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山水名勝游記復習專題·記承天寺夜游》視頻課堂實錄+課件+教案+練習(鐘老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課內文言文復習·山水名勝游記復習專題·記承天寺夜游》視頻課堂實錄+課件+教案+練習(鐘老師)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記承天寺夜游》復習教學案例
東鳳中學 鐘啟傳
一、精彩片段:
師:文中寫景只有一句,請問是哪一句?
生: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橫,蓋竹柏影也。
師:對。寫的是什么景?
生:月景。
師:是的,月光下的夜景。不過讓我們感到好奇的是句子中沒有一個月,同學們是如何判斷寫的就是月景呢?
生:(賞析句子,并各抒己見)
師:(從學生的議論中,教師引導歸納出以下一些信息)句中無一個“月” 字,卻無處不是寫皎潔的月光。蘇軾用 “積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營造出一種空明的意境;用 “藻荇交橫 ”四字,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給人以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表面上寫“積水”、“竹柏的影子”,實際上是描寫清澈透明、搖曳多姿的月下美景。
師: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這么美妙的月景,蘇軾用了什么方法來描述?
生1:用“積水”比喻月光下庭院中清澈透明的景象。
生2:用“水藻、荇菜”交錯縱橫的景象。
師:看來,蘇軾善于用比喻方法描繪月光下的美景,值得我們學習。“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個景象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清澈透明、了無塵俗的心胸。
師:某年某地有道中考題是這樣出的——中考鏈接: 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生:用比喻來描寫月色下的美景。積水比喻月光,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竹柏影。
師:考題要求比較簡單,我們只要回答作者運用了什么方法,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即可。沒有要求作深刻的賞析,所以這句話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們可以不作回答。
二、案例分析:
復習課不宜面面俱到句句分析,要善于幫助學生梳理重點知識,對于難點知識組織學生作深刻探討,引導他們歸納概括復習方法。畢業生學習壓力很大,不宜讓他們作機械性重復訓練,不宜進行題海戰。只要我們點撥到位,組織他們作深刻探討,學生悟性高,自然是茅塞頓開有所補益。比如上文“教學案例片段中”,蘇軾把月景寫得美妙精彩具體表現在哪里?運用的是什么方法?通過探討,我們分析發現,句中無一個“月” 字,卻無處不是寫皎潔的月光。學生很快明白了賞析寫景句子的其中一種模式,那就是:作者運用什么方法描繪什么景象。然后再引導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寫景方法可以是修辭,也可以從感官角度描寫。最后通過“中考鏈接”這一環節,證實我們的解答方式和方法是可行的。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2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沙畫欣賞
蘇軾:重點篇目
《水調歌頭》《浣溪沙》《江城子》
蘇軾(1037—1101)
詩詞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唐宋八大家”之一。
《記承天寺夜游》復習
寫作背景
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其政敵以蘇軾有諷刺新法的詩句為借口,以“誹謗朝政”的罪名將他逮捕,讓他險些丟了性命。
他頻遭貶謫,一生歷典八州,他身行萬里走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
他被無數小人中傷陷害,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
讀書:閉門書史叢,少有凌云志。
立志讀盡人間書,發奮識遍天下字。
態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
圓缺,此事古難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蘇軾被貶到黃州四年后的某天夜晚,被美妙的月色吸引,寫下了《記承天寺夜游》這傳世名篇,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小片段。
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
字詞復習
請你在筆記紙上寫出認為最重要的五個字詞,并加以解釋。
供你參考

欣然




空明

高興的樣子
想到、考慮
于是 、就
睡覺
清澈透明
原來是

罷了
翻譯語句
請你在筆記紙上寫出認為最重要的兩句話,并加以翻譯。
請參考
念無與為樂者
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
庭下如積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積水一樣清澈透明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只不過缺少像我們這樣具有閑情逸致的人罷了
1、蘇軾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問題交流
1、蘇軾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散散心;
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賞月。
2.哪句話是描寫月景的?
請賞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橫,蓋竹柏影也。”
賞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橫,蓋竹柏影也。”
句中無一個“月” 字,卻無處不是寫皎潔的月光。蘇軾用 “積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營造出一種空明的意境;
用 “藻荇交橫 ”四字,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給人以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
這個景象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清澈透明、了無塵俗的心胸。
中考鏈接:
11.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
用比喻來描寫月色下的美景。積水比喻月光,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竹柏影。
情感體會
蘇軾自謂閑人,文中哪些語句與“閑”字有關,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月色入戶 ——門庭冷落
念無與為樂者 ——交游之稀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點明其閑
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悠閑自適的心境。
中考鏈接:
12.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作者的“閑”?(3分)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請你說出它的深刻含義?
