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滿井游記》復習教學案例東鳳中學 余芳一、復習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滿井游記》是中考考綱二十四篇文言文之一,是一篇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這篇游記記敘了作者在滿井的一次游歷,描繪了北京近郊一帶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用白描手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用詞生動傳神、修辭巧妙自然、白描簡練樸實。(二)學生分析作為初三的學生,前面已經復習過了一部分文言文,掌握了復習文言文的方法。但多篇文言文的復習讓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心理倦怠,因此本課的復習教學設計旨在充分調動學生的復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復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學生主動的復習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3) 復習教學目的1、熟讀課文并背誦。2、復習重要詞語的含義:多義詞、重點實詞。3、復習重要句子的翻譯:主旨句、寫景句、名句、特殊句式。4、掌握本文運用白描手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寫景的方法。5、理解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4) 復習教學思路1、由八篇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導入。2、復習作者、背景等相關的文學常識。3、朗讀課文,再現課文內容。4、學生自主復習歸納詞語解釋,然后展示,再進行模擬練習。5、學生自主復習句子翻譯,學生在黑板出題目,學生自己完成。6、學生抓住“景”和“情”兩方面自主復習課文內容,然后自己提問解答。最后進行模擬練習7、復習方法總結。二、精彩片段師:我們復習完了詞語的解釋,下面我們應該復習什么?生:句子翻譯。師:真棒!看來同學們都掌握了復習文言文的步驟了。今天我們復習翻譯仍然是自主復習。(話剛說完,學生已經拿起書開始自我復習了。教室里學生學習的聲音頓起。)師:同學們已經自由復習完了。下面我來檢查一下復習的情況。我請三位同學到黑板上來各寫一個句子,你認為很重要的句子啊!然后各請一個同學上來翻譯。(老師隨意點學號)師:我們在復習的時候特別留意一些句子,如:特殊句式的句子、寫景、名句等。可以先用筆把這些句子畫出來。(三位學生寫好句子,開始點名請同學上來)生:我點8號同學來。(三個同學陸續上來翻譯句子)師:其他同學同桌互相出題考一考對方。(三個同學完成翻譯后回到座位)師:我們來檢查一下他們的翻譯是否正確、通順。生:老師,梁同學的字看不懂!師:是啊!掌握了寫出來卻不能讓人看懂,這也真太虧了。寫好字啊!生:“一望空闊”翻譯成了“一望空曠”,我認為不夠準確。“空闊”應譯成“空曠開闊”師:太好了!翻譯句子多用逐字逐句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實”。生:“山巒為晴雪所洗”這句,“為”沒有翻譯出來,應該譯成“被”。師:對,“被”是一個一詞多義,除了做動詞用以外,好常做被動詞用,解釋為“被”。師:上來的同學都做得不錯,下面的同學不知掌握得好不好呢?生:好!(不好!)師:好,就表揚一下自己的同桌!不好,就鼓勵一下同桌,對他說“加油”!(學生紛紛笑起來,對著同桌說著表揚或鼓勵的話)師:下面我們一起看投影,翻譯幾個句子。三、案例分析中考文言文篇幅多,復習內容多,復習的時間長,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倦怠,老師的方法單一,很多時候是重復新課的時候所講的內容,學生毫無興趣可言,復習很多的時候變成了讓學生單純的死記硬背。本節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復習,而不是一味的聽老師在那兒炒冷飯。翻譯的復習很多時候也被老師忽略,只叫學生背,效果并不好。本節課讓學生自由復習翻譯,自己出題考同學,自己分析翻譯中出現的問題,這一個過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參與的過程中歸納了知識,能較容易掌握翻譯這個知識點。在本節課整個的復習過程中,一直讓學生自主復習,如課文內容的復習上,讓學生自己抓住“景”“情”兩方面復習,自己設計問題自己回答,學生在此過程中再次整合了知識,在模擬中考的練習中又加深了對知識的鞏固。這樣的復習課是高效的,也是讓學生記憶深刻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滿井游記》復習教學敘事東風中學 余芳按照《廣東省2011年初中畢業生語文學科學業考試大綱》要求,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文言文有二十四篇,比往年新增加了四篇,由于篇幅多,內容多,復習的時間長,老師的方法單一,學生缺少復習興趣,復習效果不好。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決定在復習《滿井游記》時嘗試一種新的復習方法,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復習主動性,提高復習的實效。《滿井游記》是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這篇游記記敘了作者在滿井的一次游歷,描繪了北京近郊一帶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用白描手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用詞生動傳神、修辭巧妙自然、白描簡練樸實。