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人在社會中生活一、選擇題1.下列人類活動中,有利于保護文化遺產的是( )A. 在天龍山石窟上刻“某某到此一游” B. 商販在晉祠設置燒烤攤點C. 在平遙古城修建高大的現代化建筑物 D. 蒙山景區倡導游客垃圾入箱2.北京的游客來到杭州之后,感受到了城市功能的差異。與杭州相比,北京的城市功能更加突出表現在( )A. 政治功能 B. 經濟功能 C. 文化功能 D. 旅游功能3.在地圖上我們會看見“珠穆朗瑪峰8844.43米”這 樣的數字和文字,它屬于地圖的( )A. 圖例 B. 注記 C. 說明 D. 文字和數字4.下列圖例中表示關隘的是( )A. B. C. D. 5.剛進入某初中的702班同學們正在接受軍訓,當面朝正北方的同學們接到教官“向右轉”的指令后,同學們將面朝( )A. 正東方 B. 正南方 C. 正西方 D. 正北方6.泰山主峰海拔1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二者相對高度為( )A. 10380米 B. 1 532米 C. 7316米 D. 8 380米7.以下傳統民居能充分體現人們對降水充沛的自然環境適應的是( )A. A B. B C. C D. D8.分層設色地形圖用不同的顏色反映了地表高低起伏的狀況。下列關于分層設色地形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 海洋用藍色,平原用黃褐色,山區、高原用綠色B. 綠色越淡,表示地勢越高;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勢越低C. 雪線以上的地區通常用白色,平原用綠色D. 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用來表示陸地的高低起伏9.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后,社區在櫥窗進行了政策宣傳,這體現了社區的( )A. 政治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文化功能 D. 經濟功能10.閱讀某學校平面圖,回答問題:(1)食堂在教學樓3的______方向( )A.西北方B.正西方C.東南方D.正北方(2)從地圖的語言來看,該圖缺少了( )A.方向B.比例尺C.圖例D.注記(3)下列四幅圖幅相同的地圖中,比例尺最小的一幅是( )A.衢州市政區圖B.浙江省政區圖C.中國政區圖D.世界政區圖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F地比G地易發育河流B. 甲村比丙村坡緩C. 山峰A和E地的相對高度小于800米D. 量得乙村與丁市最短圖上距離為1.5厘米,不考慮高差,則乙村到丁市最短實際距離為7.5千米12.下列關于圖中信息的判讀,組合正確的是( ) ①若B地氣溫為16℃,只考慮地形因素,此時E地氣溫約為11.2℃②圖示區域地形類型以山地為主③若甲村在乙村的東北方向,則小清河c-d段大致由西北流向東南④水庫蓄水最高水位為350米⑤根據因地制宜原則,乙村宜發展禽蛋蔬菜產業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13.西湖龍井是浙江著名的特產,并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授予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是浙江一張響亮的名片。結合下圖,回答小題。(1)觀察上圖,西湖龍井分布區的主要地形是( )A. 平原 B. 丘陵 C. 高原 D. 山地(2)圖示區域的地勢特點是( )A. 北高南低 B. 中間高,四周低 C. 西南高,東北低 D. 東高西低(3)若想更直觀地表現該區域內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的情況,可查閱( )A. 分層設色地形圖 B. 水系圖 C. 地形剖面圖 D. 植被分布圖(4)西湖龍井茶遠銷海外,在歐美等國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這體現了區域之間的( )A. 技術聯系 B. 人才聯系 C. 經濟聯系 D. 物產聯系14.近來湘西自治州各縣雷有暴雨預測警報發出,以下地圖中對暴雨預測有最大幫助的是( )A. 湘西自治州衛星云圖 B. 湘西自治州交通旅游圖C. 湘西自治州地形圖 D. 韋西自治州人口密度圖15.在比例尺為1:5000000的地圖上,福建廈門到臺灣高雄的圖上距離約為6厘米,廈門和高雄的實地距離約為( )A. 30千米 B. 300千米 C. 3000千米 D. 120千米16.張明與爺爺一起去登山望遠,登山前張明查閱了下圖。據此回答以下問題。(1)上圖被稱為( )A. 政區圖 B. 交通圖 C. 導游圖 D. 等高線地形圖(2)甲處最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是( )A. 跳水運動 B. 攀巖運動 C. 