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4.9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修3)【高考新動向】考點集結 考向動態1 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1)肩負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使命;(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3)高舉旗幟,科學發展; 2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1)根本目標:培育“四有”公民 (2)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3)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1.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克服盲目學外思想和復古之風。2.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科學發展。3.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抵制“三俗”等腐朽思想的影響。4.關注教育改革及科學和文化事業發展成就,理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5.結合公益文化建設和城市文明共建活動,重視和諧文化建設。【考綱全景透析】一、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1.發展先進文化的內涵:以 馬克思主義 為指導,以培育__________、有道德、_________、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___________、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 社會主義文化。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是靈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主題),以___________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 時代精神 (是精髓), ________________(是基礎)。(2)要求:鞏固____________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凝聚力量,用以___________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___________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1.主要內容:(1)大力發展教育。原因:教育是發展_科學技術 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 基礎性 、先導性、_________作用。(2)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求:大力加強 科學基礎設施 建設;普及科學知識,弘揚___________;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___________、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3)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求: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要堅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和鄉村文化設施建設。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2.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1)地位: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 精神支撐 。(2)要求:①國家:要開展____________________活動,完善社會志愿服務體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為的社會風尚。②公民:投身于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的偉大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___________作貢獻,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熱點難點全析】一、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問題引導:“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用精辟深刻的闡述,高度評價了先進文化對于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的巨大作用。這是對中國共產黨90年光輝歷程的集中寫照,也是對未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啟迪。(1)如何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2)發展先進文化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基本內涵是什么?1.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堅持弘揚主旋律,是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方向的需要。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化建設全局。(2)堅持多樣化原則,鼓勵和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積極構建和諧文化,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3)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必須區別對待,才能使我們的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4)正確認識文化發展的層次性,科學分析文化內容的不同性質,鼓勵人民群眾在實踐中不斷創造,以提高先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創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精神條件。2.全面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地位補充: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就能實現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是實現文化發展與繁榮的唯一要求(1)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立黨立國之本,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但是要實現文化的發展和繁榮,僅僅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不夠的。(2)在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它的發展和繁榮只能立足于這個偉大實踐。(3)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還必須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高考對本部分內容的考查應注意以下幾點:(1)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文化多樣性是統一的,不是對立的。(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包括毛澤東思想,只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3)不能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統一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例1.(2011·安徽文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舉辦“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圖片展、學黨史、唱紅歌等,宣傳和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開展這些紀念活動有助于( )①維護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②發揮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主導性作用③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選D。題中所述紀念活動所蘊含的文化信息不屬于基本文化權益,①不符合題意;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性作用的仍然是經濟建設,②不符合題意;宣傳和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從個人發展角度講,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質,③符合題意;從國家和社會角度講,有利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④應入選。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問題引導: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就是要著力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因此,我們既要注重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又要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如何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回事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系補充:文化事業就是文化產業嗎?