“閑人”多層次解讀:
1、閑雜人:無所可做的一類人;
2、悠閑自適的人:心境平和的一類人;
3、具有閑情逸致的人:志趣高雅的一類人;
4、超凡脫俗的人:心胸了無塵俗的一類人;
整句話很精彩,所傳達的思想感情也相當復雜,既有欣喜愉悅,又有抑郁孤寂,還透出某種超越于塵俗之上的自慰、得意之情。
小結1
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小結2
整節課我們復習了:
1.重點字詞
2.重點語句
3.思想內容
4.情感體會
5.名句賞析
附讀后感一篇:
閑人
鐘啟傳
沒有忙碌過怎么知道閑的滋味?閑久了又想做回忙人。人啦人,有時真是比較“命賤”。
不少人羨慕做老師,問為什么?他們的回答干脆利落:假期多唄。哎,還好,他們總算還是真誠的,沒有敷衍我說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學生時代想著放假,放假了又想著開學。如今上班了想著下班,下班了又想著上班。難道真的是“命賤”么?
現代倒是很少有人自稱是閑人的,那常常意味著失業。古代蘇東坡也失業了,被貶到黃岡,他倒是真的很閑,閑到連個朋友都沒有了。要知道以前的蘇東坡可是個大忙人。他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府上夜夜笙歌曼舞,可是高朋滿座,忙的是不亦樂乎。自從他落難被貶之后,再也沒有“朋友”來往了,準確來說還有一個,是同樣被貶到黃岡的張懷民。如今沒有什么事情可做的他閑得發慌,閑到晚上睡不著覺,連那靜悄悄的月光也能把他吵醒。
蘇軾畢竟是蘇軾,也不是什么好惹的東西,你吵醒我,那我干脆就把你看個夠,一不做二不休,還要找個人一起分享看的心得。于是便來到承天寺,與懷民一起欣賞月光。兩個大男人一起在月光下散步,怎么想都會覺得有點哪個哪個的。而且他們好像還是都不怎么喜歡說話的那種,更加讓人浮想聯翩了。還好,我們還真應該相信蘇東坡,相信他的身心只在賞月,根本沒有私心雜念。因為大難不死的蘇東坡已經超越了世俗之見,所以我們不能以世俗的眼光看他。他當時是懷著一顆空明之心在欣賞著庭院那空明的月景,心中已經豁然開朗,并驕傲地自稱是“閑人”。想想,連月光也能把他吵醒,他倒是真有閑情逸致的。此時的他一定已經超脫于凡塵俗世之外,飄然于彩虹明月之上,與月光仙子在暢談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從此,這個世界上也就有了個“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
再來看看我們這些閑人吧。我們也是閑人,是閑不下來的閑人,是閑雜一類的那種,是游手好閑的閑散之徒。
食客是閑不住的,吃盡天下美食,即使再胖也在所不惜;
酒鬼是閑不住的,美酒當前醉生夢死,縱然亂性還是照喝不誤;
賭徒是閑不住的,一擲千金的刺激,據說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癮者是閑不住的,海洛因帶來欲仙欲死的滋味無法抵擋;
貪官是閑不住的,明知要被送上斷頭臺,還是剎不住車;
殺手是閑不住的,直到殺死最后一個,或是被殺掉為止。

看來做個閑人還真是不容易,能做個閑人也是很不錯的了!
