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課 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課 型:新授課1、知識目標:●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理解遺傳、基因的概念。●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2、技能目標:●通過實驗分析現象,培養觀察分析能力。●通過實驗聯系生活實際,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游戲活動,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遺傳信息的中心是細胞核。●遺傳、基因的概念。●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學難點●通過對小鼠核移植實驗的分析,歸納出遺傳信息的中心是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搜集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資料。●制作本節課多媒體課件。●設計“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的游戲及其模型。2、學生準備:●預習本節課的內容。●搜集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資料。●準備制作“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模型材料。學法指導●根據生物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容,分析學生學習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學習任務模塊驅動來引導學生運用以下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課堂組織形式●創設教學情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布置活動任務,將學生分成各合作小組,并分配任務,各小組根據任務進行自主、合作及探究學習。采用自學、質疑、答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手段,配合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各小組進行交流、反饋、評價、教師評價和小結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二、導入新課教師:在第15章的內容中,我們了解了一些生物種類的無性生殖現象,生物通過生殖,繁殖出與它們相似的后代,使種族得到延續。教師提問:俗話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一種什么現象?學生回答:遺傳。[多媒體演示] 第十五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想一想:你知道哪些遺傳現象?教師:請哪一位同學舉例說一說常見的遺傳現象?學生:我長得像我的父親,這就是遺傳。(眾學生就此各抒己見)教師:從同學們的舉例中可以看出,遺傳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那么,何為遺傳?[多媒體演示]●遺傳的概念:指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性狀的概念:指生物的形態特征或生理特征(如眼瞼、耳垂、膚色等)教師:生物的遺傳是生命的主要特征之一,植物、動物和人就是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來傳遞遺傳物質的,才使種族的延續得以保持。在這一節課里,我們將要學習與遺傳物質有關的內容。[多媒體演示] 第一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本節學習目標:●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理解遺傳、基因的概念。●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我們先看張照片:[多媒體演示] 商品條形碼形態(課本題頭照片)教師:請問同學們在哪兒見過這些商品條形碼?它們有何作用?學生:在超市,收銀員將條形碼一照,該商品的名稱、價格等信息就顯示出來了。教師:商品條形碼就是商品的“戶口或身份證”,該商品的所有信息都儲存的條形碼中,但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才能表現出來。[多媒體演示]●在生物體內有沒有類似商品條形碼的東西呢?它在哪里?又是如何傳遞的呢?[學生閱讀] 課本材料:●為何白鼠生下的是灰鼠而不是黑鼠?[多媒體演示]●鼠的細胞核移植實驗圖片●“多利”羊誕生的體細胞核移植實驗圖片[學生討論]●為什么白色雌鼠生下的既不是白鼠也不是黑鼠?●以上兩種細胞核移植有何共同點,說明了什么問題?教師:討論好了的小組請談一談你們的看法。學生代表發言:生下來的小鼠和“多利”羊的顏色,都不象它們的代生父母,而與提供細胞核的親體相似,可見,這個實驗證明是細胞核在生物的遺傳中起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大家是否有不同看法?(請有不同意見的小組代表發言)提問:在細胞的結構中,組成細胞核的主要物質是什么?學生回答:是染色體。[多媒體演示]什么是染色體?●染色體是細胞核中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學生:觀察人體細胞內的染色體圖及不同生物的染色體數比較表動物名稱 人 雞 小麥染色體數 23對 39對 21對提問:從以上幾種生物染色數目的比較中,其能說明什么問題?學生:不同物種的生物,它們的染色體的形態結構和數目是不同的。教師:科學家發現,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特定的染色體結構和數目,而且,其結構和數目在同一種生物的細胞核中是十分穩定的。這種穩定非常重要的,人一旦多了或少了一條染色體,將會導致嚴重的遺傳病。[投影照片] 先天性裂唇病患兒教師提問:先天性裂唇的遺傳病是怎樣產生的?學生回答:先天性裂唇的遺傳病,是由于此人的第13對染色體多了一條,其體細胞染色體組成為2n+1(23對+1)。[多媒體演示]染色體數目性定的意義.●生物體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是恒定的,一般成對存在。如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23對染色體,雞有39對,小麥有21對。但如果染色體多了或少了,可導致嚴重的遺傳病。如第十三對染色體多了一條的嬰兒,會得先天性裂唇。[多媒體演示] 討論:染色體如何保持恒定?學生:通過生殖細胞的傳遞作用。教師提問:染色體的主要組成是什么?學生回答:DNA和蛋白質。[多媒體演示] 噬菌體侵染細菌示意圖。教師提問:DNA和蛋白質到底誰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呢?學生回答: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多媒體演示] DNA分子結構示意圖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說說,DNA分子的形狀和結構像什么?學生回答:DNA分子像旋轉的樓梯,由兩條相互盤繞的鏈組成。教師解釋:DNA分子可以分成許多小片段,每個小片段都具有特定的遺傳信息(能控制人的性狀)——基因。[多媒體演示]●基因的概念:是指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其中的遺傳信息正常情況下可以準確地復制,并通過生殖細胞傳給下一代,所以,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功能和結構單位。教師提問:一條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故人有46條DNA分子,而人有3~5萬個基因,那么,每條染色體上平均有多少個基因?學生回答:(通過計算)每條染色體上平均有652~1087個基因。[多媒體演示]基因在DNA上的排列順序。教師講述:基因在染色體上是成線性排列的,且位置是固定不變的,一對染色體上的一對基因共同控制著一種性狀,如直發和卷發等。學生活動:●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嘗試制作:“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模型[多媒體演示] 板書設計第十五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一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一、遺傳概念:指生物的性狀傳給后代的現象。二、細胞核移植實驗說明: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中心。三、人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23對染色體。四、染色體的組成:DNA和蛋白質。五、DNA分子的結構:雙螺旋。六、基因的概念:指具有特定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七、染色體、DNA和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課堂小結: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中心,其中,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其上有許多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課堂練習:課后思考題的自我評價課外探究:子女的相貌為何總與父母有許多相同之處?結束下課:要求學生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具,讓聽課教師先走出教室,然后,有秩序地走出教室。課后反思:·1· ·2··3· ·4··5·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