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版八年級上第18章第1節 《真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能力目標:通過系列探究活動,形成真菌的概念。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提高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真菌在生物圈中廣泛分布。課后能有意識運用所學的知識探究生活中一些有關真菌的問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真菌的主要特征。難點:觀察比較酵母菌和霉菌,總結歸納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情景引入 短片引入 探究: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否屬于植物或細菌? 展示 引出探究問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是否屬于植物或細菌? 思考問題自主學習 真菌的結構 真菌的繁殖方式 播放相關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學生帶問題觀看視頻,閱讀課本,獲取相關信息。合作探究 小組活動 比較酵母菌、青霉、細菌、綠色植物細胞顯微結構。 霉菌和蘑菇的繁殖方式。 3、生活中的真菌 指導小組活動 提供酵母菌、青霉、細菌、綠色植物細胞顯微結構圖片,引導學生對其結構進行分析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霉菌和蘑菇的孢子。 3、引導學生討論、舉例 小組活動 比較酵母菌、青霉、細菌、綠色植物細胞顯微結構,引導學生對其結構進行分析比較,并完成活動記錄表。 學生觀察霉菌和蘑菇的孢子,并完成活動記錄表。 3、舉例生活中的真菌課堂反饋 課后習題 開啟云互動答題 完成課堂反饋習題學習習慣和態度 引導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板書第18章第1節 《真菌》一、真菌的結構:1、細胞結構:含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無葉綠體單2、細胞--酵母菌;多細胞--霉菌、大型真菌二、真菌的繁殖:霉菌和大型真菌:孢子繁殖酵母菌:可以出芽生殖生活中的真菌:教學反思:該課突出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采用云互動技術高效實現了探究真菌的學生小組合作活動。全課以“探究真菌”為主線,用微視頻、顯微鏡觀察、四種細胞結構放大彩圖、實物拆解等,促進學生“真菌的結構及其繁殖”相關概念的生成,效果好。在四種細胞顯微結構比較的環節,展示了學生云環境小組合作反饋的便捷,以及非云環境用紙質版記錄反饋,體現該課若在傳統教室教學的可行性。本課還采用數字教材教學,方便、直觀,進一步提高了教學效果。在教學反饋環節通過云互動技術實現學生知識及時反饋,以及學習行為和態度的當堂反饋,促學生“評價即學習”意識的養成。該課非云環境傳統課室版送教陽江同課異構,教學氛圍、效果對比明顯。云環境版為網絡直播課,學生參與度高,教學效果佳。不足之處在于錄制時選用的擴音設備不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