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8核能的利用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核能:原子核發生變化時釋放出的能量,也稱原子能。2.獲得核能的兩種途徑:重核裂變(原子彈的制造原理)和輕核聚變(氫彈的制造原理)。質量相同的核材料,聚變反應釋放的核能比裂變反應要多得多。3.核電站中的能量轉化: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4.常見的放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5.放射線的應用:可以誘發變異,培育優良品種;用γ射線做手術——γ刀;用射線來殺菌、保鮮等。二、重要提示1.核電站的工作原理:裂變核能在人工控制下緩慢、平穩地釋放,因此人們建造核電站來發電,利用裂變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用釋放的能量加熱水,使水汽化推動汽輪機運轉,再帶 動發電機發電。我國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目前我國最大的核電站是廣東大亞灣核電站。2.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3.大量的放射線會對人畜造成很大的危害。科學廣場核廢料的處理 核能發電后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廢料,稱為核廢料。核廢料的處理大致分為以下三種方法: 玻璃固化法:將廢料混入玻璃材料中做成一種固化產物。這種玻璃固化廢料是在圓柱狀容器內制成,現行的容器尺寸為高3米,直徑約半米。依目前的核能計算,約需72000個此類容器。 儲存法:核廢料掩埋法其實就像把食物放進倉庫里一樣,只不過需要更精密的防護措施。核廢料因仍存在輻射,所以必須經過一連串嚴密的手續,而各核電廠都自備燃料池可儲存40年的時間,時間到了,便必須送去儲存廠,大約10年后輻射已降低至無害,可作一般垃圾處理。 海洋掩埋法:又稱深海投擲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核廢料永久棄置于深海海底,利用水泥固化法將核廢料儲存在鋼筒內,經過數年的暫時儲放,等核廢料中的放射性降到最低后,再投擲到深海或數千公尺的海溝中,作永久性儲存。近年來,澳大利亞、俄羅斯、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找到一些處理核廢料的新方法。例如,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出一種高級陶瓷材料,這種材料與放射性廢料融合在一起之后,可以被埋入深達4000米的地下而不會滲漏。在這樣深的地方巖石比較穩定,核廢料升到地面上的可能性較小。數百萬年之后,當鈾變成其他稀有金屬時,封存的核廢料還可以得到再利用。解題指導【例題】關于核能的獲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核反應堆就是利用原子核裂變時,在極短的時間 內釋放出大量核能的裝置B.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是獲得核能的兩種方法C.核電站可以使核能直接轉化成電能D.目前核電站的反應堆中發生的是可控制的核聚變【解析】獲得核能的途徑是重核的裂變和輕核的聚變。核電站是和平利用核能的裝置,目前的核電站利用的是原子核的裂變,其主要組成部分為核反應堆,是通過控制使原子核的裂變得以緩慢進行而釋放出核能的裝置。這些核能先轉化為蒸汽的內能,再通過汽輪機,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而轉化為電能。【答案】B同步訓練 A組1.原子核在發生變化時可釋放出巨大的 ,這就是原子核能,簡稱核能,通常也叫 。2.獲取核能有兩條途徑 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如圖所示,甲圖屬于核 變,乙圖屬于核變。太陽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來源于核 變。3.原子彈和核電站都是利用的鏈式反應,兩者的本質區別是:原子彈爆炸時發生的鏈式反應是 ,核反應堆中發生的鏈式反應是 。4.如圖所示為核電站發電的流程。在核電站的發電過程中,核能的獲取途徑及能量轉化順序正確的是 ( ) A.聚變;核能→內能→化學能→電能 B.聚變;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C.裂變;核能→內能→機械能→電能 D.裂變:核能→內能→化學能→電能5.在太陽內部,氫原子核在超高溫條件下發生 ,釋放出巨大的核能;核電站是利用核反應堆內的鈾核發生 時所釋放的核能來發電的。(填“聚變”或“裂變”)6.下列關于核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任何物質中都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質都能得到核能。 B.人類獲得核能有兩種途徑,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 C.自然界中只有在人為的條件下才能發生聚變 D.熱核反應就是利用裂變獲得原子能的7.下列關于放射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放射線無污染、無公害,利用簡單、方便 B.在利用放射線時要注意進行有效防護和防止污染 C.放射線對人畜傷害嚴重,有弊無利 D.α射線和β射線是有利的,γ射線是有害的8.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海底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核電安全再次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問題。下列關于核能開發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停止開發核能,因為開發核能會帶來可怕的核泄漏,弊遠大于利 B.核能是一種穩定、高效、清潔的能源,是其他新能源不可能替代的 C.福島第一核電站開發核能是利用可控核裂變過程中釋放的核能 D.核能開發是絕對安全的,即使有核泄漏也是清潔無污染的9.核電站與火電站的工作原理之間主要的不同點是 ①所用燃料;②燃料釋放能量的方式;③產生蒸氣的鍋爐形式;④使用的汽輪機;⑤使用的發電機同步訓練 B組10.如圖是 的標志。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內部會向外輻射出能量很高的三種射線,分別叫 射線、 射線和 射線。大劑量 線對人畜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在利用核能時必須注意防止這種污染。11.對于裂變的鏈式反應,利用現有的條件無法進行觀察和研究,但是可以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進行模擬,這種研究科學問題的方法叫 (填“轉換法”“類比法”或“等效法”)。鏈式反應釋放的能量,如果讓其 (填“劇烈”或“緩慢”)釋放,那么就可以被我們利用;如果 (填“加以”或“不加”)控制,那么就可以用來制造 。參考答案3.8 核能的利用1.能量原子能 2.裂聚聚 3.不加控制的可以控制的 4.C 5.聚變裂變 6.B 7.B 8.C 9.①② 10.放射性物質α β γ放射 11.類比法 緩慢 不加 原子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