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分攻略】高考生物二輪學案 熱點1 細胞的物質基礎(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分攻略】高考生物二輪學案 熱點1 細胞的物質基礎(含解析)

資源簡介

【高考精粹】2022高考生物二輪學案
熱點1 細胞的物質基礎
【考綱要求】
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II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II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I
要點一:細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及物質鑒定
1、細胞中的元素組成:
2、糖類、脂質、蛋白質、核酸、ATP在元素上的聯系:
3、同位素標記法在教材中的應用: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3H)
驗證光合作用的氧來自水( 18O )
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轉移途徑( 14C )
DNA的半保留復制( 15N)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32P 、 35S)
4、幾種常見物質鑒定的歸納總結
化合物 試劑 顏色反應 備注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 水浴加熱;甲液和乙液混合后立即加入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先加A液再滴加B液
淀粉 碘液 藍色
脂肪 蘇丹III染液 橘黃色 榨汁和切片兩種方法檢驗
蘇丹IV染液 紅色
DNA 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 綠色
二苯胺 藍色 沸水浴加熱
RNA 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 紅色
酒精 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 灰綠色 酸性條件下
CO2 澄清石灰水 混濁
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 由藍變綠再變黃
要點二、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1、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2、部分蛋白質或多肽及其功能
蛋白質種類 功能
促...激素釋放激素 促進垂體合成并分泌相應的促...激素
促...激素 促進相應內分泌腺的生長發育、促進相應激素的合成分泌
生長激素 促進生長,主要是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骨的生長
抗利尿激素 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
胰島素 降低血糖(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儲存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促進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質轉化為糖)
絕大多數酶 催化作用
抗體(抗毒素、凝集素) 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干擾素 T細胞產生的抗病毒、抗腫瘤的可溶性糖蛋白
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 運輸作用
受體(糖蛋白) 識別
3、DNA、RNA
(1)DNA和RNA在組成上的差異:
①五碳糖不同(DNA特有脫氧核糖、RNA特有核糖)
②含N堿基不完全相同A、G、C(DNA特有T、RNA特有U)
(2)RNA與 ATP的關系:
①元素組成都是C、H、O、N、P。
②ATP去掉二個磷酸基團后的剩余部分是組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DNA、RNA與蛋白質的關系
5、DNA多樣性、蛋白質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的關系
6、相關計算
(1)氨基數=肽鏈數+R基上的氨基數=各氨基酸中氨基總數-肽鍵數。
(2)羧基數=肽鏈數+R基上的羧基數=各氨基酸中羧基總數-肽鍵數。
(3)N原子數=肽鍵數+肽鏈數+R基上的N原子數=各氨基酸中N的總數。
(4)O原子數=肽鍵數+2×肽鏈數+R基上的O原子數=各氨基酸中O的總數-脫去水分子數。
(5)H原子數=各氨基酸中H的總數-2×脫去水分子數-2×二硫鍵數。
(6)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質量-(氨基酸數-肽鏈數)×18
環肽: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質量-18)
(7)基因中編碼序列中的脫氧核苷酸數:mRNA上核糖核苷酸數、氨基酸的數量比例關系
=6∶3∶1。
上述關系應為每形成1個氨基酸,至少需mRNA上 3個堿基,DNA上6個堿基(由于mRNA中存在終止密碼子等原因)。
(8)核苷酸脫水縮合形成核酸過程中的有關規律
n個脫氧核苷酸合成雙鏈DNA失去的水分子數 n-2。
n個核糖核苷酸合成單鏈RNA失去的水分子數為 n-1。
要點三、水和無機鹽
1、衍射法歸納生物體內的水
2、無機鹽代謝與其功能
3、無機鹽生理功能的實驗驗證-如驗證X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溶液培養法 
(1)實驗組:正常植物+缺X的完全培養液 表現出一定癥狀 癥狀消失
(2)對照組:正常植物+完全培養液→正常生長
要點四、糖類和脂質
1、糖類的元素組成、種類及相互關系
并非所有的糖都是還原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麥芽糖、乳糖),如淀粉、纖維素、蔗糖,都是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
