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濱江初中教育集團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9月份月考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濱江初中教育集團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9月份月考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濱江初中教育集團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9月份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20九上·柯橋期中)中國同盟會誓詞中提出的革命綱領,后來被概括為“三民主義”。這一綱領內容中屬于民權主義的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2.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這次“試驗”的結果是(  )
A.頒布了新經濟政策
B.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D.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3.(2021九上·浙江月考)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中指出:“勞工主義的勝利也是庶民的勝利”。1920年4月,陳獨秀發表演說強調,勞動者的覺悟第一步“要求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權”。據此可知(  )
A.新文化運動開始向傳統思想和道德宣戰
B.國際工人運動在世界范圍蓬勃開展
C.此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被普遍接受
D.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4.(2021九上·浙江月考)中國近代思想的演進“既不是一江長流,也不止一個洪峰,而是以一個接一個思潮的漲落相繼出現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德先生、賽先生” ②“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④“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5.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  )
A.運動遭到英國當局的殘暴鎮壓 B.英國被取消了在埃及的特權
C.埃及獲得徹底獨立 D.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
6.(2020九上·柯橋期中)下列節日,源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是(  )
A.三月八日婦女節 B.五月一日勞動節
C.八月一日建軍節 D.九月十日教師節
7.(2021九上·浙江月考)“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該條文的評述,正確的有(  )
①有利于維護共和制度 ②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③體現參議院對總統權力的制約 ④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1九上·浙江月考)“從廣州到華中,……勢如破竹,1926年9月攻下武漢,11月拿下南昌,12月占領福州,1927年3月進駐上海和南京。九個月內,占中國半個部分的南方被攻占了。”這一情形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 B.國民革命 C.國共對峙 D.西安事變
9.(2021九上·浙江月考)1929—1933年發生了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  )
A.“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
B.“牛奶面包價格都漲到天上去了”
C.“整個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靜”
D.“為共渡難關各國變得親如兄弟”
10.(2021九上·浙江月考)在中國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筆下,它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它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它”是(  )
A.北伐戰爭 B.紅軍長征
C.抗日戰爭 D.反袁護國運動
11.(2020九上·浙江月考)“九一八”事變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將自己的裙子送給蔣介石,并在裙子上賦詩一首:“妄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江山,萬世同羞恥……”詩中的“江山”是指(  )
A.平津地區 B.東北地區 C.華北地區 D.華東地區
12.(2020九上·浙江月考)西安事變發生后,周恩來到西安調停。針對蔣介石的拒不讓步,周對蔣說:“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由此可知,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是(  )
A.張學良、楊虎城的和平意愿
B.國民黨內部一致同意聯共抗日的主張
C.中國共產黨做出巨大的努力
D.蔣介石做出了主動讓步
13.(2021九上·浙江月考)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在凡爾登戰役中,德法雙方傷亡近百萬人。
②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③1917年,胡適發表文章,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④新經濟政策是蘇維埃對如何在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20九上·余杭月考)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C.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D.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15.(2017九上·平陽開學考)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
16.(2021九上·浙江月考)1919年,李大釗曾以“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來評論某一歷史事件。他評論的是(  )
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運動
17.(2021九上·浙江月考)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的新聞是(  )
A.北伐勝利進軍的消息
B.袁世凱稱帝
C.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D.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18.(2021九上·浙江月考)某校為迎接建黨100周年,舉辦"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展。下列內容符合"紅船啟航"版塊的是(  )
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武裝起義軍旗飄揚
C.眾志成城全民抗戰 D.軍民一心推翻清帝
19.1840年后,隨著中國閉關自守大門的打破和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闖入,近代文明也傳入中國。下列屬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輪船、火車 ②電報、電話 ③照相、看電影、跳交誼舞 ④三跪九叩之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21九上·浙江月考)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治危機,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
A.德國和美國 B.英國和美國
C.德國和日本 D.意大利和日本
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21.(2021九上·浙江月考)一部武漢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0月10日晚,武昌的新軍工程營士兵迅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隨后,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此后,失去民心的清朝統治迅速崩潰……打倒了清政府,這是革命唯一的成績。
——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在湖北戰場,國民革命軍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葉挺領導的以中國共產黨員為主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屢戰屢勝,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引自《錢江晚報·直面武昌戰役》(2015.11.7)
材料三:(1927年)在遭受嚴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便是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革命的總方針后,開始著手發動群眾,開展革命,它使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在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依靠黨的領導、依靠科技、依靠人民,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
(1)“打倒了清政府,這是革命唯一的成績”,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辨析。
(2)根據材料二,結合當時形勢,分析國民革命軍在湖北戰場勝利的原因
(3)結合史實分析,為什么說漢口會議使中國共產黨踏上了“新”的征途?
