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遺傳和變異的現象 課 時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舉例說出生物遺傳變異的現象2. 能列舉和辨別生物的不同性狀,可以區分相對性狀能力目標 在 調 查 、合 作 、交 流 中 培養表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踐能力。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并描述相關的遺傳和變異現象,能夠認同生命個體的獨特性,激發熱愛自然、珍愛生命情感。教學重點 區別性狀與相對性狀。了解遺傳與變異的普遍性教學難點 對于自己性狀的辨別教學方法 講授與討論相結合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創設情境 觀看圖片:猩猩的寶寶是小猩猩,企鵝的孩子是小企鵝。提問:這些都說明生物界普遍存在一種現象,是什么現象?觀看圖片:菊花的顏色花形各不相同,提問:這又說明生物界的哪種現象呢?引入章節課題。 觀看思考,回答觀看、 思考,回答性狀 小游戲:1、猜一猜,這分別是誰的眼睛,出示劉翔和姚明眼睛圖片,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完整的圖片。2、出示成龍鼻子圖片,學生回答后再出示完整圖片。歸納出這些屬于形態特征。活動:1、聽聽我是誰,依次播放《聽媽媽的話》、《天亮了》、《父親》。 請學生猜演唱者名字。2、猜青桔子是和黃桔子的味道,學生根據日常私生活經驗回答。歸納出這些屬于生理特性。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性狀的概念。舉例:1、給出一段關于人物性狀描寫的句子叫學生指出有關性狀描寫的詞語。2、列舉人的幾對性狀(卷舌、前額發際、耳垂、眼瞼、眼色、拇指豎起時彎曲情形、酒窩等) 觀察,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回答歸納,總結觀察觀察,了解自己的性狀并記錄相對性狀 活動:完成書本96頁關于個體間性狀的比較。根據步驟教師與學生配合逐一完成。總結出每個人的性狀都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通過前面對于性狀的學習,請學生歸納出相對性狀的概念。多列舉有關相對性狀的事例,請同學回答加以鞏固。提問:你還能舉出別的相對性狀的例子嗎?提問:相對性狀是只有兩種不同表現嗎?你能舉例嗎? 匯報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傾聽思考,回答思考,回答遺傳與變異的現象 活動:1、找孩子,出示圖片,請學生為三名父親在五個小孩中找到他們各自的孩子。2、尋找親人,出示四位名人,學生左幫他們找到各自的父親。總結出遺傳的現象及概念。教師并通過圖片進行舉例。出示兩組圖片,一組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差異圖片,一組子女與子女之間存在差異圖片。總結歸納出變異的概念。通過關于遺傳和變異的諺語或俗語,進一步加深記憶。活動:欣賞和評價有關性狀遺傳的漫畫。1、《新鼻子》中的鉤鼻子和《舊磚上剝落的碎片》中的斷腿有什么不同?2、漫畫中表達了什么生物學現象?其中哪種現象是可能發生的? 閱讀資料,思考,討論,回答連線歸納,總結差異對比歸納,總結小結與鞏固 觀察圖片,加深對遺傳與變異現象的理解。課堂作業:教師出示本節課有關習題,更進一步鞏固本堂課的知識點。 觀察,思考,回答。板書設計:第20章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第一節 遺傳和變異的現象一、生物體的性狀1.性狀—— 生物體的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2.相對性狀—— 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二、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現象遺傳——性狀可以從親代傳遞給子代的現象變異—— 親代與子代之間及子代之間性狀表現存在差異的現象。教學反思:本教學設計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強調學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參與教學過程,而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較好地克服了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脫節,體現了知識的學習作為能力培養的載體這一教學新理念,解放了學生的思想,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和獨立性,同時也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有較大提高,在學生思考過程中予以引導或啟發。或許學生不能得出正確結論,但畢竟他們會去想、分析,對于培養他們敢于想象,敢于提問題的科學創新精神是大有益處的,這樣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學生以一個研究者的身體參與了教學過程,不僅深刻理解了相關的基礎知識,還學會了有關的科學研究方法,并得到了科學思維的訓練,提高是必然的。這時引導學生總結遺傳變異的實質就會水到渠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