多糖的單體都是葡萄糖,但二糖并不都是由葡萄糖組成的,如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
并非所有的糖都能作能源物質,如纖維素。
2、脂質的元素組成、種類及生理功能
性激素屬于固醇類激素,而細胞膜主要由磷脂構成,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性激素能夠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內,與細胞內受體結合,從而調節代謝過程。
3、糖類和脂肪的氧化分解比較:
糖類和脂肪都只含有C、H、O,但脂肪中氧含量遠遠低于糖類,而氫含量高于糖類,因此,等質量的糖類和脂肪氧化分解時,脂肪耗氧多,產水多,同時釋放的能量也多。糖類、蛋白質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約17 kJ/g,脂肪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約39 kJ/g。
4、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主要是葡萄糖)
主要儲能物質是:脂肪;(動物細胞中還有糖原,植物細胞中還有淀粉)
能源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供能順序是:糖類→脂肪→蛋白質
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生物體生命活動的最終能量來源是太陽能。
5、常考有機物水解產物和代謝產物總結
物質 基本單位 初步水解產物 徹底水解產物 代謝產物
DNA 脫氧核苷酸 4種脫氧核苷酸 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 CO2、H2O、尿酸
RNA 核糖核苷酸 4種核糖核苷酸 磷酸、核糖、含氮堿基 CO2、H2O、尿酸
蛋白質 氨基酸 多肽 氨基酸 CO2、H2O、尿素
多糖 葡萄糖 二糖 葡萄糖 CO2、H2O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和脂肪酸 CO2、H2O
考點一 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典型例題】下列有關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人體所有的氨基酸都必須來自食物
B.高溫條件下蛋白酶失活是因為高溫破壞了氨基酸之間的肽鍵
C.RNA具有傳遞遺傳信息、轉運和催化等功能
D.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解答】解:A、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分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其中非必需氨基酸可以由自身物質轉化而來,可以不從食物中獲取,A錯誤;
B、高溫條件下蛋白酶失活是因為高溫破壞了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高溫不破壞肽鍵,B錯誤;
C、某些酶的成分是RNA,具有催化的功能,mRNA具有傳遞遺傳信息的功能,tRNA具有轉運氨基酸的功能,C正確;
D、核酸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不論是細胞內的核酸還是細胞外的核酸,其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都蘊含著遺傳信息,D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
下列關于人體細胞中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和核酸的組成元素相同
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應蛋白質的參與
C.核糖體和中心體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質
D.癌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增加
【解答】解:A、核酸的組成元素是CHONP,而蛋白質的主要組成元素CHON,A錯誤;
B、核酸包括DNA和RNA,兩者的合成都需要相關酶的催化,而這些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B正確;
C、核糖體中含有RNA和蛋白質,中心體中有蛋白質無DNA,C錯誤;
D、癌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D錯誤。
故選:B。
考點二 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
【典型例題】下列有關糖類和脂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糖類不都是生物體的能源物質
B.所有的脂質都能參與膜結構的構成
C.膽固醇是構成動植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D.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被徹底氧化分解,糖類耗氧多
【解答】解:A、核糖和脫氧核糖屬于糖類,但并不能作為生物體的能源物質,故糖類不都是生物體的能源物質,A正確;
B、脂質中的脂肪不構成膜結構,B錯誤;
C、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C錯誤;
D、脂肪與糖類相比,含氫量多,含氧量少,所以質量相同的糖類和脂肪被徹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量多于糖類,D錯誤。
故選:A。
【變式訓練】
下列有關細胞中糖類和脂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淀粉和纖維素都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
