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科版生物·八年級下冊教學指導書課 題 24.2傳染病的預防(第1課時) 課型 新授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原因,了解能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 2、了解病毒的結構、生存特點。 情感目標:通過認識病毒與人類的關系,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教學重難點 舉例說出傳染病的原因,了解能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了解病毒的結構、生存特點。教學準備 多媒體、自主學習單教學課時 1課時教學過程 個人復備一、感情調節 “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們雖然是高等生物,但也免不了會被疾病困擾,疾病給個人、家庭甚至社會都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更好地預防疾病、治療疾病,使每個人更健康幸福地生活,就需要我們對人類疾病有充分的了解。這節課讓我們共同關注傳染病及其預防。 二、自學 自學內容(一):“了解傳染病”閱讀課本P53-54完成表格和討論題 小組內交流,總結一下,生活中常見疾病,哪些是可以傳染的,哪些是不傳染的? 什么是傳染病,它有什么特點? 常見傳染病有哪些類型? 自學內容(二):“引發傳染病的病原體、認識病毒” 閱讀課本P54-55,觀察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1、病原體的形態相同嗎?通過觀察,你都看到哪些形狀的病原體? 2、病原體可以分為哪幾大類? 3、為什么絕大多數病毒需要用電子顯微鏡觀察? 4、病毒的形態有哪三種?病毒有細胞結構嗎?描述病毒的結構。 5、病毒能獨立生存嗎?描述病毒的生存特點。 三、合作探究 據科學家統計,人類的病大約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有人說病毒對人都是有害的。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舉例說明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四、知者加速 1.下列屬于我們常見的傳染病的是( ) A.貧血、結膜炎、水痘 B.麻疹、近視眼、肺結核 C. 流行性感冒、肺結核、蛔蟲病 D.齲齒、近視眼、腮腺炎 2.病原體是指( ) A.能夠傳播病原體的人和動物 B.能夠使人致病的細菌、病毒 C. 能夠傳播疾病的蒼蠅、蚊子等 D.垃圾、廢物和污水等 3.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 A.細菌 B.霉菌 C.病毒 D.真菌 4.噬菌體屬于下列哪一種病毒類型( ) A.無脊椎動物病毒 B.脊椎動物病毒 C.植物病毒 D.細菌病毒 5.下列哪一項不是人類利用病毒為人類服務的實例( ) A.無脊椎動物病毒制成殺蟲劑 B.給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腦炎疫苗 C.用噬菌體治療燒傷病人的化膿性感染 D.給高燒病人注射青霉素 課堂小結布置作業板書設計教學反思修訂建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