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性別與性別決定【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及前后章節聯系。本節課內容屬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課文從染色體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常染色體、性染色體,男女染色體的不同,指出決定人體性別的是性染色體。生男生女的原理在于受精時與卵子結合的精子的類型,因此本節課包括兩個中心問題:即性別決定和生男生女的原理。其中生男生女的原理是教學重難點。前面三節課,學生了解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也了解了與之有關的概念如遺傳、變異、性狀、染色體。那都是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和理論,本節課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大家感興趣的性別決定問題,通過游戲活動生動形象地感受性別遺傳的自然規律,為后面的伴性遺傳及遺傳病打好基礎。【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說出性別是如何決定的。2.比較男女性染色體組成的異同。3.簡述生男生女的原理并通過學生活動體現。4.嘗試以數據為依據,分析社會現象。二、能力目標: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三、情感目標:通過生男生女的游戲活動,理解人類性別決定的方式及男女性別比例特征。科學的解釋生男生女的責任不全在于女性,而在于與卵子結合的精子類型。分析我國人口普查資料,理解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現代發達的醫療技術會影響男女出生的比例。認可我國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必要性。【教學重難點】人的體細胞里染色體數是23對,其中22對染色體在男女兩性中是一樣的,叫做常染色體,只有1對在兩性中是不同的,這1對染色體就是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男性的性染色體寫作XY,女性的性染色體寫作XX(在這里一定要強調必須用大寫字母書寫)。還要指出人的性細胞染色體數是23條,精子23條,卵子也是23條,這樣受精卵才是23對。因為每個新生命都來源與父母雙方。男性的1對性染色體形成X精子和Y精子,因此,精子有兩種類型,每個精子里只含有一條性染色體,女性只能形成X卵子,每個卵子里只含一條性染色體,卵子只有一種類型。受精時,若X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將發育成為女嬰,若Y精子與卵子結合,受精卵將發育成為男嬰。由此可見,生男生女決定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教學準備】教師:1.人的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的彩色掛圖。2.人體生男生女過程示意掛圖。3.小黑板準備我國五次大陸人口普查的資料。學生:剪刀,白紙,信封、記錄用的筆。【教學設計】本節教學從探討男性和女性的體細胞染色體的異同開始,依次導入性染色體、常染色體和性別決定的概念,進而通過生男生女的小組游戲活動,理解人類性別決定的方式及男女性別比例特征。再引導學生分析我國大陸人口普查資料,發現問題,對男女平衡問題產生興趣,通過探究活動揭示人類傳宗接代過程中性染色體傳遞的規律,理解人類性別決定的方式。本課結束時要小結:人類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生男生女的奧秘在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教學方法】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掛圖,培養觀察能力。2.課堂活動指導:準備好筆,剪刀,紙,制作用于活動的卡片,同桌兩人為一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還利用卡片模擬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戲,每組統計生男生女的比例,最后全班匯總數據,統計一共生了多少男孩,多少女孩,比較生男和生女的比例是否基本相同?并設計思考題:(1)這個活動的原理和生男生女的奧秘有什么關系?(2)有人認為生男生女的責任全在于女性,你認為這種想法科學嗎?3.資料分析指導:老師用小黑板展示建國以來我國大陸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對比歷次人口普查資料,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男女性別平衡問題產生興趣。討論并解答。同學們不能解答的問題老師給予指導和幫助。分析性別比例時要突出兩個特點:一是男性高于女性,二是性別比例基本保持穩定。4.知識的遷移和升華:人們的觀念和醫療技術會不會影響男女出生的性別比例?男女性別不平衡會有什么負面影響嗎?【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雌雄有別是自然界的一種普遍現象。人有男性和女性,許多動植物也分雌性和雄性,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人類的性別是怎樣決定的?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奧秘?1.引導學生看掛圖,認識人類染色體,區分男女常染色體、性染色體異同,一起分析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到底是什么?注意推理的邏輯性。強調正確書寫男女性染色體,最后得出結論: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那么生男生女有什么奧秘呢?引出下一個知識,通過活動體現。2.學生活動:大約10分鐘。由老師宣布游戲規則和具體要求,動手前一定要向學生說清楚,并設計思考題:(1)這個活動的原理和生男生女的奧秘有什么聯系?(2)有人認為生男生女的責任全在于女性,你認為這種想法科學嗎?活動過程老師巡回指導。活動結束要有評價和總結。然后老師用遺傳圖解掛圖展示給大家,驗證大家的剛才活動的原理,結論是:生男生女決定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而且生男生女的機率為1:1。3.資料分析活動:大約5分鐘,由一個家庭生男生女的男女性別比例,推廣到全國人口性別比例問題,老師用小黑板展示建國以來我國大陸五次人口普查資料: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對比歷次人口普查資料,要求學生分析、發現問題,分析性別比例時要突出兩個特點:一是男性高于女性,二是性別比例基本保持穩定。老師應該指出:自然狀態下,人口出生性別比例是1:1,但歷次普查的性別比都是男性高于女性。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既有生物學因素也有社會因素。例如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在選擇生育時,生育男嬰比例高于女嬰。從歷史上看,中華民族性比偏高有其歷史根源。4.知識的遷移和升華:人們的觀念和醫療技術會不會影響男女出生的性別比例?男女性別不平衡會有什么負面影響嗎?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思考并各抒己見。5.課堂練習:通過練習鞏固、強調課堂所學知識。最后老師小結:人類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生男生女的奧秘在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3/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