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簡述基因和性狀的關系;區別基因和等位基因;區別基因型和表現型;區別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區別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說出配子在遺傳中的作用;用圖解的方式分析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2. 能力目標:通過精心設問,培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對性狀遺傳的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資料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揭示性狀的遺傳規律,使學生認識性狀遺傳的本質,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世界的基本觀點。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難點:等位基因分離隨不同的配子傳遞給下一代。教學過程復習提問:1.每種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一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對存在的.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也是成對存在的。2.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是通過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實現的,人體中成對的染色體,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3.基因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藍圖,他控制生物個體性狀的表現。4.性狀是由什么決定的 試舉一例。答:性狀是由因基決定的。如:有耳垂基因(A)——有耳垂;無耳垂基因(a)——無耳垂。提出問題:現在有這么一個例子:一對夫婦,一位有耳垂,一位無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對夫婦都有耳垂,卻生了一個無耳垂的孩子。這是為什么?前面我們學習了性狀由基因控制,而體細胞種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這成對的基因怎樣控制生物性狀呢?新課教學(一)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生閱讀教材P.101—102頁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什么是等位基因?什么叫顯性基因?什么叫隱性基因?什么叫顯性性狀?什么叫隱性性狀?顯性基因和顯性性狀的關系?隱性基因和隱性性狀的關系?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現型?它們有怎樣得關系?遺傳學認為,性狀表現是由相應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狀是由有耳垂的基因決定的,無耳垂的性狀是由無耳垂的基因決定的。為了方便表達,我們以大寫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以小寫字母a表示無耳垂基因。概念:1.等位基因:位于一對染色體同一位置上的兩個不同基因。如Aa。2.顯性基因,顯性性狀,隱性基因,隱性性狀:在等位基因中,有一個基因是占主導地位的,它會掩蓋另一個基因的作用,使其沒有表現,這個基因稱為顯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沒有表現的基因稱為隱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狀為隱性性狀。3.基因和性狀的關系: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引導啟發:根據前面所講的“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在體細胞中是成對的”,控制耳垂的這對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可以有幾種情況?(學生分析:三種:AA、Aa、aa)再根據剛才所講的,這三種情況中,哪些表現出顯性性狀(有耳垂)?哪些表現出隱性性狀(無耳垂)?(學生分析:AA——有耳垂、Aa——有耳垂、aa——無耳垂)概念:基因型:在遺傳學中,生物個體的基因組成,如AA、Aa、aa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基因型;表現型:生物個體的某一具體的性狀表現,如有耳垂、無耳垂等用文字表示的,叫做這個個體的表現型。基因型和表現型的關系:基因型決定表現型(二)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我們知道,體細胞中位于染色體上成對的基因,一個是來自父本,一個是來自母本,那么父母的基因(如耳垂基因)是如何傳遞給子女的?(幻燈片演示。)1.什么是配子 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統稱為配子。成對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相互分離。2.基因是怎樣代代相傳的?配子結合時基因自由組合,基因隨著配子的結合傳遞給下一代。在傳宗接代過程中,配子(生殖細胞)是聯系上下代的橋梁,是傳遞遺傳物質的唯一媒介,基因可以隨配子代代相傳。3.一對有耳垂的夫婦,為什么會生一個無耳垂的子女呢?親代是由基因型為Aa所決定的有耳垂的表現型,有可能生出無耳垂表現型的子女;出現無耳垂表現型子女的可能性為25%.課堂小結:1.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1)等位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之分;(2)顯隱性基因分別決定顯隱性性狀;(3)顯隱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顯性性狀。2.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1)成對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相互分離;(2)配子結合時基因自由組合;(3)基因隨著配子的結合傳遞給下一代。小資料:現代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是奧地利植物學家,1865年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了遺傳規律,是現代遺傳學之父,是遺傳學這門重要學科的奠基人。孟德爾的生平簡介: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是奧地利學者,遺傳學奠基人。1843年因家貧而輟學,同年10月到奧古斯丁修道院做修道士,1847年被任命為神父。1851-1853年去維也納大學學習物理、數學、動物學和植物學,在此期間受到科學訓練和熏陶。從1856-1864年,他進行了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并于1865年在布隆自然科學研究協會報告了他的研究結果。在他的論文中,孟德爾對通過實驗解決的問題、實驗材料的選擇和怎樣分析結果,都有十分清晰的構思。解決實驗提出的問題時,他提出了遺傳因子(現稱為基因)、顯性性狀、隱性性狀等重要概念,并闡明被后人統稱為孟德爾的遺傳因子規律,包括分離定律和獨立分配定律。課堂練習:1.下列哪位生物學家在豌豆雜交實驗過程中發現了遺傳規律( B )。A、達爾文; B、孟德爾; C、袁隆平; D、林奈。2.一個人是有耳垂還是無耳垂,決定于這個人的( A )。A、基因組成;B、染色體組成;C、DNA組成; D、蛋白質組成。3受精卵中的成對基因( D )。A.全部都是顯性基因 ; B.一為顯性基因,另一為隱性基因;C.全部都是隱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4.某人是無耳垂(隱性性狀),那么他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基因是( D )A.AA; B.aa; C.A或a; D.a。5.A與a分別代表有耳垂和無耳垂的基因。若親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為Aa,試問其子代耳垂性狀表現的比例是( A )。A.3/4是有耳垂,1/4無耳垂; B.1/4有耳垂,3/4無耳垂;C.1/2有耳垂,1/2無耳垂; D.全部有耳垂。6.上一代把遺傳物質傳遞給下一代是通過( B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質; D.性狀。7.一對夫婦臉頰都有酒窩,基因型皆為Bb,則其子女的基因型是( D )A.bb; B.Bb; C.BB; D.以上都有可能。8.小明能卷舌,母親也能卷舌,但父親不能卷舌。僅此,是否可推論能卷舌基因是顯性基因?為什么?不能。因為無論能卷舌基因是顯性基因還是隱性基因,其子女都有可能出現卷舌的現象。板書設計: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1.性狀表現決定于基因組成(1)等位基因有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之分;(2)顯隱性基因分別決定顯隱性性狀;(3)顯隱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顯性性狀。2.基因隨配子代代相傳(1)成對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時相互分離;(2)配子結合時基因自由組合;(3)基因隨著配子的結合傳遞給下一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