B.染色體的組成成分是脫氧核糖和蛋白質
C.糖類是大多數植物細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脂質可以被蘇丹染液染成橘黃色
【解答】解:A、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不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A錯誤;
B、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質,B錯誤;
C、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類等有機物,并且植物細胞壁的結構成分也有糖類,因此大多數植物體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類,C正確;
D、脂肪可以被蘇丹染液染成橘黃色,D錯誤。
故選:C。
考點三 水和無機鹽的作用
【典型例題】適時適量的灌溉和追施肥料是農作物高產、穩產的保障。下列關于水和無機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葉肉細胞中如果缺少Mg2+,一定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
B.種子入倉前通過充分晾曬丟失全部自由水,以減少有機物消耗
C.參與生命活動的無機鹽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發揮應有功能
D.根系吸收水和無機鹽是兩個既獨立又有聯系的過程
【解答】解:A、Mg2+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當葉肉細胞中缺少Mg2+時,葉綠素的含量會減少,從而影響光合作用,故一定會影響農作物的正常生長,A正確;
B、種子入倉前通過充分晾曬丟失部分自由水,以減少有機物消耗,B錯誤;
C、參與生命活動的無機鹽常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發揮應有功能,如:土壤中的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C正確;
D、根系吸收水和無機鹽是兩個既獨立又有聯系的過程,D正確。
故選:B。
【變式訓練】
水和無機鹽是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下列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內的自由水和結合水都是良好的溶劑
B.某些無機鹽離子具有維持人血漿酸堿平衡的作用
C.同一株植物中,老葉細胞比幼葉細胞中自由水含量高
D.將植物秸稈充分曬干后,其體內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
【解答】解:A、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A錯誤;
B、人體內的無機鹽具有維持血漿中酸堿平衡的作用,B正確;
C、同一株植物中,老葉細胞比幼葉細胞中自由水含量低,C錯誤;
D、將作物秸稈充分曬干后,其體內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糖類和蛋白質,將作物秸稈燃燒后剩余的物質主要是無機鹽,D錯誤。
故選:B。
第I卷(選擇題)
1.(2021 遼寧)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葉綠體中存在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質
B.胰島B細胞能分泌調節血糖的蛋白質
C.唾液腺細胞能分泌水解淀粉的蛋白質
D.線粒體膜上存在運輸葡萄糖的蛋白質
2.(2021 甲卷)已知①酶、②抗體、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體內有重要作用的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鏈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單體連接成的多聚體
D.④⑤⑥都是人體細胞內的主要能源物質
3.(2021 湖北)很久以前,勤勞的中國人就發明了制飴(麥芽糖技術,這種技術在民間沿用至今。麥芽糖制作的大致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麥芽含有淀粉酶,不含麥芽糖
B.麥芽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結合而成
C.55~60℃保溫可抑制該過程中細菌的生長
D.麥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低
4.(2021 浙江)無機鹽是生物體的組成成分,對維持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Mg2+存在于葉綠體的類胡蘿卜素中
B.HCO3﹣對體液pH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C.血液中Ca2+含量過低,人體易出現肌肉抽搐
D.適當補充I﹣,可預防缺碘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
5.(2021 福建模擬)某一條肽鏈有88個氨基酸,其中有氨基6個,甲硫氨酸5個,且在肽鏈中的位置為3、25、56、78、84,甲硫氨酸的分子式為C5H11O2NS.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該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數目94個
B.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鏈中,肽鍵數目會減少9個
C.去掉甲硫氨酸得到5條肽鏈,氨基和羧基均分別增加4個
D.特殊水解酶水解掉甲硫氨酸后,所得肽鏈中氧原子數目相比之前沒有改變
6.(2021 香坊區校級四模)下列與DNA相關的表述中,說法正確的是(  )
A.口腔上皮細胞經過水解和染色,可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DNA的雙螺旋結構