(4)綜合上述四則材料概括在創造歷史、社會變革、傳承文明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22.(2021九上·浙江月考)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人類歷史上曾發動大規模戰爭,引發人類深思。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70年至1913年間,恰恰是經濟全球化的大發展時期。當時的世界面臨兩個問題:英國雖是全球化的動力,然而已越來越無力領導世界,但還一味維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當性已經越來越顯薄弱;另一個是“新興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的崛起,它們普遍奉行的乃是國家主義,在全球秩序逐漸陷入瓦解的情況下,世界卻缺乏新的領導者來維護基本秩序。
——《一戰發生機理時刻警醒當今世界》
材料二:“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法國元帥福煦
“許多人從凡爾賽和平的‘恥辱'中省悟出個人困境的原因,并把這種困境同民族的不幸完全等同起來”。納粹黨極力宣傳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正義性戰爭”,德國民族災難根源于這個“強盜和掠奪的條約。”
——吳曉奎《試論希特勒上臺的原因》
材料三:“相對于戰爭結束來說,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戰爭本就沒有爆發,戰爭只能帶來傷害。”
——富蘭克林·羅斯福
(1)根據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并運用所學知識,說一說一戰后“新的領導者”維護世界的“基本秩序”的相關史實。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新秩序帶來的不是真正的和平。并說明德國打破這一秩序的過程
(3)綜合上述材料,思考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23.(2021九上·浙江月考)歷史圖片承載一段段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簡述《新青年》創辦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五四運動的特點。
(3)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存在的關系以及兩者蘊含的共同精神內涵。
24.(2021九上·浙江月考)近代以來中國人先后有過“英國夢”“美國夢”“俄國夢”等眾多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紀……中國人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醒來,才發現"天下"變成了"世界"……一敗再敗后,才有收拾舊山河的民族復興夢,引無數仁人志士為之流淚、流汗、流血……所以,中國人不憚以矯枉過正的姿態否定傳統、學習西方……洋務派、改良派、立憲派、國民黨、共產黨……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
—-摘自楊凱《中國夢的方位》
(1)請寫出年代尺中A事件及其標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人為實現"英國夢"和"美國夢"分別做了哪些努力。中國共產黨在踐行"俄國夢"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怎樣的發展道路
(3)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系列"追夢"實踐給我們哪些啟示
25.(2021九上·浙江月考)1949年,中國共產黨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某校開展“追憶百年記憶,黨史我來說”主題活動。
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情況(1921年-1949年)
會議 時間 地點 會議主要內容
一大 1921年 上海嘉興 通過黨綱,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① 。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明確提出徹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大 1923年 廣州 討論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 問題。
五大 1927年4月 武漢 批評了陳獨秀錯誤,但對無產階級如何爭取領導權,如何領導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裝未能作出 回答。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漢口 確立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六大 1928年6月 莫斯科 認真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黨的 總路線是爭取群眾。
遵義會議 1935年 遵義 糾正了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毛澤東回到 中央領導崗位。
七大 1945年 延安 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毛澤 東思想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1)請就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情況進行填空,完成展板。
(2)請在以下橫線上填空,表達你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并任選幾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要求:①觀點正確;②史論結合;③邏輯自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民權主義,就是指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即創立民國。
AB兩項均屬于民族主義,不符合題意;
C項創立民國屬于民權主義,符合題意;
D項平均地權屬于民生主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同盟會綱領的含義。
2.【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試驗”指的是把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了現實。
A項頒布了新經濟政策是列寧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不符合題意;
B項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這次“試驗”的結果,符合題意;
D項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是巴黎公社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月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實踐性試驗”,結合十月革命的結果解答即可。
3.【答案】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判斷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李大釗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了社會主義的大旗。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題干材料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4.【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①“德先生、賽先生”出現于新文化運動時期,②“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是1927年8月7日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05年成立的中國同盟會的綱領,④“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是1924年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確立的三大政策。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①④②。
B項③①④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中國近代化的主要歷程及重大事件。
5.【答案】D
【知識點】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于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終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埃及的華夫脫運動,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難度不大,注意識記。
6.【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后來把8月1日定為建軍節。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八月一日建軍節源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職,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國民國臨時約法》,②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說法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
C項①③④評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相關史實。
8.【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題干“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國民黨人攻下了長沙、岳州、武昌和漢口。1927年春他們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個中國北方都歸他們統治。”及所學知識可知,1924 1927年是國民大革命時期,主要任務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材料中國民黨人取得的一系列成績,說明北洋軍閥的統治已經基本被推翻,這與北伐戰爭有關,處于國民革命期間。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民革命是題干情形反映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解題時注意抓住題干時間和對材料的解讀。
9.【答案】A
【知識點】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各國工業生產陷人癱瘓狀態,失業人員劇增,失業工人達到3000多萬,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導致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因此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
