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8 推翻帝制 民族覺醒南京中山陵北京中山公園1 革命先驅孫中山2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3 民主共和漸入人心4 板書設計5 課后作業目錄人們為什么要以各種方式來紀念孫中山先生?革命先驅孫中山革命先驅孫中山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日新,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倡導者。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領導發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革命先驅孫中山孫中山先生為什么放棄醫生職業而冒險參加革命呢?讓我們從他人生中三次重要的抉擇來尋找答案吧!行醫救民之心為官從政之路革命救國之舉革命先驅孫中山革命先驅孫中山一息尚存,不忘救國。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中國如果強盛起來,我們不但是要恢復民族的地位,還要對于世界負一個大責任。——孫中山革命先驅孫中山為了推翻清朝的反動統治,建立民主共和國,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十多次武裝起義,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時間:1911年4月27日經過:黃興率13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敢死隊突入總督署,總督張鳴岐逃走,起義軍焚毀總督署后,在東轅門外與水師提督李準派來彈壓起義的北洋軍短兵相接。結果:起義軍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不幸失敗。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你知道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們的故事嗎?請收集烈士們的故事,開一個故事會吧。辛亥革命推翻帝制陳更新烈士,出生于福建閩縣,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同盟會會員。1911年4月27日在廣州參加黃花崗起義,后因彈盡力竭被捕,從容就義。犧牲后安葬于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劉六符烈士,1887年出生于福建長樂,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同盟會會員。福建法政學堂畢業,1910年投入新軍,在新軍內部宣傳民主思想。1911年4月26日赴香港,4月27日前往廣州參加廣州起義,攻打兩廣督署時,被清軍包圍,力盡被捕,5月11日從容就義。犧牲后安葬于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廣州黃花崗起義的失敗并沒有擊垮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和其他革命黨人的影響下,武昌城內的革命黨人和士兵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辛亥革命已經過去100多年了,但是革命者不怕犧牲的愛國精神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紀念辛亥革命呢?辛亥革命推翻帝制1912年1月,革命黨人在南京建立了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南京總統府民主共和漸入人心民主共和漸入人心愛新覺羅 溥儀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民主共和漸入人心認真讀一讀,想一想資料1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為了實現民主共和的理想,做了什么積極的探索?臨時參議院成員合影民主共和漸入人心中華民國成立后頒布了很多法令,書中提到的是哪部法令?這部法令都提出了哪些規定?你能理解大概意思嗎?民主共和漸入人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部分內容:人民之身體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審問、處罰。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財產及營業之自由。人民有言論、著作、刊行及集會結社之自由。人民有書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遷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民主共和漸入人心“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無種族、階級、宗教之區別。”廢跪拜民主共和漸入人心小組交流:什么是從“頭”到“腳”的革命?辛亥革命后出現了哪些新風尚?剪發辮禁纏足民主共和漸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國乃至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制國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響和推動了近代中國的變革,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民主共和漸入人心推翻帝制民族覺醒革命先驅孫中山孫中山立志救國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的革命精神民主共和漸入人心辛亥革命的過程紀念辛亥革命革命黨人為實現民主共和的積極探索辛亥革命的意義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討論:皇帝和總統是如何產生的,這兩個政府各自是如何組成的。課后作業課后作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 推翻帝制 民族覺醒.ppt 孫中山救國.mp4 武昌起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