B.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
C.格里菲斯和艾弗里利用大腸桿菌證明了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
D.觀察根尖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解離液的作用是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便于著色
7.(2021 連云港模擬)下列各項能用如題圖所示關系表示的是(  )
A.①表示脂質,②、③、④分別表示磷脂、脂肪、固醇
B.①表示生態系統,②、③、④分別表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C.①表示原生質層,②、③、④分別表示細胞膜、液泡膜、細胞核
D.①表示細胞因子,②、③、④分別表示干擾素、激素、抗體
8.(2021 湖南模擬)糖類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此外還可以參與構成細胞的結構。下列關于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參與構成DNA分子的糖為核糖
B.蔗糖、麥芽糖、乳糖的水解產物相同
C.動、植物體內的多糖存在差異,但都能為生物體供能
D.糖類參與構成細胞的結構時可能與信息傳遞有關
9.(2021 蚌山區校級模擬)為探究植物內生細菌對植株礦質元素積累的影響,科研小組測定了某植物種子分別經兩種內生菌(GG10和XSB5)懸液和無菌水(CK)浸泡30分鐘和60分鐘后長成的幼苗植株中Mg元素積累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Mg是該植物細胞中的大量元素之一,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
B.兩種內生菌不僅能促進幼苗地下部分積累Mg,還能促進整株積累Mg
C.同等處理條件下,XSB5菌比GG10菌對幼苗積累Mg的促進效果好
D.內生菌的種類差異是導致幼苗地上與地下部分Mg積累量不同的根本原因
10.(2021 江津區三模)蘇軾詩“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中,“飴”是麥芽糖,“酥”是酥油。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顯微鏡觀察蘇丹Ⅲ染色后的“小餅”切片,可見細胞中橘黃色的脂肪滴
B.鑒定“飴”是否為還原糖,可將其溶解后滴加斐林試劑并作水浴加熱處理
C.人體細胞吸收麥芽糖后可以合成多糖,也可以轉變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D.糖類和脂質是細胞重要能源物質,多食“小餅”等富含糖與脂質的食品有益健康
11.(2021 嘉峪關校級一模)有關組成生物體細胞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不同生物體的細胞內,化學元素的種類完全相同
B.組成細胞最基本元素是O
C.在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細胞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相同
D.組成生物體細胞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12.(2021 張家口三模)鎘(Cd)是植物生長發育非必需的微量元素,不僅影響植物生長發育,甚至會造成植物死亡,并且可通過在植物體內積累而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某研究人員以洋蔥為材料探究外源鈣(Ca2+)能否緩解Cd2+的毒害,實驗的基本過程:取生長狀況一致的洋蔥幼苗平均分組,依次編號;分別用0μmol/L、10μmol/L、100μmol/L、30μmol/LCd2+(編號A~D)處理洋蔥幼一段時間,再用0mmol/L、0.1mmol/L、1mmol/L、10mmol/LCa2+(編號1~4)處理;兩周后,分別測量植株高度,并計算各組的平均值,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Ca2+和Cd2+需將洋蔥幼苗均分為16組中
B.A1、B1、C1、D1的實驗結果說明隨著Cd2+濃度的升高,其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C.分析圖示結果可知,Ca2+在緩解Cd2+對植物造成的傷害方面表現出兩重性
D.植物體內積累的Cd2+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入人體,使人體骨骼中的鈣大量流失
第II卷(非選擇題)
13.(2021·江西師大附中三模)細胞內的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下表:
生物大分子名稱 (1)_____ 纖維素 DNA 蛋白質
功能 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組成植物細胞的結構 (2)_____ 具有運輸功能等
元素組成 C、H、O (3)_____ C、H、O、N、P C、H、O、N等
基本組成單位 葡萄糖 葡萄糖 脫氧核苷酸 (4)_____
功能舉例 玉米種子萌發時,水解成葡萄糖進行氧化分解 洋蔥外表皮細胞的細胞壁是由纖維素組成 細菌的擬核DNA中儲存著控制細菌主要性狀的遺傳信息 (5)_____
14.(2021·四川成都·模擬預測)人體細胞中含有三類重要的有機物甲、乙、丙,它們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X所指的元素是_________,甲的中文名稱是_________,構成甲的基本單位a是由一分子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和一分子磷酸組成。
(2)大分子有機物乙的結構具有多樣性,原因是_________,若物質乙含m條肽鏈,共由n個氨基酸分子組成,每個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x,則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_。
