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中國擔當》教學設計課題 3.1中國擔當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下)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和理解中國擔當的表現及貢獻中國智慧的表現。能力目標正確認識和看待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正確認識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形象。3、情感態度樹立中國擔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樹立責任意識,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重點 中國有作為、有擔當的表現難點 我國怎樣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圖:各國抗疫大對比(印度、美國、中國)思考:通過各國抗擊疫情的對比,中國向世界呈現出怎樣的形象?師:當今世界我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貢獻中國智慧,展示中國擔當。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這一話題。 看圖思考問題回答 通過導入引入本節課課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講授新課 請同學們在5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28-33頁的內容,思考以下問題。1.中國有作為、有擔當的表現?2.中國在哪些領域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3.中國的基本國情和要求?4.我國怎樣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一、積極有作為師: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表現在哪里?思考:在這次全球抗疫“行動”中展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擔當?(提示: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2、思考:在這些“行動”中展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擔當?(提示:②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思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中國為世界發展的哪個方面作出的貢獻?“精準扶貧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文件”說明了什么?(提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穩定解決了世界上約五分之一人的溫飽問題,讓七億多人口擺脫貧困這是對世界發展的重大貢獻)過度:中國的脫貧對世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否改變我國的基本國情?4、思考:中國這樣做有何目的?(提示:④中國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貢 獻 中 國 智 慧師:中國為世界發展貢獻了哪些智慧?視頻《中國方案 中國智慧》思考:這些“中國方案”將為解決世界難題帶來怎樣的影響?結合圖片思考:中國如何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風范?(提示:②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課堂筆記4. 中國怎樣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學生自主學習,閱讀課本,獨立完成問題,并初步記憶看圖片、材料思考問題回答教材中找出標記要點看圖片、材料思考問題回答教材中標記要點看圖片、視頻材料思考問題回答教材中找出標記要點看圖片、材料思考問題回答教材中找出標記要點 對教材資源進行再開發,使用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用形象的圖片、視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用形象的圖片、視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用形象的圖片、視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用形象的圖片、視頻、材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課堂小結 聆聽,思考情感升 結構式板書,將兩個主題知識點內容進行簡潔呈現,邏輯清晰,直觀明了,讓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學生理解,力爭讓學生理解記憶。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做題展示 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1《中國擔當》同步測試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或最佳答案)1、對中國擔當有不同的理解( )①中國發展了,就應對世界承擔更多的責任②中國發展好自身,就是承擔了對世界的責任③中國應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世界承擔盡可能多的責任④中國將承擔所有責任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層面,中國政府積極倡導國際合作,切實履行國際責任,展現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大國擔當。中國不僅是《京都議定書》的簽約國,同時一直積極參與、推動并簽署了《巴黎協定》。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已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推動者。這表明( )①面對各種危機與難題,中國政府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責任②中國全方位參與全球治理③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④中國已經成為國際事務的領導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國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提供抗疫援助;向各國出口口罩706億只,呼吸機9.67萬臺;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開展科研合作;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建設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這說明( )①中國積極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合作②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大國風范③中國居安思危,注重國家經濟安全④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堅持獨立自主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貧困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歷史任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可見( )①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是世界減貧治理的唯一正確選擇②消除貧困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③當今世界仍有許多國家難以擺脫貧困④人類社會對于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的追求沒有止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講述中國故事,彰顯中國特色,展示中國風格,體現中國氣派。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下列體現中國特色的事實有 ( )①用中國方案,解決世界所有難題②用中國智慧,開拓外交嶄新局面③用中國胸襟,全盤接收外來文化④用中國擔當,倡導建設和諧世界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6、2021年,中國努力推進新冠疫苗在全球范圍內的公平分配。從東南亞到歐洲,從南美洲到非洲大陸……中國疫苗為與病毒博弈的生命保駕護航。中國疫苗分配“說到做到”獲國際贊譽。