A項“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是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影響及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10.【答案】B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 “地球的紅飄帶”“ 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黨中央率領紅軍隊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紅軍長征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紅軍長征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長征的史實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本題的關鍵是“地球的紅飄帶”“ 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11.【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材料分析分析可知,1931年,日軍蓄意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很快淪陷。 何香凝的這首詩表達了對蔣介石身為“好男兒”,卻“不戰送江山”的強烈憤慨。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東北地區是詩中的“江山”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材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
12.【答案】C
【知識點】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據材料“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可知,隨著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中共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在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也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AB兩項所述與題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共產黨做出巨大的努力是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做出了主動讓步與材料反映的相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及學生解讀題干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注意識記西安事變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13.【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觀點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上述各項表述中,②④屬于觀點,①③屬于史實。
D項②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史實和歷史觀點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掌握歷史史實和歷史觀點的區別,注意兩者的區別。
14.【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該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ABC項三項在鴉片戰爭失敗后就發生了變化,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要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
15.【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相關知識。列強之間的關系是以自身的利益為轉移的,意大利加入同盟國是由于在同法國爭奪北非的斗爭中失利,而其在戰爭爆發后,協調與法國矛盾加入協約國是因為協約國給它許諾滿足其在地中海地區的侵略欲望。由此可見,世界上并無永久的敵人,也無永久的朋友,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一戰的經過。
16.【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了現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十月革命是李大釗評論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十月革命。識記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識記十月革命的內容與意義。
17.【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民國八年是公元1919年,結合所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A項北伐勝利進軍的消息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發生在1926年;
B項袁世凱稱帝是在1915年12月,不符合題意;
C項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
D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法、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該題首先要將民國紀年轉換成公元紀年,然后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民國八年”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8.【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紅船啟航”指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的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A項開天辟地煥然一新符合"紅船啟航"版塊,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紅船啟航"版塊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19.【答案】A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世紀初,西方發明了輪船和火車,后來這兩種現代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電報、電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19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近代以來,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等傳入中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三跪九叩是封建制度的產物,不屬于近代文明。故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屬于近代文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近代社會生活與西方文明傳入的史實。
20.【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治危機,在其影響下,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36年,二二六兵變以后,日本軍部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意大利在1922年就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而英國和美國則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危機,并未走上法西斯道路。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和日本在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引發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法西斯專政建立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法西斯政權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21.【答案】(1)片面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政府,也宣告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
(3)漢口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會議后,毛澤東創建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各地共產黨人先后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
(4)人民群眾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民革命軍進行的北伐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國共合作,共同反對軍閥統治;黃埔軍校為北伐戰爭提供了大量人才;戰略方針的正確;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等。
(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9月9日,毛澤東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到達井岡山地區,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4)綜合四則材料,不難看出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社會變革傳承文明中起到了主體的作用。
故答案為:(1)片面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政府,也宣告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
(3)漢口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會議后,毛澤東創建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各地共產黨人先后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
(4)人民群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八七會議、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答案】(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戰后列強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激起了德國人民的憤怒引發民族復仇情緒。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積極《凡爾賽條約》,納粹德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
(3)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可知,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所學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由英、法、美三國控制,1919年6月,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凡爾賽體系;1921年~1922年間,美、英、法、日等九國在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簽訂《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華盛頓體系。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也依然存在,所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據所學可知,《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導致德國國內復仇情緒蔓延;1933年希特勒上臺,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故答案為:(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戰后列強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激起了德國人民的憤怒引發民族復仇情緒。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積極《凡爾賽條約》,納粹德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