(3)若c為葡萄糖分子,由兩分子c縮合而成的二糖是_________。水稻種子中的儲能物質丙是_________。
(4)細胞結構II的名稱為_________,體內癌細胞轉移與其含量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有關。
15.(2021·浙江·高考真題)1897年德國科學家畢希納發現,利用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還有研究發現,乙醇發酵的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離子輔助。某研究小組為驗證上述結論,利用下列材料和試劑進行了實驗。
材料和試劑: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小分子和離子)、葡萄糖溶液、無菌水。
實驗共分6組,其中4組的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
組別 實驗處理 實驗結果
① 葡萄糖溶液+無菌水 -
②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
③ 葡萄糖溶液+A溶液 -
④ 葡萄糖溶液+B溶液 -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無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問題:
(1)除表中4組外,其它2組的實驗處理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實驗中,這些起輔助作用的小分子和離子存在于酵母菌、___________。
(2)若為了確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___________試劑來檢測。若為了研究B溶液中離子M對乙醇發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組實驗,該組的處理是___________。
(3)制備無細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細胞破碎處理時需加入緩沖液,緩沖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以確保酶的活性。
(4)如何檢測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細胞?(寫出2項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解答】解:A、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含有色素,能吸收光能,合成ATP,所以存在催化ATP合成的蛋白質即ATP合成酶,A正確;
B、胰島B細胞能分泌調節血糖的蛋白質即胰島素,B正確;
C、唾液腺細胞能分泌水解淀粉的蛋白質即唾液淀粉酶,C正確;
D、線粒體膜上不存在運輸葡萄糖的蛋白質載體,葡萄糖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分解成丙酮酸進入線粒體,D錯誤。
故選:D。
2.【解答】解:A、①酶、③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質,因此不一定是由氨基酸通過肽鍵連接而成的,A錯誤;
B、③激素不都是生物大分子,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B錯誤;
C、①的單體的核糖核苷酸或氨基酸、②的單體是氨基酸、⑥的單體是核苷酸,氨基酸和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C正確;
D、⑥核酸不是體細胞內的主要能源物質,D錯誤。
故選:C。
3.【解答】解:A、麥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在麥芽中含有麥芽糖,A錯誤;
B、麥芽糖是由兩個葡萄糖經過脫水縮合形成的二糖,B錯誤;
C、細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溫度,該過程需要在55~60℃條件下保溫6小時左右,目的是為了抑制細菌的生長,避免雜菌污染,C正確;
D、高溫條件下動物可以尋找躲避處而植物不能,植物體內酶的最適溫度高于動物,因此麥芽中的淀粉酶比人的唾液淀粉酶最適溫度高,D錯誤。
故選:C。
4.【解答】解:A、Mg2+存在于葉綠體的葉綠素中,葉綠體的類胡蘿卜素中不含Mg2+,A錯誤;
B、HCO3﹣對體液pH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B正確;
C、血液中Ca2+含量過低,人體易出現肌肉抽搐,C正確;
D、碘是組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元素,因此適當補充I﹣,可預防缺碘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癥,D正確。
故選:A。
5.【解答】解:A、由于一條肽鏈中至少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現肽鏈中共有氨基6個,說明其中有5個應位于R基上,所以合成該多肽的氨基酸共有的N原子數目=氨基酸數目+5個R基上的N原子數=88+5=93個,A錯誤;
B、甲硫氨酸的分子式為C5H11O2NS,R基中沒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去掉該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分別位于第3、25、56、78、84位)時,要斷裂10個肽鍵,即減少10個肽鍵,B錯誤;
C、去掉甲硫氨酸會得到6條肽鏈,氨基和羧基均分別增加10﹣5=5個,C錯誤;
D、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為C5H11O2NS,R基中沒有游離的羧基,若去掉該多肽中的5個甲硫氨酸(分別位于第3、25、56、78、84位),需要斷裂5×2=10個肽鍵,消耗10分子水(每個水分子含有1個氧原子),所以若去掉該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所得肽鏈中O原子數目的減少數=5個甲硫氨酸分子中的氧原子數+斷裂5個甲硫氨酸共消耗的水分子數=5×2﹣10=0個,即所得肽鏈中氧原子數目相比之前沒有改變,D正確。