這說明( )①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②我國以實際行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積極扮演領導者角色④我國主動承擔責任,傾盡所有,服務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加強疫苗研發、生產、分配合作,讓疫苗真正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對于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具有重要作用。中國以實際行動促進疫苗公平分配,推進國際抗疫合作。目前,中方已向巴基斯坦等5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經和正在向2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這體現了( )A.抗擊疫情已經成為時代的主題B.打贏全球疫情阻擊戰主要依賴于中國C.中國堅持共建共享,積極貢獻中國智慧D.中國的總體科技發展水平已居世界前列8、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了一系列中國 將為國際社會共同抗疫提供的援助措施。2021年2月3日,中國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應世衛組織方面請求,中方決定提供1000萬劑疫苗。這說明我國 ( )①事不避難,勇于擔當②參與全球治理,彰顯中國智慧③堅持“走出去”發展戰略,積極謀求經濟發展④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2019年6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在日本大阪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強調中方愿同國際社會合力打造開放多元的世界格局,促進世界經濟發展。這說明( )A.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現代化強國B.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已不存在了C.各國都致力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D.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當今的時代潮流10、2021年11月5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此次博覽會,迎的是五洲客,計的是天下利,順應的是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主動擴大進口和開放市場,表明了中國( )①是世界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③努力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④僅僅是謀求自身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非選擇題11、中國擔當 勇擔責任應對氣候變化、地區沖突、貧困等共同挑戰,中國言出必行。第54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發布的報告指出,美國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中國卻推出一項“雄心勃勃的碳交易計劃”。從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到大規模投資非洲基建,再到“一帶一路”倡議聯通世界,中國以實際行動為世界和平、安全、發展、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通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國向世界展示出怎樣的形象?(2)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擔當的認識。參考答案-5 AAADC 6--10 ACBDC11、(1)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形象。(2)在國際事務上積極作為: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危機與難題,中國哦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的承擔相應的責任②中國全方位參與全球治理,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為消除貧困做出了巨大貢獻;④中國努力提升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對國際事務貢獻中國智慧:①中國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核危機的化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②中國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③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重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4張PPT)新知導入印度抗疫3大招課堂導入在發生了新冠疫情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消極的防疫政策。及國內極差的衛生條件使得印度成了新冠病毒的“培養皿”,各種各樣的變異毒株在印度傳播了出來,傳播到全世界。新知導入課堂導入教學目標美國將禁止關鍵醫療物資的出口美國式抗疫美國疫苗爛在倉庫(過期)也不肯支援給東南亞國家。疫情溯源甩鍋中國新知導入課堂導入建立方艙醫院消殺中國抗疫方法新知講解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展現了大國擔當。中國已承諾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中國還發起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人道行動,開展最大規模的“云上”抗疫交流活動,承擔起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的責任,受到國際社會廣泛好評。課堂導入合作探究通過各國抗擊疫情的對比,中國向世界呈現出怎樣的形象?課堂練習第三課 與世界緊相連課堂總結目標學習新知導入01積極有作為Positive and positive新知講解中國有作為、有擔當表現在哪里?合作探究累計向全世界提供了超2000億只口罩、20億件防護服和8億份檢測試劑盒。援助國外抗疫中國已經向16個國家排除15批共計149人的醫療防控專家組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思考:在這次全球抗疫“行動”中展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擔當?課堂練習參與全球治理參與全球氣候大會,積極應對全球環境保護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維和攤款第二大出資國;累計派出4萬余人,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維護世界和平課堂總結參與全球治理化解區域危機材料:朝鮮核問題,是指朝鮮開發核應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區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問題,相關方為美國、中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三次朝鮮危機事件中,中國政府積極斡旋,促成六輪六方會談。王毅外長指出:“為應對半島的危機,中方的建議是,作為第一步,朝鮮暫停核導活動,美韓也暫停大規模軍演,通過‘雙暫停’擺脫目前的安全困境,并且使各方重新回到談判桌前。之后,按照‘雙軌并進’思路,將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結合起來,同步對等地解決各方關切,最終找到半島長治久安的根本之策。”2018年9月6日,韓聯社消息,金正恩承諾實現半島無核化。參與伊朗無核化談判板書設計參與全球治理中國穩步提高對外援助資金規模,進一步擴大援助范圍。2013年至2018年,中國共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大洋洲和歐洲等地區122個國家和20個國際和區域性多邊組織提供援助。對外援助金額為2702億元人民幣,包括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對外經濟援助2014年,西非地區出現來勢兇猛的埃博拉病毒,中國政府先后派出千余名醫務人員,并提供多輪援助。高致死性傳染病救援新知導入參與全球治理各種災害救援:援助敘利亞難民兒童②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和改革,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在在這些“行動”中展現了中國怎樣的國際擔當?