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高考的重點內容,在掌握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認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國家的事情,與個人無關”是錯誤的,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2)文化企業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認為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的觀點是錯誤的。(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和諧文化的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通過一定的文化形式來體現、反映和傳播。例2.(2011·山東文綜)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文化建設的角度應當( )A.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B.倡導和踐行傳統文化的價值觀C.優先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締落后文化【解析】選A。要做好此題,首先要審好題目要求,從“文化建設的角度”,必須是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故A項符合題意;傳統文化中既有精華也有糟粕,因此,籠統地說倡導和踐行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不準確的,也是不符合時代精神的,排除B;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在處理好與科學文化修養關系的同時,還需要加強自我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因此,即使優先發展了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也不一定就能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質,排除C;要改造落后文化,取締腐朽文化,因此D項中對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措施是錯誤的。【高考零距離】1.(2012 海南)胡錦濤總書記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必須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因為①人民群眾是精神文化財富的創造者 ②文化發展要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文化發展決定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精神文化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物質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2012 北京)(22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目標與責任。(2)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內容。試舉文化惠民工程的一個實例,并用《文化生活》中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相關知識加以簡要說明。(4分)3.(2012 安徽)(28分)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某網站開設“思想道德論壇”,引起網友關注。論壇中呈現的以下話題引發了同學們熱議,請你參與探究。網友心聲 踐行道德不止步 追求完美無止境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近年來,安徽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為引領公民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的指向標,成為道德建設中引起廣告關注的“安徽現象”。超越感動,弘揚美德,爭做先進人物的“粉絲”是網友們的共同心聲。(3)請你從文化傳承和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回應“網友心聲”。(12分)【答案】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要充分發揮道德模范的榜樣作用,引領社會風尚。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為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作貢獻。【解析】本題以更高的道德追求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原理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題要求從文化傳承與思想道德建設的角度作答,材科中強調中華傳統美德的歷久彌新,體現了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在賦于傳統義化新的時代內涵,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其次要求從思想道德建設角度作答,材料中強調安徽好人與道德模范成為指向標,說明思想道德建設需要發揮道德模范的作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并且投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活動的偉大實踐,爭做先進人物的“粉絲”,說明要培育文明風尚,建設和諧文化。4.(2011·安徽文綜)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全國各地紛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舉辦“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圖片展、學黨史、唱紅歌等,宣傳和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開展這些紀念活動有助于① 維護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② 發揮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主導性作用③ 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④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前進方向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本題圍繞建黨90周年,考查先進文化建設的意義。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客觀評價題中紀念活動的作用。題中所述紀念活動所蘊含的文化信息不屬于基本文化權益,①不符合題意;現代化建設中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經濟建設,②不符合題意;宣傳和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從個人發展角度講,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質,③符合題意;從國家和社會角度講,有利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④應入選。【答案】選D。5.(2011·江蘇單科T22)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重慶市教育工委等部門將15000套含有《記憶·我愛你中國》、《信念》等內容的“紅色光碟”下發到全市所有學校。一股“信念”與“記憶”的熱潮在全市學生中掀起。該活動的主要目的是A.奏響主旋律,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 B.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文藝素養C.培養愛國情感,促進民族文化繁榮 D.發展教育事業,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審題時把握題目要求主要目的。發放紅色光碟,主要目的就是奏響主旋律,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A項最合適,其它不符合題目要求。【答案】選A。6.(2011·山東文綜·T20) “好客山東賀年會”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節日消費。關于圖7“好客山東賀年會”四大理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民族節日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 ②先進文化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③賀年活動是文化傳播的有效途徑 ④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解析】本題以“好客山東賀年會”四大理念為背景材料,體現了山東高考對區域重大文化事件的關注與思考。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目展示了 “好客山東賀年會”的成績,增強了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解答此題要充分判斷題肢本身觀點說法是否正確。②說法錯誤,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④說法錯誤,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而不是主要形式;“好客山東賀年會”,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意味著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從而傳播了文化,選③;“好客山東賀年會”以元旦、春節和元宵節三大節點為支撐點,體現出民族節日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積淀,選①。【答案】選B。7.