滑雪運動 D. 跳傘運動(3)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稀疏的地方表示( )A. 山峰 B. 陡坡 C. 緩坡 D. 峭壁二、綜合題17.你能判斷下列圖片分別反映了社區哪方面的功能嗎?請你把它們填在橫線上。圖甲:________;圖乙:________18.某實驗學校七(1)班學生準備搞一次野外登山定向越野比賽活動,地點就選在郊區的某山頂。各小隊都拿到了一幅這個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如下圖所示)。假如你是該班的同學,請你為自己的小隊設計一個登頂方案,并向你的隊員詳細介紹這個方案。設計方案: ;設計理由: 。19.某地理興趣小組赴某山區開展登山旅行活動。讀某山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興趣小組設計的①②③三條線路中適合徒手攀巖的是路線 1 (填數字),是因為該線路沿途經過 2 (地形部位名稱);能體會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感覺的是路線 3 (填數字);最省力的是路線 4 (填數字),理由是 5 。(2)圖中A、B、C三處河流中,標注有錯誤的是 1 , 理由是 2 。(3)若出發地到古廟的路線圖上距離為6.8厘米,那么,它們的實地距離是 1 千米。(4)圖中村莊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1 。20.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回答問題。(1)如果有人設計了BA、CA兩條登A山的路線,那么,沿哪條路線攀登較為省力?為什么?(2)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是怎樣的?(3)在A一F六個字母表示的地點中,比較適宜修建水庫的是哪一處?請說明理由。21.有一種稱呼叫“驢友”,是對戶外自助自主旅行愛好者的愛稱。下圖為某“驢友”提供的一幅活動區域圖,讀圖,完成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稱。 甲 ; 乙 。(2)A山峰與B山峰的相對高度是 米,C點的海拔是 米,圖中的等高距是 米 。(3)根據圖中信息判斷: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 。圖中虛線框內的山脈大致走向為 (4)圖中D和E兩處河流有一處有誤,請你指出并說明理由。22.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字母表示山脊的是 , 表示鞍部的是 。(2)圖中B點的海拔高度為 米,它與山峰A的相對高度是 米。(3)經測量AB兩地在圖上相距1.5厘米,若AB間要架設一條纜車線路,則至少需要纜線 米,纜車線路的落差是 。(4)如果要登上A山峰,BA和DA兩條線路中相對要輕松一些的是 , 理由是 。(5)若在E,F兩個區域中選擇一個開辟農田種植水稻,你認為選哪個更好?為什么?答案部分1.D 2.A 3. B4.C 5. A6.C 7.B 8.C 9.A 10.(1)D(2)B(3)D 11.D12.C 13.(1)B(2)C(3)C(4)D 14.A 15.B 16.(1)D(2)B(3)C17.文化功能;經濟功能18.方案:從出發地A到山頂。理由:這條路線,等高線相對稀疏,地勢和緩,便于攀登,安全性高。(或從出發地B到山頂。這條路線,等高線相對較密,地勢陡峭,有一定的挑戰性 ,路程相對較短。)19.(1)②;陡崖;①;③;等高線稀疏,地勢相對平坦(2)B;此處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是山脊,沒有河流(3)3.4(4)沿河流分布20.(1)CA。因為這條線路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和。(2)自西向東。(3)區域:包括C、E、F在內的河流上游區域。理由 :這里地處河流上游,地勢開闊,便于攔河筑壩,不會占用大量農田。21.(1)陡崖;鞍部(2)17;470;10(3)自東北向西南;東西走向(4)D處;等高線向低處突出,是山脊,不可能孕育河流(…………○…………外…………○…………裝…………○…………訂…………○…………線…………○…………) (※※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 (…………○…………內…………○…………裝…………○…………訂…………○…………線…………○…………)22.(1)D;C(2)100;574.1(3)900;574.1米(4)DA(或AD);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地勢起伏較小,爬起來比較輕松省力(5)E;E處地勢平坦,海拔在100米以下(或平原);且位于河流交匯處,便于農業灌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