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太炎中學教育集團2012年10月檢測九年級社政試題卷 命題 王雪華一、選擇題:(本題有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東西方對峙局面形成的標志是( )A、雅爾塔協定簽定 B、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C、“北約”與“華約”建立 D、“杜魯門主義”的出臺2.下列事件中,發生在美蘇冷戰時期的有( )①柏林墻的修建 ②9·11事件 ③北約、華約的成立 ④古巴導彈危機 ⑤越南戰爭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3.推動戰后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出現的重要因素是 ( )A、政治上擺脫了殖民枷鎖 B、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動C、建立合理的生產關系 D、日益密切的國際聯系4.我國設立經濟特區的目的是( )①學習外國先進技術 ②吸收外國資本③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 ④實行“一國兩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中國科技人員為“兩彈一星”研制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的杰出代表有( )①鄧稼先 ②錢學森 ③王進喜 ④楊利偉 ⑤焦裕祿A.①② B.①②⑤ C.②④ D.①③④6.下列事件可以說明亞非拉國家崛起的是:( )① 民族解放運動的掀起 ②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③中東國家的覺醒 ④北約、華約集團的成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放眼世界,中國的發展,既面臨著大好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們面臨的挑戰是( )A、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潮流 B、世界范圍內科技革命突飛猛進C、國際間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 D、亞太地區相對穩定8.下列選項中前后沒有內在聯系的是:( )A.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滅 B.小球轉動大球——中美建交C.一五計劃——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D.萬隆會議——求同存異9.下列會議中,對二戰后的世界格局影響最大的是A.開羅會議 B.雅爾塔會議C.德黑蘭會議 D.波茨坦會議10.中國外交史的新篇章由此揭開的選項是A.毛澤東提出的三條外交原則 B.中美正式建交C.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 D.與蘇聯等26國建立外交關系11.第二次次世界大戰以后,最具有世界意義的變化之一是A.萬隆會議 B.非洲大陸的解放C.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 D.“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的出現12.下列哪一事件不屬于新中國成立后鞏固新政權的措施?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和平解放西藏13.下列事件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亞非會議 ②納米比亞獨立 ③七十七國集團成立 ④印度獨立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14.下列屬于我國“一五”計劃成就的是: A.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 B.標志中國建立起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C.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D.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15.“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一口號: ①反映了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正確思想 ②反映了人類必然戰勝自然界的堅定信心③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 ④導致了高指標、浮夸風的出現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6.1964年,在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77個發展中國家發表了《七十七國集團聯合宣言》,其目的是①要求改變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 ②爭取建立平等、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③加入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盟 ④擺脫發達國家控制,追求經濟現代化的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我國實施對外開放的先后順序是: ①內陸省會開放城市 ②經濟特區 ③沿海經濟開放區 ④沿海開放城市A.②④③①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18.改革開放前,我國隨處可見各種票證,糧票、布票、肉票、煙票……;改革開放后,這些票證已經成為收藏家的收藏品。這說明: ①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相當完善 ②我國已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③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迅速發展 ④我國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你認為,香港、澳門之所以能夠在20世紀末回歸祖國,其中的原因是: ①英、葡兩國懾于中國軍事力量的雄厚 ②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迅速發展,國際地位提高③香港、澳門兩地的租期已到 ④一國兩制基本國策為香港、澳門回歸提供了可行途徑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0.上海合作組織的建立,加強了我國與哪些國家的關系? A.發達國家 B.發展中國家 C.周邊國家 D.亞太地區21.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整個國際政治格局正在向 發展? A.多極化 B.單極世界 C.一體化 D.兩極對抗22.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沖突,主要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A.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B.恐怖主義 C.領土、民族、宗教 D.冷戰思想23.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多個國家舉行了大規模的紀念活動,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這一事例說明當今世界的主題之一是: A.環境問題 B.和平問題 C.發展問題 D.南北問題24.2001年被稱為“中國年”,因為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哪些大事? ①成功舉辦APEC會議 ②加入WTO ③申奧成功 ④上海合作組織宣告成立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5.美蘇戰時同盟正式破裂,美蘇之間冷戰開始的重要標志是A.北約的成立 B.華約的成立C.“杜魯門主義”的出臺 D.世界上掌握核武器的國家只有美蘇26.今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所以能成為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原則①它符合廣大亞非拉國家的共同利益②它是發展中國家爭取獨立、自主、和平外交關系的基本原則③它是適用于不同社會制度下國家之間處理國際關系的準則④它已被世界上所有國家認可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7.在敘利亞和朝鮮問題上,中國政府一再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和平解決。這表明我國主張①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③只有聯合國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④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爭端問題,反對訴諸武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①. 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階段 ②. 是由市場經濟逐步轉變為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的歷史階段 ③. 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段 ④. 特指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須要經歷的特定階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題共有4小題,共計44分)29.