故選:D。
6.【解答】解:A、甲基綠可將DNA染成綠色,而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主要分布在細胞核里,用甲基綠染色劑將口腔上皮細胞染色,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核呈綠色,A錯誤;
B、DNA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DNA分子的多樣性和特異性是生物體多樣性和特異性的物質基礎,B正確;
C、艾弗里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的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C錯誤;
D、“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用解離液的作用是使組織細胞分離,D錯誤。
故選:B。
7.【解答】解:A、常見的脂質有脂肪、固醇以及類脂包括磷脂和糖脂等,它們的分子結構差異很大,通常都不溶于水,A正確;
B、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共同組成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B錯誤;
C、原生質層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兩者之間的細胞質,生物膜系統包括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C錯誤;
D、干擾素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種免疫因子,抗體是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蛋白質,激素不屬于細胞因子,D錯誤。
故選:A。
8.【解答】解:A、參與構成DNA分子的糖為脫氧核糖,A錯誤;
B、蔗糖的水解產物為果糖和葡萄糖,麥芽糖的水解產物為葡萄糖,乳糖的水解產物為葡萄糖和半乳糖,B錯誤;
C、生物體內的多糖主要為糖原、淀粉和纖維素,其中糖原存在于動物體內,淀粉和纖維素存在于植物體內,而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不能為生物體供能,C錯誤;
D、糖類可以與蛋白質構成糖蛋白,參與信息傳遞,D正確。
故選:D。
9.【解答】解:A、Mg在植物細胞中含量較多,屬于細胞中的大量元素之一,是葉綠素的重要組成成分,A正確;
B、據圖分析,與CK﹣30和CK﹣60處理組相比,XSB5﹣30、XSB5﹣60、GG10﹣30、GG10﹣60四個處理組的幼苗地下部分Mg積累量和整株積累量均比對照處理組高,說明兩種內生菌不僅能促進幼苗地下部分積累Mg,還能促進整株的Mg積累,B正確;
C、圖中顯示,相同條件下,無論是幼苗整株Mg積累量還是地上和地下部分Mg積累量,XSB5﹣30處理組均比GG10﹣30處理組的高,XSB5﹣60處理組均比GG10﹣60處理組的高,說明XSB5菌比GG10菌對幼苗積累Mg的促進效果好,C正確;
D、圖中顯示,CK﹣30和CK﹣60對照處理組在沒有內生菌的條件下,幼苗地上與地下部分Mg積累量已存在差異,這是幼苗自身地上與地下部分的固有特點,雖然兩種內生菌會改變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Mg積累量,但內生菌種類差異不是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此差異的根本原因由植物的遺傳物質決定,D錯誤。
故選:D。
10.【解答】解:A、加工制成的餅已經沒有細胞結構,無法觀察到細胞內的脂肪滴,A錯誤;
B、由題可知:餅中含有麥芽糖,是還原糖,溶解后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后可以看到磚紅色沉淀,B正確;
C、麥芽糖在人體消化腔會被分解成單糖,人體細胞中沒有麥芽糖,C錯誤;
D、糖類和脂質是細胞重要能源物質,但食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不利于身體健康,D錯誤。
故選:B。
11.【解答】解:A、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組成它們的化學元素種類大體相同,含量不同,A錯誤;
B、組成生物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B錯誤;
C、在同一種生物體的不同細胞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一般不相同,C錯誤;
D、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體現了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D正確。
故選:D。
12.【解答】解:A、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Ca2+和Cd2+需將洋蔥幼苗均分為16組中,A正確;
B、由圖可知.A、B、C、D四組Cd2+濃度依次增大,平均株高依次減小,說明Cd2+能抑制洋蔥的生長,且隨著鎘濃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漸增強,B正確;
C、D組隨外源Cd2+濃度增加.洋蔥株高增大,說明在中、高Cd2濃度條件下.外源Ca2+能部分緩解Cd2對洋蔥生長造成的抑制作用.且Cd2+濃度越高,緩解效果越明顯,但并未表現出促進Cd2+毒害的作用,C錯誤;
D、植物體內積累的Cd2+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入人體,進入人體的Cd2+會消耗體內的Ca2+從而引起骨骼中的鈣流失,D正確。
故選:C。
13.【解答】淀粉 遺傳信息的載體 C、H、O 氨基酸 血紅蛋白能運輸氧氣
【詳解】