我期待通過復習《滿井游記》,總結一種方法用于復習其他文言文,特別是另外幾篇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課前,我已經充分備好課,計劃用一課時。上課了,我精神飽滿的走進教室。伴隨著課前優美的音樂聲,我說道:“同學們,我們復習了很多的文言文,中考考綱要求掌握的有二十四篇,這其中有一類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你們能歸納一下嗎?”頓時,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三峽》《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很自然的我們就談到了本節課復習的篇目《滿井游記》,復習目標,朗讀課文,文學常識復習,一個個內容復習下來,教學環節緊緊相扣。接著,進入了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內容:復習詞語,我提出讓學生自己歸納重點詞語,記在筆記紙上的要求,然后我用實物投影的方式進行展示,最后通過做兩道中考模擬題加以鞏固。復習完這個內容,我們就復習句子翻譯,我讓學生們自由復習翻譯,碰見較難翻譯的句子做好勾畫,然后讓三個學生到黑板上分別出一個句子來考同學,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讓下面的同學同桌之間出題考對方,最后全班一起翻譯幾個句子。接下來,復習課文內容,我指導學生抓住山水名勝游記的特點,從“景”和“情”兩方面入手來復習,我讓學生們假設你是考官你會提出哪些問題,然后自己設計問題寫在筆記紙上,再用實物投影打出來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最后我帶著全班一起歸納全文內容,又通過中考模擬題練習鞏固。整個一節課下來,也掀起了一兩個小高潮,但也不無遺憾之處。我久久的沉思在這節課中。這節課給我的啟發是很大的,我感到自己的嘗試還是很成功的,通過方法的指引,引導學生們自主復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完全改變了以前老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課堂氣氛死氣沉沉的局面,課后學生也只靠死記硬背來掌握,毫無興趣可言。當然在今后的文言文復習中還要學生準備筆記本,將詞語的歸納,句子的翻譯,課文內容的提問整理出來,便于鞏固復習。這節課讓我最遺憾的是時間的安排,如果我能設計兩個課時,我能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更多的指導,我們將復習的更扎實,對方法的掌握會更牢固。如果時間充裕,在最后進行延伸復習的時候,可以對另外幾篇山水游記的復習更多的涉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教學建議1、 復習中一定要學生準備筆記本,將詞語的歸納,句子的翻譯,課文內容的提問整理出來,便于鞏固復習。2、 在課時的安排上,較長的篇目一定要設計兩個課時,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時間自主復習,而不是流于一種形式。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給予更多的指導,復習將更扎實,對方法的掌握會更牢固。3、 在句子翻譯上可以適當利用黑板,讓學生進行一個演示,老師在學生的翻譯上給予直觀的指導,更利于學生對翻譯的掌握。4、 要檢查復習的效果,應進行一定的小測,可以在課前的五分鐘,積極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興趣。5、 每復習一個篇目,就要適當聯系一下其他篇目。在復習的最后階段,一定要將八篇山水游記做一個總復習,讓學生對這類文言文有整體的認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滿井游記》復習教學設計東鳳中學 余芳復習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并背誦。2、復習重要詞語的含義:多義詞、重點實詞。3、復習重要句子的翻譯:主旨句、寫景句、名句、特殊句式。4、掌握本文運用白描手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寫景的方法。5、理解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復習教學重點:1、“始、乍、許”等重要詞語的解釋及句子翻譯。2、運用白描手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寫景的方法。復習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課時安排:一課時復習教學過程:1、 導語。1、由考綱涉及的二十四篇文言文導入: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2、回憶“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岳陽樓記》《三峽》《醉翁亭記》《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與朱元思書》《湖心亭看雪》《滿井游記》2、 本節課復習《滿井游記》的教學目標。3、 回顧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公安派”創始人,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學成就,被稱為“公安三袁”。作品多寫閑情逸致,風格率真自然。( 學生回答)4、 再現背景。