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木蘭詩》教學反思中山市博愛初級中學 何鳳華《木蘭詩》是一首樂府民歌。為了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朗讀中進入情境,感受木蘭的形象的教學目的,在教學設計中,我采用小組比賽的方式進行,把課堂活動分成三個版塊──我能讀準、我能讀好、我能讀懂。意圖從三個層次出發來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讀準字音、知道詞語釋義,其次是能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最后是讀懂木蘭的形象,提高學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這種層次分明的教學設計在幫助學生認識這節課需要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能最大限度地讓所有同學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來,并最終達到了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同時,我也發現了一個問題:由于只用一節課來教學這一課,雖然課前讓學生作了很詳盡的預習,作了很充分的準備,但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每個環節的指導都顯得有點倉促。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裕。再次,每節課能讓同學都能提筆來寫一寫,是一個很好的練筆方法,本來設計的練筆卻因為時間倉促而沒有進行。 總之,詩歌教學注重情境的創設,注重學生情感的激發,注重以“讀”為本,熟讀成誦的訓練,但這些在這堂課上沒有達到最佳的效果。我覺得這首詩歌用兩節課可能會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的任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木蘭詩》教學設計中山市博愛初級中學 何鳳華教學目標:1.朗讀詩歌,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3.了解對偶、頂真、互文等修辭手法。教學重點:研讀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理解詳略得當的寫作妙處。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1、播放美國迪斯尼拍攝的《花木蘭》動畫片導入課。2、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3、介紹作品。《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樂府詩”——繼《詩經》《楚詞》之后,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二.整體感知1、聽錄音朗讀,注意聽準讀音,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拍等。2、朗讀比賽3、疏通文意。1)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A、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B、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C、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明確:A、這兩句是說將軍和壯士們經過上百次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得勝歸來。B、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C、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卷卷都有父親的名字。(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分析修辭職手法。分別是:互文、對偶、頂真)2)比一比,看誰先找出文中的修辭手法,找的最快最多的獲勝。(4、概括每個自然段的意思。要求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木蘭停機嘆息、代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還朝辭官、還鄉團聚、比喻贊美)三.賞析人物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喜歡木蘭,因為從_____的句子,我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學生回答)明確:木蘭是一位勤勞、善良、淳樸、孝順、堅強、勇敢、機智的古代巾幗女英雄,她不慕名利,熱愛親人、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熱愛和平。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愿。四、本詩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這樣安排詳略有什么好處?( 分析:詩歌的主題不在于表現主人公克敵建功、征戰沙場,而在于表現木蘭深明大義、溫柔孝順、勤勞善良、勇敢堅強、不慕名利、熱愛親人、熱愛和平的巾幗女英雄形象。)小結:課文的一、二、三、五、六段的情節都是詳寫,而第四段“十年征戰”是略寫。這樣安排能突擊中心,使人物形象更鮮明。五、拓展延伸1、歷史上不僅有花木蘭這一個巾幗英雄,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讓我們仰慕,你還能再舉一些中外歷史上巾幗英雄的例子嗎?(明確:如居里夫人終生追求對于科學的探索,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劉胡蘭面對屠刀無所畏懼;穆桂英,佘老太君等楊門女將;王昭君出塞;秋瑾為了推翻清朝政府而犧牲;英國的撒切爾夫人;……2、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場上拼殺是愛國。那么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六、課堂小結同學們,這首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的傳奇故事。詩歌風格剛健質樸、語言凝練生動,讓我們在欣賞中體味木蘭婉的女兒情懷、豪邁的英雄氣慨,更讓我們明白,性別不是成功的障礙,只要有自信,就能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七、布置作業(下面各題任選一題)1、奔赴戰場途中的想法(心理描寫)2、擴充詩中戰爭場景(場景描寫3、以“心目中的花木蘭”為題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對花木蘭的認識和思考。附板書: 木 蘭詩勤勞、善良、淳樸、謹慎 (女兒性情)機智、勇敢、堅強、忠孝兩全(英雄氣概)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2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4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北方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詞》之后,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雙璧”。要求:注意聽準讀音,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拍等。《木蘭詩》塑造了木蘭這個不朽的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以后,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聽錄音朗讀課文這首詩大多是五字句,讀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頓。要求:1.讀準字音2.處理好語速和節奏3. 把握情感朗讀節奏示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默讀并借助注解了解課文大意,同學們也可以互相合作,討論交流,共同解決問題。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互文)將軍和壯士們經過上百次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勝利歸來。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對偶)3、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卷卷都有父親的名字。(頂真)找一找排比頂真互文對偶概括1-6自然段的意思。(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1、停機嘆息2、代父從軍3、奔赴戰場4、十年征戰5、還朝辭官6、還家團聚7、比喻贊美花木蘭歷來深受人們喜愛。你特別欣賞她的哪一點?請結合詩中的描述,用下面的句式來發表你的意見。《木蘭詩》塑造了木蘭這個不朽的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以后,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我喜歡木蘭,因為從“ ”句子,我看到了她是 的人。分析人物形象··木蘭是一位勤勞、善良、淳樸、孝順、堅強、勇敢、機智的古代巾幗女英雄,她不慕名利,熱愛親人、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熱愛和平。本詩中哪些地方詳寫?哪些地方略寫?這樣安排詳略有什么好處?1、停機嘆息2、代父從軍3、出征準備征途跋涉4、十年征戰5、辭官還鄉6、合家歡聚7、比喻贊美(詳)(略)(詳)這樣安排詳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使人物形象更鮮明。拓展延伸1、歷史上不獨有花木蘭這一個巾幗英雄,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讓我們仰慕,你還能再舉一些中外歷史上巾幗英雄的例子嗎?2、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場上拼殺是愛國。那么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木蘭詩》塑造了木蘭這個不朽的人物形象。木蘭是一個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勝利歸來以后,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淳樸的優秀品質。1、補充木蘭奔赴戰場途中的想法(心理描寫)2、擴充詩中戰爭場景(場景描寫)3、以“心目中的花木蘭”為題寫一篇短文,談談自己對花木蘭的認識和思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木蘭詩》人教版_何老師.flv 教學反思.doc 教學設計.doc 教學課件.ppt 木蘭詩》課文朗讀.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