閱讀下列材料:(11分)材料一:1950年9月30日,周恩來代表我國政府莊嚴宣告“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為了保衛和平,從來不,也永遠不害怕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飛抵北京,還未走下飛機時,就向前來迎接的周恩來總理伸出了手。他們緊緊握手,長達一分鐘,歷史見證了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鏡頭。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材料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對外政策有了重大的發展,中國的外交活動進入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主動、最有利、最活躍的時期,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1)材料一中的“鄰人”指誰?在這一背景下,中國進行了一場什么戰爭?(2分)(2)從材料一到材料二,兩大國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5分)(3)我國奉行的對外政策是什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這一政策有何重大發展?列舉近五年來在我國舉行的三次重大國際活動。(4分)30.閱讀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中國歷史上曾遭受六次大規模的外敵入侵,侵略中國的列強達到十多個。材料二:“……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材料三: 2001年我國人均收入情況舉例比較東、西部人均收入 部分省市人均收入東部地區 西部地區 上海市 貴州省1600美元 610美元 4500美元 350美元注:居民人均收入到800美元基本達到小康標準(人民幣與美元兌換率為8:1)材料四:2011年9月20日——10月20日,以“偉大歷程·輝煌成就·美好未來”為主題的“輝煌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2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①根據材料一,探討中國目前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根源是什么?(2分)②根據材料二,說出中國人民“站起來”的時間、標志和歌曲中的“領路人”。(3分)③根據材料三,說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怎樣?(3分)④一位外國友人在參觀了材料四的成就展后驚呼:“中國已跨入發達國家行列”。請對此觀點進行分析。(3分)⑤21世紀頭20年,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更高目標是什么?請對這一目標加以簡要說明。(3分)⑥你作為中學生能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做些什么具體的事?(2分)31. 閱讀下列材料:(8分)余杭區太炎中學的幾位學生以“建國后我國農村的變化”為題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查詢資料和采訪等,列出了以下史實,請你回答:(8分)史 實 時間 意 義(結 果)土地改革的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2. 閱讀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進入21世紀,世界越來越成為大國博弈的舞臺。在2009年12月全球氣候峰會上,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對“減排”的責任針鋒相對、互不讓步,使會議達成不具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材料二:2010年伊始,美國挑戰中國讓驚魂未定的世界人民憂心忡忡。美 國 VS 中 國2010年1月,美國政府批準對中國臺灣出售數十億美元的“黑鷹”直升機和反導導彈。 中國認為美國干涉中國內政,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并迅速宣布了四項反制措施,包括對參與售臺武器的美國公司實施相關制裁。美國為保護本國企業批準對中國產油井管征收10.3%至15.78%的關稅,這是近年來美國對華最大的反傾銷反補貼案。 2010年4月11日起,對進口自美國的取向性硅電鋼征收相應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 兩類國家在“減排”上互不讓步,實質反映了在什么問題上不讓步?這一問題的突出表現是什么?(2分)(2) 材料二中美國政府的做法旨在推行什么對外政策? 維護怎樣的國際秩序?并根據材料分析這種做法會對我國造成怎樣的影響?(4分)(3)中國政府從容應對美國施加的壓力,我們由衷感到自豪,你認為中國政府從容應對的底氣最主要來自哪里?(3分)太炎中學教育集團2012年10月檢測九年級社政答題卷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請選出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4分):29.(11分)(1)(2分)(2)(5分)(3)(4分)30.(16分)(1)(2分)(2)(3分)(3)(3分)(4)(3分)(5)(3分)(6)(2分)31.(8分)史 實 時間 意 義(結 果)土地改革的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人民公社化運動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32.(9分)(1)(2分)(2)(4分)(3)(3分)社政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題有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請選出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B A A C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C A D B D A B C C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A C B C C C D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4分):29.(11分)(1)(2分)朝鮮;正義的反侵略的抗美援朝戰爭。(2)(5分)從敵對、緊張到接觸、改善;原因:課文P31。(3)(4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大國結盟;中非論壇、亞運會、奧運會、世博會、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30.(16分)(1)(2分)歷史上曾經遭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掠奪。(2)(3分)“站起來”的時間: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領路人”:以鄧小平、江澤民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只答人物名,給1半分)(3)(3分)進入21世紀,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但這一小康仍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4)(3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內涵:經濟更加發達、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5)(3分)不對。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比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6)(2分)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思想文化素質,全面宣傳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意義,使更多的人們了解小康社會的內涵,努力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31.(8分)史 實 時間 意 義(結 果)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底 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消滅。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底 農村基本完成了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使分散的個體經濟走進集體化道路。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8年始 損害了群眾利益;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79年始 對農村的生產關系進行了重要的調整;極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32.(9分)(1)(2分)發展問題 ;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2)(4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 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阻礙我國的統一大業的完成 ; 影響經濟發展(3)(3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校區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