(3)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3.【答案】(1)政治上: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進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版成為新文化開始的標志。
(2)廣泛的群眾性、全國性、徹底性、啟蒙性。(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
(3)關系: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促進新文化運動發展與繼續。
共同內涵:愛國主義。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政治上:北洋軍閥統治下,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袁世凱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經過反思認識到,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2)材料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體現了五四運動牽動的社會面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材料二“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體現了五四運動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材料二“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蒙的有機延伸和繼讀,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體現了五四運動具有啟蒙性。
(3) 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都蘊含著愛國主義。
故答案為:(1)政治上: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進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版成為新文化開始的標志。
(2)廣泛的群眾性、全國性、徹底性、啟蒙性。(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
(3)關系: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促進新文化運動發展與繼續。
共同內涵:愛國主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4.【答案】(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3)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文明;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
【知識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根據年代尺中A事件“標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聯系所學,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做“英國夢”即學習實行君主立憲制,做“美國夢”即學習建立共和制,再結合所學談所做的努力,適合中國的發展道路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談啟示:立足國情,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善于學習,堅持改革開放等。
故答案為:(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3)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文明;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25.【答案】(1)①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左”的錯誤。
(2)示例:堅持實事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之路的中國共產黨/勇于創新的中國共產黨
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資產階級,但二大結合中國實際修改了奮斗目標,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
在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通過八七會議和六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動武裝起義并將革命重心轉移到農村,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1935年召開遵義會會,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9年春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黨提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
綜上所述,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從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根據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方針、政策和策略,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大會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2)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自洽即可。
故答案為:(1)①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左”的錯誤。
(2)示例:堅持實事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之路的中國共產黨;勇于創新的中國共產黨
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資產階級,但二大結合中國實際修改了奮斗目標,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
在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通過八七會議和六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動武裝起義并將革命重心轉移到農村,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1935年召開遵義會會,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9年春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黨提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
綜上所述,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從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根據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方針、政策和策略,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歷次重要會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 / 1浙江省濱江初中教育集團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9月份月考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20九上·柯橋期中)中國同盟會誓詞中提出的革命綱領,后來被概括為“三民主義”。這一綱領內容中屬于民權主義的是(  )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05年孫中山領導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的革命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后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民權主義,就是指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即創立民國。
AB兩項均屬于民族主義,不符合題意;
C項創立民國屬于民權主義,符合題意;
D項平均地權屬于民生主義,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國同盟會綱領的含義。
2.十月革命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其理論的一次實踐性試驗。這次“試驗”的結果是(  )
A.頒布了新經濟政策
B.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D.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試驗”指的是把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現實。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使馬克思主義由理論變為了現實。
A項頒布了新經濟政策是列寧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不符合題意;
B項推翻了沙皇專制政府是二月革命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是這次“試驗”的結果,符合題意;
D項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是巴黎公社的成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月革命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信息是“實踐性試驗”,結合十月革命的結果解答即可。
3.(2021九上·浙江月考)1918年11月,李大釗在《庶民的勝利》中指出:“勞工主義的勝利也是庶民的勝利”。1920年4月,陳獨秀發表演說強調,勞動者的覺悟第一步“要求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權”。據此可知(  )
A.新文化運動開始向傳統思想和道德宣戰
B.國際工人運動在世界范圍蓬勃開展
C.此時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被普遍接受
D.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
【答案】D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由題干材料判斷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李大釗連續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頌揚十月革命,指出它是“世界人類全體的新曙光”,并在北京創辦了《每周評論》,李大釗第一個舉起了了社會主義的大旗。
