秒休息。不是一刻不停地工作的。9、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10、食物的養分主要是在人體的(小腸)里吸收的。11、(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齒的作用是(切磨),舌頭的作用是(攪拌),唾液的作用是(潤濕、殺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為麥芽糖。12、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我們的牙齒可分為(門齒)、(犬齒)、(臼齒)三類。門齒有8顆,犬齒有4顆,臼齒有16顆,兒童一般有(28顆)牙齒,成人一般有32顆牙齒。13、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齒在消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細嚼慢咽是牙齒將食物充分的磨碎,這樣有利于食物在體內的消化。14、能讓我們身體更健康:經常刷牙,經常鍛煉,多喝開水,細嚼慢咽,多吃新鮮蔬果等。15、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16、(達 芬奇)畫的人體草圖被稱為第一張精確的人體畫。人體大約是左右對稱。17、人體的骨骼具有(支持軀體)、(塑造體型)和(保護內臟)的功能。18、人每天應補充大約(2500毫升)水。19、臺燈所用的蛇皮管類似(脊柱)的結構;天線的萬向節相當于(肩關節);門窗上的合頁類似(關節);起重機吊臂相當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機液壓動力相當于(肌肉)。20.在塑料袋里裝上食物和水,反復地揉擠,里面的食物會變成(食糜),塑料袋相當于人體的(胃)。在一根塑料管中,裝煮熟的米飯,將塑料管豎起來,食物就會往下來,這是模擬(食道)。21、一般情況下人體吸進去的和呼出來的氣體成分的比較氣體 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吸進身體的空氣 78% 21% 0.03% 0.97%呼出體外的氣體 78% 16% 4% 2%由此得出的結論:人呼吸時吸進去的只要是氧氣,呼出來的是二氧化碳。22、為什么我們運動后,心跳和呼吸會增多?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所以呼吸和心跳次數會增多,以便輸送更多的血液。23、醫生經常用聽診器給病人檢查身體,那么聽診器怎樣把心跳的聲音傳到醫生耳朵里的?聽診器是由探頭、膠管和帶卡子的耳塞組成。聽診器上的那層膜振動后,橡皮管里的空氣也隨之振動,最后導致耳塞振動,傳入醫生的耳朵里.各單元實驗題:霾 沙塵暴 臺風東北南西南西北東東南西北耳朵分為三部分:外耳、中耳、內耳。外耳:耳廓:收集聲音耳道:傳遞聲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聽小骨:傳遞振動到內耳內耳:耳蝸: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聽覺神經: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傳播途徑:鬧鈴聲 玻璃罩里的空氣 玻璃罩 玻璃罩外的空氣 耳朵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當里面的空氣逐漸變少時,我們聽到的聲音會慢慢變弱(輕);當沒有空氣后,雖然能看到鬧鈴在動,但我們聽不到聲音。注意事項:(1)剛用完的器材,不可以直接用手去拿(2)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2次。(3)酒精燈不可以對火,要用火柴注意事項:(1)要用玻璃棒引流(2)漏斗下端緊貼燒杯內壁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蒸發皿玻璃棒鐵架臺燒杯漏斗濾紙焰心外焰牙冠牙根牙髓酒精內焰燈芯酒精人體的消化系統注意事項:(1)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2)用完要熄滅時,應該用燈帽將其蓋滅,蓋滅后需要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門齒臼齒犬齒人體的呼吸系統肛門口腔: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輸送食物胃:貯存食物,并消化食物小腸:消化食物和吸收養分最主要的場所大腸:收集殘渣,輸送殘渣肛門:將殘渣排出體外人體各器官之間的聯系二氧化碳肺心臟圖解:1、心臟與肺之間進行二氧化碳與氧氣的相互交換,同時將氧氣輸送到血液循環系統。2、血液循環系統將氧氣、水分和養分分別輸送給消化器官和運動器官,并幫助運動器官進行運動。3、消化器官一方面將消化后的營養物質輸送給運動器官,幫助運動。另一方面將不能消化的殘渣排出體外。殘渣排 出運動消化器官消化后養分運動器官進行幫助幫助氧氣水分運輸氧氣水分養分血液循環系統氧氣人體的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6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