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7章動物的運動與行為第2節動物的行為 1課時一、學習目標1.描述各種動物行為,說出動物行為的類型。2.能正確區別各種動物行為,認識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3.舉例說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后天性行為。二、課堂探究導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孔雀開屏、大雁南飛……這些動物的活動都屬于動物的行為。自學提示一:1.閱讀課本66頁和信息庫71-72頁內容,并觀察圖17-8,時間5分鐘。2.在課本上勾畫知識點并標注疑問。3.嘗試解決以下問題:(可以在書本上標注問題的答案)⑴動物的行為可以分成許多類型,按照對動物所起的作用,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哪幾個類型呢?⑵觀察圖17-8中幾種動物的行為,這些行為屬于哪種類型?⑶每一種行為對動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什么意義?您還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自學提示二:1.閱讀課本67-68頁內容,時間3分鐘。討論:⑴螞蟻是如何覓食的?主要的食物是什么?螞蟻對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選擇嗎?⑵你們小組與其它小組的結論一致嗎?自學提示三:1.閱讀課本68-70頁內容,并觀察圖17-9,時間5分鐘。2.在課本上勾畫知識點并標注疑問。3.嘗試解決以下問題:(可以在書本上標注問題的答案)⑴從動物行為的獲得過程來看,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哪兩類?它們各有什么特點?⑵圖17-9中這幾種動物行為,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后天性行為?⑶動物的行為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動物的行為有哪些意義?三、知識梳理1.動物的行為可以分成許多類型,按照對動物所起的作用,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 、、 、 、 。⑴防御行為是動物對付 ,保護自身或群體中其他個體的行為。如 、靜止不動、釋放 、 防御等。⑵繁殖行為是指在繁殖過程中表現出的 、 、 、 、 等一系列與繁殖相關的行為。如孔雀 ,蜻蜓 ,雌、雄蛙的 ,螢火蟲發光等。⑶社群行為是指 除生殖以外的各種聯系行為。具有社群行為的動物,不是 ,而是 ,共同維持群體的 和 。⑷覓食行為是動物通過獨特方式獲得生存所需 的行為。⑸爭斗行為是 動物個體之間為了爭奪 、 等而發生爭斗。2.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過程,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 和 兩大類。3.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是由體內 決定的。后天性行為則是動物在 的基礎上,通過 的作用,由 和 獲得,所以又叫做 。如:關鍵詞——“模仿”、“訓練”;馬戲團小狗會“算”算術;黑猩猩摘取食物;“嘗試與錯誤”(蚯蚓走迷宮),公雞繞 、食大山雀偷飲 。動物越 ,學習能力就越 ,表現出的動物行為也越 。4.無論哪一種行為,都是一個 、 的 過程。動物的各種行為都是與其生活的環境相 的,對動物的 和 有重要作用。每種動物行為的產生都是動物體內 、 、 和 等相互作用的結果。5.人研究動物行為的意義在于更好地 、 和 對人類有益的動物,和 有害的動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