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和題干材料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的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4.(2021九上·浙江月考)中國近代思想的演進“既不是一江長流,也不止一個洪峰,而是以一個接一個思潮的漲落相繼出現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德先生、賽先生” ②“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
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④“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①“德先生、賽先生”出現于新文化運動時期,②“政權是由槍桿中取得的”是1927年8月7日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的著名論斷,③“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是1905年成立的中國同盟會的綱領,④“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是1924年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一大上確立的三大政策。按其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③①④②。
B項③①④②排列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化歷程的相關知識。注意識記中國近代化的主要歷程及重大事件。
5.埃及的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  )
A.運動遭到英國當局的殘暴鎮壓 B.英國被取消了在埃及的特權
C.埃及獲得徹底獨立 D.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
【答案】D
【知識點】埃及的華夫脫運動
【解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為加強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國宣布埃及處于英國的保護之下,埃及淪為英國的保護國。戰后,英國繼續維持埃及的保護國地位,激起埃及人民的強烈反對。埃及資產階級政黨華夫脫黨提出“通過和平手段”爭取埃及的完全獨立,得到人民的支持,最終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D選項符合題意,ABC選項排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埃及的華夫脫運動,華夫脫運動的結果是英國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難度不大,注意識記。
6.(2020九上·柯橋期中)下列節日,源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是(  )
A.三月八日婦女節 B.五月一日勞動節
C.八月一日建軍節 D.九月十日教師節
【答案】C
【知識點】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據所學可知,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爆發,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后來把8月1日定為建軍節。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八月一日建軍節源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南昌起義,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2021九上·浙江月考)“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員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員四分三以上之可決彈劾之。”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該條文的評述,正確的有(  )
①有利于維護共和制度 ②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③體現參議院對總統權力的制約 ④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職,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1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中國民國臨時約法》,②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說法錯誤,排除含②的選項。
C項①③④評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辛亥革命的相關史實。
8.(2021九上·浙江月考)“從廣州到華中,……勢如破竹,1926年9月攻下武漢,11月拿下南昌,12月占領福州,1927年3月進駐上海和南京。九個月內,占中國半個部分的南方被攻占了。”這一情形反映的是(  )
A.辛亥革命 B.國民革命 C.國共對峙 D.西安事變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解析】【分析】據題干“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國民黨人攻下了長沙、岳州、武昌和漢口。1927年春他們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個中國北方都歸他們統治。”及所學知識可知,1924 1927年是國民大革命時期,主要任務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材料中國民黨人取得的一系列成績,說明北洋軍閥的統治已經基本被推翻,這與北伐戰爭有關,處于國民革命期間。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國民革命是題干情形反映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北伐戰爭的相關史實,解題時注意抓住題干時間和對材料的解讀。
9.(2021九上·浙江月考)1929—1933年發生了一場席卷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  )
A.“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
B.“牛奶面包價格都漲到天上去了”
C.“整個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靜”
D.“為共渡難關各國變得親如兄弟”
【答案】A
【知識點】30年代的大危機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各國工業生產陷人癱瘓狀態,失業人員劇增,失業工人達到3000多萬,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導致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因此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是“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
A項“找工作比買彩票中獎還要難”是當時人們最有可能的體驗,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影響及學生準確識記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經濟大危機的影響。
10.(2021九上·浙江月考)在中國作家魏巍的筆下,它是“地球的紅飄帶”;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筆下,它是驚心動魄的史詩。它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它”是(  )
A.北伐戰爭 B.紅軍長征
C.抗日戰爭 D.反袁護國運動
【答案】B
【知識點】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 “地球的紅飄帶”“ 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4年10月,黨中央率領紅軍隊伍,離開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紅軍長征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A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紅軍長征和題干描述相符,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長征的史實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本題的關鍵是“地球的紅飄帶”“ 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11.(2020九上·浙江月考)“九一八”事變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將自己的裙子送給蔣介石,并在裙子上賦詩一首:“妄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江山,萬世同羞恥……”詩中的“江山”是指(  )
A.平津地區 B.東北地區 C.華北地區 D.華東地區
【答案】B
【知識點】“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華戰爭的開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并結合材料分析分析可知,1931年,日軍蓄意發動九一八事變,侵略中國東北地區,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很快淪陷。 何香凝的這首詩表達了對蔣介石身為“好男兒”,卻“不戰送江山”的強烈憤慨。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東北地區是詩中的“江山”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九一八事變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運用材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九一八事變的相關史實。
12.(2020九上·浙江月考)西安事變發生后,周恩來到西安調停。針對蔣介石的拒不讓步,周對蔣說:“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由此可知,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是(  )
A.張學良、楊虎城的和平意愿
B.國民黨內部一致同意聯共抗日的主張
C.中國共產黨做出巨大的努力
D.蔣介石做出了主動讓步
【答案】C
【知識點】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據材料“只要蔣先生能夠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不但我個人可以聽蔣先生的話,就連我們紅軍也可以聽蔣先生的指揮。”可知,隨著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中共從全民族利益出發,在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后,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也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AB兩項所述與題干主旨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共產黨做出巨大的努力是西安事變能夠和平解決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做出了主動讓步與材料反映的相反,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西安事變及學生解讀題干和運用所學解答問題的能力。注意識記西安事變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