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輕視名利,考中進士,但不愿做官,曾辭官訪師求學,游歷山川。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1598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教授。次年,升為國子監助教。但污濁的官場讓他嘗盡人間冷暖,第二年,便告假還鄉,過上隱居的生活。(學生回憶)5、 課題回憶。滿井,北京東北郊的地名,據《帝京景物略》記載:“該地有一古井,……并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時不落。”本文寫于作者在北京時游歷滿井的一次經歷。6、 重溫課文。學生大聲自由朗讀7、 復習詞語。(一)學生自主復習復習要求:1、歸納一詞多義。2、整理詞類活用。3、積累重要實詞。(一詞多義:偕 若 始 為 許 雖 尚 ……)詞類活用:茗 罍 紅裝 蹇……重要實詞:勁 曝 墮 瀟然 乍 掠……(二)多媒體展示學生自主復習的成果(三)中考模擬1、畫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余寒猶厲 / 余聞之也久 B、若脫籠之鵠 / 至若春和景明C、山巒為晴雪所洗 / 為宮室之美 D、麥田淺鬣寸許 / 潭中魚可百許頭2、選出畫線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A、風力雖尚勁 勁:勁頭 B、波色乍明 乍:初、始C、泉而茗者 茗:茶 D、而此地適與余近 適:適合八、復習句子翻譯。(一)看原文自主復習。勾畫出自己有困難的句子,逐字理解。方法:直譯為主,字字落實; 刪減補充,調整語序。(二)考題你來出學生到黑板寫一個句子,指名某個同學上來翻譯提示學生可以出以下類型的句子:1、句式變換的句子。如: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 2、有重點詞的句子。3、體現主題的關鍵句。 4、寫景名句 。(三)全班一起翻譯名句。1、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2、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3、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4、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九、復習文章內容。(一)學生自主復習方法:抓住“景” “情”兩方面來復習(二)問題你來提將提出的問題寫在紙上,每人至少三個問題。(三)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問題,然后一起回答。(四)教師總結全文內容寫景:早春之美 土膏 冰皮 水波 用詞生動傳神柳條 麥田 山巒 修辭巧妙自然游人 鳥 魚 白描簡練樸實抒情: 游滿井前 局促不出 郁悶游滿井時 脫籠之鵠 喜悅 寄情山水游滿井后 自此始游 自由 厭倦官場這篇游記描繪了北京近郊一帶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五)中考鏈接(2005蘭州)作者列舉了哪幾種游人,用現代漢語回答。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著艷裝騎驢的人(2009湖北仙桃)甲文寫____景,以____ 景觀為主,重點描繪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等優美景色。(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一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這篇游記寫初春的景象,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性格?(六)中考模擬1.第二段主要是寫城郊之春景,以寫景為主,兼有議論抒情。作者抒發的是( )A.歌贊春光明媚。 B.贊美滿井山清水秀C.抒發春游感慨。 D.抒發春游時悠然輕松之喜悅2、本文要寫“滿井”,第一段卻不著一字,反而抒發作者郁悶的心情,用意何在?用烘托、反襯的手法,欲揚先抑,寫出燕地的氣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為后文做了鋪墊。十、復習方法總結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如何復習?(學生自由發言)十一、寄語學生。十二、作業布置:整理課堂筆記在筆記本上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滿井游記》參考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紹。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又字無學,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人。"公安派"主帥,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學成就,被稱為“公安三袁”。袁宏道少敏慧,善詩文,始終無意于仕途,萬歷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訪師求學,游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游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如《虎丘記》《初至西湖記》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險登臨。他曾說“戀軀惜命,何用游山?”