(2010·安徽卷高考8)電影《建國大業》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該片一經播放,就引起極大反響,深受人民群眾喜愛。這說明①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②先進文化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呼聲③文化形式創新是實現文化繁榮的根本途徑④弘揚主旋律的文藝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A 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先進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理解能力。①是大眾文化,未必就是先進文化;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實踐,③錯誤;《建國大業》受觀眾喜愛,在于弘揚主旋律、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與呼聲。【答案】D8.(2010·山東文綜)2009年12月,山東省啟動了“放飛夢想”綠色手機文化創作傳播活動;2010年3月,又開展了“誦讀經典,愛我中華”活動。兩大活動所體現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開展有益文化活動,提升公民文化素養B.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實現文明健康交往C.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創新文化傳播方式,推動經典文化發展【解析】本題以凈化文化環境為背景,考查學生解讀與獲取信息、理解與運用知識的能力。“放飛夢想”綠色手機文化創作傳播活動是凈化社會文化環境;“誦讀經典,愛我中華”活動,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二者都是開展有益文化活動,提升公民文化素養。B、C兩項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方面意思,與設問不符;D項不符合題意。【答案】選A。【考點提升訓練】一、選擇題1.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2年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是( )A.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B.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D.貼近生活、貼近群眾2.(易錯題)“一大一小,國圖3G時代領先時尚。”“一大一小”指的是國家圖書館以電視、手機為終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第三代移動通信網(3G)推出的數字電視(國圖空間)、國家圖書館移動服務(掌上國圖)兩項服務。這標志著國家圖書館在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連續提供服務的現代化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國家圖書館的發展( )①有利于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增強文化公共設施的經濟功能③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④有利于傳播和普及各種思想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預測題)2011年9月20日,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頒獎典禮——《德耀中華》在京舉行。“當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板凳媽媽”許月華、“索道醫生”鄧前堆、“最美媽媽”吳菊萍等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開展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 )①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②體現了先進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 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 ④能夠提高全國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4.(2012·合肥模擬)文化自覺,就是要自覺意識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識到文化建設必須著眼于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這就要求我們( )①自覺意識到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②自覺意識到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③在文化建設中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④在文化建設中自覺建設多種價值體系,培養多元文化意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5.2011年12月21日,盤錦市委統戰部組織召開“各民主黨派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先進事跡”報告會,聆聽、學習先進模范事跡,展現全市統一戰線深入開展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活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是( )A.社會主義榮辱觀B.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C.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D.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6.2011年12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戰略首次研討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要繁榮我國的慈善事業,國家除了完善相應的體制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好的文化氛圍,下列符合題意的是( )A.富人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B.富人要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推動慈善文化的建立和發展C.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D.要加強慈善事業體制的改革和建設,為慈善事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7.電影《辛亥革命》等一大批弘揚主旋律的影視劇作品,不僅在藝術上展現出頗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的產業化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給人民群眾帶來了文化盛宴。這說明在文化發展中要( )①堅持文化的多元化②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文化思潮③全面繼承傳統并體現時代精神④積極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12·長春模擬)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內在聯系是( )①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③二者統一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之中 ④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9.2012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在報告中提到“教育”共計29次。之所以要重視教育、優先發展教育,是因為( )①教育在提高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礎性地位 ②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學校教育中培養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11年12 月20 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隆重表彰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區)、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是( )A.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B.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C.樹立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11.(2012·萊蕪模擬)2011年底,山東省美術館、全省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藝術)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如果讓你就此寫一篇新聞稿,你擬定的標題是( )A.滿足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質B.加強文化傳播,增強文化滲透力C.傳承中華文化,提高民族文化認同D.展示文化魅力,提高國際影響力12.(預測題)2011年春節期間,山東省各地開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素質,為農村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這說明( )①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是基層首要的工作②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思想保證和智力支持③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④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決定著文化前進的方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二、非選擇題13.