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了解基本國策和發展戰略第三框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教學案臺前一中思品備課組學習目標:知識目標:1、正確認識我國的資源形勢。2、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3、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意識,自覺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掌握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樹立科學發展觀。學習重點:資源現狀;可持續發展戰略。學習難點: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課時安排:1課時學習方法:多媒體 啟發式 探究交流教學過程:一、預習導航(學生看書后獨立完成,小組長檢查)見《訓練》課前預習二、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完成第一目“我們共同的家園”的學習活動一:呵護地球的肺P54利用呵護地球的肺相關材料,讓學生從材料中概括歸納我國資源的現狀及造成的原因。1、我國的資源現狀及造成的原因:P54(1)我國資源的現狀: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占有資源量少,開發難度大。(2)我國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狀況即造成我國資源現狀的原因: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和損失十分嚴重。2、人與自然的關系P55采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人類對自然的大肆索取造成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進而從理性上認識到人類應和自然和諧相處。活動二:設計廣告用語學生小組討論教材第55頁的三個觀點,通過公益廣告的設計從情感方面引導我們人類應該保護環境,節約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1、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原因P55人口的劇增、資源的短缺、環境的惡化、生態的危機要求我們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2、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要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含義)可持續發展要求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認識到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應負的責任。(要求)活動三:公共牧場的故事利用兩個牧場的不同做法,讓學生探究可能會出現的后果,進而探究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3、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P56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活動四:節約資源、循環利用資源P57如何看待這兩種觀點?請說出自己的理由。中學生能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實施可待續發展戰略做些什么呢?三、學習整理 熟讀記憶四、效果評價見《訓練》課堂練習五、拓展延伸為實施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創建我縣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和諧發展環境而出謀劃策。六、教學反思我國的資源現狀造成我國資源現狀的原因可持續發展的含義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人與自然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我們共同的家園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