“與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開先寺至黃巖寺觀瀑記》)在登山臨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也得到了張揚,文學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 二、寫作背景。萬歷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起游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滿井游記》就寫于這一年的春天。越二年,補禮部儀制司主事,數月即請告歸。后遷官至稽勛郎中,不久即謝病歸里。三、關于“公安派”。公安派是明神宗萬歷(1573-1620)年間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為代表的文學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明代自弘治以來,文壇即為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貞、李攀龍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們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大歷以后書勿讀”的復古論調,影響極大。“公安派”他們所持的文學主張與前后七子擬古主義針鋒相對。“公安派”提出“世道既變,文亦因之”的文學發展觀,又提出“性靈說”,要求作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們的散文以清新活潑之筆,開拓了我國小品文的新領域。在晚明的詩歌、散文領域,聲勢浩大。 四、關于“滿井”。滿井系北京東北郊的地名,據《帝京景物略》記載:“該地有一古井,……并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時不落。”在淄川區蒲家莊東側約百米的山谷中。據史料記載,早年井中清泉涌流,泉水外溢后遍形成了小溪,大旱不涸,因此稱為滿井。最初蒲家莊也由此得名滿井村,到了明朝末年,蒲姓發展迅速,因而村莊命名為蒲家莊。當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稱之為“柳泉”。相傳蒲松齡曾多次在此設茶招待過往行人,搜集創作素材。蒲松齡酷愛此地,故自號“柳泉居士”。八十年代,柳泉旁新建了草亭、涼亭,井口周圍加了欄桿,井旁的“柳泉”石碑,是著名文學家沈雁冰先生所題寫。柳泉北面原有一座龍王廟,也叫滿井堂,廟西面原有《新建龍王碑》一塊,碑文是蒲松齡所撰寫。現廟宇已不存在,石碑已移存蒲松齡故居內。 柳泉位于淄博聊齋城正門以東,沿柳泉古道東行便可到達。沿柳泉向東走會有一個三叉路,往北可到達滿井寺,往東則到達牡丹園。而柳泉山莊則位于柳泉的南面。 五、關于“花朝節”。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農歷二月初二舉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節的。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 節期因地而異,中原和西南地區以夏歷二月初二為花朝;江南和東北地區以二月十五為花朝,據說這是與八月十五中秋節相應,稱"花朝"對"月夕"。此外,還有一些地區以二月十二或十八為花朝節。這種現象,可能與各地花信的早遲有關。舊時江南一帶以農歷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這一天,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這祭花神倒真是風雅的事了,這一天,大概不會只是女人們的事了,一冬的禁囿讓男人們有機會出來活動活動,或是放下手中的活,或是拋開案上的書,幫著系紅繩,順便可以看一看當下的顏如玉了。女人們祭完花神,急急的去找和自己相對應的花神了,正月的是柳夢梅,二月的是楊貴妃。“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舊時江南民間慶賀百花生日風俗盛況的寫照,夜間在花樹枝梢上張掛“花神燈”,燈火與紅花綠枝相映成趣;青年男女漫步花叢中,賞花談情;文人墨客觸景生情,吟詩作畫……對于各地花匠或花卉愛好者,更是一展各自手藝的好時節。 花朝風俗,各地不一。東北是要為花神設置神位,用素饌祭之。開封是舉行民間的“撲蝶會”,優勝者可獲大獎。在洛陽,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市井百姓,在花朝節這一天都要到龍門石窟等處游玩,挑食野菜,品嘗時鮮。商丘人更注重天象與豐收的關系,是以花朝日之陰晴,占卜全年小麥與果菜的豐收。在蘇州,人們要在虎丘花神廟前宰殺牲畜,祭祀花神,恭祝仙誕。在節慶中,一般都有酒食宴樂助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0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讓夢想開花考綱二十四篇文言文《論語》《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曹劌論戰》《公輸》《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桃花源記》《愚公移山》《馬說》《陋室銘》《愛蓮說》《岳陽樓記》《三峽》《醉翁亭記》《小石潭記》《記承天寺夜游》《與朱元思書》《湖心亭看雪》《滿井游記》《口技》《孫權勸學》 《傷仲永》《送東陽馬生序》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醉翁亭記》《湖心亭看雪》《與朱元思書》《岳陽樓記》《三峽》《小石潭記》《滿井游記》復習1、熟讀課文并背誦。2、復習重要詞語的含義:多義詞、重點實詞。3、復習重要句子的翻譯:主旨句、寫景句、名句、特殊句式。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復習目標 作者是 , 代文學家。