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華維外國語學校高三年段2012學年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政治試題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24小題, 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 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受到高鐵票價的壓力,武漢到廣州的飛機航班票價最有可能作出的反應是( )A.下調,因為高鐵與飛機航班是互補商品 B.上調,因為高鐵與飛機航班是互為替代商品C.不變,因為高鐵與飛機航班是互補商品 D.下調,因為高鐵與飛機航班是互為替代商品2.銀行信用卡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支付工具,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和喜愛。銀行信用卡在使用過程中執行的貨幣職能有( )A.一般等價物 B.價值尺度 C.流通手段 D.轉帳結算3.2010年某國生產甲種商品100萬件,每件價值量為6元。如果2012年該國生產甲種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甲種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單位價值量分別為 ( )A.600萬元,5元 B.600萬元,6元 C.720萬元,5元 D.720萬元,6元4.百年一遇的大旱沖擊著中國,各地頻傳大米價格上漲的消息,撥動著老百姓的敏感神經。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①價格影響供求 ②供求影響價格 ③大米的需求彈性大 ④大米的需求彈性小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5.通過3G手機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寬帶上網、觀看電視等。手機新功能給人們帶來生活和娛樂方式新變化,說明( )A.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 B.生產是消費的目的和動力C.生產決定消費 D.新的消費熱點能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6.一家企業要在市場中總是占據主導地位,就要做到第一個開發出新一代產品,第一個淘汰自己現有的產品。這一經濟學中的“達維多定律”啟示我們,企業的成功經營必須( )A.不斷改變經營戰略 B.提高自主創新能力C.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 D.樹立良好企業形象7.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10年我國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兩種調控手段的共同目標是( )①解決社會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矛盾,給經濟“降溫”②解決社會總需求小于總供給的矛盾,防止經濟增長滯緩③實現經濟總量基本平衡,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④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防止財政赤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溫家寶總理多次強調,我們不僅要通過發展“做大”社會財富蛋糕,也要通過合理的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這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 )A.收入與消費的關系 B.生產與消費的關系C.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D.生產與交換的關系9.1997年至2009年,我國GDP比重中,政府財政收入從10.95%升至20.57%,而勞動者報酬卻從53.4%降至22%。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 )①實現社會公平 ②完善社會保障 ③拉動內需 ④發揮財政作用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造成湖南嘉禾縣250名兒童血鉛超標事件的煉鉛企業騰達公司,曾被縣市兩級環保局幾度叫停,但仍繼續生產。嘉禾“血鉛事件”的發生表明( )①市場調節存在著自發性等弊端 ②公司經營的直接目的是利潤 ③必須形成統一開放的現代市場體系 ④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規范和引導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1.目前,江蘇省共有彩電、冰箱等9類家電產品列入“家電下鄉”財政補貼范圍。截至2010年3月,全省已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40萬臺(部),銷售金額已突破五十億元大關。這表明財政( )①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平穩運行 ②有利于刺激消費,促進企業產品優化升級③是我國稅收的最普遍的形式 ④是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保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2.2011年國家將繼續加大對三農、科技、節能環保等方面支持力度。這一舉措的主要目標是 ( )A.增加就業 B.穩定物價 C.促進經濟增長 D.保持國際收支平衡13.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對餐飲服務單位的食用油脂進行監督檢查,對于使用地溝油的單位予以嚴肅查處。這要求市場主體( )A.承擔社會責任,不應以營利為目的 B.以市場為導向,努力調整經濟結構C.堅持誠信經營,遵守法律和道德 D.轉變發展方式,努力降低生產成本14.右側漫畫《轉型》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是A.要同等重視內需和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B.要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C.促進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D.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15.2010年3月28目,浙江吉利汽車與福特汽車簽署最終協議,以l8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福特旗下沃爾沃轎車100%的股份。這體現了( )A.生產全球化 B.貿易全球化 C.