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北師大八年級生物上冊第6單元 生命的延續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第1節 人的生殖和發育(第二課時)1.知識目標:(1)區別兩性生殖細胞;(2)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過程。(3)說出胚胎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2.能力目標:(1)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合作能力;(2)通過觀察圖片、看錄象提高觀察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交流父母對自己的生育和養育的知識,增進敬愛父母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區別兩性生殖細胞(2)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過程。(3)說出胚胎發育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2.教學難點:(1)受精過程和胚胎的發育過程。(2)胚胎發育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三、教學課時:一課時三、學生分析七、八年級學生已開始了青春期發育,隨著他們身體上性器官、性機能的變化,逐漸產生了性意識。學生對人的生殖有一定是神秘感,渴望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往往又懷有害羞的心情。教師應在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加強學生性結構知識教育,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意識。四、教學內容分析“我從哪里來的呢? ”是學生小時候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學生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謎。伴隨著學生青春期發育的進行,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生殖結構及身體變化的原因,教材安排這一節是非常必要及時的。既有助于學生的生理健康,更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本節的中心內容有三個:(1)區別兩性生殖細胞(2)受精和胚胎發育過程(3)說出胚胎發育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五、教法分析1.由于學生對人體及自身有很多感性認識,但沒有形成體系,更沒有把人放在生物圈中去分析問題。因此,本節課將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入手,利用多媒體的視聽效果,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2.“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的過程” “胚胎發育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運用了多種圖片、動畫,讓學生感知受精和胚胎發育及營養供應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采取層層深入的方法,引導學生分析、理解問題并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六、教學實施過程教學要點 媒體選擇 問題與情境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創設學習情境 多媒體展示課題 “我從哪里來的呢?”關于這個問題父母是怎樣回答的呢? 學生回答 引凝,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復習引入 多媒體展示 寫出下列人體生殖器官的結構及功能 學生完成,教師對學生完成情況點評,引入本節學習內容 溫顧而知新區別兩性生殖細胞 多媒體展示男、女性生殖細胞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1) 區別兩性生殖細胞 學生在識圖基礎上通過自學和小組討論獲取知識,教師根據學情及時點撥。 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新生命的孕育從受精卵開始 多媒體展示受精、胚胎發育過程動畫及視頻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2)閱讀課文并觀察圖19-6 1.什么叫受精?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3.描述受精的過程。 4.受精卵要發生什么變化? 5.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 6.描述受精卵發育的過程 7.胚胎與母體通過什么進行物質交換? 學生在觀看動畫及在識圖基礎上通過自學合作探究獲取知識,教師根據學情及時點撥適當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 層層深入,引導啟發,形成概念,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觀看視頻 梳理知識,構建概念圖反饋練習 強化目標 達標訓練(1) 學生獨立完成 掌握學生學 情況胚胎發育的營養供應方式 多媒體展示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3) 腹中的“我”營養從哪里來?(閱讀課文并觀察圖19-7) 學生在識圖基礎上通過自學和合作討論中獲取知識,教師根據學情及時點撥。 層層深入,引導啟發,形成概念,培養學生收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反饋練習 強化目標 達標訓練(2) 學生獨立完成 掌握學生學 情況多媒體展示女人懷孕時間、體重的變化。 1.說出女性懷孕后生理、心理、體重發生了哪些變化? 2.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父母?怎樣報答父母的生育和養育之恩? 交流父母對自己的生育和養育的知識,增進敬愛父母的情感 體會母親孕育自己的艱辛,培養學生熱愛母親,體諒母親的情感。總結提升 畫龍點睛 多媒體展示 歸納胚胎發育的過程及胚胎獲取營養物質過程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歸納總結,并提出自己的疑問;教師對學生總結點評 培養學生自主歸納、發現并提出問題的能力反饋練習強化目標 連接中考 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適應中考題目 培養學生審題方法、答題技巧再次感受“我的由來” 視頻 Baby從受精卵到出生的過程 學生再感受生命的神奇。 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尊敬父母。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