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課時1 社會歷史的本質課標要求剖析生活實例,領悟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核心素養1.科學精神:科學理解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2.公共參與:樹立正確意識,學會運用社會歷史觀的知識分析現實問題。一、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1)________創造了人,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________是理解所有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2)人類歷史是由人的________活動構成的歷史,研究人類歷史的規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運動規律。2.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進行________的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經濟領域,人類調整、改革社會關系的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________領域,人類創造科學文化的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________領域。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社會起源于勞動,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整個社會生活的歷史實際上就是社會實踐發展的歷史。實踐的三種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二、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1.含義(1)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生活的________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內容是物質生活資料____________。(2)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生活的________方面,是人類社會中各種精神生活現象的總稱。2.辯證關系(1)社會存在________社會意識。①有什么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意識。②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________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2)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①從時間上說,社會意識有時會________社會存在,有時又會________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②從性質上說,________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________的推動作用,________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________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都起促進作用,只有正確的社會意識才對社會存在起促進作用。議題探究議題一 為什么說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材料一 黑猩猩經過人們的反復訓練,它能打開水龍頭,用水桶放水滅火。后來,人們把黑猩猩放到船上,同樣點上火,給它一個水桶,讓它滅火,但它此時卻束手無策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曾經見過“猴子智取香蕉”“警犬協助破案”“馬做算術題”……許多人在感嘆之余常常會說,這些“聰明的”動物是“有智能的”。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中談到勞動的重要性。首先是勞動,然后是語言和勞動一起,成了兩個最主要的推動力,在它們的影響下,猿腦就逐漸地過渡到人腦;后者和前者雖然十分相似,但是要大得多和完善得多。勞動和社會交往促進了意識的物質器官——人腦的生成,促進了意識的表達手段——語言的產生。材料二 19世紀初某國有個王子,幼年時被人綁架,囚禁在一間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直到17歲被釋放,從未接觸過人。后來雖然經宮廷老師盡心盡力的教育,但智力仍然不及常人。在他死后解剖發現,他的腦溝很簡單,大腦甚至沒有覆蓋小腦,連類人猿都不如。探究1:動物的這類“智能活動”是不是勞動?為什么?探究2:更換場合,黑猩猩便束手無策不會滅火。造成動物的模仿活動與人的有意識地改造活動的差別的原因是什么?探究3:討論交流:王子的故事說明什么?議題二 如何理解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據測算,2018年我們這里的森林與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6159.74億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了一本明白賬。”曾經的伐木工,今天的護林員,2021年全國兩會來自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場的周義哲向總書記講述了新的“森林交響曲”。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把生態環境放在國家戰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給大家算了一本生態賬:“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這里面不僅有林木本身的價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游、林下經濟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實際上是增值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綠色、環保、低碳、健康”的出行新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的追捧。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中。探究1:人們的環保理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受到追捧,這說明了唯物史觀的什么道理?探究2:“生態總價值,就是綠色GDP的概念,說明生態本身就是價值。這里面不僅有林木本身的價值,還有綠肺效應,更能帶來旅游、林下經濟等。”這其中的唯物史觀原因是什么?重難突破1.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是實踐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首先,物質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其次,實踐活動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社會生活在本質上就是由各種實踐活動形成的,沒有人類的實踐活動,就沒有社會生活。再次,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基礎地位決定了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特點。2.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3.正確理解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1)社會意識和社會存在的發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社會意識有時會落后于社會存在,有時又會先于社會存在而變化、發展。(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最突出的表現是它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4.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和物質與意識的關系類別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物質與意識區 別 研究對象 人類社會 整個世界地位 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作用 對兩者關系的不同回答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依據 對二者何者是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依據聯系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在社會歷史領域的體現隨堂檢測1.202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100年前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開啟了中國近代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在中國革命發展的征程上,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這些革命精神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這表明( )①與社會存在同步變化的社會意識是正確的社會意識 ②革命精神的發展變化根源于中國革命的發展變化 ③上層建筑能否推動社會發展取決于其是否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④革命精神能夠轉化為推動中國革命發展的物質力量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③2.關于勞動是社會歷史的起點的表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勞動創造了人 ②勞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 ③勞動發展史是理解宇宙奧秘的“鑰匙” ④人類調整、改革社會關系的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政治領域A.①③ B.①②C.③④ D.②③3.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從唯物史觀看,加強勞動教育是因為( )①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②勞動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 ③勞動是促進人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④人類社會的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寫道:“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而且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特別是人與自然界的和諧。”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人化自然是勞動實踐活動的必然結果 ②社會和諧是走向生態文明的實踐路徑 ③社會意識決定于社會存在并起反作用 ④人類和社會歷史統一于自然界之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的最后,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這主要是強調了( )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②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③社會意識不能替代社會存在 ④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第五課 尋覓社會的真諦課時1 社會歷史的本質【學新知】一、1.(1)勞動 勞動發展史 (2)社會實踐2.物質生產 政治 精神文化二、1.(1)物質 生產方式 (2)精神2.(1)決定 決定 (2)落后于 先于 先進 積極 落后 阻礙議題探究議題一探究1:提示:不是。動物的“智能活動”只是動物的反應形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活動。動物僅僅利用外部自然界,簡單地通過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變化;而人則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這便是人同其他動物的最終的本質的差別。探究2:提示:造成人同其他動物的最終的本質的差別的原因是勞動。意識是勞動的產物、社會的產物;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沒有高度發達的神經生理系統——人腦,就不可能有人類意識的產生。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所以動物只是簡單的模仿而已,仍是動物的本能的活動,而不是人類的勞動。探究3:提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但有了人腦不一定產生意識。要產生意識,除了有人腦,還必須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使各種客觀存在作用于人腦。長期脫離社會或大腦受到損害的人,不能形成意識。議題二探究1:提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探究2:提示: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答案:C隨堂檢測1.解析:正確反映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才是正確的,對社會存在起推動作用,故①錯誤。對經濟基礎起促進作用的上層建筑才是正確的,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③錯誤。在中國革命發展的征程上,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這表明革命精神的發展變化根源于中國革命的發展變化,故②入選。這些革命精神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這表明革命精神能夠轉化為推動中國革命發展的物質力量,故④入選。故本題選C。答案:C2.解析:考查教材基礎知識。③項夸大了勞動的作用,勞動發展史是理解人類社會奧秘的“鑰匙”而不是整個宇宙;④不符合題意。故應選B。答案:B3.解析: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需要重視勞動教育工作,①符合題意。人類社會的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需要加強勞動教育,讓學生積極參與實踐,④符合題意。勞動促使了人和人類社會的形成,并非一起產生,②說法錯誤。勞動促進人自由全面發展,但不是根本,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答案:B4.解析:題中強調實踐對于自然界的重要性,說明人化自然是勞動實踐活動的必然結果,同時說明社會意識決定于社會存在并起反作用,①③符合題意。題中強調實踐對自然界的重要性,②④排除。故本題選B。答案:B5.解析:題干強調的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①②不符合題意。答案: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