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內容 第20章第3節 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授課教 師 指導老師一.教材內容分析本節內容在初中和高中階段都是主干知識,但卻是初中教學的難點之一,涉及的概念較多,內容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間、基因和性狀之間的關系,以及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最后能夠用圖解的方式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如何讓學生從宏觀的“性狀”表現了解到微觀的“基因”在遺傳中所起的作用,并從中總結出規律性的內容,是授課的關鍵。 教學重點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3.活動:預測一對夫婦所生子女的性狀表現 教學難點1.等位基因分離隨不同的配子傳遞給下一代2.活動:推測父母和子女的基因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1.知識目標:(1)簡述基因和性狀的關系;(2)區別基因和等位基因,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基因型和表現型;(3)說出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用圖解的方式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2.能力目標:(1)通過找概念,鍛煉認真閱讀、獨立思考的自主學習能力;(2)通過精心設問,鍛煉邏輯思維能力;(3)通過活動“根據父母基因組成預測未來子女基因組成和性狀表現”, 增強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4)通過分組展示匯報活動,鍛煉表達能力;(5)通過對配子作用以及遺傳規律的分析,提高歸納總結和邏輯思維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小組討論、小組合作探究等活動,增強團隊合作意識;(2)通過性狀遺傳規律的學習,認識親子之間在遺傳學上的因果關系,領會遺傳規律所蘊含的秩序美。三.學情分析1.學生在本章第1節的學習中,已基本掌握“性狀”“相對性狀”等概念,在第2節的學習中,又進一步掌握了“染色體上有許多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稱為基因”,“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通常是成對存在,成對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基因在體細胞也是成對存在,成對的基因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這些知識為本節學習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2.初中生,理性思維處于發展階段,要從宏觀的“性狀”表現了解到微觀的“基因”在遺傳中所起的作用,并從中總結出規律性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3.本節內容涉及的是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濃厚,積極性較高。因此,教學設計應立足從學生基礎出發,從實例出發,概念教學引導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到提升認識,難點教學可采用小組討論,小組探究,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開展教學。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從學生身邊的生活現象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快速找概念,思考,小組討論,觀察圖譜,實例分析,完成概念圖,引導學生從感知概念到理解概念提升到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在這些活動中,不僅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和歸納總結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生活現象入手→組織自學,感知概念→組織討論,理解概念→小組討論,強化概念→完成概念圖,提升認識→分組探究→小組匯報→歸納總結→反推法→練習鞏固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 質疑生活現象:一對夫婦,一位雙眼皮,一位單眼皮,生的孩子雙眼皮;另一對夫婦都是雙眼皮,卻生了一個單眼皮的孩子。 3.導入:想要解決這些疑惑,就要認真學習本節——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板書) 結合第2節所學知識回答:孩子體細胞的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因此孩子應該是接受父母親基因。 從生活現象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主題一.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1.找概念,初步感知概念2.小組討論,組間交流,理解概念3.重點分析,強化概念4. 完成概念圖,提升認識 1.組織學生閱讀教材P102,找出與基因有關的概念(顯性基因、隱性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2.幻燈片展示思考題,討論題如下:①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如何表示?②等位基因如何判斷?3.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4.強調等位基因概念中的關鍵詞,同時展示圖譜加以說明。5.組織小組討論:討論一:下列圖解能正確表示等位基因的是? A B C D借助典型例題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狀的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其中顯性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討論二:染色體上的成對基因組成有哪些情況?分別表現顯性還是隱性性狀?引導觀察一對染色體上的成對基因可能存在的3種形式:都為顯性基因(如BB)或都為隱性基因(bb)或一個為顯性一個為隱性(Bb),基因型BB或Bb表現出顯性性狀,基因型bb表現出隱性性狀。利用自制教具讓學生理解Aa表現出顯性性狀,注意強調基因型一個為顯性一個為隱性的規范書寫。6.引導學生進行實例分析:若D控制雙眼皮 ,d控制單眼皮,則雙眼皮的基因型有哪些?單眼皮基因型是什么?同時引導學生區別基因型與表現型,并從中總結出基因型決定表現型。7.利用概念圖幫助總結7個概念以及關系。基因型 基因 顯性基因 隱性基因 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表現型 性狀 1.速看教材P102,初步感知相關概念,在書上劃出并找出概念中的關鍵字眼。2. 組長組織成員圍繞思考題展開討論,并進行組間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3. 在教師引導下,認真觀察,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從而明確①等位基因的準確判斷②體細胞中成對基因的類型以及性狀表現 ③基因型與表現型的關系4.利用概念圖理清各概念之間的關系。 1.教材概念較多,特選取4個與基因有關的概念,讓學生的閱讀目標明確,鍛煉自學能力。2.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集體的智慧,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加深理解概念,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3.通過典型例題,讓學生更加清楚等位基因判斷的依據,同時突顯這一概念在本節課中重要性。4.借助完成概念圖,有助于學生注意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主題二.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1.溫故2.質疑3.啟發思考4.分組探究5.小組匯報6.歸納總結 1.過渡: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那么不同基因型的父母,生下的孩子基因型是什么?孩子的性狀表現又是什么?2.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探究活動:利用遺傳圖解分析下列夫婦的子女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性狀表現以及性狀表現的概率。(若A控制雙眼皮,a控制單眼皮)探究一:父母基因型都為aa。探究二:父親基因型為Aa,母親基因型為aa。探究三:父母基因型都為Aa。3.展示探究四父親基因型為AA,母親基因型為aa,未填完整的遺傳圖解,鼓勵學生完成。4.引導分析親代到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基因的變化“成對的基因相互分離”,接著展示生殖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引導分析成對的基因相互分離的原因。5.指導學生分組展示匯報(1至4組探究一,5至8組探究二,9至12組探究三)6.組織開展小組上臺匯報,及時給予評價。7.引導學生結合展示的遺傳圖解總結:(1)父母給孩子的不是性狀,而是基因。子代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2)父母的基因通過配子傳遞給下一代,配子是聯系上下代的橋梁。是傳遞遺傳物質的唯一媒介。 1.感悟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對不同基因型的父母會生下什么孩子女充滿好奇。2.積極思考,小組合作完成遺傳圖解3.過把老師癮4.明確產生配子的過程,成對的基因相互分離。5.認真觀察展示的題解,積極思考,認真總結。6.積極參與7.體會配子在性狀遺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體會性狀遺傳規律的秩序美。 1.溫故而知新,說明基因在性狀遺傳中的作用2.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4.強調 “Aa”,突破學生易錯點。5.圖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又有利于學生發現性狀遺傳的規律,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規律的秩序美和生物現象的奧秘。延伸拓展呼應導入 反推法:一對夫婦都有酒窩,卻生了個無酒窩的女兒,為什么? 利用遺傳圖解進行巧推及反推訓練。 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隨堂鞏固 1.巡視關注督導部分學生;2.收集并分析學生的共性問題。 完成教材課后思考與練習 鞏固與檢測六.小結 鼓勵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用本節課知識分析生活現象 訓練表達能力,葉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七.布置作業 本節課的校本作業八.板書設計20章第3節 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一.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 基因型 基因 顯性基因 隱性基因 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表現型 性狀二.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 配子:起橋梁作用其組成叫有決定控制控制有具體表現在其組成叫有決定控制控制有具體表現在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