新知講解543④全球環境保護①維護區域穩定與安全⑤各種災害救援⑥高致死性傳染病與瘟疫的防控③對外經濟援助②化解區域危機216(維和部隊)(伊朗核問題)(中非合作論壇)(參與各種救援)(參與抗擊埃博拉)(全球氣候治理)課堂筆記2、中國在哪些領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P30合作探究1949年,中國是當時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改革開放后,成功減少農村貧困人口7億多人。2021年,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中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978年,中國仍有7.7億農村貧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97.5%。解決貧困問題課堂練習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中國脫貧成就舉世矚目經過8年持續奮斗,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中國譽為“減貧領域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精準扶貧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文件。思考: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是中國為世界發展的哪個方面作出的貢獻?“精準扶貧理念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文件”說明了什么?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穩定解決了世界上約五分之一人的溫飽問題,讓七億多人口擺脫貧困這是對世界發展的重大貢獻課堂總結中國的脫貧對世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否改變我國的基本國情?板書設計國情: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這需要我們全面深化改革,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3.中國的基本國情和要求P31怎么做?課堂筆記作業布置十四五規劃: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絲路基金思考:中國這樣做有何目的?④中國努力提高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作業布置拓展:提高國際影響力,以下做法是否可取?提高國際影響力(1)世界和平的主導者(2)全球發展的引領者(3)國際秩序的塑造者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板書設計1. 中國有作為、有擔當的表現?(或為什么說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國家?)課堂筆記作業布置貢獻中國智慧Contribute to Chinese wisdom02新知講解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中國為世界發展貢獻了哪些智慧?合作探究面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問題:中國提出“我們要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推動文明互鑒”面對全球性經濟低迷動力不足問題應對全球性問題之策中國提出“各國應該堅持開放的政策取現,旗幟鮮明的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提升多邊和雙邊開放水平,推動各國經濟聯動融通,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①一帶一路②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 。中國提出: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創和平、安寧,繁榮、開放、美麗的亞洲和世界。”中國智慧 中國方案這些“中國方案”將為解決世界難題帶來怎樣的影響?課堂練習①有利于激活世界經濟,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③有利于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公平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④有利于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改革,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影響:①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課堂總結中國對外經濟援助伊朗核六方會談中國助推全球氣候變化②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結合圖片思考:中國如何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風范?板書設計③中國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更加維護我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中國智慧—協調國際關系作業布置4. 中國怎樣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P32 (貢獻智慧)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承擔責任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增長智慧。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P32(增長智慧) 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P33(踐行智慧)課堂筆記新知講解對自己負責,對世界負責。每課一句合作探究中國擔當積極有作為貢獻中國智慧在國際舞臺上,中國積極有作為的表現中國在哪些領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我國怎樣為世界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課堂總結課堂練習課堂練習1.《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國向27個國家派出29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提供抗疫援助;向各國出口口罩706億只,呼吸機9.67萬臺;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開展科研合作;呼吁各國團結合作戰勝疫情,加強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建設全球公共衛生體系。這說明( )①中國積極加強同世界各國的合作②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大國風范③中國居安思危,注重國家經濟安全④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堅持獨立自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③錯誤,材料體現了生物安全④材料沒有體現,不符合題意。課堂總結課堂練習2、貧困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反貧困是人類共同面臨的歷史任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精準扶貧方略是幫助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設定的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借鑒。可見( )①中國方案與中國智慧是世界減貧治理的唯一正確選擇②消除貧困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③當今世界仍有許多國家難以擺脫貧困④人類社會對于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的追求沒有止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①錯誤,觀點太絕對。D板書設計課堂練習3、講述中國故事,彰顯中國特色,展示中國風格,體現中國氣派。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于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下列體現中國特色的事實有 ( )①用中國方案,解決世界所有難題②用中國智慧,開拓外交嶄新局面③用中國胸襟,全盤接收外來文化④用中國擔當,倡導建設和諧世界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中國擔當》同步測試.doc 3.1《中國擔當》教學設計.doc 3.1中國擔當.ppt 中國方案 中國智慧.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