這是一個閑人,游手好閑,浪跡于街頭巷尾之間,渾渾噩噩中度日;
這是一個閑人,閑情逸致,工作之余常沾花惹草,逍遙自在還活著;
這是一個閑人,超越凡塵,靈魂清澈透明萬事空,了無牽掛尚存在。

能活出這樣境界的人,大概是可以做蘇軾的朋友了吧。
2011-3-30
作業:自選一個角度寫一則心得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記承天寺夜游》復習教學設計
東鳳中學 鐘啟傳
一、復習目標
1.誦讀文章,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
2.賞析文章重點內容,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復習重點:理解重點字詞句的含義,以及重點句子的賞析。
三、復習難點:感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對“閑人”四個層次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1、《水調歌頭》沙畫欣賞導入:現代年輕藝術家表現的是古代名家名作,看來詩詞與繪畫是相通的。有句話說的真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啊。不過讓我們更加感興趣的是現代的藝術家表現的卻是古代的名家名作。看來這個蘇軾還真了得。下面我們一起簡單了解一下這個偉大的蘇東坡吧。
2、簡介蘇軾。他的詩詞賦、以及琴棋書畫是樣樣精通,在文學創作方面也十分突出,被評價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3.簡介本文的寫作背景:蘇軾因為反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其政敵以蘇軾有諷刺新法的詩句為借口,以“誹謗朝政”的罪名將他逮捕,讓他險些丟了性命。蘇軾被貶到黃州四年后的某天夜晚,被美妙的月色吸引,寫下了《記承天寺夜游》這傳世名篇,真實地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小片段。蘇軾有不少隨筆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種情調,或表現一片心境。
4.簡介蘇軾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他頻遭貶謫,一生歷典八州,他身行萬里走過無數窮山惡水,卻都如處天堂。他說:此心安處是吾家。他被無數小人中傷陷害,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見盡了人間丑態,卻說:眼前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讀書:閉門書史叢,少有凌云志。立志讀盡人間書,發奮識遍天下字。態度: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5.師生交流重點字詞復習情況。
請你在筆記紙上寫出認為最重要的五個字詞,并加以解釋。
6.師生交流重點語句翻譯情況。
請你在筆記紙上寫出認為最重要的兩句話,并加以翻譯。
7.重點問題交流,然后加以明確。
(1)、蘇軾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賞月。
(2)、哪句話是描寫月景的?請賞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橫,蓋竹柏影也。”
賞析:句中無一個“月” 字,卻無處不是寫皎潔的月光。蘇軾用 “積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營造出一種空明的意境;用 “藻荇交橫 ”四字,比喻月下美麗的竹柏倒影,給人以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個景象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清澈透明、了無塵俗的心胸。
中考鏈接: 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明確:用比喻來描寫月色下的美景。積水比喻月光,藻荇交橫比喻月下竹柏影。
8.簡單賞析幾幅“空明”之景色圖。
9.情感體會和感悟。請思考。
蘇軾自謂閑人,文中哪些語句與“閑”字有關,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交流后明確:月色入戶 ——門庭冷落;念無與為樂者——交游之稀;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點明其閑 。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悠閑自適的心境。
中考鏈接: 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作者的“閑”?(3分)
10.“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是全文的點睛之筆,請說出它的深刻含義?
“閑人”多層次解讀:
(1)、閑雜人:無所可做的一類人;
(2)、悠閑自適的人:心境平和的一類人;
(3)、具有閑情逸致的人:志趣高雅的一類人;
(4)、超凡脫俗的人:心胸了無塵俗的一類人。
整句話很精彩,所傳達的思想感情也相當復雜,既有欣喜愉悅,又有抑郁孤寂,還透出某種超越于塵俗之上的自慰、得意之情。
11.小結1: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12.小結2:整節課我們學習了:重點字詞、重點語句、思想內容、情感體會、名句賞析。
13.與學生交流《閑人》讀后感。
14.布置作業:自選一個角度寫一則心得。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記承天寺夜游》參考資料
一、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二、關于“承天寺”。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又名月臺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公元957-958年)建寺,歷代屢經重修,與開元寺、崇福寺并稱泉州三大叢林,有“一塵不染”、“梅石生香”等奇景。承天寺原為五代節度使留從效的南花園,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957一958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于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
三、關于“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是影響蘇軾一生的重大事件。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1077)重用王安石變法,變法失利后,又在元豐年間(1078~1085)從事改制。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發生了蘇軾烏臺詩案。這案件先由監察御史李定告發,后在御史臺獄受審。御史臺自漢代以來即別稱“烏臺”,所以此案稱為“烏臺詩案”。   
1079年(元豐二年)三月,蘇軾被貶調湖州。貶調的原因是他不贊成王安石的新法。在奉調時,蘇軾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謝。本是官樣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黨作了手腳,于是在表中寫出了略帶牢騷的“知其生不逢時,難以追陪新進;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養小民”一句。朝廷的公報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當于現在的官方報紙,蘇軾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這次謝恩表,使那些“新進”成了讀書人心目中的笑柄。   