13.(2021九上·浙江月考)學習歷史,必須分清哪些是史實,哪些是觀點。下列各項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
①在凡爾登戰役中,德法雙方傷亡近百萬人。
②武昌起義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③1917年,胡適發表文章,倡導用白話文代替文言文。
④新經濟政策是蘇維埃對如何在一個經濟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一次有益探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史實是對歷史事件的客觀陳述,不帶有作者自己的感彩。觀點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看法,帶有明顯的個人情感。上述各項表述中,②④屬于觀點,①③屬于史實。
D項②④屬于“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史實和歷史觀點及學生的分析能力。掌握歷史史實和歷史觀點的區別,注意兩者的區別。
14.(2020九上·余杭月考)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C.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D.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該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所以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ABC項三項在鴉片戰爭失敗后就發生了變化,不符合題意;
D項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學生要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含義。
15.(2017九上·平陽開學考)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它又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
A.意大利不守信用
B.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協約國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D.同盟國內部不團結
【答案】B
【知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此題主要考查一戰的相關知識。列強之間的關系是以自身的利益為轉移的,意大利加入同盟國是由于在同法國爭奪北非的斗爭中失利,而其在戰爭爆發后,協調與法國矛盾加入協約國是因為協約國給它許諾滿足其在地中海地區的侵略欲望。由此可見,世界上并無永久的敵人,也無永久的朋友,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故答案選B。
【點評】知道一戰的經過。
16.(2021九上·浙江月考)1919年,李大釗曾以“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來評論某一歷史事件。他評論的是(  )
A.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B.辛亥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運動
【答案】C
【知識點】俄國十月革命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世界革命的先聲”和“世界革命的新紀元”,結合所學可知,這一歷史事件是1917年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世界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取得勝利的革命,它把社會主義的理論變為了現實,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為世界上落后國家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對20世紀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ABD三項和題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十月革命是李大釗評論的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十月革命。識記十月革命的相關史實,重點識記十月革命的內容與意義。
17.(2021九上·浙江月考)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的新聞是(  )
A.北伐勝利進軍的消息
B.袁世凱稱帝
C.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D.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民國八年是公元1919年,結合所學,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并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
A項北伐勝利進軍的消息不符合題意,北伐戰爭發生在1926年;
B項袁世凱稱帝是在1915年12月,不符合題意;
C項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
D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能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民國紀年法、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該題首先要將民國紀年轉換成公元紀年,然后明確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民國八年”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8.(2021九上·浙江月考)某校為迎接建黨100周年,舉辦"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主題展。下列內容符合"紅船啟航"版塊的是(  )
A.開天辟地煥然一新 B.武裝起義軍旗飄揚
C.眾志成城全民抗戰 D.軍民一心推翻清帝
【答案】A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
【解析】【分析】“紅船啟航”指的中國共產黨成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大會的最后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舉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A項開天辟地煥然一新符合"紅船啟航"版塊,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紅船啟航"版塊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19.1840年后,隨著中國閉關自守大門的打破和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闖入,近代文明也傳入中國。下列屬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輪船、火車 ②電報、電話 ③照相、看電影、跳交誼舞 ④三跪九叩之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社會生活的變化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19世紀初,西方發明了輪船和火車,后來這兩種現代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電報、電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物,19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架設有線電報;近代以來,西方發明的照相和電影等傳入中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三跪九叩是封建制度的產物,不屬于近代文明。故排除含④的選項。
A項①②③屬于近代文明,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近代社會生活與西方文明傳入的史實。
20.(2021九上·浙江月考)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治危機,因此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  )
A.德國和美國 B.英國和美國
C.德國和日本 D.意大利和日本
【答案】C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解析】【分析】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治危機,在其影響下,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1936年,二二六兵變以后,日本軍部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意大利在1922年就建立了法西斯專政,而英國和美國則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危機,并未走上法西斯道路。
AB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德國和日本在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引發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法西斯專政建立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法西斯政權的建立的相關史實。
二、綜合題(本題有5小題,共60分)
21.(2021九上·浙江月考)一部武漢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0月10日晚,武昌的新軍工程營士兵迅速占領楚望臺軍械庫。隨后,革命在武漢三鎮取得勝利。此后,失去民心的清朝統治迅速崩潰……打倒了清政府,這是革命唯一的成績。
——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材料二:在湖北戰場,國民革命軍擊潰了軍閥吳佩孚的主力……葉挺領導的以中國共產黨員為主的第四軍獨立團作戰勇猛,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屢戰屢勝,為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稱號。
——引自《錢江晚報·直面武昌戰役》(2015.11.7)
材料三:(1927年)在遭受嚴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這便是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革命的總方針后,開始著手發動群眾,開展革命,它使中國共產黨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一卷)
材料四.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何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在打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依靠黨的領導、依靠科技、依靠人民,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
(1)“打倒了清政府,這是革命唯一的成績”,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辨析。
(2)根據材料二,結合當時形勢,分析國民革命軍在湖北戰場勝利的原因
(3)結合史實分析,為什么說漢口會議使中國共產黨踏上了“新”的征途?
