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情景導入觀看視頻,說說習主席要求把什么使命扛在肩上?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1 推動和平與發展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為了促進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中國政府積極斡施做了大量的工作。據國際慈善組織樂施會調查數據顯示,2017世界最富有的1%的人口就擁有全球82%的財富。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2019年4月15日,美國紐約,民眾舉行反戰游行,抗議美英法聯軍襲擊敘利亞。中國在多種國際場合反復表明自身謀求和平發展、實行防御性國防政策的立場,表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態度。個人:(1)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反映了當今時代的主題是目前全球仍有10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8.4、布隆迪:人均GDP400美元備受關注的敘利亞戰爭從2011年開始,打到現在,已經是9個年頭了,整個國家經濟崩潰,城市基本上淪為廢墟。④宗教沖突 ⑤領土爭端威脅和平的因素有哪些?5、索馬里:人均GDP600美元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尤其需要一個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1 推動和平與發展持久和平、共同原則(2)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是根據有關聯合國決議建立的跨國界的特種部隊。①②③④ B.學 習 目 標123為什么要呼吁和平,反對戰爭?4威脅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5如何維護世界和平?人類為什么要消除貧困?6世界各國為消除貧困采取哪些措施?一、維護世界和平聯合國總部花園內的兩座青銅雕塑“打結的手槍”“鑄劍為犁”1.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2.為什么要呼吁和平、反對戰爭?觀看視頻,說說現代戰爭危害有多大?二戰之傷: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繼一戰之后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椐有關數據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余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什么?滿布瘡痍核武器毀滅性后果生靈涂炭失去家園流離失所(1)回顧歷史,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重代價,給人類帶來了難以忘卻的傷痛。2、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3)二戰后,各國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一.維護世界和平日俄關于簽署和平條約和解決領土爭端的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談判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在1945年10月24日成立了聯合國,中、美、蘇、英、法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聯合國致力于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成立聯合國一.維護世界和平維和部隊士兵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派駐維和部隊《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美朝雙方同意重啟無核化談判伊朗核問題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一.維護世界和平3、維護和平的方式維護和平的方式③派駐維和部隊②成立聯合國,建立健全維護和平機制——①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一.維護世界和平④簽署核不擴散條約霸權主義民族問題宗教沖突領土爭端4、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是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沖突局部戰爭與沖突從未間斷恐怖主義威脅和平的因素局部戰爭與沖突從未間斷4、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民族問題霸權主義宗教沖突領土爭端恐怖主義一.維護世界和平探究與分享:在哈爾濱街頭,有一座名為《放飛和平》的塑像。它由炮身和人物兩部分組成;炮身采用鑄鐵材質,色調灰暗,質感厚重粗獷;人物為鑄銅,光潔細膩,表情豐富,衣褶抖動線條流暢。選用兩種不同材質對比,是為了表現戰爭與和平、歷史與今天、傷痛與希望。你從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你可知道,是誰在為我們守衛者和平?炮口低垂暗示偃旗息鼓,戰爭結束。4個孩子的4種表情、動作表達不同含義:向遠方眺望的孩子,在展望未來;手舉和平鴿的孩子,象征人類渴望和平;攀爬的孩子體現和平來之不易;側坐的孩子象征人們在享受幸福安寧生活。個人:(1)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2)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5、為維護和平采取的措施(國家+個人)國家:(1)致力于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2)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派駐維和部隊;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二、推動可持續發展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1)消除貧困,讓人們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消除貧困的意義)6、為什么要消除貧困《饑餓的蘇丹》凱文·卡特1994年普利策新聞特寫攝影獎這是一個蘇丹女童,即將餓斃跪倒在地,而一只禿鷲正在女孩后方不遠處,虎視眈眈,等候獵食女孩……二.推動可持續發展(2)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6、為什么要消除貧困根據國際扶貧發展機構的報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億萬富翁不減反增,由2009年3月的793人增至2014年3月的1645人。排名前85位的全球巨富的財富總和相當于35億最貧困者的所有資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2016年人類發展報告中,對世界各國進行了人均壽命、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綜合度量,挪威居于人類發展指數的榜首,中非共和國位列最后。二.推動可持續發展(3)最不發達國家深受貧困以及由此帶來的饑餓、疾病、社會沖突、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貧困的危害或制約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6、為什么要消除貧困“埃博拉”是剛果(金)北部的一條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種不知名的病毒光顧這里,瘋狂地虐殺“埃博拉”河沿岸55個村莊的百姓,致使數百生靈涂炭,有的家庭甚至無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蘇丹,一時尸橫遍野。經過兩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隨之神秘地銷聲匿跡15年,變得無影無蹤。《金融時報》說,上世紀大饑荒導致七八千萬人口死亡。1965年前,約6600萬人死于9場大饑荒。20世紀后半葉,糧食危機集中出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全球65次饑荒中有34次發生在這一地區。二.推動可持續發展6、為什么要消除貧困?①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幸福生活,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 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②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日趨嚴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不斷擴大。③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諸多因素導致貧困的國家越來越多,由此衍生的饑餓、疾病、社會動蕩等一系列問題,阻礙著人類的發展。。觀看視頻:探究為消除貧困、促進發展,聯合國和各個國家應該怎么做?7、怎樣消除貧困?(措施、探索)教材P20探究與分享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00-2015)聯合國《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2015-2030)①人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立了遞進式的減貧目標,各國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②世界各國積極行動,為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推動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可持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和平的措施恐怖主義威脅和平的因素維護和平的做法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導致貧困的因素消除貧困的原因怎樣消除貧困1.中國影響世界的最好方式是改革和發展自己。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國必須先改革和發展好自己,再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B.中國不必關注國際事務,只需要關注國內的改革和發展C.中國的穩定和發展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最大貢獻D.改革和開放是當今世界的主題C2.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同人民的共同愿望,也反映了當今時代的主題是A.戰爭與和平 B.和平與發展C.機遇與挑戰 D.公平與正義B3.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和貿易發展對整個世界經濟,尤其是周邊國家來說是個福音。在同世界各國貿易往來中,中國始終奉行的政策是A.持久和平、共同原則B.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政策C.互利共贏的開放策略D.融入經濟全球化C4.據聯合國統計,在過去30年間,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從25個增加到50個,世界絕對貧困人口在5年間從10億增加到12億。這表明①和平問題是影響人類發展的根本性問題②發展問題是指世界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③落后、貧困、債務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④國家間的貧富懸殊依然存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2.1推動和平與發展.pptx 推動和平與發展.mp4 現代戰爭的威害.mp4 脫貧專題片:決勝.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