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興縣第四小學六年級上信息技術復習資料第一單元數據本身沒有意義,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需要經過解釋和加工,數據經過解釋和加工后就成為信息。數據不僅是指狹義上的數字,還可以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字、字母、數字符號的組合、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等。數據在計算機內部就是以二進制的方式進行存儲和處理的。進位制 二進制 八進制 十進制 十六進制規則 逢二進一 逢八進一 逢十進一 逢十六進一基數 2 8 10 16數碼 0,1 0-7 0-9 0-9,A-F除了用數字0,1來表示二進制外,只有兩個符號的數制都可以稱作是二進制。如邏輯上的“真”“假”,黑白圖像中的“黑”與“白”,電路開關的“開”與“關”等計算機中存儲容量最小的單位是比特(bit),1位二進制數碼表示1個比特。但是由于1比特所能表示的值太小了,所以實際上計算機中以8比特為一個基本單位,稱為字節(Byte),簡寫為B。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常見文件的編碼介紹:(1)字符編碼。常用的字符編碼有ASCI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GB2312-80 (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等。(2)圖像編碼。根據應用需求,圖像有不同的編碼方式,產生不同的圖像文件類型,如BMP、JPEG、PNG等。(3)聲音編碼。常見的聲音文件類型有Wave、MP3、WMA等。(4)視頻編碼。常見的視頻文件類型有AVI、RMVB、MP4等。大數據的特征:(1)數據體量巨大。(2)數據類型多。車流量、紅綠燈數量、時長等是數據,監控、圖片等都是數據。(3)處理速度快。 (4)價值密度低。拿監控來說,我們拍下的是所有時間下的全貌,包含汽車特征,車的速度,車上的人等等信息,但我們真正用到導航里的只有某一時刻的汽車數量數據。大數據的應用例子:城市熱力圖、智能推薦。數據可視化:以圖像、動畫等形式展示數據和全市數據之間的關系填寫下列圖表類型( 柱狀圖 ) ( 餅圖 ) ( 動態熱力圖 )(柱狀圖)呈現數據對比趨勢;( 餅圖 )呈現比例;(動態熱力圖 )呈現數據的實時變化。數據可視化的應用:呈現事物變化趨勢、揭示想法和關系、總結或匯聚數據、形成論點或意見數據可視化的好處: 瀏覽和觀察數據更直觀什么行為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淘汰的舊手機、社交媒體軟件、免費開放的不明Wifi、自然災害怎樣保護數據安全:管好自己的數字足跡、設置密碼保護提升密碼等級、不隨便連接不明WiFi第二單元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它是以機器為載體,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一門科學,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浪潮 時間 研究內容 代表事件 阻礙第一次 (1956-1976年) 將人的思維過程符號化,依靠推理,實現人機交互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發布了第一個可以簡單實現人機對話的機器Eliza 有些復雜問題無法解決第二次 1976—2006年 讓機器模仿人的神經網絡 1980年, 卡耐基·梅隆大學為DEC公司制造出了專家系統 大量數據輸入操作不便,維護成本高第三次 2006年至今 機器學習 2016年,人工智能Alpha 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工智能之父是——艾倫·圖靈。“圖靈測試”:一位人類測試員通過文字分別與密室里的一臺機器,一個人自由對話,如果人類測試員無法分辨與之對話的是人類還是機器,則參與對話的機器被認為通過測試,且具有人類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就是計算機識別字符的技術,能根據字符的特征,識別并轉換成可編輯的文本。文字識別的應用:手寫文字識別、車牌識別、作業幫、小猿搜題文字識別的過程:圖像獲取、圖像預處理、特征提取、比對識別、文字輸出機器學習,是一種試圖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學習,獲得知識與技能,并像人類一樣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技術。文字識別過程中就用到了機器學習的技術。人臉識別,就是利用計算機識別人臉的技術。它能根據人的臉部特征,識別出不同的人臉,從而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身份驗證、刷臉支付、人流量統計、駕駛行為分析、人臉檢測等。