(4)綜合上述四則材料概括在創造歷史、社會變革、傳承文明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答案】(1)片面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政府,也宣告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
(3)漢口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會議后,毛澤東創建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各地共產黨人先后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
(4)人民群眾
【知識點】辛亥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據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極大的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民革命軍進行的北伐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國共合作,共同反對軍閥統治;黃埔軍校為北伐戰爭提供了大量人才;戰略方針的正確;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等。
(3)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9月9日,毛澤東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部到達井岡山地區,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4)綜合四則材料,不難看出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社會變革傳承文明中起到了主體的作用。
故答案為:(1)片面的。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清政府,也宣告了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結束,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2)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北伐軍的英勇作戰;人民群眾的支持。
(3)漢口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會議后,毛澤東創建井岡山等農村革命根據地,各地共產黨人先后走上了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開辟了中國革命新道路。
(4)人民群眾。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八七會議、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2.(2021九上·浙江月考)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人類歷史上曾發動大規模戰爭,引發人類深思。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870年至1913年間,恰恰是經濟全球化的大發展時期。當時的世界面臨兩個問題:英國雖是全球化的動力,然而已越來越無力領導世界,但還一味維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當性已經越來越顯薄弱;另一個是“新興國家”如美國、德國、日本的崛起,它們普遍奉行的乃是國家主義,在全球秩序逐漸陷入瓦解的情況下,世界卻缺乏新的領導者來維護基本秩序。
——《一戰發生機理時刻警醒當今世界》
材料二:“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法國元帥福煦
“許多人從凡爾賽和平的‘恥辱'中省悟出個人困境的原因,并把這種困境同民族的不幸完全等同起來”。納粹黨極力宣傳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正義性戰爭”,德國民族災難根源于這個“強盜和掠奪的條約。”
——吳曉奎《試論希特勒上臺的原因》
材料三:“相對于戰爭結束來說,我們更希望所有的戰爭本就沒有爆發,戰爭只能帶來傷害。”
——富蘭克林·羅斯福
(1)根據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并運用所學知識,說一說一戰后“新的領導者”維護世界的“基本秩序”的相關史實。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新秩序帶來的不是真正的和平。并說明德國打破這一秩序的過程
(3)綜合上述材料,思考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答案】(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戰后列強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激起了德國人民的憤怒引發民族復仇情緒。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積極《凡爾賽條約》,納粹德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
(3)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知識點】法西斯勢力的猖獗與戰爭策源地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凡爾賽體系
【解析】【分析】(1)結合所學可知,帝國主義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最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所學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由英、法、美三國控制,1919年6月,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凡爾賽體系;1921年~1922年間,美、英、法、日等九國在華盛頓舉行國際會議,簽訂《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形成華盛頓體系。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戰后世界新秩序。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緩和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也依然存在,所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不可能長期維持下去。據所學可知,《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導致德國國內復仇情緒蔓延;1933年希特勒上臺,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策源地形成。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故答案為:(1)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戰后列強召開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條約》、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帝國主義列強妥協分贓的產物,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嚴厲制裁激起了德國人民的憤怒引發民族復仇情緒。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專政,瘋狂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積極《凡爾賽條約》,納粹德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
(3)珍愛和平,遠離戰爭。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兩次世界大戰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3.(2021九上·浙江月考)歷史圖片承載一段段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據材料一,簡述《新青年》創辦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五四運動的特點。
(3)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歷史事件存在的關系以及兩者蘊含的共同精神內涵。
【答案】(1)政治上: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進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版成為新文化開始的標志。
(2)廣泛的群眾性、全國性、徹底性、啟蒙性。(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
(3)關系: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促進新文化運動發展與繼續。
共同內涵:愛國主義。
【知識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政治上:北洋軍閥統治下,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袁世凱復辟帝制,掀起尊孔復古的逆流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經過反思認識到,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2)材料二“它所牽動的社會面非常之廣,不僅有學生、工人、商人、市民、士兵,還有鄉鎮的農民群眾等”體現了五四運動牽動的社會面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材料二“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體現了五四運動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意志,使反動勢力張皇失措;材料二“啟蒙推動了救亡,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生和發展;救亡又是啟蒙的有機延伸和繼讀,并最終導致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體現了五四運動具有啟蒙性。
(3) 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都蘊含著愛國主義。
故答案為:(1)政治上:新生的中華民國很快陷入政治混亂的局面之中。
思想上: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僅進行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國,必須啟發國民新的倫理道德意識,培養國民的獨立人格,徹底蕩滌封建舊文化的毒害,進行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革新運動。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新青年》的出版成為新文化開始的標志。