資本全球化 D.技術全球化16.某財經大學教授認為,農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的真正原因應歸結為產業發展缺乏引導。“看到什么賣得好,農民一窩蜂就都種什么,多了自然賣不掉,第二年又都不種了,結果第三年供應減少,價格又會上升。”這種跟風種植主要體現了市場調節的( )A.優越性 B.盲目性 C.滯后性 D.自發性17.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堅持的根本基點是( )A.內外聯動,互利共贏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C.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 D.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18.全國人大浙江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時,幾位發言的企業家代表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加快推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推進金融改革的話題。各級地方政府全力以赴保穩促調,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但總感到財力有限,手段不足,特別是沒有協調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著自然生態失衡和社會政治生態的失衡。為此,政府應該( )①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打破金融壟斷,合理引導民間資本,鼓勵回歸實體經濟②控制生產成本,改善財務狀況③加強各項貸款新政的監督落實工作④加強對實體經濟稅收和財政政策的扶持,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9.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型金融機構準備金率回落至20.5%,這也是本年度準備金率首次下調,這一舉措①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的財政政策②有利于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增強信貸投放能力③屬于國家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④表明我國嚴控貨幣流動性,抑制通貨膨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一家超市的老板看了一則新聞報道后,對自己超市的商品進行了重新擺放,結果營業額有一定的提升。你認為他最有可能是看了下面哪則新聞報道?A、杭州商家利用“情人節”節日商機,從昆明空運大量玫瑰花投放杭州市場B、國際油價近期不斷攀升,我國汽車廠家和商家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大受影響C、經濟發展,財富高度集中,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第一大國D、2012年春節期間,海南宰客事件大大影響了海南很多旅游城市形象21.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2年2月24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此次下調是在CPI出現明顯回落的情況下實行的,央行將一次性釋放約4000億元資金。這是政府A、運用國家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來促進國民經濟平衡運行B、實施積極貨幣政策的體現C、在市場出現通貨緊縮情況下實現的貨幣政策D、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的體現22. 在過去的2011年,民營經濟在建設浙江經濟大省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眾多民營企業缺乏自主品牌,產品同構同質、附加值低,產業轉型升級已成為浙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為此,政府應該( )A.推動結構調整,鼓勵企業科技創新 B.拓寬融資渠道,挽救瀕臨破產企業C.加強公共服務,拓展企業產品銷路 D.增加財政支出,擴大企業生產規模23.根據右圖得出的結論中,錯誤的有:①如果大米的價格在M點,呈現賣方市場,其替代品需求量將減少②如果汽車在N點,呈現買方市場,其互補品需求量減少③單個交換過程看,Q點處于等價交換,M N點處于漲落狀態,但不能無限漲落④農副產品在M、N、Q點彈性需求均不大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24. 小王是某企業的會計,他經常面對“產品制造成本”“工人工資”“稅款”“市場批發價”等詞。這些“詞”所對應的經濟活動環節分別是A.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B.生產、分配、分配、交換C.分配、交換、分配、消費 D.生產、分配、分配、消費浙江華維外國語學校高三政治月考答題紙 2011.10.一、單項選擇題(24×2′=48′)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二、簡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l2分,共計36分。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25.材料一:近兩年江蘇百姓對收入、住房、社會保障滿意情況比較(單位:%)收入狀況 住房狀況 社會保障狀況滿意率 不滿意率 滿意率 不滿意率 滿意率 不滿意率2008年 59.4 30.4 75.7 22.0% 65.7 21.52009年 66.9 25.1 75.0 22.9% 67.6 20.4注:2009年江蘇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2.4%;財政在民生和社會事業方面的投入同比增長17.2%;商品房價格持續上漲、居高不下,牽動著百姓的心。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多次提出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江蘇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對百姓個人生活感受調查結果顯示,92.8%的江蘇百姓認為自己生活幸福和比較幸福。但同時調查也顯示,百姓對收入的不滿意率已經連續四年超過20%,部分百姓特別是農民、學歷偏低、無業失業人員及女性等群體感到就業困難。住房不理想以及社會保障的不完善都影響到百姓幸福感的提升。(1)請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經濟現象。(4分)(2)結合材料,請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如何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8分)26.