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3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第三單元 單元強化訓練(必修3)第三單元 中華文化與民族繁榮【單元知識網絡】【章節鞏固與提高】一、選擇題1.(2012·無錫模擬)調查顯示:年輕一代受訪者中相當一部分人寫字有困難,成為打字時代的“新文盲”,傳承數千年的漢字書寫傳統正遭遇危機。救贖漢字是當代人的使命,這是因為( )A.漢字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火炬B.漢字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C.漢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D.漢字代表了中華文化的全部成果2.(預測題)第三屆世界江門青年大會將于2012年6月1日至3日在馬來西亞沙巴州亞庇市舉行。據介紹,與往屆大會相比,本屆大會注重經貿與文化交流,增加了文化內涵。這將有利于加強世界各地江門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擁有的文化使世界各地江門青年融為一體。這表明(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健康有益的②江門人民有著共同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③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各不相同④中華文化是聯結江門人民的精神紐帶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3.2011年8月18日,以“藝術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的第14屆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開幕。博覽會注重藝術推廣和學術交流并重,熱烈歡迎世界各國的參與。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中華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華文化始終處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統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華文化更加發揚光大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4.(2012·棗莊模擬)2011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決定,將北川地震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意在展示基地所承載的優良傳統和偉大精神。關于愛國主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愛國就是愛社會主義②愛國主義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③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④愛國主義以民族精神為核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易錯題)2011年10月28日,新華網載文指出,依托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貴州將傳承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三線建設精神、大關精神及在抗旱中形成的貴州精神。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是因為( )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相輔相成,相互支撐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具有生機和活力③民族精神具有傳統性④只有堅持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用先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件關系民族千秋發展的大事,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下列關于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中華民族精神,植根于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③民族文化就是民族精神④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7.鮑宗豪說“文化全球化”不等于“美國化”,要警惕當前全球文化霸權主義的影響。21世紀初以來,全球文化霸權主義借助信息與傳播的優勢,日益主導世界文化產業、文化市場。因此,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思想的影響,為此( )①要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一切文化②要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分化的圖謀,確保國家的文化安全③要兼收并蓄、照抄照搬④要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辯證取舍、擇善而從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預測題)2011年11月3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八號”飛船在飛行兩天后,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順利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巨大進步。在長期的奮斗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據此回答8、9題:8.對載人航天精神的認識正確的是( )A.載人航天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B.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今時代的突出表現C.載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獨有的精神財富D.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巔峰9.(預測題)“神天之吻”取得圓滿成功大大增強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民族精神在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中的作用表現在( )①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②有利于搞好經濟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國當前的中心任務④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最重要因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0.(2012·吉林模擬)美國國會圖書館館藏和服務總監杰瑞米:“我認為孔子文化融入美國是一個有益舉措,我們如果能夠了解孔子在全球的意義,這些真理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是會受益。”這表明( )A.文化與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B.文化交流借鑒能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C.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D.中華文化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特點二、非選擇題11.維吾爾族的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是一部著名套曲。二十四史中的《遼史》、《金史》和《宋史》,有許多少數民族史學家參加編寫。杰出的滿族作家曹雪芹的《紅樓夢》在世界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和柯爾柯孜族的《瑪納斯》被譽為氣勢磅礴的三大英雄史詩。維吾爾族的《福樂智慧》和彝族的《阿詩瑪》也是譽滿中外的敘事詩。上述材料體現了中華文化發展的什么特點或道理?12.海爾集團為增強企業員工的愛國熱情,組織部分員工前往南京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山陵、總統府等場所,回顧歷史、增加責任感、使命感。在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全體參觀人員都被一幕幕真實再現的場景所震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大家從中深刻體會到“落后就要挨打”,表示要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為統一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體現了人們的什么情懷?對你有何啟示?13.(創新題)閱讀下面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等越來越受到我國一些年輕人的歡迎,一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占據了部分人的頭腦。請運用所學的文化生活有關知識,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為了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這一觀點進行評析。答案1.【解析】選B。傳統文藝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火炬,A項錯誤;文字的發明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C項錯誤;D項夸大了漢字的地位和作用。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表現之一,故選B。2.【解析】選B。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①錯誤;③不符合題意。3.【解析】選C。認為中華文化始終處于統率地位是錯誤的,③排除;認為“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是錯誤的,④排除。4.【解析】選C。①觀點是對愛國的片面理解;中華民族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④觀點錯誤。5.【解析】選C。②④正確地說明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原因。①觀點錯誤,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是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是時代精神;③觀點錯誤。6.【解析】選C。③將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等同是錯誤的,應排除。④觀點正確,但沒有揭示二者的關系。7.【解析】選B。外來文化有精華與糟粕之分,①觀點錯誤。對待外來文化不能照抄照搬,③觀點錯誤。②④從不同方面表述了對待外來文化的正確做法,所以選B。8.【解題指南】本題考查對我國載人航天精神的正確認識,載人航天精神是時代精神的表現,要結合中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關系回答問題。要注意對每個選項的表述做仔細地鑒別。【解析】選B。A縮小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載人航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C項錯誤;D項中發展到巔峰的說法是錯誤的。9.【解析】選A。我國當前的中心任務是經濟建設,綜合國力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③④表述錯誤,不能入選。【變式備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是因循守舊、盲從權威的科學家,他善于質疑,勇于創新,敢于超越。這啟示我們,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要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時代精神才能博采眾長、日益豐富C.民族精神具有傳統性,時代精神則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D.只有堅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時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解析】選C。解答本題要注意限定語“錯誤的是”。民族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C說法錯誤。10.【解析】選C。中國的孔子文化體現民族性,孔子文化對美國乃至全球的意義體現世界性;A項錯誤,B、D兩項不符合題意。11.【解析】材料主要體現了中華文化與中華各民族文化的關系,注意理解二者不能等同,在組織答案時要分開具體層次。答案:(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但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各民族人民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3)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1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愛國主義相關知識點的理解。通過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山陵、總統府等場所,明確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要落實到我們的實際行動中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可結合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愛國主義等知識點來分析。答案:(1)抒發了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無論什么時期,愛國主義都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2)這啟示我們,在新時期發揚愛國主義精神應該表現在實際行動中,做到:建設祖國、繁榮祖國;反對侵略、保衛祖國;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國家尊嚴、展現民族風采。【知識拓展】理解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1)抽象的是指籠統的、撇開具體的形式,是不能具體體驗到的;具體的是指理論結合到特定的人或事物上。(2)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共同的本質,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應與時代特點結合起來。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3)考察一種言行是否愛國,必須放到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審視,否則,很難得出正確的結論。13.【解析】本題是一道評析題,考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不能將其錯誤地理解為怎樣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因此在審題時要把握準命題者的意圖,準確選擇角度。答案:(1)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是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目的之一。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需要。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挑戰,要頂住霸權主義的種種壓力,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2)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在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過程中,高昂奮進的民族精神能產生巨大的力量,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3)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為綜合國力強弱的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4)由此可見,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不僅僅是為了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題目中的觀點是片面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