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期中測試社會試卷親愛的同學:歡迎參加考試!請你認真審題,仔細答題,發揮最佳水平。答題時,請注意以下幾點:1.全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閉卷。2.答案必須做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寫在試卷、草稿紙上無效。3.書寫規范、美觀、保持卷面整潔。祝你成功!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1840年西方列強的槍炮聲,把沉睡的天朝大國從迷夢中驚醒。中華民族開始了艱難的抗爭與探索。這里的“西方列強”是指 ▲A.英國 B.葡萄牙 C.西班牙 D.日本2.下列關于《南京條約》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A.割香港給英國 B.英國獲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權利C.外國商船和軍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須經過雙方協議3.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這種情況發生在 ▲A.洋務運動前后 B.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 C.甲午中日戰爭前后 D.辛亥革命前后4.歷史遺跡是了解歷史的重要途徑。下圖遺跡見證的中國近代史上的歷史事件是 ▲A. 英軍攻陷廣州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C.日本割占遼東半島D.德國強占膠州灣5.“大將征西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這句詩贊頌的是收復新疆的 ▲A.左宗棠 B.李鴻章 C.曾國藩 D.關天培6.如圖所示企業的建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 ▲A.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B.促進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C.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D.延續了中華文明7.拉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是 ▲A.創辦強學會 B.公車上書 C.創辦京師大學堂 D.救亡圖存8.下列口號、標語,按其所反映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②“師夷長技以制夷”③“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④“打倒孔家店”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9.中華民國的歷史從這里開始。“這里”是指 ▲A.武漢 B.上海 C.沈陽 D.南京10.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是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11.在落后封閉的時代,報刊作為紙媒在信息傳播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下列報刊在當時的共同作用在于 ▲A. 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開展B.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推動了新思想的傳播D.壯大了革命黨人的力量12.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后,造就了北京大學的一代輝煌。他著力營造的學術研究氛圍是 ▲A.民族、民權、民生 B.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民主、共和、科學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3.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袁世凱稱帝 ②護國戰爭 ③宋教仁遇刺 ④二次革命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14.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通過改革土地制度,解脫勞動者的貧困,做到“家給人足”。三民主義中具體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15.下列作品對應不正確的是 ▲A.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B.鄒容 《革命軍》C.陳天華《警世鐘》 D.秋瑾 《猛回頭》16.下圖碑文反映了西沙群島是我國的神圣領土,落款的民國三十五年轉換為公元紀年,應是 ▲A.1945年 B.1946年C.1947年 D.1948年17.新文化運動高舉兩面旗幟 ▲A.民主 科學 B.自強 求富C.提倡新道德 反對舊道德 D.提倡新文學 反對舊文學18.“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的一句話,其作者 ▲A.魯迅 B.徐錫麟 C.胡適 D.梁啟超19.下面方框內容節選自某一著作。據此判斷,該事件 ▲推動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 B.推翻了袁世凱的獨裁統治C. 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高潮推向了頂峰 D. 促成中國共產黨的成立20.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運動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大題,共60分)21.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他們想通過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共使,無人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材料二:“他們注重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制造船炮,鎮壓人民,維護封建統治。”材料三:“他們要求民權,發展資本主義,認為‘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四:“他們提出‘扶清滅洋’口號,鮮明地表達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意志,但同時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對它抱有幻想。”(1)針對這四種思想,指出他們在當時分別興起了什么運動 (4分)(2)材料一運動的領導人以及開始的標志性事件分別是什么 (2分)(3)材料二及材料三分別是哪些政治派別的主張 (4分)22.2021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中國近代所遭受的屈辱促使我們奮發圖強。在此讓我們重溫歷史,砥礪前行。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0分)【歷史之痛】 【奮起抗爭】圖一:林則徐 圖二:鄧世昌(1)材料一中的“這場戰爭”的是指哪次戰爭 “界碑”的含義是什么 (3分)(2)請用史實說明“往事驚心淚欲潸”。(提示:時間,事件,影響……)(3分)(3)請分別寫出圖一、圖二人物的英雄業績。(4分)某歷史社團圍繞“中國近代化探索”開展研究性學習。(9分)(1)請你幫助歷史社團整理上述史料,將表格中A、B、C、D、E處補充完整。(5分)研究主題 史料 相關歷史事件中國近代化探索 “ A ”篇 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化探索 “ B ”篇 ⑤ E、②、③ 辛亥革命中國近代化探索 “思想”篇 D、 新文化運動(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史料①、史料③與研究主題或相關史實的關系。(仿照示例完成)(4分)示例:史料② 湖北軍政府舊址見證了武昌起義的勝利,清政府統治開始瓦解的歷史。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民主革命團體紛紛出現,在孫中山的推動下,1905年成立了統一的革命組織。——改編自部編版八年級《中國歷史》上冊材料二: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不半載而武昌革命以成,則斯役之價值,直可驚天地、泣鬼神,與武昌革命之役并壽。——孫中山材料三:任憑你像舜那么賢達,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梁啟超(1)寫出材料一中“統一的革命組織”的名稱。說說它的成立對中國革命有什么影響?(4分)(2)材料二中“與武昌革命之疫并壽”的是哪一歷史事件?(2分)(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寫出辛亥革命的影響。(4分)25.百年五四,精神鑄魂。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現場】 【宣言】(1)請寫出【現場】圖中北京學生在A處的主要活動,并指出B東交民巷使館區的設置源于哪一條約的規定。(4分)(2)運用所學知識,聯系“學生口號”,談談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2分)(3)【宣言】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怎樣的性質?五四運動的直接目標得到了實現,請舉例說明(4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大事年表1919年,《新青年》出版“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刊登了A. 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1920年夏,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B. 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1)填出材料一中A、B處人物。(2分)(2)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4分)材料二:我們黨的綱領如下:(1)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援助工人階級,直到社會階級區分消除的時候;(2)直到階級結束為止,即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時為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摘自《中國共產黨第一綱領》(俄文譯稿)根據材料二,歸納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2分)材料三:近代中國的歷史表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都沒有能力承擔起領導中國革命的責任,可能領導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歷史選擇的必然。(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共產黨的“一大”是哪一年召開的?其誕生有何偉大意義?(3分)八年級期中答案(社會)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 案 A D B B A C B B D D題 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 案 C D A C D B A A C D非選擇題。(本大題6題,共60分)21.(1)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4分)(2)洪秀全;金田起義。(2分)(3)洋務派,維新派。(4分)22.(1)鴉片戰爭;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3分)(2)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3分)(3)1839年,林則徐主持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2分)。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侵華戰爭,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2分)23.(1)A:器物;B:制度;C:①;D:④⑥;E:戊戌變法(維新變法)。(5分)(2)①江南制造總局炮廠照片見證了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開啟中國近代化的進程。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成果。(4分)24.(1)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使全國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一個統一的領導和明確的目標,大大推動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4分)(2)黃花崗起義(2分)(3)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③打開了中國思想進步潮流的閘門。(4分)25.(1)A:齊集天安門,發表宣言,示威游行(2分);《辛丑條約》(2分)。(2)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或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在中國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2分(3)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2分)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職務,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任意2點,2分)26.(1)李大釗,陳獨秀。(2分)(2)①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②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③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點,4分。)(3)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政權。(2分)(4)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面貌從此煥然一新。(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