材料一: 2007—2009年江蘇科技研發投入和科技產業發展情況科技研發投入(億元) 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 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007年 430.2 24.3 272008年 584.5 35.8 282009年 700 52.3‘ 30注:2009年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分區域所占比重分別是:蘇南71.27%、蘇中21.19%、蘇北7.54%。材料二:今年江蘇省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以上,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左右。——摘自《2010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現象 (4分)(2)結合材料,運用《經濟生活》相關知識,為江蘇實現2010年預期目標提出建議。(8分)27.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請判斷下列表格中的措施是側重“提高效率”還是“注重促進公平”,在相應的欄目中劃勾 (每項措施只能劃一個“√”)。(2分)措 施 提高效率 注重促進公平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鼓勵部分地區和部分人先富創造就業機會,保證就業權利企業激勵技術創新(2)請簡要闡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的關系。(8分)三、探究題:本題l8分。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28.2010年新年伊始,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出現了“用工荒”。在我國總體就業壓力巨大的情況下,眾多企業手握訂單卻找不到工人,這種現象引起了高三(1)班同學的關注。為此,他們成立課題組,對“用工荒”現象進行深入研究。情景再現情景一:一家大工廠招收開機床的工人,開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資,但是要求能看懂機床構造圖,由于勞務市場上沒幾個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廠做生產工人,半年后她頂不住車間的高溫和長時間加班還不能及時獲得報酬,于是辭職回家了。情景三:某工廠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說:“也知道好的技工掙的比白領多,但說實話,大學畢業后我是不愿意回頭再去做工人的。”(1)請從《經濟生活》的角度分析,上述幾家工廠是什么原因招不到工人的。深度思考同學們通過探究發現:一方面是用工難,另一方面卻又是就業難,兩難并存。這“兩難”,既是勞動者的困惑,也是企業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認知障礙,平衡利益矛盾,決定著政府、企業和勞動者能否和諧共“舞”。(2)請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就上述“兩難問題”的解決,談談政府、企業和勞動者如何和諧共“舞”。2011.10.1-10 DCABC BCCAB 11-20 DCCBC BBACB 21-24 DACB34.(1)近兩年隨著江蘇經濟的發展和政府在民生方面投入的增加,百姓對收入狀況、社會保障狀況的滿意率上升,不滿意率下降;(2分)百姓對住房的滿意率相對較高,但由于房價持續上漲,百姓對住房狀況的滿意率有所下降,不滿意率有所上升。(2分)(2)發揮財政在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繼續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不斷提高人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努力實現社會公平;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就業引導,努力擴大就業規模;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有效控制房價,使百姓對住房更加滿意;繼續完善社會保障,使社會保障覆蓋面更寬、更廣,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每點2分,答出其中4點即可得8分)35.(1)材料一反映了近三年來,江蘇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增加;科技進步對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增大;高新技術產業得到發展;但蘇南、蘇中、蘇北高新技術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性明顯。(4分)(2)①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②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省份,繼續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③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④進一步推動蘇南、蘇中、蘇北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每點2分,其他符合題意酌情給分,滿分8分)36.(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既對立又統一。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6分)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2分)37.(1)企業用人結構發生變化,勞動者素質不能適應就業市場的需求;(3分)企業給勞動者的工資待遇低,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未得到有效保護;(3分)勞動者就業觀念保守,缺乏平等的擇業觀等。(3分)(2)作為政府應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3);作為企業必須依法經營,提高經營者的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自覺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3分)作為勞動者,要轉變就業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包括自主擇業觀、競爭就業觀、職業平等觀、多種方式就業觀。(3分)份目項況情意年滿項目年度PAGE-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