為的創始者。作品多寫閑情逸致,風格率真自然。回顧作者袁宏道明公安派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輕視名利,考中進士,但不愿做官,曾辭官訪師求學,游歷山川。寫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記。1598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教授。次年,升為國子監助教。但污濁的官場讓他嘗盡人間冷暖,第二年,便告假還鄉,過上隱居的生活。再現背景滿井系北京東北郊的地名,據《帝京景物略》記載:“該地有一古井,……并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時不落。”當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稱之為“柳泉”。大聲自由朗讀課文重溫課文復習詞語1、歸納一詞多義。2、整理詞類活用。3、積累重要實詞。中考模擬畫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余寒猶厲 / 余聞之也久B、若脫籠之鵠 / 至若春和景明C、山巒為晴雪所洗 / 為宮室之美D、麥田淺鬣寸許 / 潭中魚可百許頭D選出畫線詞解釋正確的一項( )A、風力雖尚勁 勁:勁頭B、波色乍明 乍:初、始C、泉而茗者 茗:茶D、而此地適與余近 適:適合B復習翻譯方法:直譯為主,字字落實; 刪減補充,調整語序。看原文自主復習。勾畫出自己有困難的句子,逐字理解。提示:1、句式變換的句子。如:倒裝句、省略句、被動句2、有重點詞的句子。3、體現主題的關鍵句。4、寫景名句 。考題你來出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復習文章內容1方法:抓住“景” “情”兩方面來復習問題你來提1將提出的問題寫在紙上。每人至少三個問題。寫景:早春之美微潤始解乍明將舒未舒淺鬣土膏冰皮水波柳條麥田山巒游人鳥魚洗、拭茗、歌、蹇曝沙呷浪用詞生動傳神抒情:游滿井前游滿井時游滿井后局促不出脫籠之鵠自此始游郁悶喜悅自由厭倦官場寄情山水修辭巧妙自然白描簡練樸實總 結這篇游記描繪了北京近郊一帶的早春美好的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倦都市官場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懷.中考鏈接2005蘭州作者列舉了哪幾種游人,用現代漢語回答。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著艷裝騎驢的人2009湖北仙桃、天門甲文寫______景,以________ 景觀為主,重點描繪了水光山色、柳條麥田等優美景色;早春自然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一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這篇游記寫初春的景象,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性格?寫出作者出游的歡快之情。運用白描的手法和新奇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對自然的喜愛,對官場的厭倦,對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的惋惜,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模擬1.第二段主要是寫城郊之春景,以寫景為主,兼有議論抒情。作者抒發的是( )A.歌贊春光明媚。B.贊美滿井山清水秀C.抒發春游感慨。 D.抒發春游時悠然輕松之喜悅2、找出第二段中與第一段相呼應的景致與情致:“ ”與“余寒猶厲”相呼應; “ ” 與“飛沙走礫”相呼應;“ ”與“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相呼應。天稍和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D中考模擬本文要寫“滿井”,第一段卻不著一字,反而抒發作者郁悶的心情,用意何在?用烘托、反襯的手法,欲揚先抑,寫出燕地的氣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為后文做了鋪墊。復習方法總結自由發言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不畏中考遮望眼,勤奮努力創佳績!長風破浪在此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專題之一:“山水名勝游記復習”專題整體規劃一、開發單位:東鳳鎮東鳳中學二、開發模塊: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專題之一:“山水名勝游記復習”專題三、研發人員:余芳、張瀟曉、鐘啟傳、馮紅麗、肖錦妍、劉國華、陳敏四、學生分析:初三學生的學習任務重,各科的學習壓力大,學生逐漸產生了學習的倦怠心理,由于文科所記的知識較多,很多學生不愿意這樣的死記硬背,文言文的復習課堂枯燥乏味,復習方法單一,復習內容多,耗時長,復習效果不好,學生的復習興趣不高。同時,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對中考篇目中的文言文也有一個基本的掌握,但遺忘較多,由于不善于歸納總結,各篇目不能有機的聯系起來,各知識點不能融會貫通,復習的效率不高。利用“山水名勝游記復習”專題可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進行自主的復習,提高復習的實效。五、學習內容分析:課內文言文是中考語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所占分值較大,歷來是語文中考復習的重頭戲。