(1)由題意可知,該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組成單位為葡萄糖,且可在玉米種子萌發時水解成葡萄糖進行氧化分解,故該生物大分子為淀粉。淀粉是植物細胞中的多糖,是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2)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是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無論原核細胞還是真核細胞,DNA都是遺傳信息的載體,其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中儲存著遺傳信息。
(3)纖維素是組成植物細胞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屬于糖類,其組成元素是C、H、O。
(4)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可以作為結構成分,也可以起調節、免疫、催化及運輸等作用。其中血紅蛋白運輸氧氣屬于蛋白質的運輸功能。
14.【解答】N、P 脫氧核糖核酸 脫氧核糖 含氮堿基 氨基酸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 nx-18(n-m) 麥芽糖 淀粉 糖被(糖蛋白) 減少
【詳解】
(1)據圖分析推知:a為脫氧核糖核苷酸,元素組成為C、H、O、N、P,故X為N、P;甲是DNA,及脫氧核糖核酸,基本單位脫氧核糖核苷酸,有一分子含氮堿基、一分子脫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組成。
(2)乙是蛋白質,蛋白質多樣性是氨基酸種類、數量、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間結構不同造成的。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分子數-脫去水分子數×18,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肽鏈數=n-m,故乙的相對分子質量=nx-18(n-m)。
(3)c為葡萄糖分子,由兩分子c縮合而成的二糖是麥芽糖,丙是糖類,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丙是淀粉。
(4)細胞結構II的名稱為糖蛋白,體內癌細胞轉移與其含量減少有關,糖蛋白減少,黏著性降低,容易擴散和轉移。
15.【解答】葡萄糖溶液+酵母汁 葡萄糖溶液+A溶液+B溶液 酵母汁和B溶液 雙縮脲 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離子M的B溶液 保護酶分子空間結構和提供酶促反應的適宜pH 染色后鏡檢,原理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性;酵母汁接種培養觀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
【分析】
1、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機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質、少量是RNA。
2、酶促反應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3、分析題干信息可知:本實驗的目的是為驗證“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及“乙醇發酵的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離子輔助”,所給實驗材料中,葡萄糖溶液為反應的底物,在此實驗中為無關變量,其用量應一致;酵母菌為細胞生物,與其對應的酵母汁無細胞結構,可用以驗證“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而A溶液和B溶液分別含有大分子和各類小分子、離子。
【詳解】
(1)結合分析可知:為驗證上述無細胞的酵母汁可以進行“乙醇發酵”及“乙醇發酵的酶發揮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離子輔助”的結論,還需要加設兩組實驗,一組為葡萄糖溶液+酵母汁(預期實驗結果為有乙醇生成),另外一組為葡萄糖溶液+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生物大分子,包括相關酶)+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小分子和離子),此組預期結果為有乙醇生成;本實驗中,起輔助作用的小分子和離子可在酵母菌(細胞中含有各類物質)、酵母汁和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類小分子和離子)中存在。
(2)多肽用雙縮脲試劑進行檢測;據題干信息可知,M離子存在于B溶液中,故為驗證M對乙醇發酵的是否為必需的,則應加設一組實驗,即葡萄糖溶液+A溶液+去除了離子M的B溶液:若有乙醇生成,則證明B不是必須的,若無乙醇生成,則證明B是必須的。
(3)酶的作用條件溫和,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等條件,實驗中緩沖液的作用是保護酶分子空間結構和提供酶促反應的適宜pH。
(4)檢測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細胞的方法有:染色后鏡檢,原理是細胞膜具有選擇透性:若為死細胞,則能被染色;酵母汁接種培養觀察,原理是酵母菌可以繁殖:一段時間后若酵母菌數量增加,則為活細胞。
考綱解讀
知識網絡圖
重點拓展
加入X
培養
典例精講
精準訓練
試卷第1頁,共3頁
第15頁,共1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洪洞县| 蕉岭县| 东港市| 石棉县| 土默特右旗| 林州市| 长乐市| 策勒县| 旬邑县| 合江县| 琼海市| 孝感市| 庆安县| 肃宁县| 都匀市| 铁岭县| 云南省| 桦南县| 柳林县| 甘南县| 尚志市| 财经| 九寨沟县| 高尔夫| 阳山县| 中阳县| 华安县| 嘉兴市| 朝阳市| 安吉县| 襄汾县| 甘谷县| 综艺| 鄱阳县| 金阳县| 盘山县| 老河口市| 石河子市| 双柏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