監察御史舒亶、御史中丞李定等人,舉出蘇軾的《杭州紀事詩》作為證據,說他“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更從他的其它詩文中找出個別句子,斷章取義地給予定罪,如:“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本來蘇軾是說自己沒有把書讀通,所以無法幫助皇帝成為像堯、舜那樣的圣人,他們卻指他是諷刺皇帝沒能力教導、監督官吏;又如“豈是聞韶忘解味,邇來三月食無鹽”,說他是諷刺禁止人民賣鹽。總之,是認定他譏諷皇上和宰相,罪大惡極,應該處死刑。雖然他們都要蘇軾死,但神宗皇帝不愿殺害他,只同意拘捕他,而且不同意蘇軾在進京途中關入監獄過夜。 朝廷在七月二十八日將蘇軾逮捕,八月十八日送到御史臺的監獄。二十日,正式提訊。此時,《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告密,指出蘇軾歌詠檜樹的詩句:“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惟有蜇龍知。”隱刺皇帝:“皇帝如飛龍在天,蘇軾卻要向九泉之下尋蜇龍,不臣莫過于此!”新黨指控蘇軾“大逆不道”,要置其于死地。十月十五日,御史臺申報蘇軾詩案的審理情況,其中有蘇軾數萬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蘇軾譏諷文字的人物名單,計有司馬光、范鎮、張方平、王詵、蘇轍、黃庭堅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等欲置蘇軾于死地而后快,但神宗一時舉棋不定: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大臣。
蘇軾寫《獄中寄子由》說“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無比凄慘。審訊者常對他通宵辱罵。巨大精神壓力下,蘇軾寫下了“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未了因”的悲慘詩句。因為兒子蘇邁離開京城去別處借錢,把送飯的事交給朋友,但是忘了告訴朋友父子之間有約定:送飯只送蔬菜和肉食,若聽到壞消息,才送魚去。巧的是這位朋友恰恰送去熏魚。蘇軾大驚,就給弟弟蘇轍寫了上面兩首訣別詩。詩作完成后,獄吏按照規矩,將詩篇呈交神宗皇帝。宋神宗讀到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感動之余,也不禁為蘇軾的才華所折服。加上當朝多人為蘇軾求情,王安石也勸神宗說:“圣朝不宜誅名士”,神宗遂下令對蘇軾從輕發落,貶其為黃州團練副使。轟動一時的“烏臺詩案”就此銷結,而蘇軾的這兩首“絕命詩”也廣為流傳開來。
四、寫作《記承天寺夜游》的背景。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是選自《東坡志林》卷一。  
本文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低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一點被殺。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一個片段。也體現了他們二人的深厚友誼與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鞏固性和拓展性練習
班級 姓名 學號
第一部分 鞏固性練習
一、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
1.月色入戶( )    2.欣然起行( )
3.念無與樂者( )( ) 4.相與步于中庭( )( )
5.水中藻荇交橫( )  6.庭下如積水空明( )
7、蓋竹柏影也( )
8、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寫出文中描寫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對其寫景的妙處試作簡要的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說說課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作者的“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尋張懷民”一句中的“尋”字用得好,你認為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中“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顯然與實際不符,因為并非每夜都能見到月色,每處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描寫的對象是___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此句運用了________的修辭手法。
八、“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中蘊含著作者怎樣微妙而復雜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拓展性練習
閱讀下面古文,完成1—6題。(12分)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度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宋]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風亭月樹間,以紅粉笙歌② 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坐釣月磯③,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④,及佛燈隱現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與無際偕訪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坐石臺,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悠欲與清景俱往也。生平過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記》,有刪改)
[注]①虎丘:蘇州名勝。 ②紅粉笙歌:指歌女奏樂唱歌。 ③鉤月磯:在虎丘山頂。④風鐸:懸于檐下的風鈴。 ⑤無際、仲和,作者的友人。
1.下列加點詞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月色人戶 木蘭當戶織
B.然終不若山空人靜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時聞風鐸 隔簋竹,聞水聲
D.生平過虎丘才兩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2.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與無際偕訪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A.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B.萬鐘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
D.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3.用現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橫線的句子。(2分)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
4.用斜線(/)為乙文中畫曲線的句子標出兩處停頓。(2分)
不 復 飲 酒 亦 不 復 談 以 靜 意 對 之
5.用自己的話說說蘇軾是怎樣描寫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6.承天寺的夜色與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點 (2分)
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洪江市| 平山县| 金溪县| 绍兴市| 武汉市| 亚东县| 南和县| 土默特左旗| 儋州市| 兴文县| 石台县| 苏尼特左旗| 家居| 孟津县| 和平区| 犍为县| 怀仁县| 长沙市| 扎鲁特旗| 玉山县| 陆川县| 大理市| 榆中县| 河东区| 四子王旗| 宁陵县| 长葛市| 遂昌县| 东乡县| 苍山县| 南丹县| 广丰县| 寻乌县| 大同市| 东方市| 铁岭市| 临沭县| 吉木萨尔县| 周至县| 陵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