人臉識別流程:圖像采集、人臉定位、特征提取、特征比對、輸出結果人臉識別、文字識別都屬于圖像識別,通過特征提取與比對來識別圖像。圖像識別還有許多類別,如植物識別、動物識別、地標識別、人體識別、視頻識別等語音識別技術能讓語音轉化為文字。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如語音輸入、語音控制、語音助手、聲紋驗證、語音喚醒等。語音識別流程: 語音采集、特征提取、模型匹配、文字輸出語音合成技術能把文字轉化為語音。語音合成的應用:有聲朗讀、車載導航、排隊取號、打車播報等軟件,兒童故事機、智能聊天機器人、收款到賬聲音等。語音合成流程:文本輸入、文本分析、合成模塊、語音輸出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分析和處理人類自然語言的技術,包括機器翻譯、機器對話、機器寫作等。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如漢語)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如英語)的過程。具有機器翻譯功能的軟件有哪些: 百度翻譯、有道翻譯翻譯的形式有: 文本翻譯、語音翻譯、拍照翻譯機器對話已在生活中廣泛應用,能提保咨詢、導航、娛樂等很多服務,如電話客服、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微軟小冰、百度小度)等。機器寫作、機器對話等,都是建立在計算機對文本分析的基礎上編寫人工智能程序,一般需要經歷三個環節: 分析問題、繪制流程圖、編寫程序提供人工智能拓展模塊的編程軟件有:scratch3.0 慧編程Scratch3.0的拓展模塊提供了 文字朗讀、翻譯、視頻偵測 等人工智能模塊。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風險:無人駕駛風險、個人隱私泄露、語音合成以假亂真、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崗位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提出了應當遵循的原則:一是人類利益原則,即人工智能技術應以實現人類利益為終極目標;二是責任原則,即在技術開發和應用兩方面都建立明確的責任體系,以便在技術層面可以對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人員或部門問責,在應用層面可以建立合理的責任和賠償體系。1942年,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不管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他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2018年微軟公司的《計算未來》一書提出人工智能開發的六大原則:公平、可靠與安全、隱私與保障、包容、透明、負責。數字畫像,是根據用戶的社會屬性、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等信息抽象出來的一個標簽化的用戶模型。長興縣第四小學六年級上信息技術復習資料第一單元數據本身沒有意義,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和載體,需要經過解釋和加工,數據經過解釋和加工后就成為信息。數據不僅是指狹義上的數字,還可以是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字、字母、數字符號的組合、圖形、圖像、視頻、音頻等。數據在計算機內部就是以 的方式進行存儲和處理的。進位制 二進制 八進制 十進制 十六進制規則 逢二進一 逢八進一 逢十進一 逢十六進一基數 2 8 10 16數碼 0,1 0-7 0-9 0-9,A-F除了用數字 , 來表示二進制外,只有兩個符號的數制都可以稱作是二進制。如邏輯上的“真”“假”,黑白圖像中的“黑”與“白”,電路開關的“開”與“關”等。計算機中存儲容量最小的單位是 ( ),1位二進制數碼表示1個比特。但是由于1比特所能表示的值太小了,所以實際上計算機中以8比特為一個基本單位,稱為 (Byte),簡寫為B。1B= bit 1KB= B 1MB= KB 1GB= MB 1TB= GB常見文件的編碼介紹:(1)字符編碼。常用的字符編碼有ASCI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GB2312-80 (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等。(2)圖像編碼。根據應用需求,圖像有不同的編碼方式,產生不同的圖像文件類型,如BMP、JPEG、PNG等。(3)聲音編碼。常見的聲音文件類型有Wave、MP3、WMA等。(4)視頻編碼。常見的視頻文件類型有AVI、RMVB、MP4等。大數據的特征:(1) 。(2) 。車流量、紅綠燈數量、時長等是數據,監控、圖片等都是數據。(3) 。 (4) 。拿監控來說,我們拍下的是所有時間下的全貌,包含汽車特征,車的速度,車上的人等等信息,但我們真正用到導航里的只有某一時刻的汽車數量數據。