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第三單元 運動和力 知識綱要1. 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2. 不同類型的車有不同的動力類型。3.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4. 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反沖力越大,小車行駛得越遠。5. 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就要對物體施加力。6. 橡皮筋產生的動力大小會影響小車的運動距離。7. 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形變。8. 當物體形狀改變時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就是彈力。9.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10. 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特征制作的,彈簧的伸長特征與橡皮筋相似。11.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12.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產生摩擦力。13. 摩擦力是有大小的,物體由靜止變成運動時需要克服摩擦力。14. 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一般滾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小,滑動時所受到的摩擦力大。15. 運動的物體具有能量,物體運動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16. 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有的儲存在食物、燃料中。17. 工程設計中需要運用相關的科學概念來解決問題。18. 工程設計具有一定的執行程序19. 工程制作中需要運用科學概念、使用技術手段、分工合作解決實際問題。20. 對制作出的產品進行評估時,需要有一定的標準。21. 應該根據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產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