考綱要求的二十四篇文言文中有一類寫景抒情的山水名勝游記,共有八篇:《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小石潭記》《三峽》《與朱元思書》《記承天寺夜游》《滿井游記》《湖心亭看雪》,這些文言文語言優美、意蘊深刻、情感鮮明,有景物的細膩生動的描寫,也有作者源于身世經歷的獨特感情的抒發,在寫法上有許多共同點,若將這些文言文作為山水名勝游記專題歸納復習,舉一反三,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學習方法:1、課時安排:每篇文言文計劃1—2課時,根據內容多少靈活確定2、每篇文言文的復習流程:導入——朗讀課文——背誦全文或名句——復習文學常識——歸納詞語解釋——復習句子翻譯——內容理解——中考模擬練習(也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3、復習方法:抓住這些文言文的共同點,交給學生復習此類文言文的基本方法:①重點句子翻譯抓寫景句、抒情句、主旨句。②內容復習抓住“景”和“情”兩方面。自主復習為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滿井游記》鞏固性和拓展性練習題鞏固性練習題一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偕數友出東直 2、若脫籠之鵠3、于時冰皮始解 4、波色乍明5、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6、山巒為晴雪所洗 7、娟然如拭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9、麥田淺鬣寸許 10、游人雖未盛11、風力雖尚勁 12、凡曝沙之鳥13、始知郊田之外來始無春 14、夫不能以游墮事二、選擇題。1、下列句中的“然”與“娟然如拭”中的“然”用法意思不同的一項( )A.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B.呷浪之鱗,悠然自得。C.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 D.然徒步則汗出浹背。2.下列句中加點詞與“泉而茗者”中的“茗”字用法相同的項是 ( )A.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B.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D.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3.選出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項( )A.凍風時作/ 于時冰皮始解 B.呷浪之鱗/鱗浪層層C.于時冰皮始解/ 始知郊田之外 D.欲出不得/偕數友出東直4.選出加點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 )A.娟然如拭 / 悠然自得 B.游人雖未盛 / 風力雖勁C.城居者未之知也/曝沙之鳥 D.泉而茗者 /紅裝而蹇者5、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項( )A.作則飛沙走礫 發作 B.余寒猶厲 還C.游人雖未盛 成年 D. 紅裝而蹇者 這里指驢,名詞作動詞用三、翻譯句子。1、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2、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3、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4、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5、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6、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四、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1.本文是從 、 、 、 、 方面寫出城游玩的 之情的。2、“ ”這些句子顯示本文所描寫的是 之景。3、本文描寫了 這些早春之景。 4、文章寫鳥、魚富有人情詞語是 、 ,表達了作者 的心情。5、作者用 “ ”繪出初春水光;用“ ” 畫出春山之態。用兩個比喻,水如 “ ” ,山如 “” 。 6.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既是對城居者 的惋惜,更表現了作者的歡快、感嘆、贊美的心情,反映了作者對 的熱愛,對的厭倦。7、這篇游記寫初春的景象,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8、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五、閱讀文段,回答問題。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來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與“呷浪之鱗”中的“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錦鱗游泳 B.鱗浪層層 C.毛羽鱗鬣 D.鱗次櫛比2、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項( )A.廿二日天稍和 暖和 B.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停留C.娟然如拭 擦 D. 若脫籠之鵠 天鵝3、畫線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A.余寒猶厲 / 余聞之也久 B.若脫籠之鵠 / 至若春和景明C.山巒為晴雪所洗 / 為宮室之美 D.