大數據的應用例子:數據可視化:以圖像、動畫等形式展示數據和全市數據之間的關系填寫下列圖表類型( ) ( ) ( )( )呈現數據對比趨勢;( )呈現比例;( )呈現數據的實時變化。數據可視化的應用:呈現事物變化趨勢、揭示想法和關系、總結或匯聚數據、形成論點或意見數據可視化的好處:什么行為可能導致個人信息泄露:怎樣保護數據安全:第二單元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它是以機器為載體,模擬、延伸和擴展人類智能的一門科學,研究領域包括機器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浪潮 時間 研究內容 代表事件 阻礙第一次 (1956-1976年) 將人的思維過程符號化,依靠推理,實現人機交互 1966年,麻省理工學院發布了第一個可以簡單實現人機對話的機器Eliza 有些復雜問題無法解決第二次 1976—2006年 讓機器模仿人的神經網絡 1980年, 卡耐基·梅隆大學為DEC公司制造出了專家系統 大量數據輸入操作不便,維護成本高第三次 2006年至今 機器學習 2016年,人工智能Alpha 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人工智能之父是——艾倫·圖靈?!皥D靈測試”:一位人類測試員通過文字分別與密室里的一臺機器,一個人自由對話,如果人類測試員無法分辨與之對話的是人類還是機器,則參與對話的機器被認為通過測試,且具有人類智能。文字識別技術,就是計算機識別字符的技術,能根據字符的特征,識別并轉換成可編輯的文本。文字識別的應用:文字識別的過程:機器學習,是一種試圖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學習,獲得知識與技能,并像人類一樣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技術。文字識別過程中就用到了機器學習的技術。人臉識別,就是利用計算機識別人臉的技術。它能根據人的臉部特征,識別出不同的人臉,從而達到身份識別的目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人臉識別流程:人臉識別、文字識別都屬于圖像識別,通過特征提取與比對來識別圖像。圖像識別還有許多類別,如植物識別、動物識別、地標識別、人體識別、視頻識別等語音識別技術能讓語音轉化為文字。語音識別技術的應用:如語音輸入、語音控制、語音助手、聲紋驗證、語音喚醒等。語音識別流程:語音合成技術能把 轉化為 。語音合成的應用:語音合成流程: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是指利用計算機分析和處理人類自然語言的技術,包括 我 等。機器翻譯是利用計算機將一種自然語言(如漢語)轉換為另一種自然語言(如英語)的過程。具有機器翻譯功能的軟件有哪些: 百度翻譯、有道翻譯翻譯的形式有: 文本翻譯、語音翻譯、拍照翻譯機器對話已在生活中廣泛應用,能提保咨詢、導航、娛樂等很多服務,如電話客服、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微軟小冰、百度小度)等。機器寫作、機器對話等,都是建立在計算機對文本分析的基礎上編寫人工智能程序,一般需要經歷三個環節:提供人工智能拓展模塊的編程軟件有:scratch3.0 慧編程Scratch3.0的拓展模塊提供了 文字朗讀、翻譯、視頻偵測 等人工智能模塊。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風險:無人駕駛風險、個人隱私泄露、語音合成以假亂真、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崗位我國《人工智能標準化白皮書(2018版)》提出了應當遵循的原則:一是人類利益原則,即人工智能技術應以實現人類利益為終極目標;二是責任原則,即在技術開發和應用兩方面都建立明確的責任體系,以便在技術層面可以對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人員或部門問責,在應用層面可以建立合理的責任和賠償體系。1942年,科幻大師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不管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他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沖突時例外。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2018年微軟公司的《計算未來》一書提出人工智能開發的六大原則:公平、可靠與安全、隱私與保障、包容、透明、負責。數字畫像,是根據用戶的社會屬性、生活習慣、消費習慣等信息抽象出來的一個標簽化的用戶模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六年級復習資料(學生).docx 六年級復習資料(教師).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