材料一 漫畫《假善忍》材料二 2011年10月19日,山東菏澤的牛作濤在珠江邊為救落水女子而犧牲,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年僅31歲。他的英雄壯舉,在山東、廣東乃至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有網友“挑戰天涯”問:“為了救輕生的女子而犧牲值得嗎?”專家表示,“這是一個英雄的壯舉,珠江一跳,是他生命中最閃光的瞬間。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評價人和事不僅看其經濟價值,還要看道德價值和社會價值”。(1)材料一中的漫畫反映了當前文化市場中存在什么現象?(2)結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談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12分)(3)結合材料一、二,請你談談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的今天,如何發展我們的先進文化?14.(創新題)2011年11月11日,濱州市呂藝鎮熱鬧非凡,村民們都在津津有味地看《牛老邪賠禮》這部戲。為響應山東省宣傳文化系統的要求,切實落實“三個一切”,博興劇團發起“送戲下鄉”活動,免費為老百姓帶來戲劇演出,樹立新風氣,弘揚社會正氣,鞭策歪風邪氣,也為廣大戲曲愛好者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不斷繁榮鄉村文化,建設精神文明。(1)請簡述山東省濱州市實施“送戲下鄉”活動的意義。(2)結合以上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談一談山東省濱州市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新農村文化建設目標。答案1.【解析】選A。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A項正確。2.【解析】選B。圖書館是國家大型文化公共設施,主要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①③符合題意。②④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故選B。3.【解析】選B。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是培育“四有”公民,③應排除;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④說法不嚴謹。4.【解析】選D。題干材料強調文化的作用和如何進行文化建設,②③符合題意;①不符合題意;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④觀點錯誤。5.【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A項是基礎,B項是精髓,C項是主題,D項是靈魂。6.【解析】選C。題意是國家要創造一個好的文化氛圍,故A、B不合題意;D是講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而非文化氛圍,故不選;只有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才能為我國的慈善事業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故C正確。7.【解析】選D。題目強調弘揚主旋律的文化作品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文化盛宴,說明在文化發展中要堅持文化的多元化,積極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②④正確,①③觀點明顯錯誤。8.【解析】選B。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①觀點錯誤;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④觀點錯誤。9.【解析】選B。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④觀點不確切,培育人才的地方很多,③觀點錯誤,排除。10.【解析】選D。此題考查精神文明的基礎知識,其根本目標是培育四有公民。【變式備選】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商丘市開展了以“愛國歌曲大家唱”為主題的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廣場文化百日百場演出活動、愛國主義電影百部萬場放映活動、愛國主義歌曲百首“六進”活動、百佳文化廣場創建活動等。這( )①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②為人民團結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③有利于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④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解析】選A。各種文化活動為人民團結進步提供了精神支持,不是物質基礎,②觀點錯誤。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是立足社會實踐,④錯誤;①③正確且符合題意,選A。11.【解析】選A。免費開放文化設施是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公民文化素質,A項符合題意。“增強文化滲透力”說法錯誤,B項排除;C、D不符合題意。12.【解析】選B。本題主要考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作用及其地位,可見②③符合題意。①④錯誤,基層首要工作應是發展經濟,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則保證文化前進的方向。【知識拓展】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關系(1)社會文明包括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方面。(2)“三個文明”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的。①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在“三個文明”的關系中處于基礎和中心地位,它最終決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性質,推動著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從低級向高級發展。②政治文明在整個文明系統中起著主導方向和保證作用。政治文明不僅是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有力杠桿,而且決定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③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13.【解析】本題立足材料考查學生的基本做題技巧。第(1)問回答“是什么”,反映出文化市場的自發性;第(2)問回答的是意義,是“怎么樣”,要回扣材料;第(3)問回答的是“怎么做”,結合教材知識和材料組織即可。答案:(1)漫畫反映的現象是由于文化市場本身自發性的缺陷,有人利用封建迷信違法斂財,屬于落后文化。(2)①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牛作濤在珠江邊為救落水女子而犧牲,獻出了年輕而寶貴的生命,他弘揚了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③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文化并存是客觀事實,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牛作濤勇救輕生女子的精神值得頌揚,是學習的榜樣。(3)①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著眼于世界文化發展的前沿,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億萬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充分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14.【解析】第(1)問“送戲下鄉”活動的意義主要涉及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在組織答案時要注意是“送戲下鄉”,重在強調對農村、農民的意義。第(2)問是開放性試題,可以從多個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開展“送戲下鄉”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精神力量,提高了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了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發展了農村先進文化,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2)①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根本在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②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③立足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踐。④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⑤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吸收、借鑒其他民族優秀文化成果。⑥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應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建設新農村文化的積極性。⑦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⑧積極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創作文化精品。www.教學資源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