麥田淺鬣寸許 / 潭中魚可百許頭4.“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一句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5. 這段文字的中心是( )A.滿井之游的輕松愉快的心情。 B.在滿井所見到的各種景象。C.滿井這里已是春天了。 D.滿井這里的冬天就像春天一樣。6、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本文情景交融:都是景語,都是情語,匯成一首對春天的贊歌。B.本文描寫突出景物特點:高柳、山水、麥田,都是典型的南國之春的特點。C.本文比喻生動:用脫籠之鵠,比作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滿喜悅心情的人;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比喻水光。D.本文描寫滿井春色,由遠而近,由面到點,層次分明,詳略得宜。拓展性練習題閱讀文段,回答問題。(一)初至天目雙清莊記數日陰雨,苦甚。至雙清莊,天稍霽。莊在山腳,諸僧留宿莊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石簣夢中誤以為雨,愁極,遂不能寐。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簣起。石簣嘆曰:“暴雨如此,將安歸乎?有臥游耳。”僧曰:“天已晴,風日甚美,響者乃溪聲,非雨聲也。”石簣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數碗,即同行。1.本文是袁宏道所寫。他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形成文學的重要流派,世稱________。詩文強調抒寫“________”,作品多寫閑情逸致。2.翻譯句子。①至雙清莊,天稍霽。②溪流激石作聲,徹夜到枕上。③暴雨如此,將安歸乎?有臥游耳。3.作者極力刻畫友人的情緒的目的是什么?(二)畫竹.余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陰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涼適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欞,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紙上,冬冬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影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畫竹,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 ( )A 余家有茅屋二間(我家) B 甚涼適也(恰好、剛好)C 無所師承(老師傳授) D 置一小榻其中(放)2、解釋下面兩組加點的字①秋冬之際,取圍屏骨 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②于時一片竹影零亂 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3、將下面這句句子譯成現代漢語豈非天然圖畫乎!4、從這段文字中,你能讀出怎樣得生活啟示。參考答案鞏固性練習題一、和 好像 剛剛 初 被 梳掠 大約 雖然 猛 曬 才 耽誤二、1.D 2、C 3、D 4、C 5、D三、略四、1、作者的內心感受 、水光山色 、柳枝麥芽、游人歡欣 、魚鳥之樂 喜悅2、高柳夾堤,土膏微潤 冰皮始解,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早春3、土膏、冰皮、水波、山巒、柳條麥苗、游人、鳥、魚4、悠然自得 皆有喜氣 無比快樂5、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 娟然如拭,鮮妍明媚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6、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不知大好春光 大自然 官場7、運用白描的手法和新奇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8、用烘托、反襯的手法,欲揚先抑,寫出燕地的氣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為后文做了鋪墊五、1、A 2、B 3、D 4、寫出作者出游的歡快之情。5、 A 6、B拓展性練習題(一)1.公安派;性靈。2.①到雙清莊時,天稍稍放晴。②小溪的流水激蕩著山石發出泠泠的聲音,整夜地傳到睡覺人的耳朵里。③暴雨下得這么大,將怎么回去呢?只有躺著聽山水之聲了! 3.作者極力刻畫友人情緒的變化,使文章富有情趣,并且天目山的美,在友人的情緒從期盼到失望又到興奮的變化中,已呼之欲出。(二)1.B 2.①的 它 ②在 從 3.這難道不是一幅無然的圖畫嗎柄 4.說明只要留心觀察,處處皆有學問并能自學成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4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滿井游記(復習)》余老師.flv 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專題—《滿井游記》 素材.doc 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專題—《滿井游記》 練習.doc 教學反思.doc 教學建議.doc 教學案例.doc 教學設計.doc 教學課件.ppt 整體規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