(2)廣泛的群眾性、全國性、徹底性、啟蒙性。(徹底反帝反封建愛國革命)
(3)關系:新文化運動為五四運動做了思想和文化上的準備,五四運動為新文化運動做了行動上的基礎,促進新文化運動發展與繼續。
共同內涵:愛國主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
24.(2021九上·浙江月考)近代以來中國人先后有過“英國夢”“美國夢”“俄國夢”等眾多夢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紀……中國人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醒來,才發現"天下"變成了"世界"……一敗再敗后,才有收拾舊山河的民族復興夢,引無數仁人志士為之流淚、流汗、流血……所以,中國人不憚以矯枉過正的姿態否定傳統、學習西方……洋務派、改良派、立憲派、國民黨、共產黨……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中國人民站起來,中國夢的基礎牢靠起來。
—-摘自楊凱《中國夢的方位》
(1)請寫出年代尺中A事件及其標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近代中國人為實現"英國夢"和"美國夢"分別做了哪些努力。中國共產黨在踐行"俄國夢"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怎樣的發展道路
(3)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系列"追夢"實踐給我們哪些啟示
【答案】(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3)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文明;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
【知識點】鴉片戰爭;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工農武裝割據
【解析】【分析】(1)根據年代尺中A事件“標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聯系所學,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以說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做“英國夢”即學習實行君主立憲制,做“美國夢”即學習建立共和制,再結合所學談所做的努力,適合中國的發展道路結合所學即可作答。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談啟示:立足國情,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善于學習,堅持改革開放等。
故答案為:(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后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戊戌變法,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發動辛亥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制。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3)對外開放,學習先進文明;立足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等。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化的探索,工農武裝割據的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
25.(2021九上·浙江月考)1949年,中國共產黨最終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某校開展“追憶百年記憶,黨史我來說”主題活動。
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情況(1921年-1949年)
會議 時間 地點 會議主要內容
一大 1921年 上海嘉興 通過黨綱,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① 。
二大 1922年 上海 制定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明確提出徹底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三大 1923年 廣州 討論同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問題。
四大 1925年 上海 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 問題。
五大 1927年4月 武漢 批評了陳獨秀錯誤,但對無產階級如何爭取領導權,如何領導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及建立革命武裝未能作出 回答。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漢口 確立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六大 1928年6月 莫斯科 認真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黨的 總路線是爭取群眾。
遵義會議 1935年 遵義 糾正了②,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毛澤東回到 中央領導崗位。
七大 1945年 延安 將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毛澤 東思想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1)請就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情況進行填空,完成展板。
(2)請在以下橫線上填空,表達你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并任選幾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理由(要求:①觀點正確;②史論結合;③邏輯自洽)
【答案】(1)①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左”的錯誤。
(2)示例:堅持實事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之路的中國共產黨/勇于創新的中國共產黨
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資產階級,但二大結合中國實際修改了奮斗目標,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
在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通過八七會議和六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動武裝起義并將革命重心轉移到農村,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1935年召開遵義會會,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9年春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黨提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
綜上所述,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從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根據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方針、政策和策略,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紅軍長征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舉行,后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大會確定了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遵義會議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2)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觀點正確,史論結合,邏輯自洽即可。
故答案為:(1)①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②“左”的錯誤。
(2)示例:堅持實事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的中國共產黨;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之路的中國共產黨;勇于創新的中國共產黨
中共一大提出要打倒資產階級,但二大結合中國實際修改了奮斗目標,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
在大革命失敗后中共通過八七會議和六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動武裝起義并將革命重心轉移到農村,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1935年召開遵義會會,糾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在極其危機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49年春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黨提出了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的轉移。為奪取全國勝利和建設新中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準備。
綜上所述,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從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根據時局的變化不斷調整方針、政策和策略,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歷次重要會議的相關史實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义马市| 福安市| 新营市| 句容市| 淳化县| 稷山县| 句容市| 凤凰县| 青浦区| 日喀则市| 剑川县| 清丰县| 轮台县| 广东省| 南充市| 镇巴县| 忻州市| 云和县| 甘南县| 宁城县| 海城市| 通化县| 沁源县| 延庆县| 黄大仙区| 沙田区| 株洲市| 宁国市| 普定县| 桓台县| 宝鸡市| 霍山县| 汶川县| 丰城市| 平江县| 南岸区| 汕尾市| 乐山市| 寿光市| 新绛县| 乌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