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課標要求闡述認識運動的辯證發展過程。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科學理解真理的含義;把握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和條件性;科學分析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2.公共參與: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水平。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________________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________反映。2.出現真理和謬誤的原因:由于人們的________、觀點和方法不同,每個人的________、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其中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就是________,不符合的認識則是________。3.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對同一個確定的對象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但是,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即真理只有________。真理面前________。真理的確是有用的,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承認認識上的主觀性和差別性,并不否定真理的客觀性。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1.真理都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________。2.真理都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________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________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3.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是________的。真理的具體性是真理相對于特定過程來說的,強調縱向的變化。真理的條件性是相對于適用的條件和范圍來說的,強調橫向的變化。注意正確的表述: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相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相符合、相統一。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但二者界限清晰,不容混淆。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1.認識具有反復性(1)從認識的________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________,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2)從認識的________來看,客觀事物是________的、________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________到________,再從________到________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________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________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________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認識是________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________的過程。3.認識的發展(1)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________前進或________上升的過程。(2)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________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________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認識運動的反復性和無限性,強調的側重點不同。前者側重于困難、曲折性,后者側重于發展、上升性。真理的向前發展,并不意味著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著錯誤的內容或真理已經被推翻了。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在它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內,永遠是真理。議題探究議題一 真理具有哪些特點?亞里士多德喜歡用歸納和實證的方法,許多讀過他著作的人都相信他的一切見解都是正確的。亞里士多德去世后的數百年間,大多數學者都把他的世界觀、說過的某件事視為千真萬確的。這種現象被稱為“權威確定真理”,因為某個“權威”人士說某件事是正確的,便相信它必定正確。探究:“權威確定真理”錯在哪兒?違背了真理的哪些特點?議題二 為什么說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早在1783年,英國地理學家約翰·米歇爾(John Michell)便已經意識到:一個致密天體的密度可以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逸。這也是普通人在今天對于黑洞的最基本認識:吸入所有一切,連光都逃不出來。理論預言銀河系中有上億顆恒星級黑洞,但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僅在銀河系發現了約20顆恒星級黑洞——而且都是通過黑洞吸積伴星氣體所發出的X射線來識別的,質量均小于20個太陽質量的黑洞。2019年,天文學家歷時10年利用四大洲八個觀測點捕獲了黑洞的視覺證據——首張黑洞“芳容”。我國依托自主研制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恒星級黑洞,并提供了一種利用LAMOST巡天優勢尋找黑洞的新方法。這顆7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遠超理論預言的質量上限,顛覆了人們對恒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2021年3月12日,《天體物理學雜志》發布迄今為止最清晰的超大質量黑洞運動案例。然而,研究人員最終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來確定這個超大質量黑洞不尋常運動的真正原因。探究1:從黑洞存在的預言到獲知黑洞“芳容”歷經了兩百多年的時間,有哪些因素制約了人類對黑洞的認識?探究2:我國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恒星級黑洞,顛覆了人們對恒星級黑洞形成的認知,說明追求真理的過程是一個怎樣的過程?探究3:研究人員最終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來確定這個超大質量黑洞不尋常運動的真正原因,說明追求真理的過程是一個怎樣的過程?重難突破1.真理的特點特點 理解 要求客觀性 ①客觀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屬性。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檢驗真理的標準——實踐是客觀的 ②在同一條件下人們對同一對象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 ①真理是客觀的,要堅持真理 ②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條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 ①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要求我們發展真理 ②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們正確對待謬誤具體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正確認識真理的絕對性與相對性(1)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真理是絕對的。(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因此,真理又是相對的。3.認識過程的特點含義 原因反復性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總要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無限性 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上升性 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真理在發展中不斷地超越自身4.正確認識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一(1)認識既是有限的,又是無限的。(2)就每一個人或每一代人,或就認識的每一次來說,由于種種原因,認識能力的確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看,世界上還有尚未認識之物。(3)就人類這一整體來說,或就人類認識不斷前進的歷史趨勢來說,其認識能力是無限的;而且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人類認識的東西將會越來越多,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不能認為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從這個角度看,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之物。隨堂檢測1.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定的學習壓力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如果壓力過大,反而會影響學習效果。從認識論的角度看,這說明( )A.真理是有條件的B.同一個對象有多個真理C.真理是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統一D.真理與謬誤無法區分2.在平面內,若直線a⊥c,直線b⊥c,則a∥b;在空間中,若直線a⊥c,直線b⊥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這說明( )A.人們難以完全正確地認識客觀事物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反復性C.真理具有客觀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3.歌德說:“我們對于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宣傳,并且不是有個別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復宣傳。”這表明( )①真理同謬誤相斗爭而發展 ②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真理與謬誤是相互融合的 ④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4.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們認為犬科動物是傳播疫源,但進一步研究發現可能是蝙蝠,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全部基因組部分都可以在蝙蝠上找到,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內部多個位點頻繁重組。材料蘊含的哲理是( )①蝙蝠與災害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②科學研究始終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③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 ④人類對真理的追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5.從哲學角度看,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要堅持在實踐中發展真理 ②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③要堅持真理的客觀性 ④要投身社會變革的行動中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課時2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學新知】一、1.主觀同客觀相符合 正確2.立場 知識結構 真理 謬誤3.一個 人人平等二、1.條件 范圍 謬誤2.過程 理論與實踐 3.相伴而行三、1.(1)主體 限制 (2)客體 復雜 變化 實踐 認識 認識 實踐2.對象 主體 基礎 無限 永無止境3.(1)波浪式 螺旋式 (2)認識 檢驗議題探究議題一探究:提示: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否認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違背了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把真理絕對化,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議題二探究1:提示:認識受到主客體的限制,一方面,人類對黑洞的認識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另一方面,黑洞是復雜的、變化著的,也影響人們對黑洞的認識。探究2:提示:認識具有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黑洞是復雜的、變化著的,探索黑洞的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人類對黑洞的認識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探究3:提示:認識具有反復性。從認識的主體來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來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隨堂檢測1.解析:在一定條件下增加壓力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見真理的條件性,故A正確;真理只有一個,排除B;具體的統一強調理論與實踐在時空上的一致性,排除C;真理與謬誤有著明確的界限,排除D。答案:A2.解析:人們可以獲得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A說法錯誤;B、C不符合題意,材料與認識的反復性和真理具有客觀性無關;材料說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故選D。答案:D3.解析:“我們對于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宣傳”,說明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故①②符合題意。③錯誤,真理與謬誤有著嚴格的界限,真理性認識不包含謬誤的成分。④錯誤,真理和謬誤都以實踐為基礎。故本題選A。答案:A4.解析:蝙蝠造成災害需要一定的條件,蝙蝠與災害之間并不是存在著本質的必然的聯系,①不選;科學研究在獲得既有真理的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并不是始終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斷前進,②不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初,人們認為犬科動物是傳播疫源,后經科學研究發現傳播疫源與蝙蝠密切相關,這表明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受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也表明人類對真理的追求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③④正確。故選B。答案:B5.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真理的客觀性、求真務實,漫畫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是以上級說的算,抹殺了真理的客觀性,也沒有做到求真務實,故②③符合題意;①④均不符合漫畫的主旨,故應選D。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